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5周滕王阁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docx
2022-08-25 22:27:51
11页
滕王阁序(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60分)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翼轸(zhěn)襜帷(chān)鹤汀(tīnɡ)睇眄(miǎn)捧袂(mèi)B.瓯越(ōu)潦水(liǎo)东隅(yú)簪笏(zhān)桑梓(zǐ)C.台隍(huán)舸舰(ɡě)凫渚(zhǔ)帝阍(hūn)叨陪(tāo)D.懿范(yì)彭蠡(nǐ)盛筵(yán)多舛(chuǎn)遄飞(chuán)【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阮籍猖狂B.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C.千里逢迎,高朋满座D.俨骖騑于上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A项,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今义:狂妄而放肆,含贬义。B项,古今义都是“一个”的意思。C项,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D项,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走上路程,动身;上轨道。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A.时维九月维:句中语气词B.宇文新州之懿范懿:美好的C.披绣闼,俯雕甍披:披着D.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凌:超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C项,“披”意为“打开”。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11-A.穷且益坚且焉置土石B.盛筵难再,兰亭已矣甚矣,汝之不惠C.奉宣室以何年处涸辙以犹欢D.控蛮荆而引瓯越襟三江而带五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项,连词,然而;连词,况且。B项,语气词,陈述语气;语气词,感叹语气。C项,介词,在;连词,而。D项,都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3分)A.窜梁鸿于海曲屈贾谊于长沙B.徐孺下陈蕃之榻层峦耸翠,上出重霄C.襟三江而带五湖目吴会于云间D.宾主尽东南之美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答案】A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代的王勃,字子安,与同时代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B.《滕王阁序》与我们学过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样,都是用骈文写成的赠序。C.《滕王阁序》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辽阔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积极进取的复杂感情。D.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B项,《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不是赠序;也不是骈文。名师点睛1.了解考查范围。高考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有:天文地理、姓名称谓、礼仪制度、教育科举、官职沿革、文化典籍等。-11-2.分类积累识记。古代文化常识源远流长,蕴含内容极广,若加以分类记忆,则能很好地记忆。3.注意联系教材。高考中考查的文化常识大多与教材内容相关,即使有个别新词,也较简单,只要联系教材来理解即可。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3分)A.文章②③段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的笔法写了滕王阁的壮丽及其周围的风光。B.“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两句表露出对人生短暂和功业未就的伤感以及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即直抒内心深层的伤感。C.“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实写作者远望长安、吴会的情景,运用双关的说法,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D.④⑤段写宴会的盛况,既有悲伤的人生感叹,又有乐观的壮志不易的感慨。【答案】C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答案】(1)雨后积水已经干涸,冷洌的潭水十分清澈。落日的余晖宛如凝结,傍晚的山色一片幻紫。(2)正值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3)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以封侯。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5分)新修滕王阁记韩愈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11-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②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③,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倘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注】①三王所为序、赋、记:指王勃的《滕王阁序》、王绪的《滕王阁赋》,王仲舒的《滕王阁记》。②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③大号:年号。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壮其文辞 壮:认为……壮美B.以为当得躬诣大府 诣:拜访C.倘得一至其处 倘:或许D.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 槛:栏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诣:到。技巧点拨1.语境推断法。要想推知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11-另外,还有“成语推断法”“字形推断法”等,当然,这些方法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以保证答题的准确性。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奉宣室以何年B.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襟三江而带五湖C.词列三王之次响穷彭蠡之滨D.子其为我记之窃喜载名其上【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滕王阁是初唐时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官洪州都督时所建,危楼高耸,下临赣江,远览山川,俯瞰城府。后又曾改建,壮丽非凡,独为江南第一。韩愈在此正是以对滕王阁的赞美开始行文的。B.因为有壮美之辞的“序、赋、记等”,作者自然“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却自己的烦忧。下面笔势一转,却是“系官于朝,愿莫之遂”,他并未能如愿前去观赏。C.末尾“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作者在叙事之外,又以不尽之言,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D.全篇除用少数文字扼要记叙了滕王阁的修建过程外,几乎全是围绕登阁一事倾诉心向往之而不得偿愿之情,引领读者去想象滕王阁的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错,应为“寄寓了满腔不尽之意”。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1-(1)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2)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答案】(1)可是我们袁州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借来作为出行的理由,又怎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您的接待人员?(2)到如今已过了三十年,您来到南昌担任地方长官,到今天刚好满一个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感情呢?【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如第(1)题中的“假”“安得”,第(2)题中的“邦伯”“期”“乌得”等。【参考译文】我年轻的时候就听说江南有许多适合登临观赏的美景,而滕王阁独独排在第一位,有瑰丽、雄伟、奇绝、独特的称赞。等到看到了三王所写的《滕王阁序》《滕王阁赋》《滕王阁记》等文章,我觉得文章写得很是壮美,更想去看一看滕王阁,再读一读这些文章,以便忘记我的忧愁。受到在朝廷做官的束缚,参观滕王阁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元和十四年,我因为谏迎佛骨的事情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时选择走快速之道而到海上,又不能够经过南昌参观所说的滕王阁。这年冬天,因为皇帝进封尊号,在国内施加恩德,我转任袁州刺史。袁州是南昌的下属区域,我私下感到高兴和庆幸,自认为应当有机会亲自到南昌府述职,承受南昌府差役人员的管束。等到没有事情将要返还的时候,或许可以得到一个机会到滕王阁的所在,私下里注视胜景,满足我的心愿啊。到了袁州七月的时候,诏书下达,把中书舍人太原人王仲舒先生作为御史中丞,任命为江南西道的观察使,洪州、江州、饶州、虔州、吉州、信州、抚州、袁州都是他所属管治的地方。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缺乏便利的事情以及不能满足的愿望,王公到了之后,(缺乏便利的事情)都停止了,(不能满足的愿望)都实现了。大的事情通过驿使迅速上报,小的事情立刻处理。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阳气上升,阴气闭合。在数日之内百姓就修炼出美好的品德,而您在千里之外的湖光山色中怡然自得。我虽然想提出些意见,谈论利益和弊端,在您的府下听从命令,可是我们袁州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借来作为出行的理由,又怎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您的接待人员?于是滕王阁又没有机会到达啊!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关系融洽。您和监军派人在这个阁上设宴,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参加宴会。酒宴进行到中途,综合各种意见说:“这阁子如果再不修整,将会毁坏。以前您在这里任刺史的属官,有恰当的理由来翻新滕王阁;您所写的文章,确实还题写在墙壁上。到如今已过了三十年,您来到南昌担任地方长官,到今天刚好满一个月,您又来这里设宴,-11-您怎么能没有感情呢?”您回答说:“是的。”因此,腐烂变黑弯曲折断的楹柱屋梁椽子木板栏杆,破败残缺的屋盖瓦片台阶砖子,浸坏模糊不鲜艳的色彩,都可以修整治理。没有比前人奢侈,没有损害可供后人观赏的景观。工程完成之后,您和大家喝酒,同时写信命令我说:“希望您替我记录这件事情!”我既因为不能够到达滕王阁观赏而叹息,又私下里高兴自己的名字能够写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没有推辞而接受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优美,登临眺望的欢乐,即使我年龄很大了,如果能获得机会跟着您一起游玩的话,我还能为您做文章。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写下这篇阁记。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5分)游石门诗序【东晋】慧远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迹绝,径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振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余人,成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涂况进;虽乘铖履石,并以所悦为安。即至,则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围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彩,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开阖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及其将登,则翔禽拂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虽仿佛犹闻,而神以之畅;虽乐不期灌,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退而寻之,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闲邃笃其情耶?并三复斯谈,犹昧然未尽。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于是徘徊崇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细,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中国古籍全录•历代游记选》)-11-1.对下列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虽庐山之一隅隅:角落B.而开涂况进涂:道路C.闲邃笃其情耶笃:沉重D.宇宙虽遐,古今一契遐:久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笃:专一,一心一意,笃厚。误区警示1.不辨语境。所谓“不辨语境”,就是考生撇开阅读材料,只着眼于加点词语来解释。2.不辨古今。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语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其与现代汉语中相应的词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3.不知通假。对古代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其本字去解释,而若仍按字面义去解释,就势必造成理解上的错误。4.不明活用。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是望文生义,就势必造成理解上的错误。5.不分单双。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恰好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节词相同。如文言实词“妻子”,“妻”和“子”是两个单音节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妻子”和“儿女”;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妻子”来解释,就是错误的。2.对文中加粗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B.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C.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D.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11-【答案】B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介绍了石门的地理位置、命名由来,说明其不为人知的原因。接着记述了游历的过程,描绘了石门景色的奇丽多变,写出了眺览的乐趣。B.文中有“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及“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的字样,由此可以得知,这次庐山之行人数众多,而且大家游山玩水,吟诗唱和。C.文章后面两段由写景转为思考自然给人的启示。在慧远看来,自然山水会因为游者的感情而增添情致,那些幽隐之人神秘的感悟,通达永恒事物的至深之情,都是眼前美丽的山水赐给的禅趣。D.本文文辞优美,句子骈偶,末段阐发佛教思想,带有晋代特有的玄学风格。【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在慧远看来,所看到的大自然都是无所主宰、随顺自然的,应当不会因为游者的感情而增添什么情致。他领悟到那些幽隐之人神秘的感悟,通达永恒事物的至深之情,其实是神灵赐给的禅趣,并非仅仅是眼前美丽的山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2)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答案】(1)这一天,大家的心情奔放而又喜悦,四处游览都还不觉得满足。(2)当一个人怡然自得时,确实是意趣无穷呀,只是不容易用语言表达出来。【参考译文】石门在东林寺南方大约十余里处,它另外还有一个名称叫"障山"-11-。山脚和周围起伏的群岭相连,山体超越身边的山脉独自矗立。众多的山泉在这里汇合,两峰并肩而立,涧水从中流出,倾斜的危岩在水中映出倒影,朦胧的景色水雾般覆盖着大自然,因此才有了石门这个名字。这里虽然是庐山的一角,但确实是一大奇观。它的奇丽只在民间传说中代代相传,真正亲眼看过的人却并不多。因为瀑布湍急,人兽无法到达,山上的石径往复曲折,阻碍重重难以行走,所以,这里很少有供人行走的山路。隆安四年仲春的一天,因为我和大家想一同吟咏山水,就拄着锡杖去石门游玩。当时,共有志趣相投的人三十多位,大家都早早地起来穿好衣服出门了,怅然的心情也增加了不少兴致。山林虽然幽暗深邃,但大家仍然开辟道路竞相前进;走过的险路重重,但每个人都为自己见到的景色感到满足。到了石门涧,众人就攀着树木揪着蒿草,翻越险峰涉过浅滩,相互搀扶着,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到达最高峰。最后,终于登上山顶了,背倚岩石,美丽的景色环绕身边,仔细地往山峰下观看,这才知道庐山七岭之美,皆蕴藏于此:两座山峰对峙在前方,重重的山岩叠耸在后面。一圈圈的环形山峦围绕在周围如同屏障,一块块高耸的岩石支撑起一片开阔的空间。这些岩石有的像石台,有的像石池,有的像宫馆……看到可以比拟的景物,让人感到无比喜悦。还有一道道的清泉先是分开流出后又合在一起泻下,天池里的潭水像镜子一样映照着天空,彩色的石头散发着光彩,鲜明得像展开了美丽的面容,松柳和芒草这些草木生长得茂盛而耀人眼目。它们向我们完整地展示了造物的神奇和美丽。这一天,大家的心情奔放而又喜悦,四处游览都还不觉得满足。但是,游览时间不是太久,天气却多次发生变化:一会儿高空云雾聚集,周围的一切景象都隐藏在其中;一会儿流动的阳光返照回来,群山在水中投下了清晰的倒影。云雾开阖之际,它的形状就像是有灵气一样,让人难以预测。正要重新开始登山时,一群飞翔的鸟儿在空中振动着翅膀,远处猿儿鸣叫的声音也十分清晰,飘动的云彩像仙人的车驾,凄清的声音仿若传说中的仙乐。这一切虽然都处于朦胧之中,但是足以让人心神欢畅。但快乐不宜过度,长久保持是最主要的。当一个人怡然自得时,确实是意趣无穷呀,只是不容易用语言表达出来。往回走的时候我就在想:在山谷之间,所看到的大自然都是无所主宰、随顺自然的。应当不会因为游者的感情而增添什么情致,但仍然让人对大自然有这样深的感受,这难道不是在用一种空明虚静的景色开阔我们的观想,用悠闲深远的境界让我们的情致更加笃厚吗?我先后三次重复这样的话语,仍然没有找到答案。不一会儿,太阳落下山去了,眼前的景物已经模糊不清,我这才领悟到那些幽隐之人神秘的感悟,通达永恒事物的至深之情,其实是神灵赐给的禅趣,难道仅仅只是眼前美丽的山水吗?-11-于是在山岭之间徘徊,放眼四下张望,只见九江之水弯曲如带,山岳像蚂蚁穴前的小土堆。因此我推想,物体有大有小,智慧也应当是这样呀。于是不由感叹:宇宙虽然遥远阔大,但古今却是同一个样子;灵鹫山虽然悠远,荒无人烟的路程对于笃信佛教的人来说,却像是一天就可以到达。如果没有这些哲人,美好的风尚和古迹怎么会存在呢?感应深邃的哲理,领悟西方佛法的启发,心中又是一阵长久的思索。大家对今日同游佳景感到十分高兴,又感叹良辰美景难以复再,心中之情不可压抑,于是一同吟咏诗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