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单元主题群文阅读语言家园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
docx
2022-09-20 12:34:07
8页
单元主题群文阅读——语言家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的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材料二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近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但另一方面,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伴随。在生活的场景中,有顺境也有挑战。流行语中,也自然存在一些带有情绪的真实表达。今年评选出的“我太难了”,是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真实感受。但从当年的“蓝瘦香菇”,到“扎心了,老铁”“我太难了”,不少流行语本身带有幽默调侃、自我解压的色彩,也有通8\n过网络社交抱团取暖的含义。进一步说,“996”对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融梗”与抄袭界限不清倒逼法律进一步细化,正视流行语中折射出的问题与挑战,个人才能在克服困难中成长,社会才能在解决问题中进步,进而激发出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以科学技术领域为例,从几年前的“互联网+”“引力波”,到时下的“5G”“区块链”,日新月异的革新不断拓展着生产生活的疆域。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铁人精神”还是“蛮拼的”态度,无论是“个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潮,拼搏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不变,这些都将汇聚起推动中国向好发展的磅礴力量。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临近年末,很多机构相继发布了不同版本的年度热词,其选择各有不同。但无论如何,流行语只能投射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并不能代表时代的全部。流行语选择越多样,变化越快速,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摘编自《流行语中的时代活力》,《人民日报》)材料三 微博、微信、QQ等聊天工具的兴起,着实让网络变得沸腾起来,不断涌现的网络词语开始从网络走进生活,这是一种新的文化,也是一种进步,激活了网民的创新意识。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不少网络词语也纷纷进入了词典。这让网友们更加热情高涨。市民陈小姐认为:“现在网络发展太过迅速,几乎每天都会有很多新词出现,平时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别人时不时会说一些比较潮的词语,很多我都不太懂,然后就去百度,有的很有意思,也很容易就能接受,比如‘十动然拒’‘囧’‘么么哒’等等,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有不断地接受新事物才不会被淘汰,用网络词汇武装自己,看起来也很潮,不是吗?”网络词汇的涌现已经势不可当,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些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具有新意与活力,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市民担忧,过度的简单化、碎片化、卡通化,是否对下一代产生不好的影响呢?也有部分市民对此不以为然,市民易先生说:“就像古时候的成语一样,网络词语都是通过不断的积累而来,也有很多表达贴切,极具新意,如果能从中不断地吸收时代中好的部分,也不失为一件好事。”部分词汇超出文化底线,好词坏词能否“一刀切”?因为网络词汇是在自由化的网络上产生的,所以,在“野蛮生长”的环境下,既存在积极正面的词汇,例如“正能量”“干巴爹”“给力”,同时也有非常多的词汇并不文雅,例如“屌8\n丝”“撕逼”“绿茶婊”等等。这种特定含义的网络词语、成语并非那么容易为社会所接受。(摘编自《网络流行语来袭,传统汉语“伤不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流行语具有接地气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来传播价值观,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B.流行语的去留符合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在不能为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的时候,就会选择快速流行随后快速消失的结局。C.流行语伴随网络文化的普及而流行,已经成为年轻人保持活力的新事物,这使得网友也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语进入词典。D.流行语的流行和积累与成语有相似性,只要能从中不断吸收符合时代潮流的部分,就一定能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作用。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基础,具有包容特征,可以用来引领社会心态,帮助个人寻求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流行语有宣泄情绪的作用,也都认为流行语有助于个人在克服困难中成长,塑造积极的社会心态。C.流行语有个人表达和宏大叙事两个层面,其中,“我太难了”属于低层次的个人表达,“文明互鉴”是高层次的宏大叙事。D.中国科技领域持续更新的流行语,既反映出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也折射出新中国不断取得的新成果和创造的新辉煌。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教科书式”源自一段上海民警街头执法的视频,其中记录的执法程序和现场指令都无可挑剔,具有教科书般的规范性。B.营造网络流行语不等于低俗的全民意识,主流媒体做到坚决不用低俗流行语,鼓励全体网民主动抵制有害的低俗流行语。C.从网络热词中驱散负能量的寒霜,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才能让这座语言的花园更美丽、这个语言的城市更繁荣。D.若真想让年轻的网络流行语成为一种坚实的语言力量,那么对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与使用有一些适当规范也是非常必要的。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8\n答: 5.如何辩证评价材料二中画线句“流行语选择越多样,变化越快速,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文本一 我是一个中国人——散步随想(节选)汪曾祺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必然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我接受了什么影响?道家?中国化了的佛家——禅宗?都很少,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我认为儒家思想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论语》里的孔夫子是一个活人。他可以骂人,可以生气着急,赌咒发誓。我很喜欢《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我以为这是一种很美的生活态度。我欣赏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我认为陶渊明是一个纯正的儒家。“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我很熟悉这样的充满人的气息的“人境”,我觉得很亲切。我喜欢这样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这是蔼然仁者之言,这样的诗人总是想到别人。有人让我用一句话概括出我的思想,我想了想,说:我大概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我不了解前些时报上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的实质和背景。(1)我愿意看看这样的文章,但是我没有力量去作哲学上的论辩。我的人道主义不带任何理论色彩,很朴素,就是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尊重和欣赏。8\n讲一点人道主义有什么不好呢?说老实话,不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不是经过拨乱反正,我不会产生对于人道主义的追求,不会用充满温情的眼睛看人,不会去发掘普通人身上的美和诗意;也不会感到周围生活生意盎然,不会有透明的幽默感,不会有我近几年的作品。关于现代派。我的意见很简单: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接受外来影响,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吸收现代派的某些表现手法。最新的现代派我不了解,我知道一点的是老一代的现代派。我曾经很爱读弗吉尼亚·伍尔芙和阿索林的作品(通过翻译)。我觉得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旗帜下的某些苏联作家是吸收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的。比如安东诺夫的《在电车上》,显然是用意识流的手法写出来的。意识流是可以表现社会主义内容的,意识流和社会主义内容不是不相容,而是可以给社会主义文学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的。我的一些颇带土气的作品偶尔也吸取了一点现代派手法,比如我在《钓人的孩子》一开头写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大西门外的忙乱纷杂的气氛,用了一系列静态的,只有名词,而无主语、无动词的短句,后面才说出“每个人带着他一生的历史和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这颇有点现代派的味道。我写过一篇《求雨》,写栽秧时节不下雨,望儿的爸爸和妈妈一天抬头看天好多次,天蓝得要命,望儿的爸爸和妈妈的眼睛是蓝的。望儿看着爸爸和妈妈,望儿的眼睛也是蓝的。望儿和一群孩子上街求雨,路上的行人看着这支幼弱、褴褛、有些污脏而又神圣的小小的队伍,行人的眼睛也是蓝的。这也颇有点现代派的味道(把人的眼睛画蓝了,这是后期印象派的办法)。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可以。而且我觉得只有这样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可以说,这样写是为了主题的需要。我觉得现实主义是可以、应该,甚至是必须吸收一点现代派的手法的,为了使现实主义返老还童。但是我不赞成把现代派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爱护祖国的语言。一个作家应该精通语言。一个作家,如果是用很讲究的中国话写作,即使他吸收了外来的影响,他的作品仍然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外来影响和民族风格不是对立的矛盾,民族风格的决定因素是语言。“五四”以后不少着力学习西方文学的格律和方法的作家,同时也在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徐志摩(他是浙江硖石人)、闻一多(湖北浠水人),都努力地用北京话写作。中国第一个有意识地运用意识流方法,作品很像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作家林徽因(福州人)8\n,她写的《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所用的语言是很漂亮的地道的京片子。(2)这样的作品带洋味儿,可是一看就是中国人写的。外国的现代派作家,我想也是精通他自己的国家的语言的。用一种不合语法,不符合中国的语言习惯的,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语言写作,以为这可以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恐怕是不行的。我的作品和我的某些意见,大概不怎么招人喜欢。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也许我有一天会像齐白石似的“衰年变法”,但目前还没有这意思。我仍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有点孤独,也不赖。(有删改)文本二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批评家常以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可感的图画之中,尽量避免枯燥的说理和严谨的论证,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魅力。也有些随笔重在描述对文学的印象、感受,并不注重对知识的阐述,这类文章感情充沛,讲求文采,可读性很强,但学理性相对稍弱。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作者笔下,“人道主义”是儒家思想根基加上政治风波淘洗后的结果,是对人的关心、尊重和欣赏。B.文中引用孔孟、陶渊明等诸多古人之言,传递出“儒家思想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C.“我仍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有点孤独,也不赖”,由此逆推齐白石“衰年变法”意在达到“招人喜欢”的艺术境地。D.几位作家名字后的括号,作用是“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说明他们虽非北京人,却能用北京话进行写作。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暮春者”一段,在作者看来,之所以体现了“富于人情味”的生动,是因为它是“很美的生活态度”。B.《求雨》中,为服务主题,作者从后期印象派中吸收方法,将望儿、爸爸、妈妈和行人的眼睛都描绘成蓝色的。8\nC.《窗子以外》等优秀作品,所用语言都是很讲究的中国话,说明凡是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都能赢得读者尊重。D.作者的作品因为加入了“现代派”的手法而大放异彩,所以作者提倡在创作中应尽可能多地吸收现代派手法。8.结合原文简析“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这句话的含意。答: 9.请结合材料二提供的信息,评析汪曾祺这篇文章具有“文艺随笔”哪些写作特点。答: 单元主题群文阅读——语言家园1.答案:D解析:A项“利用这一优势来传播价值观”中的“价值观”并未说明是何种价值观,不一定会产生选项所说的作用。B项原文是“无法逃脱”,而不是带有主动倾向的“选择”。C项“保持活力”与原文“不会被淘汰”语义轻重有别;“网友也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语进入词典”颠倒了原文中的因果关系。2.答案:C解析:原文“从更大层面看”中的“大”指流行语适用对象相对于“个人表达”和“宏大叙事”更大,并不是选项所说的层次高低。如“文明互鉴”已经超越了“宏大叙事”范畴,成为中国主张。3.答案:C解析:材料二的观点侧重于从正面阐述流行语的选择和变化与时代进步的多样性和中国8\n发展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A项侧重于流行语的来源。B项是主流媒体对待流行语的态度。C项侧重于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载体,能够体现时代进步。D项侧重于流行语的规范问题。故选C。4.答案:①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和总结强化论点,引导读者辩证看待流行语现象。②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各分论点从“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三个侧面,并列式展开论证,有较强的说服力。③论证中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5.答案:①画线句的因果关系成立。流行语源自各个社会生活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和国家的发展,体现了人们正面的精神和追求,说明了中国向好的方向发展。②画线句在逻辑上不严谨。产生于“野蛮生长”环境下的流行语,有的带有粗俗的特定含义,与时代进步相悖,对中国的发展会产生负面作用。③画线句需要加上“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前提,才能严谨地表达出流行语对时代和国家发展的正面意义。6.答案:C解析:“齐白石‘衰年变法’意在达到‘招人喜欢’的艺术境地”错误,齐白石晚年变法,是为了自出新意,变通画法。且由“我的作品和我的某些意见,大概不怎么招人喜欢。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我仍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有点孤独,也不赖”不能推出C项观点。7.答案:B解析:A项,“之所以体现了‘富于人情味’的生动,是因为它是‘很美的生活态度’”错误,作者认为“儒家思想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是因为“《论语》里的孔夫子是一个活人。他可以骂人,可以生气着急,赌咒发誓”。C项,“凡是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都能赢得读者尊重”于文无据。D项,“所以作者提倡在创作中应尽可能多地吸收现代派手法”错误,原文是“我觉得现实主义是可以、应该,甚至是必须吸收一点现代派的手法的,为了使现实主义返老还童”“但是我不赞成把现代派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8.答案:①“中国式的”,是说作家在情感上更受儒家思想影响;②“抒情的”,是说在作者笔下,无论是对境、对物、对生活,都表现出深沉的感情;③“人道主义者”,是说作者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尊重和欣赏。9.答案:①旁征博引,注重知识的丰富性。②笔调轻松,注重行文的理趣性。③思想深刻,注重见解的独特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