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中语文4烛之武退秦师学案1答案不全新人教版必修1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中语文4烛之武退秦师学案1答案不全新人教版必修1

docx 2022-08-25 23:10:16 3页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识记《左传》的基本常识,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2、诵读课文,在把握第一二段文意的基础上,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3、背诵第一、二自然段。【学法指导】1、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梳通文章,并把重点字词的注释批注在字里行间。2、根据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基本特征,以一篇课文为整体分门别类地识记和积累。【知识链接】熟读并记忆下列文常知识.1、《左传》其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2、史书体例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④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⑤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⑥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3、关于古代姓名称位。(1)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2)“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3)“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4、熟读课文,完成【问题模块】和【课堂检测】3【问题模块】1、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给下列字词注音。贰()函()氾()佚()缒()阙()朝()(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人名逢孙)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秦伯说(“说”同“”)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杞()子2、诵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一)、解题: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后退师:军队(二)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结合上下文,口头翻译第一段。1、指出下列句中划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因为;于: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它对晋国无礼。“贰”指对有二心,“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2、自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3、我的质疑小结: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三)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结合上下文,口头翻译第二段。补充背景: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词。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3B、无能为也已“已”:句末语气词C、是寡人之过也“是”:代词,这。2、本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是什么句式?介宾短语后置4、概括文意:面对秦晋的围攻,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让烛之武临危受命,去说服秦师。5、我的质疑(四)背诵第一二自然段,小组内检查,全班抽查。【课堂检测】1、指出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共其乏困B、今老矣,无能为也已C、秦伯说,与郑人盟D、失其所与,不知E、敢以烦执事2、找出下列用法相同的两项A、粪土当年万户侯B、既东封郑C、夜缒而出D、晋军函陵3、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辍耕之垄上(往,到)是寡人之过也(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取独,不译)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敢以烦执事(拿)阙秦以利晋(来)以乱易整,不武(因此)C.以其无礼于晋(它,指代郑国)共其乏困(代使者)吾其还也(还是,表商量语气)失其所与,不知(自己,自己的)D.(秦军)乃还(于是,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竟然)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你,你的)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才)【学习小结】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