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 七律·长征精品教案
doc
2022-07-17 13:14:06
13页
课题七律·长征 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逶迤”“磅礴”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诗句内容,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3.从字里行间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律、崖、渡、索”4个生字,理解本诗中的词语。2.正确朗读这首诗歌。3.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教具准备《长征》朗诵录音、电视剧《长征》片段。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了解历史,深情导入新课【课件2】同学们,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他们一路上跋山涉水,冲过四道封锁线,翻过逶迤的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越岷山,完成了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毛泽东主席在回首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不禁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课件3】(长征行军图片。播放诗歌朗诵录音)2.了解诗体:像《长征》这样的诗叫做——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7个字,第2、4、6、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 了解历史,导入新课,使学生先进入学习氛围,能够更有激情地进入到学习中去。了解七律,建立知识结构。\n3.关于长征,大家课前都做了预习,谁来说说。(生交流)若让大家用一个字形容长征历程,你们会用什么?(难)(板书:难)长征途中红军历经了许多磨难,这是一条漫漫长征路。现在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深情):七律·长征(缓慢):七律·长征 新课教学( )分钟二、朗读感知,了解诗歌内容1.指名读古诗三遍,纠正字音。正音: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3个生字,看看读得是不是正确。2.谁来给他一些建议。请你举个例子读给他听听,好吗?你能再综合同学们的建议,更好地把这首诗再读一遍吗?3.齐读: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出来。【课件4】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三、自主探究,明确诗歌大意1.默读,静思大意。联系书上的注释、插图及查阅到的各种资料,再次默读《长征》。想一想这首诗大概的意思。思考完后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读懂的,提出感到困惑的并尝试解决。(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2.你读懂了哪句诗?(生试着说说意思)哪些地方还不理解呢?预设: 从有目的地自读三遍,再指名读、指导再读、齐读,让全体学生都能把诗读通读顺;从诗题的味道,再到学生读诗的味道,教师范读的味道,学生再齐读的味道,让全体学生都在初读全诗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读诗的机会。\n(1)a“逶迤”与“磅礴”的理解。b“腾细浪”与“走泥丸”的理解。c“云崖暖”和“铁索寒”的意思。d“万水千山”是虚指,如“万言千语、万险千阻”。3.明确诗意:【课件5】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着的小细浪,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脚下滚过的小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滔滔江水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山崖,热气腾腾。大渡河上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翻过了千里积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四、反复朗读,谈谈深刻感受(一)多种形式朗读1.自己练习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2.同桌练习一人一句地读,注意读出韵味。3.全班齐读,读出气势。(二)谈谈自己从古诗中感受到了什么。1.小组内的同学分别说一说。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发言。师生评价。充分利用多种途径来明确诗意,锻炼学生自己读懂古诗的能力,知道学习古诗要利用课本上提供的图片、注释、链接及课外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等。出示诗歌的大意,让学生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为下一步的品悟诗情作铺垫。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我能选择下面词语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出来)远征难(nánlán)五岭(lǐnlǐng)腾细浪(ténténg)乌蒙(ménméng)水拍(pāipò)桥横(hénghén)云崖暖(luǎnnuǎn)尽开颜(jìnjìng)岷山(miánmín)二、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n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三、根据课文填空。 1.《长征》是一首 律诗,作者是 ,写于1935年10月,即 。2.“________”这个词语概述了红军不怕长征中遇的任何艰难困苦。“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绘了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战斗,具体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这句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答案】一、nánlǐngténgméngpāihéng二、1.万水千山只等闲2.三军过后尽开颜三、1.七言毛泽东长征途中2.万水千山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诗句。2.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具准备 红军长征路线图、电影《飞夺泸定桥》片段。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复习回顾,激情导入新课1.全体同学大声朗读《七律长征》。2.谈话: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壮举,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打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攻占天险腊子口, 学生通过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课后复习的习惯。同时“温故而知新”\n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课件6】红军长征路线图3.在长征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主席回首这惊心动魄的行程,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齐读。,为这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听老师谈话,对长征路线有比较清楚地了解,感受到红军远征的艰难,加深对诗句中相关内容的了解。新课教学( )分钟二、学习诗歌,品悟诗中情感1.学习诗句:Cv4+o;CA~=Va7f8$小学教案课件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①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很难?A.万水千山B.远征难(板书:万水千山)②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③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板书:红军不怕只等闲)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2.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这首诗后边的六句话,用“——”画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画出描写红军战士不怕难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3.学生自由读、体会。4.全班交流。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①你从哪里感受到了长征的艰难?A五岭逶迤B乌蒙磅礴“乌蒙磅礴”,你看到了怎样的山?(板画帮助学生理解)(板书:五岭乌蒙)你能读出这种气势雄伟的感觉吗?②那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A腾细浪逶迤的五岭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B走泥丸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滚动的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品悟诗情,通过补充资料、交流、板画、朗读等多种手段点拨,重在让学生明白大意,讲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对诗歌的理解才能更深入一层。\n泥丸。(板画)(板书:腾细浪走泥丸)C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③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SMGxwV`"7~MM|y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④YNGFsG1[D€3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④同学们,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仅仅是这两座山脉吗?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了18座这样巨大的山脉,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何等艰难,可红军的回答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zPO[85:Smi1Y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BBBBBVVA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5xQ2|?lYLG5H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1)你从哪里感受到了长征的艰难?A云崖B大渡桥横铁索寒①【课件7】铁索桥静止画面。谁了解泸定桥?②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K+p9,N|Si,Fbrra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③只要看一眼那冰冷的铁索,那湍急的水流,就已经让我们不寒而栗,更何况对面还有凶狠的敌人用机枪疯狂地扫射着!那红军又是怎样对待的?想看看那激烈的战斗场面吗?④看录像,谈感受。⑤读出感受k^:_?HcIo,8hqAj)X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板书:大渡河强渡)(2)你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暖①【课件8】(出示金沙江图)②面对这样险峻的金沙江,为什么给红军感觉是暖的?(天气暖,巧渡金沙江)③听故事,谈感受。(机智勇敢)④有感情地+_VqyN"d=W7:3H]d/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有感情读。vqe4@Dv€}N8=ayT7)?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3)引导: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这一暖一寒,你能读出两种感受吗?自己练一练。(分男女朗读)SRb?]^a€[\DZXMGC,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4):Fo2JV$2D)CQg^dN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在长征途中,红军要度过这样的河还有24条,哪一条不险,哪一条不难?但红军的回答仍然是——图片的植入,以形象直观的手段,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感知长征的艰难。抓住关键词句,图文结合,感受长征的艰难,体会战士\n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板书:金沙江巧渡)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JV=#}:9N.+vN]nFF(q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①你从哪里感受到了长征的艰难?千里雪展开你的想象,让自己置身于茫茫的雪山之中,要翻过这样的雪山,你会遇到哪些困难?①那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只等闲呢?喜从诗歌中找一找,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喜”?“更喜”指什么?还指什么?③翻过雪山,就迎来了长征的胜利,所以说——三军过后尽开颜,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读中。④是呀,看着雪山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坚强的信念、坚定的决心全都化为一句话──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师:我们从诗句中读出了红军战士的豪迈气概,读出了战士们的无畏和乐观精神。(板书:尽开颜)的大无畏精神,再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是一套成功的教学方法。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三、拓展延伸,感受伟人风采1.读全诗。DgrSEf{M;{sYY~wI.&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2.教师总结:许许多多的的高山和大河,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万水千山)。18座高山留下了红军的足迹,24条大河记载了英雄的历史。除了诗中所说的自然界的困难之外,红军在长征的途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让我们看看毛泽东主席对长征的评价。【课件9】(感受长征精神)师:在毛泽东主席的心中,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那么在你的心中,长征是什么?请拿出你的纸和笔,写下你自己的感受。3.积累,试背。教师对长征总结后,再总结长征精神,\n4.毛主席的诗词每一首都是那样豪情万丈,成为不朽的史诗。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毛泽东的诗词,好好地读一读。五、课堂总结,学习长征精神同学们,80多年过去了,远征者的足迹早已被岁月的流水磨平,但长征的精神却在世代相传。气壮山河的长征,永远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功垂千秋的红军,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最后让我们齐背这首诗。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困难,那就请你想想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吧,希望同学们能发扬红军战士的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勇敢前进!听毛泽东对长征的评价,既能加深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又能感受伟人风采,这种拓展很有意义。板书内容红军不怕(难) 只等闲万水 金沙江 (巧渡) 大渡河(强渡) 千山 五岭(腾细浪) 乌蒙(走泥丸)尽开颜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我能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尽:①完毕②全部用出③都,全1.尽开颜()2.用尽力气()3.尽力()开:①通,使用②表示分开或扩展③举行④发动,操纵1.开动脑筋()2.开运动会()3.开路先锋()4.尽开颜()等:①平常②级位,程度的分别③待,候1.等车()2.只等闲()3.一等奖()二、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难──()细──()闲──()暖──()喜──()横──()三、我能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n“逶迤”“磅礴”形容山的____,这是实际的山;“细浪”“泥丸”形容山的____,这是红军眼里的山。诗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____心情;“寒”字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______。诗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答案】一、尽:1.③2.③3.②开:1.④2.③3.①4.②等:1.③2.①3.②二、易粗忙寒悲竖三、1.连绵雄伟渺小蔑视困难的精神2.喜悦险峻不惧危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教学反思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是比较清晰,从读准字音、读通古诗、读懂古诗,再到深入地理解诗歌,条理非常清楚,在理解诗歌时,能用一个主问题来统领整篇文章的教学。紧紧扣住“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的不怕难”这条主线展开教学,层层深入,使学生心灵受到熏陶感染,体会到长征的艰难,领会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但是,在朗读指导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自身朗读的水平不够好,因此指导朗读显得苍白无力。经过仔细地反思,我觉得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做得不够好。一、回环复读使用的时机要恰当。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统领,每个环节教学之后,都会回到这句话的朗读中。理想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学生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朗读中,逐渐提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能逐渐深入,读出红军战士的豪迈气概。但是,由于我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细致、到位,而且学生也缺乏深入的感悟,所以在一遍又一遍的回环朗读中,学生的语调是单一的,在同一层面上的,让人觉得没有层次感,枯燥乏味。教学时,我让学生深入学习诗中的比喻句。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让学生说说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通过讨论,学生均明白了这个诗句突出了五岭、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说明红军藐视困难,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二、要善于用教师的情绪去感染学生。\n在一堂课中,如果教师始终是情绪激昂的,那么学生自然也会受到感染,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之中。这节课中,我觉得我还没有完全地融入文本之中,从而导致学生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三、有些细节的处理不够完善。在长征路线图的使用时机上,也可以有更好选择。我用长征路线图作为学生了解长征的工具,如果能把这一工具与理解“万水千山”结合起来,在理解“万水千山”时让学生去对照长征的路线图,算一算跨越11个省到底需要走多远的路,将长征路程数据进行折算,让学生感受路程的遥远。学生一定能够了解得更深刻,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回味着这节课,或许我的教学设计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或许我的语言引领不能直达学生的心灵,或许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遗憾,但是,我还是觉得欣慰,因为在这过程中,我已经收获了许多,勇于尝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再上这一课,我一定会修改一些环节,努力压缩,让精华凝缩在四十分钟里,使这首诗的教学一气呵成,呈现出更加完美的姿态。向着这个目标,我会不断努力的。备课素材【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部编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教材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二是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课标中对五、六年级古诗阅读提出明确要求“阅读古诗,大体把握诗意,想象古诗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1.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n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2.巧渡金沙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不说,翻山越岭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两条船。 原来这两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不以为然。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口,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从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绕圈子,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1935年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1935年5月9日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红军早已毁船封江,走得无影无踪地,体现出了将士们的机智与勇敢。3.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准备渡过大渡河。24日晚,先头部队赶到安顺场,占领了该地。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二十四军第五旅第七团1个营筑堡防守。当晚,红一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n率第二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一营冒雨分3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安顺场一带大渡河宽100多米,水深流急,高山耸立。在红军到达之前,川军第五旅第七团1个营抢占了这一地区,正在构筑工事,凭险防守。情况对红军十分不利。25日晨,红一团开始强渡大渡河。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从第二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战前,先遣队首长亲自向领导领导交代任务,一起制定渡河方案,并强调这次渡河,关系全军成败,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为全军打开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分成两批,熊尚林带领第一批8人先渡河,孙继先带领第二批8人再渡河。十八名勇士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十八名勇士战胜了惊涛骇浪,冲过了敌人的重重火网,终于登上了对岸。敌人见红军冲上岸滩,便往下甩手榴弹。智能双全的勇士们,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阶死角作掩护,沿台阶向上猛烈冲杀。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们击退了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闲:①没有事情做 ②与正事无关的 ③放着,不使用 1.他俩正在闲谈。 ( ) 2.下午我闲着,你来吧( ) 3.别让机器闲着。 ( ) 颜:①颜面,脸面 ②颜色,色彩 4.三军过后尽开颜。 ( ) 5.会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旗子。( ) 阅读能力大提升二、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万水”是以 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为代表,而“千山”则是以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为代表。三、在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件大事(请用短语概括): _________和 __________思维创新大拓展\n四、虽然红军长征胜利已经80多年了,但红军的精神却被一代代人继承和发扬起来,请你来谈一谈,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发扬红军精神?参考答案:一、1.②2.①3.③4.①5.②一、金沙江大渡河五岭乌蒙山二、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四、示例: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顽强,坚定必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