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精品教学设计(部编六上第一单元)
doc
2022-08-31 20:00:04
6页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以《草原》和《丁香结》为例,交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2.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表达效果。3.认识分号并能说出分号的用法。4.初步了解人名和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5.朗读并背诵《过故人庄》,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重点】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教学难点】1.认识分号并能说出分号的用法。2.朗读并背诵《过故人庄》,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总结阅读方法(1)(出示课件3)教师提出问题:阅读文章,首先要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还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学习本单元课文时,你从哪些内容想开去,又想到了什么呢?(2)学生思考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3)汇报交流预设1:(出示课件4)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如阅读《草原》,读到课文中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内容,可以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出示课件5)教师总结:草原中主客相聚亲朋好友相聚产生共鸣热情相见,盛情款待\n预设2:(出示课件6)还要能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如《丁香结》写到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竹、菊,想想这些植物象征着什么,由这些植物想到人生的追求。2.学会内容联想(出示课件7)(1)教师提出问题:作者由丁香结联想到人生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你们知道梅、兰、竹、菊四种植物有怎样的品格吗?预设:梅,凌寒傲雪;兰,深谷幽香;竹,萧疏虚空;菊,凌霜飘逸。(出示课件8)教师提出问题:由梅、兰、竹、菊的品质,你想到了哪些人?预设1:我由梅凌寒傲雪的品格想到了高洁之士。预设2:我由兰深谷幽香的品格想到了贤达之士。预设3:我由竹萧疏虚空的品格想到了谦谦君子。预设4:我由菊凌霜飘逸的品格想到了世外隐士。(2)(出示课件10)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阅读时用上“从所读内容想开去”这个方法有什么好处?(出示课件11)预设:从“所读内容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我们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多使用这种方法。(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重在让学生体会阅读文章时想开去有很多好处,让学生采用小组交流等方法,在不断探究中学习。)二、词句段运用Ø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1.认识排比句(1)(出示课件12)教师提出要求:读一读,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出示课件13)预设:这句话的三个分句的句式相同,内容写的都是漓江的水。(2)(出示课件14)教师总结:像这样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甚至字数都基本相同且意义相关的句子组合在一起的句子,就叫排比句。2.排比句的好处(1)(出示课件15)教师提出问题:读下面两个句子,思考排比有什么好处。²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n²漓江的水有静、清、绿的特点,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出示课件16)预设1:用上排比句,读起来更有节奏感,更能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预设2:一、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二、能突出所写对象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强烈感情。(2)(出示课件17)教师出示句子,学生思考句子运用排比的好处。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预设:突出花可以替人们表情达意的作用。(出示课件18)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预设:运用排比句,表现了“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都是鲜活的。(3)(出示课件19)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下面两个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²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²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预设:我发现这两个句子句式相同、关系并列。Ø分号及分号的用法1.(1)(出示课件20)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把上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哪里发生了变化。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预设:原来第一句话中的句号变成了分号。教师总结: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的两个分句。(2)(出示课件21)自由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每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²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²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出示课件22)预设: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但有时为了使句意紧密,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的句式中也用分号。2.小练习(出示课件23)\n(1)判断:下面三个句子中分号的使用是否正确?(2)讨论:依据分号用法,讨论并说明理由。²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²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²他气喘吁吁;汗如雨下。(出示课件24)预设1:第一句话中的分号使用正确,因为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预设2:第二句话中的分号使用正确,因为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预设3:第三句话中的分号使用不正确,因为前后不是两个分句。Ø初步了解地名和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1.认识路牌,学会正确拼写(1)(出示课件25)教师出示两种路牌(蓝色是普通道路,绿色是高速公路)。(2)(出示课件26)教师提出问题:路牌上的地名拼写和我们平时的拼写有什么不一样?预设:所有字母全部大写;拼音上没有声调;“路”“湖”这两个字与前面的字之间空了一格。(3)(出示课件27)地名拼写规则地名拼写全部使用大写字母并且不标注声调,遇到“县、市、街、路、湖”等各地通用的通名,需要跟前面的专属名字空一格。2.学习人名拼写(1)(出示课件28)教师展示路牌制作者的名字及拼写。(2)(出示课件29)人名拼写规则姓和名分写,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之间用空格分开;复姓连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3.小练习(出示课件30)(1)教师出示要求:规范拼写地名,并在右下角拼写制作人的名字。路牌一、好学路路牌二、实验楼花坛操场(2)学生拼写地名及人名。(3)汇报交流拼写方式。三、日积月累\n1.(出示课件3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读准字音和停顿;圈画不理解的词语。2.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由读诗歌。3.(出示课件32)教师出示节奏划分,强调本诗中“还”字的读音。学生齐读本诗。(设计意图: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古诗内容有整体的感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4.词语解释(1)(出示课件3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黍:黄米。鸡黍:农家待客丰盛的饭菜,杀鸡做黄米饭。(2)(出示课件3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郭:村庄的外墙。(3)(出示课件35)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轩:窗户。场圃:打谷场、菜园。桑麻:庄稼。5.概括诗意(出示课件36)教师提出要求:结合词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吧。预设:老友备好了丰盛的农家饭,邀我到他家做客。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青山。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我和老友喝着酒闲聊着庄稼收成情况。约好等到九月重阳节,再来老友家品尝菊花酒。6.想象画面(出示课件37)教师提出问题:读着诗句,你想到了怎样的环境?想到了人们的哪些活动?(出示课件38)预设:通过想象画面,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和朋友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让我们感受到他和友人的深厚情谊。四、课后作业1.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背诵古诗。2.把古诗抄在自己的积累本上【教学反思】\n交流平台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四篇课文所学习的单元要素(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由于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落实较好,学生掌握较好,在以后的阅读中只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即可。在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后,学生能够列出具体事例,来说明使用排比句的好处。通过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写出语言生动优美的排比句。另外,学生在反复品读句段,查看句子中标点符号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分号的用法,并能说出分号的用处。在学习古诗《过故人庄》时,学生不仅能结合搜集的资料自己翻译古诗,还能围绕主题展开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