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7周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docx
2022-08-25 22:27:53
10页
陈情表(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60分)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躬亲抚养躬亲:亲自B.慈父见背见背:背弃我C.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D.矜悯愚诚矜悯:夸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D项,矜悯:怜恤。2.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A.愿陛下矜悯愚诚B.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答案】D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句式结构不同的一项是(3分)A.古之人不余欺也B.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霜叶红于二月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特殊句式。例句是状语后置句。B、C、D三项均是状语后置句,A-10-项是宾语前置句。4.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①臣以供养无主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A.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B.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C.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D.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①“于”是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②“于”是介词,引出比较的对象。①“以”是介词,因为;②“以”是介词,用。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去以六月息者也C.三餐而反 温故而知新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答案】B6.下列各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B.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C.刺史是古代的官名,不同朝代刺史的职权不同。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科目。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服丧一年应为“期服”。-10-7.下列对各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自己的舅父是个凶狠、无礼义廉耻的人。B.历职郎署,本图宦达——目的是说自己本想在仕途上发达,但能力差,没有升上去,自己错蒙皇上抬举。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意在说明祖母对自己恩深似海。D.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表明自己虽然暂时还不能为皇帝出力,但将来一定为皇帝效命。【答案】D8.下面6句话分编为4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3分)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③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①与④,主角是祖母,不是李密。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4)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答案】(1)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10-(2)我本想接受皇帝的旨意马上去京,可是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苟且顺从私情,向上官申诉却不被允许:我简直是进退维谷,实在狼狈。(3)我的困境和苦情,不单单是蜀地的人士和两个州牧看见知道,天地神明也确实都看得清楚。(4)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将来要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报答您的恩情。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躬自:亲自B.数使吴,有才辩 数:多次C.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服阕:服丧期满D.华善之 善:好-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善,认为……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密奉事以孝谨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乃迁汉中太守 乃西入关见卫将军C.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 有暇则讲学忘疲D.齐桓得管仲而霸 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但,却。A项,均为介词,因为。B项,均为连词,于是,就。C项,均为连词,就。名师点睛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从考查形式上来看,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考查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主观题则是将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糅合到翻译题中。从近几年各地区的高考题来看,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对该考点的考查大都是以课外知识的考查带动课内知识的考查,即命题时采用选文中的句子与课文中的句子相结合的形式。2.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考查并重。每个虚词都是既考查其意义,又考查其用法,二者并重。选择题的提问方式往往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翻译题中对虚词的考查更侧重的是综合运用。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的,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C.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10-而被上告,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被迫……夙愿”于文无据。4.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成现代汉语。(6分)(1)士之有名,不虚然哉!(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3)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答案】(1)(这个)读书人髙雅的名声,一点都不假啊!(2)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比得上他的,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3)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之情愈来愈深,非常孝顺,于是因为思念而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准备的饭菜、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一有空闲他就学习,一学习就忘记疲劳,并且以谯周为老师,谯周的学生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他年少时在蜀国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下诏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龄大,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他于是写了《陈情表》给皇帝。皇帝看了(《陈情表》)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一点都不假啊!”于是停止征召(他)。后来(他的祖母)刘氏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太子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的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10-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和孔明对话的人没有比得上他的,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讲的道理很好。(后来)到温县做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做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任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人们常说,有因才有缘。做官没有朝臣做依靠,还不如回去种地。在上位的人很清楚,这话怎么能这样说!”晋武帝对此很生气,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于自己家中。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3分)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节选)陈亮臣闻有非常之人,然后可以建非常之功。求非常之功,而用常才、出常计、举常事以应之者,不待智者而后知其不济也。前史有言:“非常之元,黎民惧焉。”古之英豪,岂乐于惊世骇俗哉?盖不有以新天下之耳目、易斯民之志虑,则吾之所求亦泛泛焉而已耳。皇天全付予有家,而半没于夷狄,此君天下者之所当耻也。《春秋》许九世复仇①,而再世则不问,此为人后嗣者之所当愤也。中国,圣贤之所建置,而悉沦于左衽,此英雄豪杰之所当同以为病也。秦桧以和误国二十余年,而天下之气索然而无余矣。陛下慨然有削平宇内之志,又二十余年,而天下之士始知所向。其有功德于宗庙社稷者,非臣区区之所能诵说其万一也。东宫居曰监国,行曰抚军。陛下近者以宅忧之故,特命东宫以监国。天下之论,皆以为事有是非可否,而父子之际至难言也。东宫聪明睿知,而四十之年,不必试以事也。故东宫不敢安,而陛下亦知其难矣。陛下何不于此时命东宫为抚军大将军,岁巡建业,使之兼统诸司,尽护诸将,置长史、司马以专其劳。而陛下于宅忧之余,通用人才,均调天下,以应无穷之变。此肃宗所以命广平王之故事也。臣闻吴会者,晋人以为不可都,而钱镠据之以抗四邻,盖自毗陵而外不能有也。其地南有浙江,西有崇山峻岭,东北则有重湖沮洳②,而松江、震泽横亘其前,虽有戎马百万,何所用之?此钱镠所恃以为安,而国家六十年都之而无外忧者也。独海道可以径达吴会,而海道之险,吴儿习舟楫者之所畏,虏人能以轻师而径至乎?破人家国而止可用其轻师乎?-10-书生以为江南不易保者,是真儿女子之论也。(选自《龙川文集》,有删改)【注】①九世复仇:指春秋时,齐襄公为报九世祖齐哀公被纪侯向周天子告密而遭烹杀之仇,灭掉纪国。②重湖沮洳(jùrù):湖泊重叠广布,低洼泥湿。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待智者而后知其不济也 济:渡河B.东宫居曰监国 居:居守宫中时C.此钱镠所恃以为安 恃:赖,依赖D.独海道可以径达吴会 径达:直接到达【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济”应该理解为“成功”。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当时形势有利的一项是(3分)①皇天全付予有家,而半没于夷狄②陛下慨然有削平宇内之志③而天下之士始知所向④故东宫不敢安,而陛下亦知其难矣⑤盖自毗陵而外不能有也⑥破人家国而止可用其轻师乎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①③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①是当时朝廷所承受的耻辱,④是在协调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自己所争取的也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东西,而不像古代英豪那样让世人惊骇,使天下人耳目一新。B.时隔九代尚能复仇,这是《春秋》称许的事情,也是作者认可的,而第二代就不问复仇之事是应当让人愤慨的。C.作者认为太子聪明睿智,且已经四十岁,却总也不让他办事,这让太子很为难,所以也不敢安闲。-10-D.作者对当前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尤其强调“吴会”一带的重要性,认为据此可以与敌人对抗。【答案】A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有功德于宗庙社稷者,非臣区区之所能诵说其万一也。(2)而海道之险,吴儿习舟楫者之所畏,虏人能以轻师而径至乎?【答案】(1)那些有功德于江山社稷的方面,不是区区小臣所能述说出其中的万分之一的。(2)而海路上的风险,连吴地熟悉舟桨的人也是畏惧的,难道敌虏能以轻装简行的军队径直过来吗?【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翻译句子注意其中的关键词语及特殊句式。第(1)句关键词:“宗庙”、“非”、“万一”;第(2)句关键词:“吴儿习舟楫者”定语后置、“轻师”、“径”。【参考译文】臣听说过,有了不寻常的人,然后可以建非凡的功业。想求得非凡的功业,却用平凡的人才、拟定平凡的计策、采取平凡的行动来应对,不用等着有智慧的人评说,以后自然知道那是成不了事的。前人史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凡是不寻常的开端,百姓会感到畏惧的。”古代英豪,怎会以故意让世人惊骇为乐呢?实因为不使天下人耳目一新,不更换民众的追求与思虑习惯,则我所争取的也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东西而已。上天给予我宋朝完整国土,却有一半沦陷于外族手里,这是统治天下的君主所应当感到耻辱的。《春秋》称许时隔九代尚能复仇之事,而第二代就不问复仇之事了,这是为人后代者所应当愤慨的。中原之国,是先前圣贤所开发创建的,却全沦陷于外族之手,这是英雄豪杰们所应当公认的心头病患。秦桧以“议和”误国二十余年,致使天下斗志荡然无存。陛下继位后显现出气概,大有平定天下的志向;又过了二十多年,天下志士才知道该追随的方向。那些有功德于江山社稷的方面,不是区区小臣所能述说出其中的万分之一的。东宫太子平常时称为监国,出征时称为抚军。陛下近来因守孝之故,特命太子来监理国事。按天下人的说法,认为凡事都有是非对错,-10-而父子之间的事就实在不好评说是非了。太子聪明睿智,而今四十岁,不必再以试用来让他办事了。所以太子不敢安闲,而陛下也是知道他的难处的。陛下何不现在就委命太子为抚军大将军,每年巡察建业,使他再统领各个官署部门,全部监管各军部将,并为他配置长史、司马下属,以保证他运作的独立性。陛下于守孝之余,通用人才,均衡调配各地所需,以应对任何变故的发生。这也是唐代安史之乱时,肃宗皇帝委任广平王扫定叛乱的先例。臣听说吴会这个地方,晋朝人以为不可作为都城,而五代十国期间吴越的钱镠却占据此地以对抗四邻,大概除“毗陵”地带之外不会有了。其地,南有钱塘江,西有崇山峻岭,东北则湖泊交错且低洼泥湿,而松江、震泽则横向绵延其前,虽有兵马百万,又如何能派上用场?这就是钱镠所赖以为安,且六十年借此地作为国家都城却没有外忧的原因了。唯有海上通道可以径直到达吴会之地,而海路上的风险,连吴地熟悉舟桨的人也是畏惧的,难道敌虏能以轻装简行的军队径直过来吗?攻破别人的家国只需使用轻装简行的军队吗?朝中的书生们认为江南之地不容易保卫,真是小儿女一般的见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