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主题群文阅读青春激扬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
docx
2022-09-20 12:34:07
6页
单元主题群文阅读——青春激扬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青 春席慕蓉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一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那种对青春远逝的无限叹惋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B.第二节,诗人开始追索往事,想尽力去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和“年轻的你”曾经有过的共同记忆。C.第三节以一个暗喻“那发黄的扉页”开头,而“我”还“含着泪”“一读再读”,对青春逝去的无限哀怨被形象地表现出来。D.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走过青春之后,回首缅怀那逝去的美好而潸然泪下、感慨万千的情景。6\n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用一个动人的比喻句“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看似轻松的语气,细细品读,会意识到其中蕴含了多少无可奈何。B.诗歌把茫茫的回忆集中在那个“夏日”,这是精巧的选择。因为夏天最热烈,火热的青春中的热烈夏日,自然最令人难忘。C.这首诗可谓“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达到了内容上的共性和表现手法上个性的统一,以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人们所共有的感受——对青春的怀念。D.这首诗通过与青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青春的眷恋和青春易逝的无可奈何,以及对青春匆匆逝去的慨叹之情。3.诗中既用第一人称,又用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 4.怎样理解青春是“装订得极为拙劣”的“一本太仓促的书”?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6\n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一九二零年一二月间作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祖国称为“年青的女郎”,正是诗人对封建、落后的旧中国的否定,对五四运动以后新生祖国的赞美、讴歌。B.第一节中“殷勤”写祖国对于诗人的养育之恩,“思量”是诗人对祖国的思念和希望。“你也不要辜负了”则既含有对祖国日益强盛的祈盼之意,也怀有对祖国前途的担忧之情。C.第三节“重见天光”是指在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青春,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喷发而出,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D.第四节,由于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作者的怀国思乡之情更为强烈,所以在最后一节中,通过对首节四、五行的重复,进一步抒发了自己急于报效祖国的决心和热情。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B.“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等诗句,很生动地写出了“炉中煤”的忠贞形象,贴切地表达出诗人眷念祖国的真挚、热烈的思想感情。C.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独特想象,以煤自况,表明诗人虽然地位和人格卑贱,但愿意积极进取、以身许国,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6\nD.诗中的两个“燃”字,含义有所不同。前一个“燃”,是诗人在黑暗长夜中的摸索探寻;而后一个“燃”,则强调诗人重见天光后的奋斗搏击,这就使得全诗在乐观、自信、高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中把情感推向了高潮。7.怎样理解“炉中煤”的前身、过去和今朝?“炉中煤”今朝的心理如何?答: 8.“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诗的反复出现有着怎样的效果?首尾两节呼应又有何作用?答: 单元主题群文阅读——青春激扬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对青春逝去的无限哀怨被形象地表现出来”理解错误。诗中有对青春逝去的叹惋,但却不是哀怨的,应当是“对青春眷恋的感情被形象地表现出来”。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A项,“诗歌用一个动人的比喻句”分析有误。“泪水”“启程”是一个拟人句。6\n3.答案:既用第一人称,又用第二人称,读起来仿佛是在对“青春”倾诉:我去追索,而你只如云影掠过。这样写亲切自然,将青春白驹过隙般的短暂,以及作者对这种短暂的遗憾、恋恋不舍、无可奈何均表现得淋漓尽致。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叙述人称的作用。运用第一人称,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第二人称“你”这个字是针对人的,此处是把“青春”看成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会思考的人,是在和青春对话,这样写便于感情交流,增强诗歌的抒情性和亲切感。4.答案:①青春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而最美好的时光人们往往不知道如何珍惜,如何叙写,于是它是一本拙劣的书。②然而青春岁月匆促而短暂,再去回想,青春时代已经结束,所以它是一本太仓促的书。③诗行中,弥漫着深深的遗憾,表现了诗人对青春的无限眷恋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能力。分析时要结合全诗内容,并对诗句的寓意进行解读,然后再说说诗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在这里独出心裁地把青春比作“一本书”,并且由于时光太过短暂、仓促,人们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读,精心地描绘,使得它看上去并不精致。虽然它极为拙劣,但人们还是一读再读,细细品味其中酸甜苦辣各种滋味,舍不得放开。这样写就把对青春的无限眷恋之情形象地表现出来。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项,“也怀有对祖国前途的担忧之情”无中生有,“不辜负”三字表达了报效之意,后一句的“思量”,不仅是指对于作为地理概念的祖国的思念,不仅是对山川土地的思念,而且是具有更深含义的一种期望,是希望祖国不断发展,日益强盛、进步,所以用了“也不要辜负”。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主旨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表明诗人虽然地位和人格卑贱”分析错误,以煤自况,表明诗人决心燃烧自身,报效国家。7.答案:①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今朝“才得重见天光”。从字面上讲,讲的是煤的形成过程;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原本是国家的有用之才,但在过去黑暗现实的压迫下,爱国之情深埋心中,不得抒发,空怀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②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生机,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喷发而出,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诗文大意,抓住6\n关键词,把握内容间的联系,体会感情表达。第三节中后三行诗分别写了煤的前身、过去和今朝。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今朝“才得重见天光”。从字面上讲,讲的是煤的形成过程,其深层含义要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的主旨来分析。这首诗采用拟人的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祖国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所以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原本是国家有用之才,但被旧制度埋藏不能发挥,心中有委屈、苦闷、彷徨,不过,也正是“活埋”的痛苦使“我”变成发热发光的煤,所以,仅有思念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真诚的奉献和牺牲,效力之机已来,“我”愿为祖国献出一切。所以“炉中煤”今朝的心理就是愿为祖国献出一切。8.答案:(1)这句诗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同时也显示了因果的脉络。(2)首尾两节的呼应,强调了“我”对祖国的苦恋与奉献,也使得诗歌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第一问,“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诗的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同时使诗歌的格式整齐有序,显示了因果的脉络。第二问,结尾与开头形成重章复唱,是诗人爱国主义感情的凝聚点,也使得诗歌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