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第4课篇目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课时检测(附解析)

第4课篇目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课时检测(附解析)

doc 2022-01-11 08:11:03 7页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一、语言运用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的百货大楼前,立着一尊雕像。人们塑起它是为了纪念一位普通的劳动者——张秉贵。张秉贵生前________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担任售货员,他从没有因为自己工作的平凡而放松要求,而是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________提高服务质量。(    )。面对这种情况,张秉贵苦练工作技能,练出了称重“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技,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每逢节假日,张秉贵在柜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但他始终面带微笑,热情地为每一个顾客提供耐心________的服务。他这种爱岗敬业,人们被誉为“一团火”精神。张秉贵虽然没有做出什么________的大事,但是他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工作,为他人和社会作出了贡献,在平凡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值得人们尊敬和颂扬。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长期 想方设法 周到 惊天动地B.长期 挖空心思 周密 翻天覆地C.长久 想方设法 周到 翻天覆地D.长久 挖空心思 周密 惊天动地解析:选A 长期:①长时期;长时间。②属性词,时间长的;期限长的。长久:时间很长;长远。文中说的是张秉贵长时间担任售货员,应用“长期”。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计。(多含贬义)想方设法:想尽办法。文中说的是张秉贵想尽办法提高服务质量,应用“想方设法”。周到:各方面都照顾到,不疏忽。周密:周到而细密。这里说的是张秉贵服务细致,照顾全面,没有细密的意思,应选“周到”。惊天动地:①形容声音特别响亮;②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翻天覆地: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②形容闹得很凶。文中说的是张秉贵没做什么伟大的事情,应用“惊天动地”。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柜台前顾客排起长队就是因为物资匮乏B.当时张秉贵还是一个普通的售货员C.当时社会物资匮乏,人们生活艰苦D.当时因为物资匮乏,顾客常常要在柜台前排起长队7 解析:选D 根据后面的“面对这种情况”“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可知,括号内陈述的应是张秉贵面对的具体情况,且这种情况会造成顾客等待时间很长,所以选D。A项强调物资匮乏,B项强调张秉贵是普通售货员,C项强调人们生活艰苦,都与后文陈述的内容不衔接。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答:                                                                        解析:画线句存在如下错误:一是成分残缺,“爱岗敬业”后可添加“的态度”等;二是中途易辙且搭配不当,应将“被”放在“人们”前。参考答案:他这种爱岗敬业的态度,被人们誉为“一团火”精神。4.以下是选自媒体的一段文字,介绍了“劳模精神”的主要特征,请你认真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新中国成立后劳模辈出。从王进喜、倪志福、时传祥、张秉贵、雷锋、郝建秀、王林鹤……到徐虎、王选、袁隆平、李素丽、宋鱼水、许振超、郭明义等劳模身上,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都体现了一个时代劳动者的价值。社会学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对“劳模”作了如下解释和评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简称,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学习的楷模,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他认为,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1)简要概括“劳模精神”的五个主要特性。(20字以内)答:                                                                        (2)用一句话概括出学习劳模的意义。答:                                                                        解析:第(1)问可以用几个词语概括,第(2)问明确要求是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中列举了大量的人物,虽然他们身上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劳模”,他们的共性主要体现为“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思想性、教育性”,所有这些都是值得人们学习的,学习他们就是“崇尚劳动光荣,体现劳动价值”。7 参考答案:(1)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思想性(道德)、教育性(学习)。(2)崇尚劳动光荣,体现劳动价值。5.请选择恰当的语句填入文段横线处,只填序号即可。改革开放40年,北京各行各业涌现出不少榜样人物。在“历史巨变”展区“榜样的力量”互动项目中,贾立群、宋鱼水、张秉贵三位北京市民光荣入选。“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是时代的楷模,他们身上传承着千年古都的古道热肠,更彰显着大国首都的道德风尚。那是一种    ,时刻牢记“首都无小事,事事连政治”;那是一种    ,尽职尽责为打赢改革发展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那是一种    ,将奋斗融于岗位,融于人生,用心血和汗水追梦逐梦;那是一种    ,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品格熔铸于真情小事。①建设首都的使命担当 ②凡人善举的人间大爱③“拼搏为美”的精神品质 ④热爱国家、热爱首都的真挚情怀解析:第一空“首都无小事,事事连政治”是“热爱国家、热爱首都的真挚情怀”,第二空“尽职尽责”应是“担当”,第三空“用心血和汗水追梦逐梦”是“拼搏”,第四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是“人间大爱”。参考答案:④ ① ③ ②6.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根据要求答题。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播出后,备受热议,在舆论场中引发多方好评。节目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绝知此事要躬行》等12集。根据上面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了解,请阐述该节目备受好评的原因。答:                                                                                                                                                                                    参考答案:①节目的名字好,“平”字运用双关,既指习近平总书记,也指总书记的语言深入浅出,质朴平易;②忠实传达出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全心为民的深沉情怀(“近”“民为本”等);③内容接地气,家国并举,既有家也有国;④表达出对中华美德(孝、实践等)的高度重视;⑤流露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7 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材料一: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陈 凌“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千百年来,牛都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这也是人们爱牛、敬牛、颂牛的一个原因。画家李可染便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像其父亲钱玄同所寄望的,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还在于它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7 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拼搏出来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牛年将至,很多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寄语:“2020,‘鼠’实不易;2021,‘牛’转乾坤。”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就要使出“牛力”。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每个人都“牛劲十足”,新的一年必定“牛气冲天”。(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材料二:人类驯养牛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是家牛最早驯化地之一,东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均有相关考古发现。在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上,牛的特殊地位和精神价值愈发凸显,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我国先民对牛的崇拜早在史前就已存在。传说中华文明始祖之一的神农氏就是“人身牛首”的形象;蚩尤“人身牛蹄,头有角”;大禹每治好一处水,就要铸铁牛投入水中,以镇水患。这些神话传说中明显带有牛崇拜的文化信息。在传统社会中,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常作役力之用,也被民间视为财富的象征,用作交换媒介。在汉字中,与驯养动物、农业耕作相关的不少字都属“牛”部,如“牵”“牧”“特”“物”“犁”等,由此可见牛在我国先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牛与铁犁的结合成就了农业社会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社会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推动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奠定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基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牛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周易》中有“坤为牛”的记载,将牛视为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的象征物。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牛的形象几乎随处可见。人们以牛明志,以牛喻事,以牛喻人,创作出大量文艺作品,从诗词歌赋到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无所不包,生动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体现了先民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牛也从生存发展的工具深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产生着深远影响。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人与牛形成了亲密的共生关系,人们将任劳任怨、奉献、勤恳、敦厚等优秀品质赋予牛7 ,形成了大量有关牛的隐喻表达,通过文艺作品不断强化和广泛传播。如唐代柳宗元的《牛赋》中“抵触隆曦,日耕百亩”“牛虽有功,于己何益”,歌颂牛低头耕耘、不计回报的精神。臧克家笔下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歌颂牛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鲁迅笔下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歌颂埋头苦干、不计得失、为人民服务的人,这些特质构成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核,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摘编自孙佳《牛年漫话牛文化》,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爱牛、敬牛、颂牛,所以牛成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等精神的象征。B.文中所引臧克家的诗句生动形象,赞美了牛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精神,完整阐释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涵。C.传统社会中,牛价值巨大,既是作为役力的重要生产资料,又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当作财富进行物质交换。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牛的精神不仅不会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会被赋予新的内涵而发扬光大。解析:选D A项,因果倒置;B项,“完整阐释”错误;C项,“被当作财富进行物质交换”不合文意,原文中说的是牛“用作交换媒介”。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意在表明牛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因而成为人们赞美的对象。B.牛与铁犁的结合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社会的首次技术变革,使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为中华农耕文明奠定了基础。C.唐代柳宗元的《牛赋》中“抵触隆曦,日耕百亩”“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和画家李可染对牛精神的解说是大体意义一致的。D.“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和《周易》中“坤为牛”的描述,分别表明牛具有勇于开拓和厚德载物的精神。解析:选B “首次技术变革”错误,原文是“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从而为中华农耕文明奠定了基础”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奠定中华农耕文明基础的,应该是这次技术变革引发的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9.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7 A.古人云此水,一歃(shà,饮,微吸)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吴隐之《酌贪泉》)B.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王安石《耕牛》)C.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毛相林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解析:选A 《酌贪泉》主旨为做官清廉,与材料一的观点无关。10.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答:                                                                                                            参考答案:①引用论证。如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鲁迅的诗句等。②举例论证。如文章列举李可染、钱三强等名人事例。11.两则材料的写作对象都是牛和牛文化,但其内容的侧重点和行文脉络不尽相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答:                                                                                                                                                                                    参考答案:内容侧重点:材料一为“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及新的时代内涵,材料二为中华文明史中牛的重要地位及精神价值。行文脉络:材料一先指出牛的精神品质及新的时代内涵,再依次展开论证,最后号召人们学习牛的精神;材料二从牛被驯养写起,围绕牛文化,对牛在生产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及精神价值依次论述。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