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上语文第六单元《难忘的泼水节》片段赏析
docx
2021-11-04 14:06:11
4页
《难忘的泼水节》片段赏析师: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令人难忘呢? 生: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师:课文哪一段写这个内容?(第二段)指名读 生读: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师:谁能给“特别”换个词吗? 生:非常十分 师:把“特别”换成“非常或十分”再读读这个句子。 谁能把傣族人民的特别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师: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为了祖国的建设,人民的幸福,他孜孜不倦地工作。1966年邢台发生大地震,68岁的周总理乘飞机从北京赶到石家庄。在地震中心——隆尧县余震不断,非常危险,大家劝周总理休息一夜,明天再去。周总理说,“那里的群众受了那么大的灾,做为共和国的总理,我不在第一时间去看望他们,怎么能行呢?”当天下午,周总理的飞机落在村子的晒谷场上。群众非常激动,2000多人从四面八方涌来,欢呼声掌声淹没了飞机螺旋桨的轰鸣声。“周总理来了,我们就有救了!”呼声震天动地。周总理就是这样,他关心人民总是比关心自己多得多。 生:带着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齐读第二段。 师:孩子们,课文哪些句子写周总理泼水呢?请认真默读全文找一找,用线画下来(板书:泼水)“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师:曾老师要表扬你,读准了多音字“盛”(出示课件),谁还能给他组个词?(盛饭盛水)还有一个音读什么?(盛开茂盛)谁再来读一读? 师:我们来看看总理是怎样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的。(播放动画)谁能边读边演?个别读,齐读。 (出示图片)这一天,周总理一手拿着笔,一手按着本子正在认真写字。 扫地时,我们一手——,一手——。吃饭时,我们一手——,一手—— 而今天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4
洒,为人们祝福。 师:周总理祝福他们什么? 师:清清的水泼到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身上,周总理祝福他; 生:周总理祝福他健康长寿! 生:周总理祝福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师:清清的水泼到年轻的小伙子身上,总理祝福他; 生:清清的水泼到年轻的小伙子身上,总理祝福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师:泼到天真活泼的孩子身上,总理祝福他 生:泼到天真活泼的孩子身上,总理祝福他学习进步!茁壮成长! 师:周总理泼的是水,也是对傣族人民的祝福!(板书:人民祝福)得到总理祝福的傣族人民是多么开心啊!傣族人民——(齐读)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泼出去的水越多,送出去的祝福也越多,谁再读? 生读 师:多么热闹啊!多么开心啊!我感受到浓浓的祝福了! 师:(板书爱心桃):总理祝福人民,人民祝福总理,总理和人民心连心,这一年的泼水节特别开心,所以人们情不自禁地说: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师:你的朗读,让老师仿佛听到了那一阵阵的欢声笑语! 傣族人民也情不自禁地说: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师:(出示句子)“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这句话把“多么幸福”放在后面说一说!“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幸福哇!” 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把一句变成两个半句,让人感觉特别幸福,也让人深深地记住这一年是1961年!) 师:47年过去了,傣族人民依然清楚的记得,身穿傣族服装,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的周总理。(男同学读)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4
师:傣族人民不会忘记给他们送去祝福的周总理。(女同学读) 师:傣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深深爱着他们的周总理。(齐读) 师:这样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也学着说一说。 (出示句子)敬爱的周总理多么和蔼可亲啊!这个句子谁能改一改? 多么________,敬爱的周总理! 多么________,傣族的泼水节! 多么________,_____的_______! 多么________,火红火红的凤凰花! 教学反思: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敬爱的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破水祝福,同庆盛大的节日。 一、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在本课第一课时教学中,初读课文后,我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段5-8段进行教学,语文课文的学习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文本挖掘可以训练的资源,例如,用“一手__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__”练习说话,考虑到低年级的学生语言积累不够丰富的特点,老师及时架设梯子,引导孩子说“扫地时,我们一手__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__。吃饭时,我们一手__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__。”有了语境,孩子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有的同学说:“扫地时,李明一手拿着扫把,一手握着畚斗,仔细地把垃圾扫掉。他干得多么认真啊!”有的同学说:“吃饭时,我一手拿筷子夹菜,一手端着碗,吃得津津有味!” 课文的第7、8两段语言非常有特色,“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这个句子主谓倒置,强调了傣族人民幸福、难忘的感受。这样的句式应当让学生模仿练说,以便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自如的4
运用。为了降低表达难度,我创设了语境: 多么____________,敬爱的周总理! 多么____________,傣族的泼水节! 多么____________,火红火红的凤凰花! 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学生看着图片,头脑中的词汇和生活积累被充分激发,语言如汩汩清泉流出: 多么神奇啊!人民广场的喷泉! 多么和蔼可亲啊!敬爱的周总理! 多么开心啊!2021年的六一儿童节! 多么绚丽啊!元宵节的烟火! 二、感受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就会大打折扣。于是,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了解他忙碌而又光辉的一生。教学中,我引入了周总理的故事。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是感性的,故事最能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这个小故事在教学中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傣族人民的风俗学生也会感到比较陌生。为了缩短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了了解傣族,本节课中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提供了傣家竹楼,敲象脚鼓,跳孔雀舞,泼水节等图片,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傣族乐曲,充分展示傣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面貌,引起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 当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能获得愉快的时候,课程也就适应了学生的发展。这节课抓住了“祝福”这一契机,巧妙地扮演了几个角色,把学生带入了生活当中,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说话,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使学生明白了要学会为别人祝福,从而也感受到了总理对人民深沉的爱。这就是说,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把知识、能力、情感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高效而快乐的学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