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4归去来兮辞并序第03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4归去来兮辞并序第03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docx 2022-08-25 22:26:55 15页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4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时3)1.阅读课文第4段,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1)遑遑()(2)耘耔()(3)东皋()2.阅读课文第4段,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1)寓形①宇内复几时?曷②不委心③任去留④(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古今异义词。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离去或留下。)(2)帝乡不可期(__________)(3)怀良辰以孤往①,或②植③杖而④耘耔(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4)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5)聊乘化①以归尽②(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3.阅读课文第4段,翻译下列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1)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句。“宇内”前省略介词“于”)(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之”的宾语“何”前置)(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的宾语“奚”前置)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①生生所资②眄庭柯以怡颜③倚南窗以寄傲15④审容膝之易安⑤策扶老以流憩⑥或棹孤舟⑦感吾生之行休1.(l)huáng(2)zǐ(3)gāo2.(1)①寄托身体②何,为什么③随心。委,随从、顺从④指生死(2)期望,期求(3)①独自外出②有时③立,扶着④连词,表修饰(4)连词,表目的(5)①顺随自然。化,造化,指自然②到死。尽,指死3.(1)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2)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3)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4.①生,动词活用成名词——生活。句意是,生活上需要的东西,找不到取得的办法。②怡,使动用法,使颜怡。句意是,观赏院里的树木感到喜悦。③傲,形容词作名词——自足自待的心情。句意是,靠着南窗休息以寄托自得的心情。④容膝,动词作名词——空膝的小屋。句意是,深知住在容膝的小屋里也很安适。⑤流,动词作状语——没有定规地随时随地。句意是,拄着拐杖走走,随地休息。⑥棹,名词作动词——划。句意是,有时划着小船。⑦行,动词作状语——将要。句意是,感叹我的一生就要终止了。1.进一步细品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脉络,找出名句,理解它们在文中的作用。(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在文中作者以此宽慰自己。作者觉悟到过去出仕之事做错了,已经不能改正,但知道未来之事(指归隐)还可以挽救。此句在文中有明确所指,然独立看,也可用于不要沉溺于往事的感伤,凡事应当往前看,抛却过去,把握未来之语境。(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用“无心”“知”两词,将云、鸟人格化,使作者之情投射于物,物与人融合一体。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率直、朴真的情感。从中可以感知自然是人情感之对象,自然着上人之色彩,便有了精神气。15(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此句为作者出游时所见的初春生机勃勃之景象,是实景,也是心景。早春光景,见归来之可乐,万物蓬勃,使作者亦心生生命短暂之感慨。披迹寻求,了悟生命之意象。(4)“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登上东边的高冈而放声长啸,面对清澈的流水而把诗歌吟唱。作者以此句表达自己隐居田园,快然自足,读之“素怀洒落,逸气流行”。用之面对自然,豪情满怀,心生壮阔之志,亦未不可。2.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本课思路清晰,结构严整,文笔清新流畅,能够创造安乐闲适的意境来表现隐逸生活的可爱。文章写回家之后的情况,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起,一直到“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止,除了很少几句直接说明心情以外,写的都是具体的活动和景物。这些活动和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生活在画面中的人物是远离世俗的,是安乐闲适的。这样,作者创造的意境就更加透彻地阐明了自己的生活理想,更加深入地感染了读者。另外,语言优美,音节和谐。这篇文章是“辞”,行文按照一般辞赋的习惯,有韵(如“归”“悲”“追”“非”等押一个韵,“奔”“门”“存”等押一个韵等),多用对偶(如“悟已往之不谏”和“知来者之可追”对偶,“舟遥遥以轻飚”和“风飘飘而吹衣”对偶等)。这样,使人感到抑扬顿挫,迥环往复。还有,词句精炼,表现力强,很少的文字就将厌倦了官场生活的恶浊,归家心情的焦急,隐居时的孤高自赏,田野景物的蓬勃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3.本文主要写作者归去之乐。有人认为这乐的背后掩藏着心灵深层的悲哀,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见解?联系陶渊明自身的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可以这样理解的。陶渊明年轻时,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希望学而优则仕,有“大济于苍生”之志。但东晋士族门阀观念相当严重,陶渊明非士族出身,客观上限制了他的求官之途,欲通过做官来伸展自己的志向不易实现。另一方面,东晋末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正直之士做官也难得到重用,于是他也像当时许多士大夫一样,厌弃仕途,隐遁山林,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慰藉。欲伸志而不能,内心的悲哀自然是难以避免的。同时,就文章看,陶渊明的归去之乐始终伴随着生存之限,于是在自我陶醉的同时,也不断进行自我安慰,这从文中的问句可以看出。但是,他在作品中把得自自然的快乐表达得如此真率,不能不说他的确有“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的一面。154.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能说不消极,但理解这种消极的思想要联系作者的经历来看,不能只作简单的判断。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作者几次为官,深知官场人心的险恶,也厌倦了庸俗的官场生活。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过陶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相比而言,田园生活的朴实、自在、真诚、舒展,也深深地吸引了作者。而且“乐天知命”的思想,即弃绝世情,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地生活下去,直至生命的终结,这种态度反映了作者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消极避世、鄙视官场的人生观、世界观——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因此,这种消极的思想有一定的复杂性,消极的背后有对自在生活的追求,也有对官场黑暗的鄙弃。所以,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忆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虽可打上消极二字,但没有颓唐、痛苦之味。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诤谏(jiàn)轻飏(yáng)眷然(juàn)眄庭柯(gài)B.流憩(qì)矫首(jiǎo)出岫(xiù)景翳翳(yì)C.盘桓(huán)窈窕(yǎo)崎岖(qí)棹孤舟(diào)D.舒啸(xiào)东皋(hào)壶觞(shāng)瞻衡宇(zhān)2.下面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请息交以绝游B.农人告余以春及C.既窈窕以寻壑D.木欣欣以向荣153.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园日涉以成趣②策扶老以流憩③或棹孤舟④乃使其从者衣褐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⑥渔人甚异之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⑤/②③④/⑥D.①③/②④⑤/⑥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悦亲戚之情话B.问征夫以前路C.曷不委心任去留D.耕植不足以自给5.下面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B.复驾言兮焉求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乐夫天命复奚疑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C.陶渊明辞官的主要原因是“眷然有归欤之情”,再加上“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D.“田园将芜,胡不归”是用了《诗经·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成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典故。7.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所给课文中任选两篇,仿照横线前的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的“15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构思画面内容。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陶渊明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①有远量②,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塵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谘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着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③,诏使人扶入。君在朝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君清蹈衡门④,则令问孔昭⑤;振缨公朝⑥,则德音⑦允集。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选自《陶渊明集》,有删节)【注】①冲默:淡泊恬静。②远量:大量。③不任拜起: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④清蹈衡门:指隐居在家之时。⑤令问孔昭:美好的名声很显著(即美名远扬)。⑥振缨公朝:指出仕为官。⑦德音:道德声誉。151.对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是名冠州里       冠:位居第一B.时亮崇修学校       崇:重视C.有风吹君帽堕落   堕落:脱落D.文成示温,温以着坐处      示:告诉2.下列语句中,全都表明孟嘉“冲默”品性的一组是①人无能间,乡闾称之          ②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③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 ④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⑤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     ⑥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A.①④⑥B.③⑤⑥C.②③④D.①②⑤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嘉虽然少年丧父,但是对母亲非常孝顺,对兄弟友爱,得到了乡里人的称赞;他恬淡且有气量,令同辈人敬重。B.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但二人对孟嘉十分推重与佩服,都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C.孟嘉曾任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被桓温看重,是因为他为人和气而且正派。D.孟嘉无论在朝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道德声誉都很高;但由于早逝,没能成就一番大业,让人感到十分可惜。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君在朝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②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③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15【2022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上池州李使君①书杜牧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②,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玄③辈为注解之罪。”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自汉已降,其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不似古人穷天凿玄,蹑于无踪,算于忽微,然后能为学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也。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④,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此乃以童子为师耳。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注】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②缪:通“谬”。③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④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期:期待。15B.真可惜也可惜:令人惋惜。C.使圣人微旨不传微:精深微妙。D.参之于上古参:检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饰以温慎举以予人B.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儿之成,则可待乎C.其有国者成败废兴其远而无所至极耶D.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吾尝终日而思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今之言者”深表不满,对这些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欺乱”斥之。B.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厘清因果,比较优劣,这样“足以应当时之务”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C.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D.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对同龄友人推许鼓励,倾吐怀抱,笔端流露真情;谈论治学之道,眼界开阔,见解精辟,语言洁净简要。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1.B【解析】A项,“眄”读miǎn,C项,“棹”读zhào,D项,“皋”读gāo。2.B【解析】A、C、D三项“以”是连词,B项为介词,可译为“把”。153.C【解析】①日,名作状,每天;②策,名作动,拄;③棹,名作动,划;④衣,名作动,穿;⑤箕畚,名作状,用箕畚;⑥异,意动用法,以之为异。4.D5.A【解析】A项是被动句,其余三项是宾语前置句。6.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中的辞官原因主要是厌恶官场。7.示例一:叹息如朝露般短暂易逝的人生,曹操的梦想是贤才和霸业,渴望贤才归附建功立业;遭到权贵排挤而离开朝廷的际遇,李白的梦想是名山和仙境,渴盼寻仙访道笑傲权贵。示例二:厌倦黑暗污浊的官场,陶渊明的梦想是田园和山水,渴盼纵情山水乐天安命;愤恨统治者的苟安与懦弱,辛弃疾的梦想是失地和战场,只愿驱除鞑虏收复河山。【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子要做到“内容一致”和“结构修辞和句式一致”,注意不能脱离话题“梦想”。8.纱帐被风吹起,一片叶子在地上翻转,瘦削的诗人披上衣裳坐了起来,一只小猫偎在诗人身边不愿离开。【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题干中所给的诗句既是扩展的背景句,又是扩展的中心句。考生在答题时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不要拘泥于诗句本身,而要把诗句的意境扩展开来。1.D【解析】示:摆出来给人看或指出来使人知道。2.B153.B【解析】“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理解错误,应是孟嘉与郭立的名声相当,而郭逊的名声在孟嘉之上。从原文中“时在君右”一句可知。4.君在朝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5.①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是江夏郡鄂县人。②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③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在座的人都为之赞叹。【参考译文】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是江夏郡鄂县人。孟嘉少年丧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他娶了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孟嘉淡泊恬静,有气量,二十岁时,同辈人都敬佩他。同郡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的人,他与孟嘉同时代而名声相当,却常推崇佩服孟嘉。因此孟嘉闻名乡里,蜚声京城。太尉庾亮是颍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担负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孟嘉为其所管辖的庐陵郡的从事。一次孟嘉下郡回来,庾亮召见他,问他下面风俗的好坏。孟嘉回答说:“孟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问问随从的小吏。”庾亮拿着拂尘尾掩口而笑。诸位从事离开后,庾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孟嘉毕竟是有盛德之人啊。”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还家。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过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为劝学从事的官职。当时庾亮重视修建学校,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因为孟嘉有名望和实才,所以符合这一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15孟嘉被推举为秀才,又做过安西将军庾翼府的功曹,还做过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为人和气而且正派,桓温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参佐官吏全都到齐,他的四弟和二甥也都在座。当时下属官员都穿着军装,一阵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温目示左右及宾客不要讲话,以观察孟嘉的举止。孟嘉开始并没在意,过了好一阵子起身上厕所去了,桓温才叫人把帽子捡起还给孟嘉。廷尉太原人孙盛任谘议参军,当时在座,桓温使人拿来纸笔,让他作文嘲笑孟嘉。文章写好后给桓温看,桓温把它放在孟嘉的坐处。孟嘉返回坐处,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在座的人都为之赞叹。孟嘉奉命出使京城,被任命为尚书删定郎,他没有接受任命。晋孝宗穆帝听说了他的声名,要在东堂亲自召见孟嘉,孟嘉以脚疾为借口推辞不去,说自己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皇帝还是下诏命人将他扶入东堂相见。孟嘉在州府随顺和气,只是凭着自己的正直和顺而待人接物罢了。家中没有闲杂的客人来往,遇到内心有所感触体悟,就超然驾车,径直去龙山,看着景物畅快喝酒,到傍晚才回来。后来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终年五十一岁。赞语是:孔子曾说:“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是想及时为世所用。”孟嘉以高洁的情操隐居柴门之时,则美名远扬;出仕做官之时,则道德声誉很高。天道悠远而人命短促,没能终成大业,多么可惜啊!仁爱的人必定长寿,这话岂不是说错了吗!1.B【名师点睛】文言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主要考查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2.B【名师点睛】高中阶段考查的主要是《考试大纲》上规定掌握的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它们需要考生平时在学习中认真识记、辨析,并能灵活运用,在文言文阅读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需要结合文本的上下语境进行推断。153.C【解析】C项,结合文本内容“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可知,“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错误。【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要认真阅读题干要求,然后将题中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4.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解析】给文言文断句,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句意。本题需要注意“假使”,“足下之美”“足下之教”的对称等。【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先诵读这个语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其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5.(1)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2)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名师点睛】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名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词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代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则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15我和您年龄相同但是为人处世方法不同,您性情俊逸通达坚定明确,心态平正,气性温和,用温和谨慎装饰自己,因此能够处事光明高尚,没有什么过错。我做京城期间,家里家外的事情,天天束缚自己,不能够活得明白,当然不敢用我们的想法期待您啊。去年告假,从江汉回京城,才知道您由京官调任地方官的原因,勇于坚持正义,以前我猜测您的心思,果然是错误的,我内心窃喜,您果然没有辜负上天托付和我之前所期待的,这就是我窃喜的原因,幸运啊,幸运啊。我不值得说,虽然治学,但是没什么帮助,对于您的才华,实在是值得爱惜啊。以前人说性情俊逸通达坚定明确,心态平正,气性温和,用温和谨慎装饰自己的人,这样的人才应该得到珍惜啊;40岁做刺史,到左小郡,有吃有穿,没有做官的苦,这也算是爱惜了。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我常常想很久之后,不一定为不幸运,为什么呢?因为信中说得很清楚了。现在人一定会说:“假使精深微妙的旨意没有传达,就是郑玄等写注释的人的罪过。”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如果假使让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不值得学习,那要等到圣人再生,像周公、夫子亲自教授,然后才能学。因此如果圣人不复活,一直不能学习;假使圣人复活了,就跟随学习,也是耍滑头啊。这是不学习的人,喜欢说大话,来欺骗扰乱普通人罢了。从汉降以来,那些国家兴衰成败,事情业绩的踪迹,记载很多,很清楚,证据充实的很少,都可以勾勒,考查它的原因,裁剪长短内容,十个还剩四五个了,足够应付当时的需要了。不像古人那样高入天际,追逐到无踪无极,不能有一点疏忽,这样以后才可以学习。因此说,活在百代之后,不一定不是幸运的。孔夫子说:“三人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这是随时可以有见闻,不能丢失却一直记着。楚王问什么是萍实,回答说:“我以前听童谣所知道的。”这是以童子为师。拿它检验上古之人,再在平时的见闻中斟酌,才能称为圣人啊。诸葛孔明说:“你们读书,是想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啊。”这是大概拘泥于所见的现象,不知道适应变化,称为腐儒,也是学者的通病。15我从元和年来,一直到今日,所见到的那些名人人才的言论,掌管刑法,制定制度,讨伐平定叛乱,考查当时,参照前人,能够不忘记却还记得,也可以成就一家事业啊。但是一边看一边忘,一边听一边忘,轻视眼睛看的重视耳朵听的,这也是学者的一大通病啊。我的见识,和您的天性相差很多。我自己知道我愚妄固执,不能用心学习,假如能够用心学习,也不能有所成就,殷切想要领略您的美德,他日一定接受您的教诲,为官处事中不再有过失,自古以来,没有不学习能够名垂于后世的人,希望您努力。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