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4四季精品教案(部编一年级上册)

4四季精品教案(部编一年级上册)

docx 2022-08-24 12:00:02 10页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教学要求  1.认识“尖、说”等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会写“天、四”等3个字。(重难点)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重点)3.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教学课时  两课时。1.认识“尖、说”等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会写“天、四”等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件。一 图片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让我们来看大屏幕。(出示课件2)\n这四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用简短的话说一说。(第一幅图画的是春季,第二幅图画的是夏季,第三幅图画的是秋季,第四幅图画的是冬季。可以从嫩草、柳树看出是春季;从火红的太阳看出是夏季;从金黄的落叶看出是秋季;从雪看出是冬季)设计意图:播放美景图,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过渡导入: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同学们,让我们去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四季》中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吧!(板书:四季)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感知文意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2.自由练读,教师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停顿。(3)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3.检查认读词语。(出示课件3)(1)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遇到不会的词语,多读两遍。\n(2)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遇到同桌读错的地方,纠正过来。(3)指名让学生读,教师相机强调。(4)指导读准平舌音“四”,翘舌音“说、春”;前鼻音“尖、春、弯”,后鼻音“青、冬”。“地”是多音字,本课中读轻声“de”;还有一个读音是“dì”,组词为“大地”。(5)采取多种形式练读。指名让学生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齐读。4.小组讨论,认识生字。(1)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的?(出示课件4)  (2)小组交流各自的识记方法。加一加:小+大=尖 虫+土+土=蛙土+也=地图文结合:结合弯弯的谷穗的图片,识记“弯”字。熟字组成新词:春天、尖尖、青蛙、冬天、夏天。偏旁表义:“说”的偏旁是“讠”,与说话有关。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在自学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字词,通过多种方式识记字词,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扫清阅读障碍,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3)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说给同学们听听。指名让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n(4)总结识字方法。同学们,识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猜谜语、图文结合、组词等,也可以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的广告牌、周围带字的事物等。5.自由读课文。(在读中体现层次,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引言:同学们把生字学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更棒。我们先自由读一读,然后比一比谁读得最熟练、声音最响亮、字音最准确。6.学生赛读,师生评价。(出示课件5)一读:咬字准确,声音响亮。二读:读通句子,语速稍快。三读: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7.合作探究,朗读课文。教师:同学们,你们想把课文读得更美、更好听吗?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读一读,然后比一比谁读得更美。(1)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认真地读一读。(2)生生、组组、师生挑战读。(3)思考:这么美的景物,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大自然)8.学生质疑,在读中感悟。(出示课件6)  (1)小草、荷叶、谷穗、雪人都是景物,怎么会说话呢?(2)谷穗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弯弯的呢?三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认识偏旁。\n教师:同学们不但读得好,而且记得好、问得好。有三位新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它们就是“讠、虫、夂”。讠:这个偏旁由“言”字演变而来,表示说话的意思。夂:“冬、夏”都含有这个偏旁。虫:“蛙”含有这个偏旁。2.指导书写。天:第二横略长,横中线上起笔;撇、捺舒展,比长横略宽,底部平齐。四:第一笔竖起笔靠左,稍往右斜;第二笔横折,横要长,折稍向左倾斜;第四笔是竖弯,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或竖弯钩。是:上窄下宽。日在横中线上方,要写成倒梯形,略细长;撇起笔在左下格,与横折的起笔处对齐;最后一笔捺从撇的上半部分起笔,与竖接连,要舒展修长。引导学生观察笔顺,知道全包围结构的字“先里面后封口”的书写规则。3.学生练习书写,每个字写两遍。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即使写一两个字也可以。这既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又将课外作业在课内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一举两得。4.评议提高。四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教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也向大家竖起了大拇指。大自然妈妈请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喜欢她,还要学会保护她,让她变得越来越美丽。对了,大自然妈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好多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n2.引导学生观看四季图。(出示课件7)3.教师:大自然妈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画出更美的画。下课之后,请同学们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明天带来和这些画比一比,好吗?课堂上可以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先创设一个欣赏春夏秋冬四幅图的教学情境,接着让学生读准、读通《四季》这首儿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拉近与课文之间的距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2.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课件、生字卡片。一 复习生字,导入新课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让学生认读。2.我来说,你来对。\n教师说课文的前半部分,学生对后半部分。如教师: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学生:我是夏天。二 根据学情,随机学文1.学习春季部分。(1)教师导入:你们都喜欢春天,谁来说说喜欢的理由呢?(2)有一位同学也很喜欢春天,他还给春天写了一句话呢!(出示课件9)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3)比较“草”和“草芽”。“草芽”是什么样子的?(除了“尖尖”,还有“绿绿、嫩嫩”等)因为春天才有尖尖的草芽,所以草芽说:“我是春天。”(4)尖尖的草芽在对小鸟说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请你也带着这样的表情来读一读。(5)通过自由读、指名让学生读、男女生分读等多种形式,读出草芽的自豪、高兴等语气,教师进行评价。(6)教师引导拓展:同学们,春天除了有尖尖的草芽,还有什么呢?春天多美丽啊!谁能给春天写一句话呢?(出示课件10)迎春花(   ),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梨花(   ),他对(   )说:“我是春天。”(   )(   ),他对(   )说:“我是春天。”\n(7)总结升华:欣赏了美丽的春天,你们觉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2.学习夏季部分。(1)激情导入:夏天多热闹啊!谁在唱歌?谁在说话?我们赶快去听一听他们在唱些什么,说些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在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你知道了夏天的什么。(重点品读“圆圆”)读词句并想象青蛙跳上荷叶时会说些什么。(荷叶圆圆,可以当我的……)(3)拓展练句。(出示课件11)  (   )(   ),他对知了说:“我是夏天。”(   )(   ),他对(   )说:“我是夏天。”3.学习秋季部分。(1)激情导入:同学们,看看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哪些礼物。指名让学生回答:秋姑娘给我送来了(   )。(2)分小组,看看、摸摸、闻闻秋姑娘带来的礼物。学生练说:秋天到了,(   )。(3)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果子熟了,庄稼也熟了。(出示课件12)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4)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重点:一是理解“弯弯”。可用实物演示,因为秋天谷穗成熟了,非常饱满,所以是弯弯的。二是理解“鞠着躬”。\n人会鞠躬,谷穗怎么也会鞠躬?让学生看弯弯的谷穗的样子,明白两者很像,作者把谷穗当成人来写,形象生动)(5)如果你是谷穗,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说“我是秋天”?指名让学生读、带动作读、齐读。4.学习冬季部分。(1)请同学们读一读雪人的话。(2)你觉得雪人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顽皮。从“大肚子一挺”可以看出来)比赛读,读出雪人的顽皮。(3)学生边读边表演,体会雪人的顽皮。(4)练习说话:如果请你对冬天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出示课件13)冬天,        。设计意图: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并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表达,进而展开想象,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练习说话,为学习句式打好基础。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品味语言与动作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并通过阅读加深理解。三 背诵课文1.四季真美,让我们把不同季节的特点牢记在心中,背诵自己喜欢的季节。根据提示背一背。(出示课件14)            尖尖,    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圆圆,    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n          弯弯,         说:“我是秋天。”            大肚子一挺,    说:“我就是冬天。”2.指名让学生分季节来背,分小组轮流来背。3.全班同学看提示背诵,个别表演背诵。  4.全班同学背诵整首诗歌。设计意图:根据提示,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多元背诵,把背诵课文落实到位。四 课堂小结,课外延伸1.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也来当个小诗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心中的四季。          ,他        说:“我是      。” 2.把自己写的小诗贴在“小作家展示台”上。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春、夏、秋、冬几幅图画的插入,再现了不同季节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使学生了解到四季景色的不同特征。2.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了语文实践活动。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语言,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和发展语言结合起来。游戏、表演和各种形式的朗读、背诵,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