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 长沙》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7)
pdf
2021-10-10 23:41:21
3页
《沁园春•长沙》教学目的:一、整体感知,深入领会词中表现出来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二、抓住关键词,细细品味诗词语言,理解词中描绘的形象,体会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三、反复诵读,背诵全词。重点难点:重点把握词中意象。难点初步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训练诗词鉴赏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教师课前提出预习要求,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小组互相检查识记、探究案完成情况。2、教师检查课文注音、生字词掌握情况,点名分个人、小组朗读。3.教师在检查的基础上归纳、补充相关内容。(1)知人论世(2)词的知识二、导入新课,提出课时目标任务【导语设计】1,“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经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都是他们在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立志是成才的动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这篇词作也经常被人们称为“长沙志”。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反复诵读、划分节奏(音读)。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2、听范读,划分诗句的节奏;3、组内听读,正音、订正节奏。(二)合作探究(1)上阕中作者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上阕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在橘子洲头看到的一幅绚烂、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2)下阕中作者“忆”及的同学少年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哪些内容?有何用意?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热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表现了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豪迈气概;作者意在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由“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意在抒发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抱负。四、精彩展示、师生评价1、学生自行上黑板书写答案,其他组相互对照;2、师生点评,确定评分;五、布置作业。2,1.反复诵读全词,体会诗歌的丰富情感。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明确目标1、点名科组长说明本组背诵情况;2、点名个别同学进行分段背诵,纠正背诵中存在的错误。3、全班齐背,发现个别读不熟的,或没背下来的,再重新个别抽查,争取让学生都能背诵。4、明确目标:品味本词的语言,赏析写法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布置问题:(1)本词用词精当、传神、极富表现力,结合上阕写景简析其表达效果。(2)本词在写法上有多个特点,请选择一个进行分析。(参考答案见《完美课堂》)三、精彩展示,师生点评1、学生板演,科代表点评2、指导学生阅读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进一步体会毛诗词恢宏雄奇的意境、乐观豪迈的诗风。四、布置作业,课后复习1.小组间背诵、默写2.本课训练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