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2022年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2022年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docx 2022-08-02 14:31:55 9页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3.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4.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教学重难点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3.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教学准备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正确认读8个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教学过程板块一 回顾课文,总结方法,1.引入话题: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我们着重学习了“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项本领,现在,就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吧!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怎么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交流,每个小组成员轮流说说自己觉得最有效的方法,最好能用上本册教材的课文加以说明。3.小组成员在交流的基础上,完成小组汇报单。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一课文方法二课文方法三课文方法四课文方法五课文…………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梳理常用的方法。(1)借助文章题目。(2)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或段落。(3)分段,概括段意,合并段意。(4)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5)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连起来。5.请学生自由朗读“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对话,与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对照。6.教师小结:不管用哪种方法,认真阅读全文,弄清楚文章讲了什么是基础,也是关键。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经常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它成为你的一项语文阅读能力。,“交流平台”主要是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交流和总结,既然是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收获,就要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因此,在小组交流时,特地强调“每个小组成员轮流说说自己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并填写小组汇报单,让学生们在总结梳理中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知识面。同时,交流时要求“用上本册教材的课文加以说明”,既是考查学生这一能力的掌握程度,也是提供给学生的一个运用知识的机会。板块二 认读词语,理解运用1.引入话题: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就像一扇扇窗户,透过它们,我们走进了祖国那段多灾多难的历史,也认识了许多满怀爱国热忱的仁人志士,他们的高尚情操,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请看一组词语。2.出示词语,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然  英勇无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公执法  刚正不3.学生开火车读词语,老师重点提醒:“阿”在词语“刚正不阿”中读ē,不读ā;“凛”是前鼻音;“秉”是后鼻音。4.启发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交流后明确: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5.出示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人物,请学生说说可以用上哪些词语来评价。戍边将士  周恩来  梅兰芳预设:视死如归的戍边将士、志存高远的周恩来、大义凛然的梅兰芳……,6.请学生默读词语,想想它们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理解。7.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再派代表全班汇报,师生评议并小结。课件出示词语意思。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大义凛然: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英勇无畏:勇敢出众,毫不畏惧。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秉公执法: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执行法律。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8.展开联想,理解运用。(1)教师启发:咱们已经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们展开联想,选择其中一两个词语,说一说它们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可以说学过的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也可以说自己课外阅读中知道的人物。(2)学生交流,老师适当追问学生相关人物的事迹,以便帮助更多的学生理解词语。预设:志存高远的钱学森  视死如归的革命志士江姐大义凛然的李大钊  英勇无畏的邓世昌铁面无私的包青天  精忠报国的岳飞……9.词语拓展。,(1)学生交流: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齐读。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舍己为人 忠心耿耿舍生取义 威武不屈在词语的认读、理解和运用中,充分让位给学生,以学生学习、交流、汇报为主,老师只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符合语文园地以知识的梳理、总结、运用为主的学习特点。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2.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过程板块一 对比学习,体会语气1.复习:齐读“词句段运用”中的8个词语。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2.学生自由读例句,圈出每组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课件出示文中的两组例句。,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每组的第一句虽然有问号,但是并没有疑问的意思,而是通过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是反问句;每组的第二句与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语气不一样,表现在标点符号、疑问词和否定词上,是一个陈述句。4.同桌对比读,体会反问句和陈述句语气的不同。5.请男生读第一组的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第二组反之,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情感。6.师生对比读,再次体会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7.创设情境,表达练习。(1)情境一:课件出示广场图片,请一位同学扮演小明,乱扔垃圾后还理直气壮地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①指名学生与小明对话,提醒小明,练习表达。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联系刚才所学到的知识,想想还可以怎么说。②明确:提醒别人可以用陈述句,“有清洁工打扫也不应该乱扔垃圾。”也可以用反问句,“难道有清洁工打扫就可以乱扔垃圾了吗?”③同桌进行角色扮演,练习用陈述句和反问句与别人交流,体会两种句式的不同表达效果。,(2)情境二:课件出示过生日图片,同桌两人进行角色扮演,一位同学扮演送礼物的人,一位同学扮演收礼物的人,进行口头表达,要求用上陈述句和反问句。①请两组同桌全班交流,学生评价。②明确:可以说“这个礼物竟然是送给我的”,也可以说“难道这个礼物真的是送给我的”,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在这种情况下用什么语气说话最合适。8.小结:陈述句的语气比较平淡,反问句的语气比较强烈,在生活和作文中,我们可以根据表达的对象和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9.拓展练习。课件出示两个句子,请学生改成陈述句。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不劳动,连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本次练习重在从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效果的不同,同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弄清表达对象和表达意图,从而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而不是机械地套用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方法。板块二 朗读想象,积累古诗1.谈话导入:唐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让我们在学习中再次感受唐诗的魅力。2.课件出示诗歌,请学生齐读诗题,交流: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明确:通过“别”一词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作者高适送别朋友董大的情景。3.课件出示诗人的资料,老师朗读。,高适(约700—765),字达夫,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后人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为“边塞四诗人”。4.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读诗,检查是否读准字音,重点关注“曛”的读音。相机指导划分朗读节奏。5.学生再读古诗,边读边圈出诗歌写了哪些景物;同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上横线,全班交流,老师相机指导:“曛”是“昏暗”的意思;“莫愁”指不要发愁;“知己”指彼此互相了解而感情深厚的人;“君”是对他人的尊称,这里指诗人的朋友董大。明确:全诗写了黄云、白日、北风、雁、雪等景物。6.引导学生想象画面。(1)请学生借助插图想象前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交流,教师引导: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空灰蒙蒙的一片,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2)老师启发:此时此地此景,诗人的心情如何呢?指导学生读出离别的愁绪。(3)教师引读:别情依依,难舍难分。在一片离愁别绪中,高适却能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劝慰、勉励自己的朋友——(学生齐读第三、四句)(4)想象说话:此刻如果你是高适,你会怎么说?预设: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7.小结:诗歌前两句写景,渲染浓浓的离别情,后两句是对友人的鼓励和劝慰。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是送别诗中的名篇。8.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全班齐读。9.出示课文插图,背诵全诗。,10.拓展: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搜集关于送别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诗歌的教学以朗读为基本的教学策略,在读中释题、正音,在读中把握内容、提出疑难,在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感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完成对精妙含蓄的诗歌语言的积累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歌意境的感受。教学反思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部分,教学时,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1.交流平台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交流的意见进行整合并填写小组汇报单,然后请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进行梳理和总结。这样循序渐进,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让学生掌握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2.词句段运用先让学生认读词语,交流词语的意思,引导他们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工具书,然后全班汇报并总结,最后结合学过的课文或课外阅读的积累尝试运用这些词语,最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比较学习陈述句和反问句时,也是以学生自学为主,采取“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语言实践”的模式,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3.日积月累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再在读中了解诗意、提出疑惑,老师相机指导,最后引导学生读出画面,感受诗意。在这样的基础上,背诵积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