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同课异构.doc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同课异构.doc

doc 2021-12-05 23:27:15 30页
剩余28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同课异构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2.回忆学过的古诗,感受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3.回忆已学课文,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及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4.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重难点1.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2.回忆学过的古诗,感受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仔细品读本单元的课文,感受开头、结尾描写的好处;学习作者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2.词句段运用积累相关诗句,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品读相关语句,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及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3.日积月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理解并积累寓意深刻、含有人生哲理的名言警句。▶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学习作者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2.回忆已学过的课文,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及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教学过程板块一细读语句,品一品1.回顾前面所学课文的开头与结尾,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由交流。(1)预设一:关注首尾呼应。课件出示:文章的开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十六年前的回忆》①自由朗读,说说你的发现。课件出示相关语段:课件出示:文章的结尾: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十六年前的回忆》②联系前文的开头,说说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③首尾呼应(前后照应),更突出“我”和母亲对父亲的怀念,牢记父亲的被难日,使文章结构篇幅紧凑。(2)预设二:关注设问式开头。课件出示:文章的开头: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藏戏》①指名学生朗读。,②这样的开头又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③交流体验妙处:这个开头表达方式新颖独特,用反问、排比的形式先声夺人,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同时,也为下文的着力描述面具的颜色、形状及作用埋下伏笔。(3)预设三:关注开门见山式开头。课件出示:文章的开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草原》①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②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补充:开头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只用一个简洁的短句“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即抒发了老舍先生为终于能看到美丽的草原而感到自豪。通过景物描写,融情于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一碧千里、明朗宽广的特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4)预设四:以景烘情式结尾。课件出示:文章的结尾: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那个星期天》①读一读,说说这个结尾的特点。②交流这种结尾的好处:借助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如描写光线的消逝其实就是表达男孩的期盼彻底破灭。(5)预设五:侧面描写式结尾。课件出示:文章的结尾:,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腊八粥》①同桌交流这段结尾的特点。②学生交流:通过侧面描写,如“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来体现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也给我们传递了一份如腊八粥一般甜蜜的浓浓亲情。3.交流所学,探寻规律。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那么除了上面列举的这些,你还发现了哪些很好的开头或结尾呢?4.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探讨相关文章开头、结尾的好处,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重要途径。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地方,成为学生个性释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地方。板块二联系课文,想一想1.下面的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3句话)2.分男女生对比朗读相关语句。3.边读边想,请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感想。4.结合语句,议一议。课件出示:l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l我看到了他的脸。——《十六年前的回忆》预设一:“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平静”说明父亲经历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课件出示:l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l扁鼻子军官向前伸出两只大手,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小英雄雨来》预设二:通过“扁鼻子”“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等对军官的外貌、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军官心狠手辣,非常残忍。课件出示:l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l他没有什么模样。——《骆驼祥子》预设三:通过外貌描写,把祥子这一普通但又有自己特点的北京劳动人民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脸上的精神”“头上永远剃得发亮”等描写,也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一种生活态度。5.师生共同总结。(1)学生发言。(2)教师相机补充。外貌描写在人物刻画时能起到加强的作用,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外貌描写的好处,让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外貌描写在文章表达上的重要效果。读与说的结合,让学生真正理解外貌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第2课时▶课时目标1.回忆读过的古诗,感受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2.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板块一背诵古诗忆旧知1.请学生背诵本单元的《古诗三首》。,2.说一说这些诗都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托物言志)3.联系你读过的古诗,想一想:还有哪些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呢?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也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准备。板块二学习诗句解诗意1.学生交流。课件出示:l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l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l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2.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同桌交流诗句的意思。3.以上诗句中哪些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4.学生交流,全班补充。(1)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作者要像石灰一样,坚守清白,报效国家。(2)墨梅反映了诗人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操守。(3)“菊残犹有傲霜枝”反映了作者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秋菊也比喻坚贞不屈的人。5.指名读、分组读诗句,读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6.拓展延伸:联系读过的古诗,说说还有哪些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7.小组交流,全班汇报。8.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课件出示:l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l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唐·骆宾王《咏蝉》9.学生自由朗读熟记。板块三学习寓意深刻的谚语,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名言警句,句句都是精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句能使我们受益一生的名言。1.读名言警句。课件出示:l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l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l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l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l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1)同桌互读,正音。(2)指名读。2.悟名言警句:这些句子分别是什么意思呢?(1)学生尝试回答,同桌互相补充。(2)查找资料补充。(3)教师重点指导。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动,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反映了“百善孝为先”的重孝观念。②“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在过富有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还像过富有生活时那样铺张浪费。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节约,不要浪费。(4)连一连。课件出示: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百善孝为先。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存心想求得却得不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忠言利于自己进步。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就不知道它的艰难。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要节约,不要浪费。,3.背诵名言警句。(1)教师引读。(2)男女分组比赛读。(3)指名背诵。4.阅读古文长知识。推荐阅读: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与启迪还有很多,《增广贤文》中有大量篇幅叙述了如何待人接物,希望大家课后有机会去阅读此书。【设计意图】好的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爱上阅读。所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刊,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学反思本单元的语文园地涉及的内容较多,本次教学设计,教师充分考虑到了以下两点:1.注重学生的阅读。本课有很多重要片段以及诗句和名言,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步骤,只有通过读才能有所体会,有所思考,有所发现,有所收获。2.查找利用资料帮助学习。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有许多古诗及古文名言,涉及到许多课外知识,那么,学生通过自主查找资料来了解学习内容,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还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第四单元习作心 愿,,美文展示心 愿常晨心愿,有很多种:有的人想去登一登高山、看一看大海,有的人想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再被污染,还有的人希望残疾人能得到关爱……而我的心愿有些不同——不让友谊之花破碎,让好朋友永远不会分离。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心愿呢?因为,我和我多年的老同桌——胡成风,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那是上学期的一节美术课,外面阳光明媚,柳树对着水面梳着长长的头发,小鸟在枝头唱着动人的小曲,小草们都在侧耳倾听着。教室里,老师深情地讲着课:“同学们,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游戏——《愤怒的小鸟》,就是把小鸟发射出去撞击堆积在一起的积木。今天我们就来画那只红色的小鸟,好不好?”“好!”同学们高兴极了,开始画画了。我在头脑中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愤怒的小鸟》游戏中那只红色的小鸟最精彩的画面。突然胡成风问:“常晨,你能借我支蜡笔吗?”“等会儿!等我涂好!”我不耐烦地推了一下他的胳膊。“算了,我问别人借吧,小气鬼!”“你烦不烦!”我生气地大声吼道。“切,小气鬼,绝交!”他也生气地一拉桌子。什么?绝交?我大脑一片空白。从此,因为我的一句无心之言导致了我和好朋友之间友谊的破碎,曾经的好朋友,因为我的不耐烦变成了陌生人。唉,为什么会这样?我多么希望时间可以倒流,我不想失去我的好朋友!我现在多么想和他重归于好,和他一起愉快地学习,共同进步!心愿是起点,要到达终点必须行动起来!此刻我暗暗地下了决心:我一定会向好朋友道歉,让我们的友谊之船重新扬帆起航……这就是我的心愿。开头由别人的心愿导入,引出自己的心愿。通过具体事例来写自己许下这个心愿的原因,很生动。具体描写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心愿的产生埋下伏笔。结尾情真意切,表达自己的心愿,点明了题目。吵架,提出绝交   小作者围绕“心愿”,选择了一个具体的事例来写,不仅写出“心愿”产生的原因,而且对话非常有特色,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更妙的是结尾写得情真意切,点明了作文的题目。,我的心愿翟朵朵时光飞逝,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马路上,随时可见奔驰而过的汽车,路旁随处可见整齐排列的工厂……人们的生活的确变得方便、快捷,却忽略掉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环境污染。“什么?赵爷爷患上了不治之症?”正在吃晚饭的我听到爸爸妈妈的谈话,惊讶得差点把饭喷出来。“小孩子不要多嘴!”妈妈严厉地瞪了我一眼,继续和爸爸闲谈。我侧着耳朵偷偷听了半天,总算听明白了,原来赵爷爷因为长期居住在工厂旁边,每天听着“嗞嗞嗞”的噪声,闻着那特殊的气味,身体愈来愈差,脾气也变了很多。妈妈压低了声音:“听说,他快不行了……”啊?他们说的是那个慈祥温和、幽默风趣的赵爷爷吗?以前,他和我们一家做邻居的时候,经常伴随着鸟语花香早起锻炼,在小河边以钓鱼为乐,身体可健康着呢。多年不见,听说赵爷爷现在的身体状况,我猜想:难道是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坐在书桌前的我,想到了爸爸以前向我描述的他小时候的生活:那时候,河水清澈透明,家家户户都到河边淘米洗菜。夏天的时候,他们男孩子一放学就往河里一跳,来一场游泳比赛。在一些小巷里,地上随处可见“咕咕”叫的鸡,根本不用担心会有汽车撞到它们。那时候,空气清新,人们生活别提多快乐。可现实就是现实,看着浑浊的河水中时常有漂着的垃圾,工厂散发出来的灰色烟尘笼罩着周围的村庄,河水不再清澈,天空不再湛蓝……一粒小小的种子在我心中发芽:希望家乡能像从前那样绿树成荫,风景如画!人类啊,觉醒吧!地球只有一个,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环境,共同守护家园!描写现实生活的状况,引出环境被污染的问题。细致描写人物神态,由具体事例侧面反映了环境污染的严重。细腻的心理活动,为下文埋下伏笔。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出环境的污染严重。结尾流露真情实感,点明了心愿,扣人心弦。产生心愿“爱护环境”小作者以具体事例作为切入点,写生活中环境被污染的现象。由赵爷爷得了不治之症,引起了“我”思想上的震撼,并通过昔日环境与现在环境的对比,突出环境污染的严重,为“心愿”的形成埋下伏笔,水到渠成地引出结尾“爱护环境”的呼吁。我的心愿,我是一只小鸟。我的名字叫小小。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记得以前,我与爸爸妈妈还有兄妹们快乐地生活在大森林中。妈妈告诉我们“要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因此我们每天为树啄虫子,使它们健康地成长。一天,我们正在为槐树爷爷啄虫子时,突然身子震了一下,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好像落进了万丈深渊。槐树爷爷被伐木工人锯断了身子,也摔倒在地。正当我们头晕目眩的时候,又落在了一只充满血腥味的手中。随后,我们被关进了一个铁笼中,这里有许多我们的同伴,他们向我们哭诉:很多同伴都被杀害了。我们越听越怕,努力向外飞。终于,我们找到机会飞出了那个使我们想起来就心惊肉跳的铁笼。我和哥哥毛毛以及妹妹苗苗飞到了森林中,发现槐树爷爷仍旧躺在地上,已经奄奄一息了。这时,“砰”的一声,毛毛哥哥摔倒在地,他吃力地对我说:“小小,你快带着苗苗离开这里,这里危险!快!”还好,人们听不懂鸟语。我和妹妹悲痛地离开了毛毛哥哥,踏上了新的路程。我和妹妹在空中飞着。我们不敢低飞,不断地向高处飞去。突然,一条黑龙向我们扑来,那是工厂排出的废气。年小体弱的妹妹来不及躲开,被废气熏得一个劲儿往下掉,离开了我。飞了一整天的我早已饥渴难耐,好不容易等到天黑了,我才敢停下来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我来到一个池塘边,不管三七二十一,站在池边痛快地喝起水来。突然,我感到喉咙里有一股辣味,辣到胃里,这时我才发现那是工厂里排出来的污水。我想张开嘴说话,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了。人类啊,放过我们吧!难道你们不愿意我们全心全意为你们服务吗?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我”的心愿以一只小鸟的口吻说出,至于“心愿”是什么,并没有明确点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继续阅读。第4自然段写了槐树爷爷及“我们”一家的遭遇,引起读者的同情。“我们”一家逃脱,毛毛哥哥再次被捕捉。故事情节进一步展开。逃难的过程中,妹妹苗苗再次遭难。“我”喝了被污染的水,导致失声。故事叙述至此达到高潮,却戛然而止。引起人们思考,小鸟的心愿不言而喻。以小鸟的口吻发出呼吁:保护环境。点出作者要表达的心愿。逃难中毛毛再次被捕捉“我”环保不是一个新话题,所以文章在形式上力求创新,这篇“真情告白”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小鸟一家及槐树爷爷的悲惨遭遇,引人深思。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一只小鸟的口吻,表达出既是动物也是人类共同的心愿:保护环境,爱护动物,还世界清新的空气与水源。,我的心愿顾流翔陪伴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种在我们的童年里,经过阳光的照耀,生根、发芽,在我们心中开出美丽的花朵。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成为家长爱不释手的“宝物”,以致父母对我们的陪伴越来越少,我们心中美丽的花朵也变得黯然失色。我的爸爸就是这样,他也没能逃出手机的“魔爪”,我经常被他丢弃在孤独的角落。今天,爸爸终于说出了我期待已久的那一句话:“我们出去玩一次吧。”我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奔出门去,爸爸紧随其后,我们一家人准备去常州恐龙园玩。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景色,温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白云像游丝飘浮在天空中,树木如此翠绿,挺直了腰杆,真是个出游的好天气,再加上爸爸的陪伴,今天真美好。车刚刚开到常州,爸爸的一个电话将我的思绪打乱了,我却心情甚好,没太把这事放在心上。下车后爸爸随手拿起了手机,我心想:完了,又要“手不释机”了!我的心便提了上来,心中默默祈祷爸爸快放下手机。走了一条街了,手机仍像魔爪一样牢牢地抓住爸爸的魂魄,抓住他的思想了。唉,要是我是一个超人,一定会将手机毁灭掉。我怒了,心中暗忖:真是气死我了,难道手机比我还重要吗?终于可以玩游乐项目了,可爸爸却像一个木头人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似乎将陪我玩的事情抛到“爪哇国”了,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中。这一天就这样很快结束了。“回家喽——”爸爸不经意的一句话刺痛了我的心脏,如一盆冷水浇到了我的身上,又如晴空霹雳击中了我。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今天的常州恐龙园之行就是为了交差?难道他只是为了完成“带我出来旅游”的任务?我的眼泪不禁在眼眶中直打转,委屈也一股脑涌上心头。为何现在的父母都这样对待我们?我的心愿就是想让世界上所有的父母放一放忙也忙不完的工作,放一放玩也玩不够的手机,多花点时间来陪伴我们。运用比喻句开篇,生动形象。巧妙运用过渡句,为下文写爸爸特别爱玩手机做铺垫。写自己的兴奋,与下文写自己忧郁、怨愤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有说服力。细致地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生动地描绘出爸爸爱玩手机的画面,为写心愿埋下伏笔。结尾说出自己的心愿,点明了主题思想。“我”很生气、情绪低落 小作者围绕“心愿”选择了生活中的一个事例,通过描写爸爸的神态、动作以及语言等,刻画出爸爸爱玩手机的形象。同时,细致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为“心愿”的产生起到铺垫作用。,心  愿蔡佳霓夜已经深了,我静静地看着夜空中有些模糊的月亮,脑中正在“播放”着前几天梦中的“电影”。那残酷的一幕幕让我既后悔没有保护好环境,又痛心人类的遭遇,忧虑人类的未来。朦朦胧胧中,我来到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那里到处灰蒙蒙的,放眼望去,没有一丝绿意,弯弯曲曲的小河里流淌着混浊的水,空气因数不清的悬浮颗粒物而变得浑浊,人人都带上了“猪鼻子”——防毒面具,手中的空气质量检测仪不停地闪烁着,弥漫着人人自危的气氛……看着看着,我害怕极了,这到底是哪里?这还是我熟悉的家园吗?我的心在默默地“滴血”。“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我在心中暗暗念叨着。我在梦里默默地种了一棵树,想与它一起见证人类破坏和拯救环境的历程。每当有人破坏环境时,它便会掉落一大片叶子;每当有人保护了环境,它就会多几分新绿。我又想起了那天中午,我在公园散步,仰望着天空,看不见一片白云,烟囱排放的烟尘,汽车排出的尾气已经将它们深深地遮掩。这时,一位中年男子和一个八九岁小男孩走来,小男孩手中攥着一张纸:“爸爸,这张纸扔哪里啊?”“扔地上吧。”中年男人又接着说:“给我吧。”说完,一把接过纸,一扬手,那张废纸就从桥上飘了下去。看着那张纸顺着水漂走了,我的心揪成一团……我心中的树只剩下三三两两的叶子,它的树干和枝叶在萧瑟的风中颤抖着,我难受极了……我走出门,来到院子里,一边为那“希望树”浇水,一边抚摸着它的树干,一边与它窃窃私语:“我们一起创建更好的家园,更好的环境,更美的地球。”我静静地看着那轮模糊的月亮,一颗流星划过天空,我闭上眼睛,许下心愿——希望我们生活的环境能越来越好。回忆梦境,引出环境被破坏的画面。细致描写环境,点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通过内心活动,表明自己的心愿。回忆生活画面,觉得保护环境迫在眉睫,画面描写很有说服力。结尾点明心愿,显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萌发心愿小作者通过回忆生活、叙写梦境的形式引出环境被污染的热门话题,而且叙写的画面角度不同,很有说服力。另外,在描写一幅幅画面时相应地写出自己心理活动的变化,为“心愿”的形成埋下了伏笔。,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季雨昕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这封信里都是发自我内心的话,希望你们一生平安幸福!太阳为黑暗奏歌,万物都镀上了一层金色。游丝般的白云在空中飘荡,为蓝天增添了别样的风采。微风将花朵的幽香远播到每一个角落,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一缕微甜。放学后我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回了家。一进家门,便看到你们忙碌的背影。小小的门店里,爸爸在汗流浃背地往一个破旧的蛇皮袋里装着螺母。螺母越装越多,蛇皮袋越来越重,您吃力地将袋子抱起,放到高高的货架子上。那双粗大的手因为太过用力被勒得发白。妈妈蹲在一个角落里擦洗着不锈钢磨具,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正从脸上滑落,两鬓的白发似乎比以前更多了。“回来了”,妈妈看到我,连忙甩甩双手,“赶快写作业吧!”说完,妈妈便钻进了门店里的那个小厨房。一会儿的工夫,屋子里便飘满了饭菜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我来到厨房,一眼看见桌子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原来妈妈的爱是这么细腻!我知道爸爸、妈妈的学历不太高,因此总是干着劳累的粗活。但是你们一直凭着自己的双手,努力地为我遮风挡雨,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家!你们让我知道:生活的艰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靠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想到爸爸那双粗糙的大手和妈妈那斑白的双鬓,我真希望你们能够轻松一点。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靠自己的双手为你们撑起一把大伞,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心愿可能是青春中的一次“摇滚音乐”,也可能是一棵小树苗逐渐长大……爸爸、妈妈,请相信我,我一定会茁壮成长,一定会为你们架设幸福的桥梁!你们的女儿:季雨昕9月25日采用书信的形式来写,别具一格。诗意化的语言,让生活的画面更美,表达出小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细致刻画爸妈的动作、语言以及神态,写出爸妈工作的艰辛,引起“我”情感的震动。抒发感情,表达“我”内心的想法,真实而感人。结尾让感情得以升华,同时点明作文的主题思想。“我”很感动 小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叙写了在家里爸爸装螺母、妈妈擦洗磨具的生活画面,写出爸妈的辛劳,然后写妈妈做了热气腾腾的饭菜,令她非常感动,这就为“心愿”的产生埋下了伏笔。结尾抒发感情,真挚而含蓄。,心 愿王佳琪心愿其实是一种简单的表达。心愿,如同一朵烂漫的花儿时刻绽放在我的心头。去遍观世界,感受大自然。听听鸟语,闻闻花香,确实是我小小的心愿。小时候我不爱读书,即使被爸爸逼着读也会一直打瞌睡。因此到了小学,作文不是跑题,就是事例叙述不清楚,语言匮乏。爸爸说:“你既然不爱读书,那就多出去走走。”从此,爸爸只要一有时间就带我出去走走,近处的公园、游乐场、甚至街头巷尾,远方的各大城市、旅游胜地,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如此的壮丽:雄伟壮观的长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沉浸在这些美景之中。其实,不只是有名的景点,在黄昏下,所有被染红的花花草草,都值得去观察、赞美,它们都有生命,都值得我们去爱惜,去探索。世界是无限宽广的,我的心愿就是:长大后,我要在5月登上珠穆朗玛峰,眺望远处的天际;我想去太平洋,远观海天浑然一体的辽阔;还要去法国巴黎,登上那发着光的高高的铁塔……心愿,真的很简单,读读大自然的文章,那满身的花香,那头上缥缈的云朵,一切都是那么优美、生动,都会让你感到幸福、满足。向着我的心愿,一起听听大自然为大家准备的合奏曲吧!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导入“心愿”。小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呈现出生活的中的各种美景。围绕“大好河山”,写出自己的心愿——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因为世界无限广阔,所以心愿又变成了登珠穆朗玛峰、去太平洋、去巴黎……总结全文,点出自己的心愿——向往大自然!心愿是登珠穆朗玛峰、去太 小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愉快。同时小作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写出自己心愿的多变,最后总结全文,抒发真情实感,表明自己的心愿,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心 愿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让老师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在课堂上和我们一起努力地思考、积极地举手,让课堂变成一片欢声笑语;让知识在欢乐中为我们所拥有。开门见山,表明自己的“小小的心愿”,紧扣主题。,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让家长成为我们的好伙伴。不要让习题与作业一天到晚困扰着我们,让童年变得快乐;让自由的我们向梦招手。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让动物成为我们的好朋友。烦恼和坏心情全部飞走,让动物感受我们的善意;让它们带给我们最快乐的享受。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让大家都成为好朋友。让同学们在关爱和友谊下成长,向着光明的前途进发。和老师成为好朋友,与家长成为好伙伴,小作者的心愿新奇且大胆,但也写出了儿童们的心声,凸显了童心的可贵。每小节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中心突出,结构完整。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多么令人感动啊!结尾收束全文,升华了主题。这是小作者的心愿,也是所有人的心愿。让动物成为“我们”小作者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几个“小小的心愿”,心愿虽小,立意却深刻且耐人寻味。全诗结构完整,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小作者的心愿终将一一实现。1.学习文章中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并在习作中能加以运用,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精彩。2.了解古诗词中借他物来表达志向、情感的写法——“托物言志”,并加以运用。3.学习课文中主人公外貌描写跟文章主题的紧密关系,以及在整个文章中的表达效果。,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三首古诗和三篇现代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三篇古诗和三篇现代文,想一想:每篇课文的最后都有什么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查看课后练习,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流畅地回答课后习题。)二、学习“交流平台”。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发现第四单元的课文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哪些特点?(学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迅速举手要回答问题的学生。)(1)《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是直接点题(“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结尾呼应开头(“妈,昨天是4月28日”)。(2)《为人民服务》的开头是直接点题(“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结尾升华主题(“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3)《金色的鱼钩》开头是交代事情的起因(“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结尾起到了呼应和升华标题的作用(“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2.表扬回答正确的同学,让学生交流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3.如何写好文章中的开头和结尾,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在这方面非常值得大家学习,请女生、男生分别读出开头和结尾。三、学习“词句段运用”。(一)第一题。1.细细品味诗句,现在我们就先来看看下面的诗句。课件展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学生齐读后思考:诗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诗人托“竹”言自己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和品质。)2.品味课本“词句段运用”中的其他诗句,先读一读,再和同桌一起交流诗句的主要意思。3.检查反馈,全班交流。,(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的菊花花枝还傲霜斗寒。诗人苏轼借用“傲霜枝”来歌颂刘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4.在本单元的课文中,还有不少值得细品的语句,找出来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品味,说说这些语句的主要意思。5.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二)第二题。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1.教师展示:“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作用:通过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父亲虽受尽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如果删去,则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品质,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2.教师展示:“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作用:通过外貌描写,扁鼻子军官凶神龌龊的丑陋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让读者由衷开始担心雨来的命运。删去,就没有这个效果了。)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这段话是对祥子的外貌描写,表现了他的健硕和无限的活力。外貌描写能够很好地表明人物的特点。如果删去,就没这种表达效果了。)4.学生齐读这三段话,体会人物的外貌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全班交流。5.拓展练习。(1)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成功的外貌描写的段落。,(2)一位学生描述另一个同学的外貌,其他同学猜一猜他说的是谁。互相交流,教师点拨。四、学习“日积月累”。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栽”“柳”“逆”等的读音。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名言警句。第一个句子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人们刻意用心去栽培花朵不一定成活,而无意间插在土里的柳树苗却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一片绿荫。告诉我们有时刻意为之不能称心如意,顺其自然反而比较容易成功。第二个句子出自《孔子家语》。这句话是说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第三个句子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以树欲静,而风不休不止吹之为喻说明事与愿违,或客观情况与主观愿望相悖。“子欲养而亲不待”则是叹人子欲孝敬双亲时,其父母已亡故。第四个句子出自《名贤集》。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时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时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意为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第五个句子出自《警世贤文》。意思是,所学知识只有到用的时候才后悔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亲身去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对就好。)3.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交流。(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结合实际,学生谈谈对一些名言警句的理解。1.“词句段运用”中,学生关于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体会不够深刻,应多举事例,让学生加以体会。2.学生对“日积月累”中的名句体会较深刻,能快速组织背诵。,语文园地四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感受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对文章的作用。(重点)2.借助“词句段运用”,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起到的作用,尝试写一写这样的句子。(重点)3.通过“日积月累”,积累诗句,了解诗句的意思。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PPT:诗词、格言。学生准备:制作字卡。教学重难点:1.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2.回忆学过的古诗,感受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言引入,明确目标听过“凤头、猪肚、豹尾”吗?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PPT出示名言: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这是对文章好的开头、主体、结尾的比喻。它要求文章: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这节课我们利用“交流平台”来感受文章的“凤头、豹尾”。二、感悟语段,体会魅力1.回顾这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PPT出示:文章的开头:(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十六年前的回忆》(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藏戏》(3)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草原》文章的结尾:(1)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十六年前的回忆》(2)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匆匆》(3)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那个星期天》2.交流:这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3.小结: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三、欣赏佳作,分享精彩找一找,你认为写得好的文章,把开头和结尾列出来,与大家分享,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四、牛刀小试,妙笔生花1.试一试。选择几个主题,尝试写一写开头和结尾。2.展示自己写的开头、结尾。比一比谁写得精彩。第二课时一、表情达意——词句段运用(一)诗歌的魅力。1.课件出示:读下面的诗句,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有哪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2.指导读好诗句。3.诗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了什么品格和志向?学生讨论交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的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这两句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4.拓展:说说有哪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能说出相应的诗句吗?例:(1)松柏——正直,也有坚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2)菊花——不随俗不媚时,坚守高尚节操。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3)梅花——清高孤傲。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燮《山中雪后》)(二)人物外貌和神态描写的作用。1.课件出示: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2)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2.读句子,讨论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起到什么作用。3.讨论: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4.练一练。根据提供的语境,描写句子中人物的外貌。(1)放学了,在班级等待妈妈来接的小女孩。(2)踢足球的小男孩。二、积累诵读——完成“日积月累”1.自由读“日积月累”。2.小组交流哪些句子自己能理解。3.再读句子,按自己的理解说出意思来。(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比喻想做一件事情,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结果并没能如愿;而不经意的事情,反而很顺利地得到好结果。(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孔子家语》,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此话告诉我们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后来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有用来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却不让其停止,这里所指的做某事,一般指的是不正义的事。(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出自《名贤集》,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意为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意思是: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的知识太少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4.再次诵读,谈自己的感受。三、拓展运用,积累经典1.说一说下列名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了什么品格或精神。(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交流:警句格言。(1)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2)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3)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四、课堂小结,拓展作业古诗词、警句格言,是传统文化百花园中最绚烂的一枝。这些诗文中蕴含了很多人生哲理,是我们生活的良师、挚友。推荐给同学们一本书——《增广贤文》,它一定会给你启迪。语文园地这个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词句段运用”安排有两个小板块,第一项内容是看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了解、积累更多关于托物言志的诗。第二项内容是引导学生发现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训,感受古人的智慧。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如何让自己的文章吸引读者,那好的开头和结尾就显得尤为重要;古诗积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古人为了抒发自己的志向,把品格和志向赋予在事物的身上,引导学生多积累并加以运用。“日积月累”的背诵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交流平台——老师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古诗——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这种写法,多积累古诗。句子——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日积月累——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加以背诵。【知识与技能】1.交流自己阅读过的好的开头和结尾,知道开头和结尾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2.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很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运用。3.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古训。【过程与方法】1.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我学习。2.通过看图、感悟、诵读,体会托物言志这种表达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训大意,体会古训蕴含的哲理,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重点交流好开头、好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指导朗读、背诵古训。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并在习作中学会运用这种写法。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积累笔记本。2课时第一课时1.交流好的开头、结尾,一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2.联系自己读过的古诗,交流有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重点交流文章中好的开头和结尾,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总结写好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难点联系读过的古诗,体会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的人的品格和志向。,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课题)一篇文章和任何美好的东西一样,既要有内在的美,也要有外在的美。巧妙的开头与结尾就是文章的外在美。为了美化文章的外貌,接下来我们首先来学习“交流平台”,一起探讨好的开头和结尾的好处。二、学习“交流平台”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回顾其开头和结尾。2.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出重点词句。(2)可以围绕重点写写批注或感受。3.交流。(1)回顾教材中好的开头和结尾。(2)分析这些开头和结尾的好处。4.阅读教材中提供的课文的好的开头和结尾,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些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的开头与结尾在写法上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使得文章结构严谨,更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藏戏》一文的开头连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点出了藏戏的三个特点,增强气势,表达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5.学生分享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开头和结尾,并学着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教师小结。三、学习“词句段运用”1.朗读下面地诗句,说说这些诗句描写的对象是什么事物。(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菊)2.学生交流这些事物都被赋予了人怎样的志向与品格。(1)诗人借赞美竹的坚劲表达了自己正直不阿、决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2)诗人表面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写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3)诗人借描写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勉励,希望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3.请同学们联系学过的或看过的古诗,想想还有哪些事物经常被赋予人的志向或品格。(1)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补充总结。(2)兰——孤傲、清高;鸿鹄——志存高远;宝剑——为国效忠,保家卫国;蝉——高洁清远;蜡烛——无私奉献;松——坚强不屈。4.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诗句,体会这种写法。(2)搜集更多关于借描写事物寄托自己的志向和品格的诗句。5.请学生尝试用这种写法写一写自己的心声。(所托之物可以参考的有梅、兰、竹、菊、春蚕、粉笔、橡皮等。)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托物言志第二课时1.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并学会在习作中运用这种写法。2.初步理解古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教育。搜集、积累古训。重点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2.积累背诵古训。难点1.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2.感受古训蕴含的深刻哲理。一、词句段运用1.回顾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3.多媒体出示教材中关于外貌描写的句子,生齐读。4.联系课文想一想:上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5.同桌讨论,师指名回答,并点评。二、日积月累1.多媒体展示古训,自由朗读,要读正确,读流利。2.全班相互交流这些古训的大概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举例。3.引导学生谈谈读这些古训后的感受,体会其揭示的人生道理。4.教师进行总结讲解。5.尝试背诵。语文园地外貌描写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以学生交流为主,让学生意识到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对一篇文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词句段运用”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交流去观察发现写法,从而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日积月累”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积累,另一方面要理解这些古训,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语文园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写好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及好处。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3.学习外貌和神态描写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4.积累名言。过程与方法:自学、交流、汇报、点拨、拓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热爱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了解写好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及好处。2.学习外貌和神态描写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教学难点】了解写好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及好处并能用到习作中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读读下面的开头,看看有什么新发现。(1)《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2)《藏戏》开头运用了三个排比反问句,它的作用是强调藏戏的三个特点,强烈表达作者对藏戏艺术魅力的惊叹。(3)《草原》开头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只用一个简洁的短句“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就抒发了老舍先生为终于能看到美丽草原的奇景而感到自豪。通过景物描写,融情于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一碧千里、明朗宽广的特点,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读读文章的结尾,看看有什么新发现。(1)《十六年前的回忆》内容前后照应,文章结构严谨,加深了读者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使读者得到更深刻的印象并受到感染。(2)《匆匆》一课,作者是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这在写作方法上是前后呼应,引发读者思考,让我们学会珍惜时间,不能让时间白白溜走;好好地抓紧时间,利用时间学习,长大为祖国多作贡献,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3)《那个星期天》结尾意味深长,引人深思。设计意图:学习写好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对同学们的习作很有帮助。二、词句段运用。(一)联系读过的古诗,说说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1.先读读这些诗句,教师正音。2.学生读通、读顺。3.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4.教师进一步点拨:(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①选自哪里?郑燮的《竹石》。②【译文】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任凭你东西南北的狂风。③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借助竹石来表现自己不畏磨难,坚韧不拔的乐观人生态度。(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①选自王冕的《墨梅》。②【译文】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③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①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②【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③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虽然秋去冬来,荷尽菊残,但仍是橙黄橘绿的美好时光,用“傲霜枝”作比,歌颂了刘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5.学生再读,并试着背诵。设计意图: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二)外貌和神态描写的作用。1.学生先自读,并交流这些句子中的外貌和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删去是否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平静而慈祥的脸。“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如果删去这些内容就体会不到李大钊忠于革命的精神。(2)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向两边拉。“目光凶恶可怕”“双手就像鹰的爪子”,体现了扁鼻子军官的凶恶、可恶。如果删除就体现不出这些内容。(3)他没有什么模样……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从“脸上的精神”和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祥子精神、健壮、朴实的性格特点。3.教师总结:外貌和神态描写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起烘托作用,大家在习作时可适时加入外貌和神态描写,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设计意图:通过对这几句话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外貌和神态描写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三、日积月累。1.抽学生读句子,教师帮助正音。2.小组讨论,大致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将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好药大多是苦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自身的缺点。含义:这句话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因为一个人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改正就无大碍。(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不停止,而子女想要去赡养父母,可是父母却不在了。这句话是在教育子女,应该好好对待自己的亲人,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机会,活在当下。(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将:介词,在。有:富有,衣物粮食充足。无:贫乏,缺衣少食。意思是:常常在富有的日子里就要想到贫困日子的艰难;不要到了一无所有时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做起来有多难。4.学生再读,读通,并背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开头:采用倒叙的方法;开头运用了三个排比反问句;开门见山。结尾:内容前后照应;意味深长,引人深思。(二)词句段运用:托物言志、外貌和神态描写。(三)日积月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