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docx
2022-08-14 22:16:32
2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中国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气、韵、笔、墨等的同时,更加注重意境美的营造。“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作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的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还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它(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是《春山烟雨图》还是《春浦帆归图》,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笔墨等方面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一致,第24页共24页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代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江山雪霁图》,画面上虽然没有题上或多或少的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作的终点,也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富有意境的作品,真正做到“代山川而言”。(摘编自颜景龙《超然象外:诗意家园之美》)材料二田园中的诗意栖居是中国人最早的乌托邦理想,“田园综合体”则是当下的一个热词。人们回归田园的渴望,是对工业社会和现代性的平衡,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再次和重新定位,是传统生活方式重建自我认同的努力。钱穆先生曾言,乡村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而城市则是代表着文化、大群与活动,乡里人终需走进都市,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乡村与城市需要各自的智慧。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与自然渐行渐远,在喧嚣中心生浮躁。于是便产生到乡村放松一下的需要,与大自然亲近以调整心绪。身处乡村,寄情田园,人的心力、体力得以恢复,在孤独和安定中反思与成长。“田园综合体”是沟通城乡生活的纽带,让城市人有机会体验真正的田园生活,在大自然中养精蓄锐,在这里重新出发,形成新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对自身有新的理解,充实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现代田园不仅是城市人寻觅的桃花源,还是乡村里走出来的人们留得住的乡愁和回得去的故土,更是乡里人日日在其中生活、劳作的家园。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生活逐渐实现现代化,然而由于配套设施和服务跟不上,垃圾处理难、过度商业化货币化、精神生活空虚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田园综合体”是探索“就地城镇化”的新方向,不仅仅要着眼于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均衡化,更要通盘考虑现代田园的社会和文化建设,创建新型田园社区和田园生活。第24页共24页一些地区对农业的丰富内涵、特性与作用认识不足,只重视农业的经济功能,忽略了农业的多功能作用,特别是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田园综合体”之“综合”即着眼于此。宋代大儒程颢曾言,“观鸡雏可以知仁”。农事活动——饲养牲畜与种植庄稼是一样的,它的对象是活物,是整个的、生动而有活趣的,容易养成疏阔自然的心性,乡村也有了从容的社会风气。费孝通先生则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具有“有机团结”的特性。在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由于熟悉而相互信任,培养了一些好的品德。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传统田园的深厚魅力。中国农耕文化传统中形成的伦理与美德在现代城市已不多见,而在许多乡村却仍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正所谓“礼失而求诸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让乡风美俗滋养世人,正是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应有之义。(摘编自张源《挖掘传统田园的特有魅力》,《光明日报》2017年9月13日)材料三“心”,包括志、意、情等在内,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但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是中国传统哲学、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无论书法、音乐、绘画还是诗歌,中国艺术基本都是从“心”字出发。由此,这些艺术形式虽然不能相互替代,却可以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沟通。西汉文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提出“书,心画也”。他当初所说的“书”,原本指书籍。但后人以书法解释“心画”,已被普遍认可,可表达为人的“心灵活动的轨迹”。那么,书法心灵活动的轨迹是什么?是点画,是线条,是笔法。侧、勒、努、趯、策、掠、啄、磔,无论哪一笔都是从最基本的点开始,正所谓“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一点一画,都包含创作者的心灵活动,成为规范化后的“心”的一种美化。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是中国人的人文心胸,主要用来表达情感。有些诗虽格律正确,却缺少真情实感;有些诗看似华丽规整,却是套用前人陈词,或是胡乱堆砌词语,令人读之无味。反之,有些诗虽不工整,但自有情怀真意,第24页共24页令人回味无穷。据传宋代诗人潘大临一日见窗外雨打秋林,风涛阵阵,遂诗兴大发,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这句诗刚落笔,突然被收租的人打断兴味,无以为继。所以只要不做作,抒真情,明其志,即便没有名篇传世,也不失为一位合格的诗人。中国画讲求形神兼备,早期重形。如《尔雅》所云:“画,形也。”战国韩非子注意到画鬼魅易而画犬马难,重形似;到南齐谢赫将“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宋代文人介入绘画者多。我以为,从文人画开始,更讲“心”,“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也就是说,作画最重要的是形与心要相合。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曾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可见,中外艺术传统虽有差别,但亦有共通之处。即以“有意味的形式”来说,形是直觉可视的,但必须有意味。有意味就要联系心灵活动、心灵感受。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形式不就单纯成为视觉活动了吗?所以从“意味”这一角度来做研究,与我们所说的“心”虽不尽相同,但还是有相通的。情,乐本情性。古人曾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也就是说“声”要加以规范化和美化才算“音”,由此才能形成“乐”。就艺术的纯粹性来说,一般认为书法与音乐最为相近。有一天,我吃早饭时,看到报纸上有句话——“嗓门大的人不见得会唱歌”。我认为这话说得很对。有的人嗓门很大,唱歌却跑调,徒有“声”而没有“乐”。或说那“声”本来就缺少美的素质。从声到音再到乐的过程,需要无数次的规范化和美化,最终抒发情性才足以动人。“写心”是中华民族悠久的艺术传统。书法与其他艺术都讲求写心,由心开始,才有志、意、情等。书法最强调“心”的重要性,所以中国其他艺术都可以从书法的美学原则中寻根,从而得到启发。当下我们要“写心”,就要发挥创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心”应该是天赋、精力和体验的积累,只有不断学习、行动、体会,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人格力量和独立个性,才能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9月16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指画家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追求,表现在画作之外。第24页共24页B.无论是宋代郭熙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还是唐代王维的“画中有诗”都是在强调画中的诗意之美。C.历代山水画家都注重意境美而轻视气、韵、笔、墨,是因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其魅力之所在。D.空灵之美打破了时空,使画家获得了想象的空间,使欣赏者在意境的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与自然渐行渐远,人们容易产生到乡村去,与大自然亲近的需要。B.近年的乡村建设逐渐凸显出垃圾处理难、过度商业化货币化、精神生活空虚等问题。C.“田园综合体”体现了“就地城镇化”的新方向,它致力于创建新型田园社区和田园生活。D.中国农耕文化传统中形成的伦理与美德在现代城市已销声匿迹,而在乡村仍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三个方面。B.材料一指出“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并以《寒江独钓图》为例进行了论证。C.材料二综合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不仅论据丰富,而且论证有力。D.材料二在阐述“田园综合体”的意义时,从“礼失而求诸野”的角度阐明了乡风美俗的滋养作用。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第24页共24页 5.在当代城市文明中,传统田园是否还有深厚的魅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几天之后,在少平即将离开省城的时刻,金秀和兰香相跟着来旅店找他,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转转。但少平推诿着不想去。最少在眼下,他不愿带着脸上的疤痕,和任何女性相跟着逛大街。他无法忍受陌生人用异样的目光看他和身边两个漂亮的妹妹。说实话,对脸上的那道疤痕,尽管他显得不在乎,但内心却为此而万般痛苦,爱美之心人人有,更何况,他正当青春年华!至于他的脸倒究被毁到了何种程度,直到现在他都没勇气去照镜子。金秀见他执意不到街上去转,就提议他们三个人一块到她的宿舍去坐坐;她说她们宿舍实习的同学都没回来,就她一个人。医学院离这儿很近,少平也就同意了。第24页共24页三个人到医学院金秀的宿舍后,秀特意让少平坐到她床上休息。她让少平先一个人待一会,自己随即又拉了兰香,到外面去采买吃的——她想好好款待一下少平哥。兰香和金秀走后,少平一个人没事,就在秀的枕头边拿了几本医学杂志看。他在无意间发现秀床铺那头的墙上挂着一面圆镜子。他犹豫了一下,过去摘下那面镜子。当镜子就要举到面前的时候,他闭住了眼睛。他闭着眼,举着镜子,脚步艰难地挪到了靠近房门的空地上。他久久地立着,捉镜子的那条胳膊抖得像筛糠一般。在这一刻里,孙少平不再是血性男儿,完全成了一个胆怯的懦夫!我看到的将会是怎样一个我?他在心里问自己。你啊!为什么不敢正视自己的不幸呢?你不愿看见它,难道它就不存在吗?你连看见它的勇气都鼓不起来,你又怎样带着它回到人们中间去生活?可笑。你这可笑的“鸵鸟政策”!他睁开了眼睛。呀!他看见,那道可怕的伤疤从额头的发楞起斜劈过右眼角,一直拉过颧骨直至脸颊,活像调皮孩子在公厕墙上写了一句骂人话后所画下的惊叹号!他猛地把那面镜子摔在水泥地板上;一声爆响,镜子的碎片四处飞溅。接着,他一下伏在金秀的床铺上,埋住脸痛哭起来……他听见了敲门声——是秀和兰香回来了。他爬起来,用秀的毛巾揩去了脸上的泪痕。接着,匆忙地拿起扫帚,把满地的碎镜片扫到门后。在手捉住门锁柄的时候,他停留了片刻,以便使自己镇静下来——尽管他知道这是徒劳的。在门打开的一刹那间,他看见两个妹妹都怀里抱着一堆吃的东西,脸色苍白地愣住看他。她们显然感到这屋里曾发生了什么事。其实,他自己的神态就说明了这一点。不过,她们很快说笑着走进来了。以后,她们一直装着没有看见门背后的那一堆碎镜片。两个女孩子像演戏一样,大声说笑着,甚至有点咋咋唬唬,在桌子上铺开一块干净的白布,然后把那些罐头、啤酒、果子露、牛肉、面包等等吃的东西都摆好,让他坐到“上席”上,并且开玩笑称他“革命老前辈”……吃过东西后,少平没让她们送他,自己一个人来到大街上。第24页共24页啊,最为严重的时刻也许已经过去了!现在,他行走在这人流如潮的大街上,不管有多少含义复杂的目光在他脸上扫射,他也坦然如常。不知为什么,他甚至感到自己的情绪渐渐亢奋起来。他在个体户的小摊上买了一副墨镜,随即就戴起来——部分地遮掩了脸上那道疤痕。接着,他又到商店买了一件铁灰色风雨衣穿在身上。这打扮加上那道疤,奇特地使他具有了别一种男子汉的魅力——这正是他想象中自己的“新”形象。在下午剩下的最后一点时光里,他还到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书。当天晚上,他静静地坐在小旅店的房间里,分别给妹妹、仲平和金秀写了信。在给兰香和仲平的信中,他向他们“阐述”了他为什么现在不想来大城市工作的想法。他说他也许一辈子都可能和煤炭打交道。第二天,孙少平提着自己的东西,在火车站发出了信,就一个人悄然地离开了省城。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秀和兰香到旅店找孙少平,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转转,两个妹妹都希望帮助哥哥,希望哥哥早日摆脱痛苦。B.慌忙地收拾东西,用毛巾揩去泪痕,但还是被两个妹妹看出了端倪,说明孙少平内心遭到的打击是巨大的。C.尽管孙少平的两个妹妹都装着没有看见门背后的一堆碎镜片,但是他还是受到了刺激,悄悄地离开了她们。D.小说结尾写孙少平回到了煤矿,没有留在大城市工作,他感觉在“平凡的世界”里,自己的生命也有意义。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第24页共24页A.“你啊!为什么不敢正视自己的不幸呢?”小说在这里用第二人称,表现出孙少平审视自己、剖析自己的心理。B.“你这可笑的‘鸵鸟政策’”,这个句子通过心理描写,既表现了孙少平的自嘲,也表明孙少平在鼓励自己不要一味躲避。C.文中把伤疤比作调皮孩子画下的惊叹号,形象地写出了伤疤很长,这样的伤疤带给了孙少平深深的伤害。D.“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作者用三个结构相似的短语,写出了大牙湾煤矿的特点。8.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孙少平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4分) 9.从选文中可以看到,孙少平的经历可谓不平凡,那么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平凡的世界”?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6分) 第24页共24页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白敏中字用晦,少孤,承学诸兄。武宗雅闻居易(白居易)名,欲召用之。是时,居易足病废,宰相李德裕言其衰苶①不任事,即荐敏中文词类其兄而有器识。即日知制诰,召入翰林为学士。宣宗立,德裕贬,敏中抵之甚力,议者訾恶。德裕著书亦言“惟以怨报德为不可测”,盖斥敏中云。历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太原郡公。自员外,凡十三迁。崔铉辅政,欲专任,患敏中居右。会党项数寇边,铉言宜得大臣镇抚,天子向其言,故敏中以司空、平章事兼邠宁节度、招抚、制置使。初,帝爱万寿公主,欲下嫁士人。时郑颢擢进士第,有阀阅②,敏中以充选。颢与卢氏婚,将授室而罢,衔之。敏中自以居外,畏颢谗,自诉于帝。帝曰:“朕知久矣。若用颢言,庸相任耶?”顾左右取书一函,发视,悉颢所上,敏中乃安。及行,帝御安福楼以饯,颁玺书谕慰,赐通天带,卫以神策兵,开府辟士,礼如裴度讨淮西时。次宁州,诸将已破羌贼,敏中即说谕其众,皆愿弃兵为业。乃自南山并河按屯保,回绕千里。又规萧关通灵威路,使为耕战具。逾年,检校司徒,徙剑南西川,增骡军,完创关壁。治蜀,有劳,加兼太子太师,徙荆南。懿宗立,召拜司徒、门下侍郎,还平章事。数月足病不任谒,固求避位,不许,中使者劳问,俾对别殿,毋拜。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书闻,帝怒,斥谱阳翟令。未几,加敏中中书令。咸通二年,南蛮扰边,召敏中入议,许挟扶升殿。固求免,乃出为凤翔节度使。三奏愿归守坟墓,除东都留守,不敢拜,许以太傅致仕。诏书未至,卒,册赠太尉。博士曹邺责其病不坚退,且逐谏臣,举怙威肆行,谥曰丑。(有删改)[注] ①苶(nié):精神不振。②阀阅:门第、家世。第24页共24页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B.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C.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D.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陛下坐朝/与他宰相语/不三刻安暇论天下事/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贵之讥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翰林,古代官名。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B.员外,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明朝以后员外郎成为一种闲职,不再与科举相关。C.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即退休。相似的说法还有“乞骸骨”“乞身”“致政”“下车”“休致”等。D.册赠,以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册,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的诏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敏中文辞出众,深得赏识。在白居易患足病不堪任职时,经李德裕推荐,白敏中当日就被任命为知制诰,入翰林院为学士。B.白敏中受人排挤,遭人怨恨。崔铉担心敏中位居己上,建言天子派人镇抚边疆;郑颢因被敏中充选驸马而怀恨在心。C.白敏中破羌有功,治边有方。他亲率诸将攻破羌贼,劝说他们弃兵为业,并“按屯堡”,规划道路,增加骡子军,修缮城墙。第24页共24页D.白敏中仕途顺利,深受宠信。他曾内十三次升迁。皇上信任他,不听信郑颢的进言,不接受王谱让敏中退职的谏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顾左右取书一函,发视,悉颢所上,敏中乃安。 (2)数月足病不任谒,固求避位,不许,中使者劳问,俾对别殿,毋拜。14.白敏中谥号为“丑”,你认为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落 梅[注]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注]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当时的当权者嫉贤妒能、排斥异己,诗人和一些正义之士备受排挤。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第24页共24页A.开篇写落梅铺满台阶又堆上墙头,衰败的景象既令人感伤,又引发后文的联想。B.颔联将仕途坎坷的迁客骚人比作落梅,表达了对其遭遇的深切同情。C.“乱点莓苔”写落梅与莓苔之类为伍的凄凉,“多莫数”则表现出对其不幸命运的无限叹惋。D.全诗通过对梅花品格及遭遇的描写,透露出诗人的感慨,引人深思。16.诗的尾联有哪些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的两句是: , 。 (2)《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的句子是: , 。 (3)《登高》中,“ , ”两句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美学是一门高深难懂的学问,但有些名家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地把高深的道理明明白白地介绍给普通读者。《谈美》写于1932年,是朱光潜先生写的一本雅俗共赏的美学佳作。此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该书以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等问题,娓娓道来,平易亲切,在青年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① 。譬如美和距离的问题,作者认为“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之中,第24页共24页才不会焚琴煮鹤,暴殄天物。又如讨论“移情作用”时,他把美学上的移情现象称为“宇宙的人情化”。 ②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所以花会笑,还会哭,所以世界多姿多彩。 朱先生曾说:“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他借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著名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赠送给青年朋友,劝告年轻人,体味生活,让人生有味道。他将自己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当年为《谈美》作序的朱自清先生曾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比喻 引用 拟人B.比喻 引用 夸张C.借代 排比 夸张D.借代 排比 拟人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世界因此而多姿多彩,花会笑,也会哭。”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第24页共24页 21.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处语言表达问题,请指出有问题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4分)①月球的土壤和岩石中蕴藏着钛、铝、氧、硅等上百种矿物资源,②其中一些资源是地球上十分珍贵并稀少的。③由于没有大气吸收和电磁波干扰,④月球是适宜进行射电天文观测的理想场所。⑤月球总是用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⑥人类在这一面建立对地观察站,⑦将可以持续对地球的地质构造及环境变化进行监测。⑧在航天技术已使人类能够离开地球时,⑨月球就成为人类探索地外星球的首选。 第24页共24页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近年来,天猫“双11”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新品的竞技场、数字经济的奥林匹克。2019年的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开场仅1小时3分59秒,成交额已突破1000亿元,比去年快了43分钟;“双11”全天,成交额达2684亿元,较去年全天同比增长超25%。全球20万个品牌的天猫官方旗舰店在当天集体推出折扣商品超过1000万款,其中超过100万款为首次发布的新品,而在7500万余名“重度新品消费人群”[注]中,超过一半是85后和90后。 [注] 重度新品消费人群:根据天猫数据,有7500万余名消费者每年要在天猫上购买16笔以上的新品,他们被定义为“重度新品消费人群”。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第24页共24页腾讯公司尝试将蜀绣、《千里江山图》等元素融入游戏中,化为游戏形象、服装头饰;敦煌研究院借助虚拟漫游、文创产品等形式演绎经典的敦煌文化。艺术成为IP,向外衍生出艺术品之外的更多形态……文化悄然成为创意经济的重要引擎,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如果你即将在“文化中国”主题班会上讲话,要求写一篇讲话稿,融入具体的文化开发示例,体现你的思考与认识。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24页共24页答案全解全析1.B A.“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指画家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追求,表现在画作之外”理解有误。材料一第三段中说的是“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还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C.“注重意境美而轻视气、韵、笔、墨”错,材料一第一段中说的是“充分表现气、韵、笔、墨等的同时,更加注重意境美的营造”。D.“空灵之美打破了时空,使画家获得了想象的空间,使欣赏者在意境的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错,材料一第二段中说的是“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的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2.D “中国农耕文化传统……在现代城市已销声匿迹”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中说的是“中国农耕文化传统中形成的伦理与美德在现代城市已不多见”。3.C “材料二综合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错,材料二中没有使用“假设论证”的论证方法。4.答案 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写心”是中国艺术的共同特征,并通过书法、诗歌、绘画、音乐等门类进行具体的论证说明。②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阐释“表达情感”是诗歌的重要特征。用潘大临的事例说明诗歌创作需要灵感,灵感是心灵的即兴发挥,要一气呵成。第四段运用引用论证,引用毕加索的话来阐明绘画技巧易于学习,但纯熟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却非常困难。解析 从论证结构上分析,材料三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材料三首段提出了总的观点:中国艺术基本都是从“心”字出发。然后第二段从书法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证,第三段从诗歌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证,第四段从绘画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证,第五段从音乐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证。从论证方法上分析,如材料三第三段中的“有些诗虽格律正确,却缺少真情实感……有些诗虽不工整,但自有情怀真意,令人回味无穷”运用了对比论证,阐释“表达情感”是诗歌的重要特征。用潘大临的事例说明诗歌创作需要灵感,灵感是心灵的即兴发挥,要一气呵成。第四段中的“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第24页共24页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引用了名人名言。第五段中的“有的人嗓门很大,唱歌却跑调,徒有‘声’而没有‘乐’”是举例论证。5.答案 传统田园依然有深厚的魅力。①田园是对工业社会和现代性的平衡;②田园是乡村里走出来的人们留得住的乡愁和回得去的故土;③在田园里容易养成疏阔自然的心性,培养一些好的德行。解析 先表明观点:传统田园依然有深厚的魅力。再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二中的“人们回归田园的渴望,是对工业社会和现代性的平衡,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再次和重新定位,是传统生活方式重建自我认同的努力”可总结出①。根据材料二中的“现代田园不仅是城市人寻觅的桃花源,还是乡村里走出来的人们留得住的乡愁和回得去的故土,更是乡里人日日在其中生活、劳作的家园”可总结出②。根据材料二中的“农事活动——饲养牲畜与种植庄稼是一样的,它的对象是活物,是整个的、生动而有活趣的,容易养成疏阔自然的心性,乡村也有了从容的社会风气”可总结出③。6.C “但是他还是受到了刺激,悄悄地离开了她们”曲解文意。由原文“他听见了敲门声——是秀和兰香回来了……以后,她们一直装着没有看见门背后的那一堆碎镜片。两个女孩子像演戏一样,大声说笑着,甚至有点咋咋唬唬,在桌子上铺开一块干净的白布,然后把那些罐头、啤酒、果子露、牛肉、面包等等吃的东西都摆好,让他坐到‘上席’上,并且开玩笑称他‘革命老前辈’……吃过东西后,少平没让她们送他,自己一个人来到大街上”分析可知,孙少平并不是悄悄地离开了她们,且孙少平是因为看到自己脸上的疤痕受到了刺激。7.B “也表明孙少平在鼓励自己不要一味躲避”分析错误。“鸵鸟政策”是孙少平指自己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现实的懦弱行为。8.答案 ①因脸上的伤疤内心痛苦,无法忍受别人异样的目光。②和两个妹妹吃过东西后,行走在街上变得坦然甚至亢奋起来。③晚上写信的时候,内心已平静下来。解析 选文中孙少平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1至8段,通过“他无法忍受陌生人用异样的目光看他和身边两个漂亮的妹妹”“他看见,那道可怕的伤疤从额头的发楞起斜劈过右眼角,一直拉过颧骨直至脸颊,活像调皮孩子在公厕墙上写了一句骂人话后所画下的惊叹号”等描写,写出了孙少平因脸上的伤疤内心痛苦,无法忍受别人异样的目光。第9至17段,通过“两个女孩子像演戏一样,大声说笑着,甚至有点咋咋唬唬,第24页共24页在桌子上铺开一块干净的白布,然后把那些罐头、啤酒、果子露、牛肉、面包等等吃的东西都摆好”“现在,他行走在这人流如潮的大街上,不管有多少含义复杂的目光在他脸上扫射,他也坦然如常。不知为什么,他甚至感到自己的情绪渐渐亢奋起来”等描写,写出了孙少平和两个妹妹吃过东西后,行走在街上变得坦然甚至亢奋起来。第18段,通过“当天晚上,他静静地坐在小旅店的房间里,分别给妹妹、仲平和金秀写了信”“他说他也许一辈子都可能和煤炭打交道”等描写,写出了孙少平晚上写信的时候,内心已平静下来。9.答案 ①“平凡的世界”在文中指孙少平选择回到煤矿过平凡的生活。②“平凡的世界”还指以孙少平为代表的平凡的人们,要战胜生活中的艰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③平凡之中蕴含着不平凡,不平凡之后又归于平凡,两者既对立又统一,这正是平凡世界里很多人的生活状态。解析 由文中“在给兰香和仲平的信中,他向他们‘阐述’了他为什么现在不想来大城市工作的想法。他说他也许一辈子都可能和煤炭打交道”可知,标题“平凡的世界”在文中指孙少平选择回到煤矿过平凡的生活。从前文关于孙少平脸上的伤疤以及伤疤对孙少平的心理影响的描述中可知,标题“平凡的世界”还指以孙少平为代表的平凡的人们,要战胜生活中的艰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从文中关于两个妹妹对少平的招待的描写中可知,平凡之中蕴含着不平凡,不平凡之后又归于平凡,两者既对立又统一,这正是平凡世界里很多人的生活状态。10.C “敏中病四月”为“右补阙王谱奏言”的内容,应在“奏言”后面断开,据此排除B、D两项;“与他宰相”是“语不三刻”的对象,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A项。11.C “相似的说法还有‘乞骸骨’‘乞身’‘致政’‘下车’‘休致’等”说法错误。下车,指官吏初到任。12.C “他亲率诸将攻破羌贼”错误。由原文“次宁州,诸将已破羌贼”可知,是诸位将领破羌贼在前。13.答案 (1)(皇帝)环视左右,取出一盒书信,打开来(给他)看,都是郑颢上呈的奏章,白敏中这才心安。(2)(白敏中)好几个月因脚有病不能进见,坚决请求辞去官职,不被准许,宫中派出使者去慰问他,让他在偏殿对答,不用跪拜。第24页共24页解析 (1)顾:看。发:打开。悉:全都,都。(2)谒:进见。固:坚定,坚决。劳问:慰问。俾:使,让。14.答案 ①极力排挤李德裕,以怨报德。②破坏郑颢与卢氏的婚事。③有病之后不坚决请求退职,驱逐谏臣,依仗威势肆意妄为。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梳理出文中白敏中做了哪些“丑”事,有哪些恶行。由“宣宗立,德裕贬,敏中抵之甚力,议者訾恶。德裕著书亦言‘惟以怨报德为不可测’,盖斥敏中云”可知,白敏中极力排挤李德裕,以怨报德;由“时郑颢擢进士第,有阀阅,敏中以充选。颢与卢氏婚,将授室而罢,衔之”可知,白敏中破坏郑颢与卢氏的婚事;由“博士曹邺责其病不坚退,且逐谏臣,举怙威肆行”可知,白敏中有病之后不坚决请求退职,驱逐谏臣,依仗威势肆意妄为。[参考译文]白敏中字用晦,幼年丧父,跟着各位兄长学习。武宗素闻白居易之名,想要征召任用他。当时,白居易因足病而去官,宰相李德裕说他衰弱精神不振不堪任职,即推荐白敏中,说他的文章如同他的兄长(那样好,)而且有度量与见识。当天任命白敏中为知制诰,召他入翰林院为学士。宣宗即位后,李德裕被贬,白敏中极力排挤他,为议论者所厌恶。李德裕著书也说“唯有以怨报德不可推测”,这大概是斥责白敏中的话。白敏中历任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太原郡公。白敏中从员外开始,内十三次升迁。崔铉辅佐政事,想独揽大权,担心白敏中位居己上。适逢党项多次侵犯边境,崔铉说应该有大臣前去镇守和安抚,天子同意他的话,因此让白敏中担任司空、平章事兼邠宁节度、招抚、制置使。起初,皇帝宠爱万寿公主,想把她下嫁给士人。当时郑颢考中进士科,有世家门第(的背景),白敏中以(他)充选。郑颢与卢氏订婚,将要完婚而解除了婚约,(故)对白敏中怀恨在心。白敏中因为自己居官在外,害怕被郑颢谗毁,便主动向皇帝诉说冤屈。皇帝说:“我早知道了。如果我听信了郑颢所说的话,还会任用你吗?”(皇帝)环视左右,取出一盒书信,打开来(给他)看,都是郑颢上呈的奏章,白敏中这才心安。等到出行时,皇帝亲临安福楼为他饯别,颁布玺书安慰,赐通天带,用神策兵护卫,授予他成立府署、选置僚属的权力,礼遇如同裴度讨伐淮西时。到达宁州时,诸将已攻破羌贼,白敏中即劝说羌众,(羌众)第24页共24页都愿意放下武器,从事生产。于是从南山到黄河按屯堡安置屯田,回绕千里。又规划萧关,修通通往灵、威的道路,使(当地)做好耕地与打仗两种准备。一年后,白敏中任检校司徒,调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增加骡子军,修缮创建关口的城堡。在蜀治理,有功劳,加授兼太子太师,移任荆南节度使。懿宗即位,征召白敏中并任命他为司徒、门下侍郎,再任平章事。(白敏中)好几个月因脚有病不能进见,坚决请求辞去官职,不被准许,宫中派出使者去慰问他,让他在偏殿对答,不用跪拜。右补阙王谱上奏说:“白敏中患病四个月,陛下临朝听政,与其他宰相谈论不过三刻钟,哪里有闲暇讨论天下事?希望听从白敏中的请求,不要使他受到依仗宠遇官居高位而德才不称的非议。”奏章呈上后,皇帝恼怒,贬王谱为阳翟令。不久,加授白敏中为中书令。咸通二年,南蛮侵扰边境,皇帝召白敏中入朝商议,允许他被搀扶上殿。白敏中坚决请求免去宰相之职,于是出任凤翔节度使。三次上奏请求回到家乡守护坟墓,被任命为东都留守,他不敢领命,(皇帝)允许他以太傅的职位退休。诏书未到,白敏中就去世了,皇帝册命追赠他为太尉。博士曹邺谴责他有病之后不坚决请求退休,而且驱逐谏臣,揭发他依仗威势肆意妄为,谥号丑。15.B “颔联将仕途坎坷的迁客骚人比作落梅”错误,“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的意思是: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失意文人。所以颔联是把落梅比喻成迁客骚人。16.答案 表面上是在谴责东风不解怜香惜玉,却偏偏掌握了对众花生杀予夺的大权,忌妒梅花的孤高,任意摧残它。实则暗讽了历史上和现实中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寄托了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以及对当前这个弃毁贤才的时代的不满。解析 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白该诗句在诗中的意思,即解说或概括诗句的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然后分析诗句中包含的情感。本诗中诗人在描写落梅之后,别具会心地责备东风说:“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表面上是在谴责东风不解怜香惜玉,却偏偏掌握了对众花生杀予夺的大权,忌妒梅花的孤高,任意摧残它;第24页共24页实则将暗讽的笔触巧妙而曲折地指向了历史上和现实中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同时寄托了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以及对当前这个弃毁贤才的时代的不满。笔力奇横,言近旨远,讽喻之意、不平之气,溢于言表。17.答案 (1)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18.A “他把美学上的移情现象称为‘宇宙的人情化’”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天若有情天亦老”“慢慢走,欣赏啊”等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花会笑,还会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9.答案 (1)原句“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因此,才有“花会笑,还会哭”,“所以世界多姿多彩”,阐明了美学的本质,句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2)改写后的句子不合逻辑,也不能准确阐明美学的特点。解析 分析原句可知,“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与“花会笑,还会哭”“所以世界多姿多彩”之间用“所以”连接,构成因果关系,句子逻辑清晰,表达连贯。改写后的句子的三个分句之间逻辑混乱,表达不连贯。20.答案 ①《谈美》谈论了许多美学问题 ②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解析 ①处,所填句子在段首,具有总括段意的作用,根据下文“譬如美和距离的问题”“又如讨论‘移情作用’时”可推知,应填写“《谈美》谈论了许多美学问题”之类的内容。②处,根据下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可知,此处可填写“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之类的内容。21.答案 ②“十分珍贵并稀少”改为“稀少并十分珍贵”。④删掉“适宜”或“理想”。⑧“在……时”改为“当……时”。⑨“成为……首选”改为“成为……首选目标”。解析 ②“十分珍贵并稀少”语序不当,应先“稀少”再“珍贵”。④“适宜进行射电天文观测的理想场所”中,“适宜”和“理想”语意重复,应删掉“适宜”或“理想”。⑧第24页共24页“在……时”是正在进行的时态,这里是一种设想,应改为“当……时”。⑨“成为……首选”成分残缺,应改为“成为……首选目标”。22.答案 (示例1)2019年“双11”,天猫成交额达2684亿元,推出的折扣商品中首发新品占一成,年轻人(或“85后和90后”)是新品主要消费人群。(示例2)2019年“双11”,天猫成交额很快超过去年并创新高,平台推出的折扣商品中首发新品占一成,年轻人(或“85后和90后”)是新品主要消费者。解析 材料内容共三句话。从新闻的角度来看,第一句话时效性较弱,故不是新闻的关键内容。第二句分两层,第一层说2019年“双11”成交额很快突破1000亿元,第二层说“双11”全天成交额又创新高。相比较而言,全天的成交额应为关键信息。第三句说天猫平台推出的折扣商品中首发新品占一成,且新品主要消费者是85后和90后。根据以上信息概括出答案即可。注意字数限制。23.写作指导 材料中列举了两个文化开发的例子,它们的共同点是将传承文化与发展经济相结合,让文化成为创意经济的重要引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只能停留在过去,文物也不是只能等待来者观赏的摆件,它可以更主动,可以“触网”,可以有更现代、更丰富多元的表达面向。因此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入手,谈谈如何进行文化开发,如何更好地发扬传统文化。参考立意:做大传统IP,才是真正的传承;文化的现代开发、传统文化的价值、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模式等;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中国符号、文化开发等。第24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