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15李清照词二首作业(附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5李清照词二首作业(附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doc 2022-01-11 09:08:33 3页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李清照词二首(一)语言运用1.(2020·湖北省十堰市高三元月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生百年,似乎每年零点几度的气温上升,并不会带来什么致命的改变。可日积月累,(    ),却一次又一次刷新着人类有史以来的气象纪录。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这个现象,并开始付诸于行动。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世界气象组织借此主题表达了对保护生命和财产免受极端天气________以及开展长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如今,我们应当加快推进全球气候保护行动,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宏大的________问题面前,个人的努力看上去渺小,但千万人的努力________起来,绝对可以改变世界,比如说少开车,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使用节能产品……在我们还能掌控自己乃至地球命运的时候,行动起来,永远________。(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此产生了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B.由此而产生的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C.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由此而产生D.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是这样产生的【答案】B 【解析】“由此”指“气温变化”,紧承上文,应该放在开头,排除C、D;另外,下文“刷新着人类有史以来的气象纪录”的主语中心语是“异常天气和气候现象”,所以选B项。(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付诸行动。B.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付诸行动。C.对于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付诸于行动。D.地球已经出现的变化,人类活动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付诸于行动。【答案】A 【解析】B.应在句首加上“对于”。C.应去掉“付诸”后面的“于”,“诸”就是“之于”的意思。D.兼有B、C两项的错误。3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侵害  全局性  会聚  桑榆非晚B.侵犯  全球性  汇聚  桑榆非晚C.侵害  全球性  汇聚  为时不晚D.侵犯  全局性  会聚  为时不晚【答案】C 【解析】侵害:侵入而损害;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侵犯: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侵入别国领域。全球性:指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局性:一般是政治性术语,即实物的主体层面,基础层面和主要层面。汇聚:聚集。会聚:聚集(多用于人,有会合后还会分开的意思)。为时不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桑榆非晚:早先的美好时光虽然已经消逝了,但如果从现在开始珍惜时光,发愤图强,也并不晚。2.下图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的会徽,简要说明主体图形的寓意。【答案】(示例一)主体图形像海浪(或:海字的偏旁),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的主题。(示例二)主体图形像海岛,寓意展翅高飞,乘风破浪。(示例三)主体图形像桥梁,寓意国际合作。(示例四)主体图形像胜利的V,寓意合作共赢。(示例五)主体图形像“众”,寓意齐心协力,共同发展。(二)诗歌阅读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蓼园词选》对这首词有以下评价:“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里“无数曲折”是指什么?【答案】(1)一首小令,竟写出了许多层次:雨疏、风骤、残酒、浓睡、卷帘、海棠等。可谓极尽曲折了。(2)根据词的意境,写出下列人物对话:①词人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卷帘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词人又纠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答案】①海棠花怎么样了?②还好,还好,一夜风雨,海棠依然和昨天一样。③你再细看看,应该是那红花见少,绿叶见多了吧!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答案】上片主要通过对月、桐、人声、鸿等事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2)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答案】本词反映了苏轼抑郁寂寞、孤独痛苦的心绪;同时也反映了他孤高峻洁、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