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2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2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

ppt 2022-08-17 01:08:04 52页
剩余48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2课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n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林逋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②。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诗海探珠\n【注】①端上人:名端的和尚。②葑上田:古代的一种水田,状如木格。【赏析】诗人于孤山寺端上人房凭阑远眺:青山隐隐,绿树丛中露出几所禅院古寺。夕阳西下,农人们荷月带锄回,水面上零零星星飘荡着几块架田,宛如从棋盘上割下的方格。极目天宇,寥廓秋空中,偶尔飞过一只小鸟。深秋时分,地面上升起袅袅炊烟,也带着丝丝寒意。古寺、碎田、独鸟、寒烟构\n成四幅空旷幽邃的风景画,色彩古朴简淡,展现出高僧端上人日日仙居之清雅空寂的生活环境,这恰恰与诗人断绝尘想、潇洒物外的恬静心境、闲逸情致相吻合。诗人留连忘返,依依不舍,决定等冬日雪花漫天时,再来观赏这与其庐舍相近的佛门圣地。此诗写景精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思考】全诗围绕“望”字展开,诗人“望”到了怎样的画面?【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n写作素材积累知能优化演练基础自主学案课堂互动探究美文佳作欣赏第2课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n基础自主学案\n\n\n三、词语辨析(1)周密·严密周密:侧重于周到、完备、细密,多用于思考、计划、安排。严密:侧重于严格、紧密、没有疏漏,多用于防范方面。例:①浙江温州乐清市蒲岐镇寨桥村原村委会主任钱云会惨死于工程车轮胎下,轰动一时,警方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系统、有序周密地调查和侦查,排除了“谋杀”可能,认定为一起交通肇事案件。②当地时间1月30日晚,组织严密的第七届亚冬会开幕式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竞技场隆重上演。\n(2)试验·实验试验:①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②旧时指考试。实验:①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②实验的工作。例:①这次在俄罗斯国家航天基地进行的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计划将用520天完成,有来自4个国家的6名试验志愿者参与。②当新的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楼建成以后,四川省首个完整的二恶英实验室将会建成。\n(3)逐步·逐渐“逐步”和“逐渐”都表示事物的发展进程,但“逐步”侧重于分步性,“逐渐”侧重于渐进性。例:①结合美国近期天气和未来天气预报,之前干旱更为严重的美国软红冬麦区的旱情正在逐步改善,而之前主要是轻到中度干旱的美国硬红冬麦区的旱情仍将持续。②贺岁档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初具雏形,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熟,无论是针对贺岁时令的影片定制、宣传运作、发行渠道,还是观众的认知度,都已经很市场化了。\n四、词语释义①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②合乎情理:与人情与道理相符合的意思。③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④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⑤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⑥不可思议: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⑦呆滞:迟钝;不活动。⑧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n五、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罗森塔尔(1922—2006),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国籍。后来进入《纽约时报》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n策奖的“国际新闻奖”。罗森塔尔自1977年起担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在总部工作期间,他长期主管国际新闻报道,树立了崭新的报道风格,为巩固该报在美国新闻业中的重要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1986年卸任后,他又成为一名专栏作家,为美国各大报纸撰稿,直到2004年才搁笔。\n2.资料链接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分为十四个新闻奖和七个艺术奖两类。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在四月宣布,五月颁奖。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美国新闻界的最高成就。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著名的报纸编辑和\n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n六、整体预知\n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在这里,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几句对阳光、草地、儿童的描写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提示】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n“最令人毛骨悚然”,“像是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津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津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n2.《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提示】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威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这样,奥斯威辛就没有什么新闻好报道了”。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威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n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n3.文章第15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6段:“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n【提示】这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恐怖,从侧面写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第8段开始,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或在写实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感受从侧面反映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恐怖。\n4.课文第7段“奥斯威辛就没有什么新闻好报道了”,还有末段“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提示】“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些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前后照应,意在表现这里只有惨痛的历史和恐怖的回忆,只有犹太人的不幸和全人类的悲哀。作者的目的是想让人们记住历史,记住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并好好珍惜现在的和平。\n5.这篇新闻名作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消息有什么不同?【名师点拨】这篇新闻名作之所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不一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作者善于捕捉真实的细节和材料,透过平静的场景和画面去发现、挖掘有正义感的人们心灵情感深处所掀起的火山、风暴:诅咒战争、拥抱和平、呼唤良知,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撼和感召。二是打破新闻报道的传统套路,运用双线架构,一方面写奥斯威辛集中\n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相互交织,融景、事、情为一体,使气氛更加沉重,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重。三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新闻的情感倾向也应当是从场面和情节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由记者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可是本文却有不少直抒胸臆的笔墨,不仅有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还有记者本人的好恶喜怒。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笔墨并不是赤裸直露、无依无靠,而是讲究含蓄、节而有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潜心而作,一语中的。\n6.为什么说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名师点拨】法西斯灭亡十四年后,奥斯威辛集中营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有的只是络绎不绝的游客,“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的景观。此地现在平静,无新闻可写。但是,十四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无数看不完的\n鲜花与果实,流走了无数想不完的希望与梦幻,而始终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侵略者那血淋淋的记忆与联想,始终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对未来的昭示: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再也没有比战争这个魔鬼更能残酷地蹂躏人类的情感和命运了!是的,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何尝不是过眼云烟的东西呢!能够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不就是新闻的价值吗?\n[细剖·深析][楼主]联系“屠犹”事件,谈谈你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沙发]南京大屠杀的残忍、血腥,以及对一个民族心理的伤害是超乎想象的,那种屈辱也难于言表。可是,我们除了争辩三十万人死亡的数字和认定大屠杀的史实外,似乎没有足够勇气和耐心去追问:这样一个奇耻大辱,对我们的民族心理造成了怎样的影响?\n这个心灵创伤如何影响了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日本的侵略与蹂躏如何重塑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这样的历史记忆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我们如何理解过去与未来的关系?最后,背负如此沉重的历史意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将如何理解自己的民族身份?更重要的是,假如有一天,日本真心正视了历史,承认了南京大屠杀,并真诚向中国道歉,甚至还赔了款,那么这段历史就可以了断吗?难道屠城、奸杀和劫掠可以用道歉和赔款来了结吗?民族刻骨铭心的伤痛可以用计算或量化的方式“两清”吗?\n[板凳]我相信很多中国人对小说《苏菲的选择》,或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钢琴师》、《安妮日记》、《撒谎的雅各布》、《纽伦堡大审判》等耳熟能详。可是我们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呢?似乎只是一些基本史实,如发生时间、死亡数字、残酷的暴行等。而大屠杀活生生的细节、详细的历史背景、受害者的心理、施害者的情绪、个性化的回忆、当时世界媒体的报道,以及南京屠城后的状况等等,我们所知甚少。\n还有,我们对南京大屠杀的反思和讨论似乎总有一些现实的考虑,如中日关系、爱国主义教育等。只有当具体的环境要求回顾大屠杀历史时,我们才会重提那段创伤,而且每次回顾与反思几乎都在重复以前的内容,很少有新意。犹太人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记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阐释性,他们会在历史中不断挖掘新的意义,也就能不断重新解读他们的现实生活。这个民族生活在记忆中,但记忆不是包袱,它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所以犹太民族虽历经磨难,却传奇般存活下来,不但没有被其他民族同化,相反越来越有凝聚力,民族性越来越凸显,而且也越来越强盛。\n[沙发]国家应该建立南京大屠杀研究的专项基金,吸引学者记录幸存者的口述史,研究1937年南京城的社会、人口、文化和经济状况,做南京市民历史记忆的社会调查、分析每代人对南京屠城叙述的变化,以及分析受害者与施害者的心理等。文学和艺术创作应该跟上,如果有更多的作家对历史记忆有创作热情,有更多的知识分子愿通过历史来理解今天,那么南京大屠杀就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我们需要一些悲剧意识和历史感。记住过去、悼念死者,是一个古老民族应具有的品质。\n联想——让思维插上翅膀《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中,作者充分利用联想,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由布热津卡的阳光、孩童的嬉笑打闹联想到那个惨烈的过去,由集中营中冷冷的场景联想到面对死亡的微笑的面庞。联想,带我们穿梭时空;联想,让我们心灵震颤。写作素材积累技法借鉴\n联想,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心理思维过程。联想是联系眼前的事物与以往曾接触过的相似、相反或相关的事物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联想,可以从眼前的事物生发开去,由一点发散到另一点。按照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同,联想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多种形式。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头脑的加工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的思维活动。利用想象,可以把微小的再造成庞大的,简单的生成复杂的,抽象的化作具体的,遥远的变成眼前的,破旧的翻成崭新的;反过来,也可以由大变小,由复杂变简单。\n随堂练笔“一个年轻姑娘,大约只有22岁,丰满可爱,满头金发。她温柔地微笑着,好像想起了什么甜蜜美妙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念头在这个姑娘的脑海中闪过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n1.课内素材开发纳粹受害者纪念日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位于波兰南部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在这里监禁过数百万人,并屠杀了其中的110多万人,受害者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奥斯威辛集中营也因此成为纳粹德国进行种族清洗的铁证,并纪录了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素材积累\n为铭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惨痛教训,防止种族主义和纳粹分子死灰复燃,1996年,在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的倡议下,德国将1月27日设为法定的“纳粹受害者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德国都举行官方纪念活动,教育人们永远记住纳粹罪行,防止历史重演。2005年11月1日,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由104个国家共同提交的一项决议草案,决定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以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屠杀的罪行。\n[适用话题]此则材料可用于“忘记与铭记”、“让悲剧不要重演”、“珍爱和平”等有关话题中。\n2.鲜活素材速递奥斯威辛门牌大盗获刑据新华社电 奥斯威辛集中营门牌盗窃案主谋、瑞典人安德斯·霍斯特罗姆,2010年12月30日在波兰南部城市克拉科夫的一家法院出庭受审,被判三十二个月监禁。克拉科夫地区法院发言人拉法尔·利沙克说,一名法官当天批准霍斯特罗姆与检方达成的认罪减刑协议,判处他三十二个月监禁。\n霍斯特罗姆现年34岁,是新纳粹分子,1994年在瑞典成立新纳粹团体“民族社会主义阵线”,5年后退出。他于2009年12月18日伙同5名波兰人,盗窃位于克拉科夫附近的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铁制门牌。三天后,门牌在波兰北部托伦市附近的乡村被找到,但断成3截。去年2月11日,瑞典警方逮捕霍斯特罗姆。4月9日,霍斯特罗姆被引渡至波兰受审。按法新社说法,霍斯特罗姆原本可能面临十年牢狱之灾,但他与检方达成协议,承认在盗窃案中扮演唆使角色,换取减刑。\n法院发言人利沙克说,霍斯特罗姆有七天时间决定是否上诉。如果未提出上诉,他将返回瑞典服刑。[适用话题]这则材料适用于“吸取历史教训”、“警惕纳粹主义回潮”、“珍视和平”等有关材料作文中。\n美文佳作欣赏“奥斯威辛”之后,不写诗是野蛮的王晓渔1945年1月27日,苏联军队来到一个叫做奥斯威辛的小镇,他们没想到在这个地方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整整五个小时才结束战斗——此前他们并不知道这是著名的“死亡工厂”所在地。当时才十九岁的苏联士兵维尼辛科在六十年后回忆道:“进入集中营,\n我们惊呆了,到处都是带电的铁丝网,到处都是穿戴黑白间条衣帽的囚犯。这些囚犯几乎都已经不能行走,他们瘦骨嶙峋,就像影子或幽灵。”无独有偶,集中营里的幸存者约瑟夫·比亚罗也用“幽灵”这个词来描述解放了他们的苏联军队:“一支幽灵般的队伍沿着楼梯悄悄开进来。士兵们头戴白帽子,身着伪装服,全部手持冲锋枪,趴在地上几乎让人分辨不出来。”集中营的残酷性,使得解放者和幸存者都怀疑他们所面对的并非人间,而是幽灵的世界。\n尽管奥斯威辛集中营最终获得解放,一百一十万永远无法复活的幽灵却仿佛一条鞭子,时时抽打着七千名幸存者和所有的后来者。2005年1月27日,集中营的幸存者、解放者、各国青年代表和四十四个国家的领导人聚集在这个地方,在皑皑大雪中鸣响火车汽笛,纪念六十年前的那一天。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成为欧洲国家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六十周年系列活动的序篇。奥斯威辛几乎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代名词,但两者又\n截然不同,正如维尼辛科所说:“我在战争中看到过很多可怕的场景,但任何可怕的场景都比不上这个集中营。”战争的双方都是手持武器的军队,而集中营里一边是赤身裸体的平民,另一边则是头戴钢盔的杀人机器。更重要的是,战争从不隐瞒它的暴力气息,而集中营却披着温情脉脉的面纱,据说在奥斯威辛里经常飘荡着巴赫的赋格。洛特雷阿蒙曾用“一架缝纫机和一把雨伞在解剖台上的偶然相遇”来形容少年的美,只要把“偶然相遇”改成“厮杀”,这句话就可以用来描述集中营的“美”了。\n“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阿多诺这句名言曾经惹起无数争议。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度过短暂童年的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曾故意反其道而言之:“奥斯威辛之后只能写奥斯威辛的诗。”其实,阿多诺后来回收了他那句格言:“长期受苦更有权表达,就像被折磨者要叫喊。因此关于奥斯威辛后不能写诗的说法或许是错的。”但“或许”这个词又说明阿多诺的回收并不彻底,这种“否定辩证法”的表述恰恰说明奥斯威辛和诗之间的难题。\n坚持书写奥斯威辛的凯尔泰斯也会特别提醒,在种族屠杀问题上会形成大屠杀感伤主义和大屠杀廉价商品,这些恰恰是对奥斯威辛的否定。他把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看作大众神话,这部黑白电影在结束时出现彩色的胜利人群,暗示着人文理想完好无恙地走出了奥斯威辛,他认为这种想当然的情节简化了大屠杀的多重面相。\n奥斯威辛之后的“哈姆雷特”们,需要思考的是:写还是不写,这是一个问题。父母都是大屠杀幸存者的萨·里比来赫特,认为大屠杀幸存者的家庭有两种:“在一种家庭里,人们着了魔似的谈论着大屠杀,所出现的任何话题——从一根鞋带到一块面包——都直接导致对犹太人区和集中营的回忆。而另外一种家庭的反应,则是完全的沉默。”从表面上看,前一种家庭更像欧洲,截止到1972年,以大屠杀为主题的希伯来小说就有300多部;后一种家庭更像中国,迄今为止,感动全世界的大屠杀文学还暂付阙如。但是,现实又没有这么简单。\n谈论有谈论的理由,沉默有沉默的借口,两者都会有致命的危险。凯尔泰斯一边坚持书写奥斯威辛,一边提醒人们对大屠杀感伤主义和大屠杀廉价商品保持距离,这是首鼠两端的油滑么?当然不是。事实上,当代中国并不缺乏抗战文学,但言说对象的痛感逐渐被舌头的快感取代,暴力、苦难和耻辱的内涵被抽空,成为到处飘扬的词语唾液。这种祥林嫂式的“过度言说”不但无力呈现历史的伤口,反而稀释了其中的残酷性。不管祥林嫂从“小篮,豆,别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来”,还是大屠杀幸存者家庭“从一根鞋带到一块面包”的谈论,都有把历史的伤口变成了展览性伤疤的危险,从而走向大屠杀感伤主义和大屠杀廉价商品。\n六十年过去了,当我们庆祝胜利时,奥斯威辛的诗学难题再次彰显,一方面诗很难表达奥斯威辛,它甚至有可能窒息奥斯威辛;另一方面奥斯威辛很容易被时间尘土掩埋,它又需要以诗的形式存活下来。阿多诺可以说“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我们也可以说“奥斯威辛之后,不写诗是野蛮的”。抗战八年,现代中国遍布着“奥斯威辛”;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中国文学又非常缺少“奥斯威辛”。哪怕危险重重,我们的写作也必须摆脱这种比例失调的状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奥斯威辛”,恐怖的历史才不会再来。\n【赏评】本文以“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为题,全面揭露了二战中德国的杀人者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进而引出对中国文学缺少“奥斯威辛”的全面反思。文章思想深刻,发人深省,指出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表达奥斯威辛,才能让世界知道中国的灾难,也才能使“恐怖的历史”不会再来。作者收集了大量的史料,旁征博引,突出了文章主题,增加了说服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