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9 父爱之舟教案
docx
2022-08-02 15:21:08
9页
19父爱之舟【教学目标】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3个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3.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2.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搜集作者吴冠中的资料,了解他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3个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自读课文,能初步概括出“我”梦中回忆的种种场景。【教学过程】,板块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创设情境。课件播放歌曲《父亲》,师激情谈话:如果说母爱是水,那么父爱就是山;如果说母爱是温暖的春风,那么父爱就是火热的太阳。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从梁晓声的文字里感受到了“慈母情深”,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吴冠中去体会那深沉的父爱。2.揭示课题:父爱之舟。3.读题质疑:从课题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有什么想问的?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识作者。课件出示: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中国画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等。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理解的字词标上记号。3.认读词语。课件出示:恍恍惚惚客栈高跷出嫁冤枉嘲笑枕边缴学费蚕茧煮饭报考启迪偏僻纸屑(1)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齐读)(2)师提示重点:“栈”不读jiàn,应读zhàn;“缴”不要读成jiāo,应读jiǎo;“嘲笑”的“嘲”不能读成cáo,应读cháo;“屑”不要读成xiāo;“冤枉”的“枉”应读成轻声。(3)指导书写生字,提示“考、屑”两个字的写法。(4)检查初读情况:抽读、轮读,多种形式读,互相纠正,及时评价。4.,默读课文,画出让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出来。(1)小组讨论。(2)指名交流。预设:父亲养蚕卖茧给“我”买枇杷;住客栈心疼“我”被虫咬,要加钱换房;逛庙会时,给“我”买豆腐脑自己却不吃;给“我”做万花筒;雨雪天背“我”上学;凑钱给“我”缴学费,送“我”上学,给“我”铺床;送“我”报考师范学校;夜里为“我”缝补棉被。5.引导梳理文章结构:开头写“我”刚从梦中醒来;中间具体写父爱的点点滴滴;结尾再次写梦醒,照应开头。【设计意图】检查字词环节出示了两行词语,第一行是读音易错的,第二行是字形易错的。梳理场景和文章的结构,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板块三品读感悟,体会父爱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边读边想:文中哪个场景最打动你?在旁边批注你的感受。2.汇报交流。(1)预设一:(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①读:齐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这写的是什么场景?(父母半夜添桑叶,父亲给“我”买枇杷)②画:边读边圈出文中体现父亲特点的词句,重点读一读。③议:同学之间议一议:你从文中读出了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预设:读出了父母的艰辛和劳累,读出了父亲对“我”的疼爱。从“在半夜起来”“每年”等词语中能体现出来。④再读: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这一段话,读出生活的艰辛和父亲对“我”的爱。⑤归纳学法:读——画——议——再读。根据这种学法学习其他的场景。,(2)预设二:父亲送“我”上学,住客栈时心疼“我”被虫咬,要加钱给“我”换好房间。①读: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父亲生活节俭的词句。②思:父亲那么节俭,为什么愿意加钱给“我”换好房间?③议:“我”却不肯换,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④再读:带着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儿子对父亲的敬重和体贴,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话。(3)预设三:逛庙会,买热豆腐脑,做万花筒。①读:师生接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②说: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街市。③议:小组讨论一下,你从文中读出了哪些信息?预设:“我”家境贫困,尽管街上吃的应有尽有,“我们”却只能吃凉粽子;父亲舍不得“我”受委屈,给“我”买热豆腐脑,但自己舍不得吃;没钱买玩具,父亲就亲手做万花筒。“我”懂事,体贴父亲,哪怕很馋也不忍心叫父亲买东西。④想象:一个大男人做万花筒,可能会出现哪些困难?再次谈自己的感受。3.师小结:这三个自然段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父亲浓浓的爱就在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只要用心去体会,就能感受到他们父子之间的爱。板块四积累背诵,读中学写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回忆了作者梦中出现的几个难忘的场景,用“读场景,品细节,悟深情”的方法学习了课文的前三个场景,感受到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对作者的爱。下节课我们将顺着作者的文思与情思继续学习。2.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词语,搜集颂扬父母之爱的名句或诗歌,读一读,背一背,并抄录下来。(2)回忆你的父亲关爱你的一个场景,将具体的细节写下来。【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对文章描写的场景有个大致的了解,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品味文中印象深刻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2.理解课题和重点语句的含义。【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1.场景对比。(1)回顾场景: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作者在梦境里出现的几个重要场景,说一说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与上节课自己写的场景对比,说一说:谁写的更感人?为什么?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打动你的场景。语文要素板块二聚焦场景,体悟父爱1.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说说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勾画出最打动你的细节,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2.汇报交流。,(1)预设一:雨雪天,父亲背“我”上学。①读场景,找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②交流对这些语句的理解。③联系生活实际,你们的父母亲是怎样接送你们上下学的?你们有什么感受?(2)预设二:父亲为“我”凑学费,铺床铺。①读课文,想一想:父亲为了凑钱还可能做了哪些事?②同桌讨论:“我”为什么哭了?为什么说这次哭与以往的哭不一样?(这次的哭是心酸的哭,为父母的艰辛而心酸,为家里的贫困而担忧,为父母在这样贫困的情况下仍无私地爱“我”而感动,为不能为家庭分忧而愧疚,还有可能为第一次远离父母而害怕……)③教师带读:教师读句子的前半部分,学生读后半部分,深刻感受父爱。(3)预设三:父亲送“我”报考无锡师范。①提问:“我”的求学经历是怎样的?(初小——鹅山高小——无锡师范)②引导:夜晚行船在江上,可以用哪些诗句来形容?预设: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③思考:“我”当时是去报考师范,这些诗这些美景应该都能脱口而出,为什么“我”不能领略到这些诗画意境?(联系课文内容可知,“我”当时家里条件那么差,可以说是倾尽所有送“我”报考,如果没考上,便是愧对了全家人的希望。“我”压力很大,很紧张,所以根本没心情去领略那些诗画意境。)④齐读第8自然段,再次感受家人对“我”的关心和“我”的心情。(4)预设四:父亲为“我”缝棉被。①背诵:全班一齐背诵《游子吟》。,②思考:针线活一般是母亲的事,但因为“我”的母亲长期卧病,所以由父亲帮“我”缝补棉被。想象一下:粗手粗脚的父亲做这样的事可能会怎么样?③对比:穿插朱自清的《背影》片段,对比朗读,说说自己的体会。④讨论:这一段写法跟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预设:虚实结合,更突出对父爱的深刻印象;叙述与抒情相结合,让父爱的分量更加沉重,也让自己内心的感动表达得更真切。3.回顾全文:全文一共几次写到姑爹的小渔船?为什么要一次次写摇船、在船上做饭?(全文一共四次写到小渔船。因为“我”报考和上学总是离不开小渔船,父亲在船上摇橹、做饭、缝补棉被,这一切都是为了省吃俭用供“我”上学,这也是父亲对“我”的支持和期望。)4.品读结尾:作者为什么要以梦境的形式来回忆往事?结尾与哪里相照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些事在“我”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样写更能突出父爱的深沉与真挚。结尾与第1自然段相照应,都是写梦醒。这样首尾呼应,让父爱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5.课文中的哪一部分最打动你?请再仔细读一读那一部分,深刻体会作者的心情。【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再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最后自己独立学习,这样循序渐进,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板块三总结巩固,对比阅读1.回顾全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解。(父亲总是借用姑爹的小渔船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和上学。小舟表面上指小渔船,实际上指父爱。这只小船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期望和深沉的爱,它是人生之舟、希望之舟、爱之舟,载着“我”不断走向理想的彼岸。同时这个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也承载着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2.将《父爱之舟》与《慈母情深》对比,找出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异同点。(1,)不同点:《慈母情深》围绕一件事(“我”找母亲要钱买书)来写,中间着重抓住了母亲工作环境的场景描写和母亲的神态、动作等描写,来突出母亲工作的艰辛和对“我”读书的支持。《父爱之舟》描写了作者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倾注着父亲对“我”的爱。(2)相同点:这两篇文章的写法有所不同,但都讲述了尽管生活艰辛,父母仍无私地支持孩子读书的故事,表现了深深的父母之爱。3.课后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比较吴冠中和朱自清表现父爱的方式。【设计意图】写作有法,但无定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同一个主题。通过《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两篇文章的学习,再对比写法,对学习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分析这两篇文章的异同点,能启发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为自己的写作主题服务。板块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1.联系生活实际,讲一讲自己亲身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小故事。2.选取自己生活中最感人的父母之爱的小故事,饱含深情地写下来,然后给父母看,交流看法。【设计意图】读写训练连接顺畅,既检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写文章要抓住生活中真实的场景,捕捉细节,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才能打动人的技巧。【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父爱之舟》这篇回忆性散文不是以斐然的文采见长,而是以情取胜,平白如话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父子之情,细细咀嚼,别有一番滋味,令人感动不已。教完本课,我觉得有这几点成功之处:1.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保证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再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往事潜入梦中,说明往事难忘,更深刻地表现出父爱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记难以磨灭。教师引导学生去读,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学生读懂了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也感悟到了作者对父亲的那份敬重。2.品词酌句,深情感激。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感悟父亲的慈祥与善良、伟大与无私,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深情,体会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