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第一单元3鸿门宴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3鸿门宴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

docx 2022-09-20 12:34:02 5页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3鸿门宴课后·训练提升一、语言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B.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继者。C.沛公起如厕如:如同。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幸亏,幸而。答案:C解析:如:前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B.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项王未有以应C.其意常在沛公也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答案:A解析: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B项,都是目的连词,来。C项,都是表陈述语气的助词,不译。D项,都是助词,与句末助词“也”构成判断句,表原因。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素善留侯张良B.张良出,要项伯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答案:A解析:B项,“要”同“邀”,邀请。C项,“倍”同“背”。D项,“蚤”同“早”。4.下列对《鸿门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带领一百多人马到鸿门向项羽谢罪,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特点。5\nB.“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既看出范、项两人的意见不统一,也写出了宴会气氛渐趋紧张。C.樊哙闯帐,意在与项王拼命,但项王不但不惩罚樊哙,反而一赏再赏,直至赐座,表面上看是“英雄相惜”,实际上是畏惧樊哙的过人武力,担心他在宴会上对自己不利。D.项羽为人不忍、刚愎自用、拙于应变等性格特点,给刘邦以可乘之机并最终使刘邦得以逃脱,同时也使局势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C项,“实际上是畏惧樊哙的过人武力,担心他在宴会上对自己不利”分析错误。项羽绝无“畏惧”之意。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奉卮酒为寿”一句中的“寿”在这里是祝人健康长寿的意思。B.“山东”,指泰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C.“沛公”,指刘邦,因其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故称“沛公”。D.“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答案:B解析:“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6.用人和纳谏是否得当往往决定着政治斗争的成败。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将下面这副对联的上下联补充完整。上联:霸王            ,鸿门放刘邦痛失天下 下联:沛公            ,乌江围项羽喜得江山 答案示例:(1)刚愎自用 知人善任(2)自以为是 从谏如流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1题。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5\n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选自《史记·高祖本纪》)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B.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C.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D.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答案:C解析:“杀人……”“伤人……”并列,“伤人”前应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B项,“除去秦法诸吏人”不通,排除B项。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玺,皇权的象征,根据不同形态,玺可分为戒玺(皇戒)、权玺(权杖)、国玺(印)、令玺(金牌)等。B.弃市,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犯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如《礼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5\nC.司马,古代的军官名,分左右司马,执掌军政。春秋时诸侯多设置,楚有大司马、左右司马,其职位仅次于令尹。D.相,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官职名。秦代开始设置。西汉时与太师、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后时设时废。答案:D解析:应是“西汉时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善于听取意见。刘邦听从樊哙、张良劝阻,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B.刘邦胸怀大局,深谋远虑。他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表明心意,并与百姓约定,杀人者处死刑,深得人心。C.刘邦善于笼络人心,他派遣秦吏到县乡邑巡视,向民众宣传政策,讲明巡视情况,不接受百姓进献的牛羊酒食。D.刘邦头脑灵活,能随机应变。自知兵力不如项羽,适逢项伯夜晚与张良相见,他趁机向张良讲一番说辞奉承项羽。答案:D解析:D项系张冠李戴,“他趁机向张良讲一番说辞奉承项羽”错误,应是刘邦趁机向项伯讲一番说辞奉承项羽。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2)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参考答案:(1)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本来就因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2)可以赶快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11.结合文章来看,沛公“得民心”表现在哪些地方?参考答案:①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②与父老约法三章。③秦地的百姓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但沛公推让不肯接受。参考译文:汉元年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素车白马,用丝带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5\n在轵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本来就因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把军队撤回驻扎在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规约。”于是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又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有人游说沛公说:“秦地的富足是其他地区的十倍,地理形势又好。现在听说章邯投降项羽,项羽给他的封号是雍王,在关中称王。如今要是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可以赶快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十一月中旬,项羽果然率领诸侯军西进,想要进入函谷关,可是关门闭着。项羽听说沛公已经平定了关中,非常恼火,就派黥布等攻克了函谷关。十二月中旬,到达戏水。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发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对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做丞相,把秦宫所有的珍宝都据为己有。”曹无伤想借此求得项羽的封赏。亚父范增劝说项羽攻打沛公。项羽正在犒劳将士,准备次日和沛公会战。这时项羽的兵力有四十万,号称百万。沛公的兵力有十万,号称二十万,实力抵不过项羽。恰巧项伯要救张良,连夜去见张良,趁机把刘邦的一番说辞告诉了项羽,项羽才作罢。次日沛公带了百余名随从驱马来到鸿门见项羽,向他道歉。项羽说:“这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做!”沛公因为樊哙、张良的帮助,得以脱身返回。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