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六上语文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六上语文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及反思

docx 2021-09-19 09:00:49 4页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斩钉截铁、豪迈、不屈”等词语。2.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写20个词语。2.能列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并能结合关键词句,体会英雄气概。(重点)一、了解背景,初识壮士1.齐读课题。2.读第1自然段,了解事件背景。(1)指名读第1自然段。(2)引导学生结合教学资源,理解“晋察冀根据地”“游击战争”的意思。(3)重点指导书写“寇”的“攴”部分,这是指一只手举着有杈的棍子(或鞭子)的人,这种关起门来行凶的人不是好人,所以称为“寇”。3.提问: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五壮士”分别指哪五位?二、理清脉络,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2.再次默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意思是什么?(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4 3.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请同学们试着给每部分内容拟一个小标题,突出每一部分的重点,完成填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三、找出关键词句,体会英雄气概1.课文叙述时对五位英雄的称呼由“战士”改为“壮士”,称呼改变的原因是什么?(第1~3自然段写马宝玉等人执行命令,是勇敢的战士;完成任务后,在可以撤退的情况下,却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引诱到棋盘陀上,这种行为悲壮感人,所以称为“壮士”。)2.默读课文,批画重点语句,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课件出示课后第2题)结合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1:第一个句子中,“斩钉截铁”,体会到马宝玉说话时的语气和坚定的态度。“走”,感受到班长在生死抉择面前坚决果断。“热血沸腾”,体会到战士们对班长所做决定的认同,以及舍生取义的决心。预设2:第二个句子中,“抢前一步”“夺过”体会到班长马宝玉当机立断,身手敏捷,有勇有谋。“猛地举起”“砸”感受到他的果敢勇毅和对敌人的强烈仇恨。3.深入文本,找一找类似的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4.指导朗读,读出语气及感悟。第2课时◆课时目标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难点)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五位壮士将敌人引上了绝路,他们舍生取义的壮举让我们深受感动。这节课我们将聚焦第2自然段,关注其中对人物群像和每位英雄的个体刻画,从而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4 二、聚焦重点段落,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句子中具体描写每位壮士痛击敌人的情形。这种对个体的聚焦,我们称之为场面描写中的“点”。2.学生读第2自然段的前两句话,谈发现。(这是对五位战士的概括描写,描写了一个团队战斗的群像场面。)3.小结:开头对五位战士和对战斗场面的概括描写就是一个面。这种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也就是把“点”和“面”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方法叫“点面结合”。4.交流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就好像拍电影似的,镜头从远到近,从整体到个人,有一定的顺序。人物的形象很鲜明,读了让人肃然起敬。)5.小结:是啊,从群体的全景再到个体的特写,既给人以整体感,又突显了人物的特点,使我们对每个人物都有了具体的印象。三、观看视频,再谈壮士1.学生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片段,交流感受。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再次感受五位壮士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3.带着对五位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学生再读课题和五位壮士的名字。4.课堂小结: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们的名字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放光彩,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教学板书]6狼牙山五壮士4 [教学反思]在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背景资料,走近历史,了解历史。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先以概括小标题的方式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再深入五战士“痛击敌人”这个部分,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以及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感受五战士的英勇无畏,同时体会将群体与个体结合进行描写的表达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点面结合”的写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续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仍需加强。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