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2022年秋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2年秋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docx 2022-08-25 22:30:03 3页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记念刘和珍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清文章思路,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清正义与邪恶。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探索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分析作者对词语的妙用,从而了解作者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明确人物形象,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学习及借鉴刘和珍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 【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句子含义。 2.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能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审视本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学习难点】 重点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预习案】预习课文、做好知识准备、扫清学习障碍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疏通文意,给加点词语注音  寥落(    )菲薄(    )长歌当哭(     )当铺(    )桀骜(    )(    )喋血(    )浸渍(    )创伤(    )攒射(    )为虎作伥(    )道观(   )2.解释词义,积累词语 【寥落】稀少【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惩创】惩罚、惩治【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这是讽刺的说法。意思是有些人快要忘记这件事情了吧。忘却的救主,使人忘却的神。【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鲁迅引用这首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情感。【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二)作者作品介绍 画出重要信息并背过 (三)了解背景知识 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学习内容】【第一课时】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给每一个小部分,拟一个标题: ①作缘起,纪念死者。②唤醒庸人,牢记血债。③刘和珍概况。④刘和珍遇害。⑤刘和珍遇害经过。⑥“三·一八惨案”教训。⑦惨案的意义。 2、合并归纳: 本文思路的起点是什么?(分解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板书) 3、齐声朗读第一、二部分,明确写作目的。 请同学们与同桌讨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并从一、二部分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①纪念死去的青年②写给段祺瑞政府和文人墨客(嘲讽、痛恨)③写给快要忘却这件事情的国民(唤醒) 4、作业: 1.背诵第二部分【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局部的思路,明确刘和珍的形象。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词语、背诵 二、理清文章局部思路。 1、理清三、四、五部分的思路 问题设计: A、仔细阅读这部分的内容,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刘和珍君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她的事迹和性格特征),并找出文中的依据。 ——明确: 事迹⑴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⑵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⑶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⑷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⑸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⑹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⑺“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⑻中弹牺牲。 性格特征:温和、思想进步 B、相比之下,反动势力的代表们又是怎样的? ——明确:下劣凶残(中外杀人者、有恶意的闲人) C、鲁迅先生对刘和珍君与反动势力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明确:对刘和珍的死时沉痛和惋惜;对反动派是揭露和嘲讽。 (完成板书) 刘和珍  ——微笑温和(沉痛、惋惜)  反动势力——下劣凶残(揭露、嘲讽) 2、明确六、七小节的思想内容 A、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六节,说说鲁迅先生对于进步青年徒手请愿的行为的态度态度,你对于这种行为又有何看法呢? ——明确:鲁迅是不支持这种行为的。学生自己的看法既要尊重也要及时评价,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理智的行为准则:做事情要量力而为,任何行动之前都要尽可能地考虑事情的意义和结果。 B、阅读第七小节,这一节,鲁迅是在鼓励有志青年要继续前进。这与前面对请愿的不支持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前面是希望青年们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而这里是在鼓励青年们为了正义和革命勇敢前进的精神。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3、问题探究:谈谈你对刘和珍的认识,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明确:旨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正确评价人物的能力。4、作业: 熟读第四小节并背诵。三、重点语句分析 1、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请找出来,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发展脉络? ——明确:第一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开篇提及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接着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因此说了这话,表现出作者对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爱护。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3段以这话为引子,述说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第二部分: 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这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话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义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重了。 第四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第五部分: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第七部分: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 2、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中的“哀痛者”“幸福者”如何理解?  ——明确: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对烈士热情讴歌。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3、“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明确:抓关键词“尤”“出离”“浓黑的悲凉”“快意”“奉献”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人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记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意;三是警告反动派,血债是一定要用血偿还的。  4、“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抓关键词“已”“尤”,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更突出走狗文人“流言”的下劣无耻。“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关系的复句,既对反动派发出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和激励。 5、“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抓“依稀”“微茫”“更”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他们也将从烈士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地去斗争、前进! 6、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如何理解作者的情感?  “此”的内容包括:    ⑴对爱国者的崇敬 ⑵对执政府的愤怒;⑶对反动文人的憎恨; ⑷对麻木民众的失望;  ⑸对社会现状的忧愤; ⑹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和歉疚之情;    ⑺对社会未来寄予希望.【学习小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较深的,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领会。刘和珍等烈士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战前行、前仆后继,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他们的精神应该扩大到我们这一代,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 五、【作业】 1、背诵第四部分【达标检测】1.选出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B )A. 从容(cóng) 不惮(dàn) 桀骜(jié) 菲薄(fēi)   B. 攒射(cuán) 寥落(liáo) 下劣(liè) 长歌当哭(dàng)C. 尸骸(hài)屠戮(lù)噩(è)耗  绯(fēi)红  D. 租赁(lìn)立仆(pú)浸渍(zì)殒(yǔn)身 2.比较下列各句,表达效果较好的一组是(   )①我虽没有亲见,但我知道刘和珍君是欣然前往的。②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将更奋然前行的是真的猛士。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对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 B.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夸张) C.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反复) D.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对偶)4.对下列文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A.“真的猛士”是指“真正的革命者”。 B.“这”指代“真的猛士”。 C.作者歌颂烈士的勇毅,又哀叹烈士生命的短促。 D.烈士以国家民族的前途、人民的命运为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幸福。          5.选出对句子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A.这一段议论性文字,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们甚至对鲁迅先生的痛苦都要表示快乐! B.这一段心理剖白,表明鲁迅先生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C.这一段记叙性文字,叙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活动,表明鲁迅先生无以纪念死难烈士的惭愧心情。D.这一段议论性文字,痛斥了黑暗的社会,表明鲁迅先生以“苦痛”来纪念死难烈士的心迹。      6.作者在文中曾三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作者这样反复强调的目的是 (  )A.出于对刘和珍君的哀悼和纪念,作者认为“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以此文来抨击当局者的恶劣行径,并希望唤醒民众,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B.交代写作本文的真正缘由。C.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说明表述上虽有罗嗦之意,但却是行文的必要。D.作者反复使用同一词句的目的是用重复的修辞让表达更生动、更合理。 答案:1.B。A项菲薄(fēi)应为(fěi),C项尸骸(hài)应为(hái),D项立仆(pú)应为(pū)。2.C。②句中逗号可以造成一种哽咽感,更有助于抒发愤慨悲痛之情,如泣如诉;③句前后两分句形成了一种统一的语势,凸显了主语,字字铿锵。3.B。并非夸张,而是移就。所谓“移就”,就是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如“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酱紫色的脸皮上泛出来。”(茅盾《子夜》)“铁青色”本是用来写物的,这里用来写人的心情“苦闷和失望”,将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语句显得简洁生动、深刻有力。题中用“浓黑”来修饰“悲凉”,与例句同属移就的修辞手法。4.C。此处并未有“哀叹烈士生命的短促”之意。35.B。这句话属于抒情性的句子,并非议论、记叙,抒发了作者“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其他理解对感情的把握不够准确。6.A。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