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社会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社会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doc 2022-08-14 15:00:18 12页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5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0小题,38分)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在于是否用“身体”创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之所以是“人工”而不是“人类”,就在于它不具备人类的身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深度学习的应用,人工智能的计算、学习、推理等能力具有了质的改变和提升。但即使人工智能越来越接近人类身体的某些功能,它终究不是人类的身体。而艺术创作与人类的身体具有密切联系。艺术家的身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动力。艺术创作的触发是由艺术家主体和外部客体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清代画家郑板桥画竹,正是因为他看到了“院中之竹”后,“胸中勃勃,遂有画意”,这个“画意”就是艺术创作的冲动。艺术家的身体对外界环境具有一种能动的选择性。这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是不同的。虽然人工智能现在也可以通过看图进行艺术创作,比如微软小冰2017年就具有了“看图创作现代诗”的技能,但显而易见的是,人工智能的“看”与人类通过身体的“看”具有本质的不同。人工智能的“看”与其说是一种“看”,不如说是“数据分析”。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所看到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关于事物的数据、程序、编码等内容。通过分析所“看”之物的数据,人工智能再调动内存数据库,找到合适的模型、编程进行所谓的“艺术创作”。艺术家的身体状态影响着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整个身体都会进入到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状态。如中国古代诗人写诗之前强调要进入到“虚静”的状态。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其实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将自己的想象、情感、志向、思想等内容通过艺术表达出来。而对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来说,其艺术创作过程仅仅是数据的整合、模型的筛选等计算、推理过程。人工智能并不知道自己所“创作”的艺术为何物,对于它们来说,这些艺术仅仅是冰冷的数字与毫无温度的符号而已。与艺术家有生命的人的身体不同,影响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是它数据库的大小以及学习能力的强弱。艺术家在创作艺术的过程中,也在改造着包括身体在内的整个自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当人通过劳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毫无疑问,艺术创作也是人类的一种劳动实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另一方面对象的特质也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对主体形成了某种反作用。正所谓“文如其人”——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同时“人如其文”——人也会受到文的反作用。但是,对于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过程来说,即使它可以对人工智能产生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也仅仅是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经验和情感的积累,而且这些积累是作为一种数据和符号保存在人工智能的储存器之中,这显然与人类本身的艺术创作截然不同。12\n以上从身体的角度对艺术家艺术创作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区别进行了比较,并认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身体”不同于人工智能机械化、数字化的“身体”。正因如此,我们才认为人类的艺术创作不可能被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完全取代。当然,这里并不是否定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存在的合法性,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终究还是人类的艺术创作,只不过这里的媒介不再是人类的身体和基本的艺术创作工具,而是变成了具有某种智能的工具而已。所以,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可以表现为: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智能化、模型化与便捷化;二、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以使艺术品种类更加多样化,让人们的艺术欣赏具有更多选择性;三、为艺术创造提供更多可能性。(摘编自张新科《艺术、身体与人工智能》)材料二:在媒体沟通会现场,技术团队展示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的部分绘画作品,不论是构图、色彩还是虚实,小冰的作品都已经趋近于真人的绘画表达。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从现实的数据学习中融入了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同时,因其对200余位艺术家画作的全面学习,还能在小冰的画作中看到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相关专业人士评价小冰画作:构图很好,静物抽象的涂抹,动物造型的表现能力,艺术的感觉很准,假装不经意的表现。看起来极其不经意,但是该到的点都到了,而且又都能点到为止,整个画面随意而灵动,敢于大虚大实,敢于让很多东西淹没在黑暗之中。在小冰的命题创作《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系列中,观众可以惊喜地看到很多绘画先贤的“复活”:比如使用弗兰茨·马尔克的笔法绘制的在稻田中停落的飞机;比如好似莫奈绘画的人物徜徉在花海中,远处却是明灭的灰霾城市。可以想见,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定会给视觉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可以这样认为,人工智能在创造领域的探索并不应以击败人类为目标,而应着眼于在达到与相应人类创造者的同等水准前提下,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优势,开启“高度定制化”的内容产业未来。(摘编自“中国美术家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郑板桥画竹和微软小冰“看图创作现代诗”都是通过“看”进行艺术创作的,这说明艺术家和人工智能都可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B.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过程是数据的整合、模型的筛选等计算、推理过程,可见其数据库的大小决定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水准。C.从微软小冰创作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可以看到绘画先贤的“复活”,这是人工智能把自己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的结果。D.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从现实的数据学习中融入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还能通过学习人类艺术而具有一些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解析】 D项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从现实的数据学习中融入了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同时,因其对200余位艺术家画作的全面学习,还能在小冰的画作中看到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可知正确。A项中“都可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12\n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艺术家的“看”可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而人工智能的“看”却与艺术家的“看”有着本质的不同。B项“可见其数据库的大小决定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水准”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中“影响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是它数据库的大小以及学习能力的强弱”可知,影响因素还有“学习能力的强弱”。C项“通过艺术对象化的结果”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四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这显然与人类本身的艺术创作截然不同”可知,人工智能不能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艺术对象化出来。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中国古代诗人写诗之前强调要进入到“虚静”的状态,这可以看出艺术家的身体状态影响着艺术创作的过程。B.“人如其文”这一说法说明了艺术创作对象的特质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对艺术创作主体形成了某种反作用。C.不能否定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存在的合法性,因为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的艺术创作的。D.人工智能在创造领域的探索,有助于发挥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优势和开启“高度定制化”的内容产业更好的未来。【解析】 根据材料一第五段可知C项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不能否定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存在的合法性,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终究还是人类的艺术创作”。A项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正确;B项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可知正确;D项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可知正确。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D )A.“人工智能艺术从主题、形式到技术都令人惊叹,面对人工智能对传统艺术的挑战,公众和学界都应保持理性和宽容。”B.“当人工智能艺术形成‘人格’之后,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理念、常识或将不复存在,也会导致对人类艺术的取缔。”C.“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艺术创造里面有多少劳动的成分,人工智能就可以代替多少,并且现在已经实现了。”D.“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能模仿人脑的某些作用,但仍然不像人类身体那样感知外部环境、进入创作状态,只是‘人工’而非‘人类’行为。”【解析】 D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对人脑的模仿,但不同于人类身体的感知,能够支撑“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在于是否用‘身体’创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之所以是‘人工’而不是‘人类’,就在于它不具备人类的身体”的观点。A项表述的是人们对人工智能艺术应当持有的态度。B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艺术形成“人格”之后,对人类文明和艺术的冲击与颠覆。C项表述的是人工智能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的完成和对艺术创造里面劳动成分的代替,与“艺术创作也是人类的一种劳动实践”的论点相反。12\n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答:①材料一先使用设问开篇,用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引发关注,并引出“艺术创作与人类的身体具有密切联系”这一观点。②然后从身体的角度出发,论证了艺术创作的动力、过程以及对包括身体在内的整个艺术家个人的反作用,并分别对艺术家艺术创作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区别进行了比较。③最后,得出了“人类的艺术创作不可能被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完全取代”的结论,并概括了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行文脉络,因此应先从整体把握,确定中心观点;然后按照说理顺序进行梳理。答题思路为“文章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在此框架内,可以对说理的角度和方面再进行细化分析。5.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光明前景的认识。(6分)答:①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智能化、模型化与便捷化;可开启“高度定制化”的内容产业未来。②人工智能可融入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体现人文历史的独特视角;可使艺术品种类更加多样化,让人们的艺术欣赏具有更多选择性。③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会给视觉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可为艺术创造提供更多可能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探究能力,解答本题应紧扣“光明前景”,然后逐条分析。主要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中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和材料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分析。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6.“为此目的”中的“此目的”指的是(3分)( D )A.研究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从中引出科学规律B.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C.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12\nD.从实际出发,掌握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解析】 “为此目的”的前一句话就是“此目的”的实质。即“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所以本题选D。A项叙述不完整。B、C项明显不符合题意。7.“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相反的表现的共同思想根源是(3分)( D )A.单凭热情,脱离实际B.研究空洞的理论C.把感想当政策D.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解析】 根据文章可知相反的表现是“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而他们共同的思想根源应该是“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由此可见,A、B、C项都是表现出来的内容,只有D项才是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是思想根源。8.“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的意思是(3分)( A )A.讲演只罗列现象,脱离实际,缺乏分析B.讲演条理性较强,但内容繁冗拖沓C.讲演内容全面,但缺乏条理性D.讲演内容繁冗拖沓,条理性也欠妥当【解析】 很明显只是列出“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属于罗列现象,缺乏分析的表现。而且作者明显是讽刺的意思,不可能是赞扬别人条理性较强。9.文中说“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这种“占有”“分析”“研究”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并稍加组织回答。(4分)答:目的是从客观实际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不超过20个字)10.本段由“革命导师对我们的教导”说起,这之后又论述了哪些内容?请根据文章的思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6分)答:依次论述了主观主义的表现与危害,揭示了这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实质。(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本题共4小题,16分)伟大的人们鲁先圣荷马一生困窘,他在乞讨流浪的生活中,从那些与他相同命运的人们中间,收集整理创作出了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辉煌无比的伟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荷马死在了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路上。12\n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荷马生前曾经流浪乞讨,见到他就驱赶的七座城市,千百年来一直在为荷马的出生和死亡地争论不休,牵强附会地列出许多物证,争相说荷马属于自己的城市,自己才是荷马的故乡。无独有偶,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一位盲人,他是为中国的音乐史留下了丰富遗产的二胡和琵琶演奏艺术家瞎子阿炳。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名曲》《听松》和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成为不可多得的传世名曲。1893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阿炳正逢乱世,他的名字叫华彦钧,阿炳只是他的小名。但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地位的街头艺人,他的名字却没有人记起,人们习惯于一种轻蔑的称呼瞎子阿炳。因为家境贫寒,他自幼随父亲华清和当道士、习音乐,后因种种人生变故,他的眼睛双目失明。成了瞎子的阿炳,赖以生存的技能只剩下了音乐。他手拿一把二胡,肩背一把琵琶,穿着那件破旧的蓝布长衫,有时在闹市,有时在乡村,沿街卖唱,挣路人一个铜板。很多时候,他的演奏仅仅是为了一口饭吃。也有坐在街头演奏了一天,却没有人施舍一口饭吃、赏给一个铜板的时候,那就只能饿着肚子在漫漫长夜中煎熬了。苦难的身世和坎坷的命运,逼使着阿炳利用他精通的音乐思考社会、生活和人生,一首首充满着悲愤和哀怨的曲调从他睿智的大脑中流淌出来。与古希腊的荷马相比,阿炳稍稍幸运的是,他在自己临死的前几天,赶上了共和国的诞生,他被请到艺术殿堂进行演奏,使他在有生之年得以享受到对一个音乐艺术家应有的尊敬。遗憾的是,他的生命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在人们把他创作的难以估量的大量作品刚刚记录了六首的时候,他就倒在了舞台上。从流传下来的这六首作品中,我们可以想象我们失去了一座多么巨大的音乐矿藏。在他死后,他出生的那个让他一生饱受苦难的城市,为他塑了铜像,以他为城市的骄傲与光荣。当年那个为生计而流浪街头的瞎子,成为这座城市宝贵的财富和尊贵的象征。“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说这句话的人是谁?他其貌不扬,那笨拙的身躯裹在常年不换洗、皱皱巴巴、分不清季节的及膝短袍里。在围拢在他身边的这些人当中,有像柏拉图和亚西比德这样的贵族公子,他们喜欢听他对当权者民主制度真面目的揭露和讽刺;也有像亚里斯扑提一类的自由主义者,他们向往过一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自由生活;还有许多对时局关心的有识之士,他们喜欢听他对于政治的独到见解。这个人,就是创造欧洲哲学的开山鼻祖,伟大的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引导人们认识自己,追求智慧,走进自己的灵魂,学会怀疑原则、信念甚至教义,而正是这些问题,把他推向了死路。因为雅典的统治者决不会允许民众都具有了有思想的头脑,都来对他们的统治提出自己的疑问,更不允许人们怀疑自己的信念和教义。12\n更可悲的是,要求处死他的人,并不仅仅是当权者,更多的是他一生都在尽力引导、教化的普通民众。当权者逮捕了他,给他戴上锁链,押着他在雅典的大街上游行示众。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这个他们一直认为的异类,这个把自己的儿子引向歧途的老头,这个总是在让人们怀疑一切的叛逆者。他们还知道这个人既不是一个好父亲,也不是一个好丈夫。他从不考虑家庭生计,对妻子儿女不管不问,游手好闲,成天东游西逛,聚拢一些人胡扯一些漫无边际的问题。所以,不论把苏格拉底押解到哪里,两边都是愤怒的人们。他们向他投掷石头,把脏水泼到他头上。人们纷纷要求立即处死这个离经叛道的害群之马。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2300多年,我们今天依然可以想象得出,戴着锁链被押着在雅典的街道上游行,看着街两旁那一双双迷惘愚昧的眼睛,这位人类的先知,内心深处是何等的痛苦。所以,当法官告诉他,如果他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就会得到赦免的机会,他拒绝了;他的朋友来到牢房告诉他,他们已经买通了所有妨碍他获得自由的人时,他也拒绝了。他说:“告诉人们,你们杀死的只是我的肉体。”是的,他的肉体在当时被轻蔑地毁掉了,但是,他的思想,他的智慧,却给人类打开了光明之门,也给他带来了不朽的千古名声。在我们远古的春秋时期,在那个诸侯争霸的战乱时代,有一支布衣队伍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匆忙疲惫地行走。这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灭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臣弑君者有之,子弑父者有之。孔子因此主张以“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治理国家,恢复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太平盛世。他带领他的弟子们,历经14年,先后到过齐、卫、宋、郑、陈、蔡、楚等国家,拜见了七十余君,向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寻求入仕从政的机会。但是,他无一例外地处处碰壁,不仅不被重用,而且饱受冷嘲热讽。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他“道大不能容”,应该是对他这14年辛苦的最好的注脚。他从56岁开始,一直持续到68岁,报国无门的无奈和岁月的沧桑,使他不得不回到故乡。已近古稀的年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还能干些什么呢?他闭门不出,专心致力于整理编辑古籍,像那位远在万里之外的雅典人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讨论社会和哲学问题。东西方的这两位思想巨人,几乎出生在同一时期,又几乎有着同样的遭遇,只是东方的孔子稍稍幸运一点,没有被上了枷锁游行示众,也没有被处死。在人类那些所有称得上伟大级别的人物当中,他们在有生之年的命运似乎都惊人的相似。生活窘困,潦倒流浪,被人们视为异类。那些本来是开启人类心智的思想和学说,那些本来是登峰造极的艺术瑰宝,都被当作异端邪说痛加挞伐,都被看得一文不值。而他们却又对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和迫害似乎不以为意,不论人们怎么去看,他们依然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仰望着这些饱受生活屈辱却又登上了人类思想和艺术顶峰的人们,我相信这样一句话:上帝在给了你智慧的同时,也给了你磨难,而只有在磨难中,智慧才能够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生逢乱世的阿炳流浪街头,演奏只是为了能有口饭吃。苦难和坎坷通过他的大脑变成宝贵的经典乐曲流传下来。B.虽然苏格拉底影响了包括柏拉图在内的许多人,但由于其超前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接受,最终被当作异教徒处死了。12\nC.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处处碰壁,其主要原因与其他伟人一样,即“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难容”。D.文章列举荷马、阿炳、柏拉图、孔子等东西方伟人的遭遇,意在说明伟人总是饱经磨难,磨难又促进伟人的成长。【解析】 “文章列举……柏拉图……的遭遇,意在说明伟人总是饱经磨难。磨难又促进伟人的成长”错,根据原文“在围绕在他身边的这些人当中,有像柏拉图和亚西比德这样的贵族公子,他们喜欢听他对当权者民主制度真面目的揭露和讽刺”可知,提到柏拉图是为了衬托苏格拉底,文章列举的这些伟人中并不包括柏拉图。1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作者以历史伟人的磨难史为线索贯穿全文,内容丰富,题旨深远。B.全文运用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示了伟人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C.文中对苏格拉底外貌、衣着的描述,是为了说明他饱受生活的磨难和屈辱。D.本文主要通过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了对伟人们的崇敬之情。【解析】 “全文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示了伟人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错,原文中的“有像柏拉图和亚西比德这样的贵族公子,他们喜欢听他对当权者民主制度真面目的揭露和讽刺;也有像亚里斯扑提一类的自由主义者,他们向往过一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自由生活;还有许多对时局关心的有识之士,他们喜欢听他对政治的独到见解”虽然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但并没有展示苏格拉底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只能衬托出其智慧和伟大。13.苏格拉底为什么放弃生的机会?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①苏格拉底一生穷困潦倒,仍立志引导人们认识自己、追求智慧;但民众将他视为离经叛道的害群之马。②苏格拉底认为肉体可以被消灭,但精神是永恒的。【解析】 答题时,应先从文中找到与苏格拉底有关的内容,再进行归纳概括。根据“苏格拉底引导人们认识自己,追求智慧,走进自己的灵魂,学会怀疑原则、信念甚至教义,而正是这些把他推向了死路”“更可悲的是,要求处死他的人,并不仅仅是当权者,更多的是他一生都在尽力引导、教化的普通民众”“看着街道两旁那一双双迷惘、愚昧的眼睛,这位人类的先知,内心深处是何等的痛苦”可以概括出第①点。根据“他说:‘告诉人们,你们杀死的只是我的肉体’”“是的,他的肉体在当世被轻蔑地毁掉了,但是他的思想,他的智慧,却给人类打开了光明之门,也给他带来了不朽的声名”可以概括出第②点。14.文末说:“在人类那些所有称得上伟大级别的人物当中,他们在有生之年的命运似乎都惊人的相似。”请概括“相似”的主要内容。(6分)答:①他们都饱受生活的屈辱。②他们对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和迫害似乎不以为意,不管人们持何种态度,他们依然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最终登上了人类思想和艺术的顶峰。【解析】 答题时,综合分析文中提出的伟人,然后概括其相似点即可。荷马“是在乞讨流浪的生活中”,阿炳“只能饿着肚子在漫漫长夜中煎熬”,苏格拉底“那笨拙的身躯裹在常年不换洗、皱皱巴巴、分不清季节的及膝短袍里”,孔子“12\n无一例外地处处碰壁,不仅不被重用,而且饱受冷嘲热讽”,据此可概括出第①点。荷马“收集整理创作出了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辉煌无比的伟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苦难的身世和坎坷的命运,逼使着阿炳利用他熟悉的音乐思考社会、生活和人生,一首首充满着悲愤和哀怨的曲调如流水般从他睿智的大脑中流淌出来”;苏格拉底“引导人们认识自己,追求智慧,走进自己的灵魂,学会怀疑原则、信念甚至教义”,尽管“当权者逮捕了他,给他戴上锁链,押着他在雅典的大街上游行示众。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这个他们一直视为异类的人”“人们纷纷要求立即处死这个离经叛道的害群之马”;孔子则“带领他的弟子们,历经14年,先后到过卫、宋、齐,郑、陈、蔡、楚等国家,拜见了七十余君,向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据此可概括出第②点。二、语言文字运用(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我伸出手去抚摸了它,它浑身冰凉。那时候开始起风了,风很大,山上树叶摇动时的声音像是海涛的声音,这声音使我恐惧,使我也像汽车一样浑身冰凉。我打开车门钻进去,在驾驶室里躺下来,感到暖和一点了,想起了那么一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我记得自己在外面高高兴兴地玩了半天,然后我回家了,在窗外看到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个红色的背包,我扑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让我出门?”“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15.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中两处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C )A.到底是去,还是不去?B.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C.你就去吗,小栓的爹?D.一点小事,何必自寻烦恼?【解析】 A项属于选择问,B和D项属于反问。只有C项是一般疑问句。16.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答:修辞:使用了比喻和反复(2分),把自己比作“兴高采烈的马”,反复说到“欢快”,突出了我将作为成年人第一次独自出门的喜悦之情。(2分)(手法和分析各2分。分开解说也可以,各2分)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伸出手去抚摸了浑身冰凉的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答:内容上,原句先说抚摸,后说它浑身冰凉,符合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12\n句式上,原句是两个短句,分别强调了动作和感觉,而改句是长句,没有强调效果,削弱了情感的表达。(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8.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由商务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年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于9月4日在北京开幕。服贸会是全球首个服务贸易领域综合性展会,是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同进博会、广交会一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2020年服贸会主题是“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会议将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高峰论坛、成果发布等7类活动,从而搭建面向全球的展示、交流、洽商、合作平台。答:示例:商务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的全球首个服务贸易领域综合性展会2020年9月4日在北京开幕。(主办者,主题,展会名称,举行时间各1分,语言简洁流畅1分;若要点齐全,短句也可)三、写作(5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 毛泽东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体育的效果。勤于锻炼可以耳聪目明,增益其所不能,久之变强;滥用其强而不注意锻炼,则会消耗先天的强健体质,久之变弱。所以不管体质先天好坏,都要勤于锻炼,才能弱者变强,强者更强。青少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9年高考强调了“热爱劳动,从我做起”,2021年习近平视察清华大学强调了美育和体育。“无体育,不清华”应该是同学们考前了解过的。何况茅台集团招员工测验长跑的新闻也应该强化我们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洛阳市高中语文教研员韩燕燕老师常说:“立意的高低决定了作文的档次。”写体育,同学们当然都有切身体会,写出来不难,难的是跳出个人锻炼而强健的低层次立意,上升到民族强盛、体育强国的高度上,并能深刻认识到和平安定的环境、温饱而小康的生活水平是充分进行体育锻炼的保证。战火纷飞之处,人们不可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贫困线下挣扎的人们、与新冠病毒抗争的病人也不可能充分享受体育。而从民族强盛、体育强国的高度看,2020年的统计数据是有6亿中国人超重甚至肥胖,其中过半成年人超重甚至肥胖,所以全面脱贫之后,中华民族的体质问题又成为当下的实际问题。有了以上这些认识,才能高屋建瓴地写出一篇好作文。12\n重视体育锻炼的名人有毛泽东、邓小平、钟南山、普京、菲利普亲王等等。体育界的名人更多,如郎平、林丹;反面的可举环法冠军兰斯·阿姆斯特朗。推荐标题:让体育之花盛开欲为复兴事,体质上层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1,其他是0野蛮其体魄,强大其精神坚强的心需要结实的肌肉(卢梭名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不韦名言)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名言)【佳作展示】 强身健体,体育兴国河南省偃师高中 黄科锋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论及“体育之效”:勤于锻炼可以耳聪目明,增益其所不能,久之变强;滥用其强而不注意锻炼,则会消耗先天的强健体质,久之变弱。所以不管体质先天好坏,都要勤于锻炼。习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性。“无体育,不清华。”推而广之,我们都要强身健体,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新时代的我们拥有强身健体的有利条件。和平安定的环境、温饱而小康的生活水平是充分进行体育锻炼的保证。战火纷飞之处,人们不可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贫困线下挣扎的人们、与新冠病毒抗争的病人也不可能充分享受体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安定,病毒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全面脱贫,奔向小康,体育场馆设施不断完备,为什么不积极锻炼身体,延年益寿呢?“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一身腱子肉的钟南山做到了,每一位有志青年也应该努力做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新时代的我们迎来锻炼不足的严峻挑战。那幅警示性极强的漫画想必大家记忆犹新:上图是旧中国的一个人躺在床上抽鸦片,下图是一位当代人躺在床上抠手机。寓意很明确:不要成为新时代的“东亚病夫”!从民族强盛高度看,最新统计数据让我们忧心忡忡——有6亿多中国人超重甚至肥胖!所以说,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每个人都责无旁贷。经常游泳的毛泽东,爱打乒乓的邓小平,赤膊出镜的马克龙,挑战冰浴的普京总统,都是体育锻炼的好榜样。“狡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新时代的我们需要通过锻炼来健全人格。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意志力。”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锻炼意志从锻炼身体开始,走向成功从走向球场开始,这样一来,文足以健身,武足以报国。习总书记说:“12\n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让我们发扬奥林匹克精神,使个人和国家的发展更高、更快、更强!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