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高一年级上册语文:8.《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
ppt
2021-12-17 15:53:21
16页
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新课导入:同学们都学过过历史,对本文的主人公梁启超有哪些方面的解?明确: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资料一:“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走近梁启超青年时期的梁启超,资料二:在康梁师徒之间,由于梁启超颇有主见,对乃师并不完全惟命是从,康有为对他很恼火,尤其是梁启超违背他的意愿,暗中与孙中山协商合作方案,事虽未成,康氏却耿耿于怀。尤其是面对乃师违背民国历史发展潮流,为帝制复辟大造舆论,甚至追随张勋之流,为宣统帝草拟“诏书”,梁氏在讨伐复辟逆流时,也拿乃师陪榜,康氏恨之入骨,大骂“梁贼”。康氏谢世时,他带头募捐,主持身后,而且披麻戴孝,痛哭失声,率清华国学研究院众弟子在法源寺开吊3日。每当来人行礼,又是他始终站在孝子位置,答礼不疲。,资料三:1926年初,任公患有尿血症,协和医师诊断为右肾有肿瘤,建议割除。挨刀之后,方知右肾完好无损,割除之后,尿血依然未止。梁氏家属为之气愤,舆论矛头直逼协和。但在任公看来,医师并非有意为之,医疗事故无法绝对避免,加之协和乃美国人创办之医院,那是科学的象征,不能因为自己的手术失误而使国人怀疑科学,让守旧者找到口实。他坦然忍受事故,劝慰家人,还以《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为题撰文,站在协和一边,“敬告相爱的亲友们,千万不必为我忧虑”,一场非同小可的医疗事故所引起的风波得以化解为零。手术之后才过3年,肾的主人就撒手尘寰了。,读了以上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对梁启超的看法。明确:爱国尊师宽容,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曾追随康有为参与百日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后,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后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又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晚年任清华大学研究员教授,一生著述达千万字,编为《饮冰室合集》。(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政变逃亡日本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忧心如焚)。(出任司法总长时的梁启超),走近梁实秋,梁实秋,现代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浙江杭州人。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求学期间开始写作。1923年赴美留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编辑刊物。1949年去台湾。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还独力译有《莎士比亚全集》,晚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课文选自他的《槐园梦忆》(1974)。(1903─1987),阅读文本品味本文作者的语言:“……,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精练、传神地表现出人物的特征简单的几个动作表现其自负、谦逊的风格,逼真、传神“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四字短句使得句式整齐,音律和谐,充满韵味,感受人物:梁启超在创作梁启超蜡像,合作探究1.小组探讨: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何特点?找出这些描写的语句,作些旁注。开场白——声音——内容——表情——肖像特点——神态——语言——动作——独特(谦逊又自负)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沉稳睿智)丰富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丰富)堪称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眼神光芒四射(潇洒自信)生动有趣(自负谦逊)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手舞足蹈(自由洒脱),肖像: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眼神光芒四射(潇洒自信)神态:语言:动作: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自负、谦逊)(风趣、博闻强记)(自由洒脱、感情丰沛)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思考:本文写出了梁启超的哪些性格特点?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的?,2、本文名为记叙一次演讲,实际是通过写事来写人。那么作者心目中的梁启超是什么形象呢?明确:在文坛上,梁任公是位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有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教师小结:在文坛上,他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清华讲学时期的梁启超),作业布置:请模仿本文写人手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老师。要求:1.抓住细节,突出特征;2.语言简洁,描写生动;3.不出现老师的姓名、学科;4.完成后由各小组推荐,本人朗读,由听众辨别是哪位老师,看谁写得最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