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复活节选检测(附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doc
2022-01-13 10:00:03
7页
复活(节选)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栅栏(zhà)惊讶(yà)暖和(huo)鬈发(juǎn)B.啰唆(suo)哽咽(gěng)竭力(jié)堕落(duò)C.祈求(qǐ)饶恕(shù)稍息(shào)外强中干(ɡān)D.睥睨(nì)窘态(jiǒng)害臊(sào)步履轻盈(lǔ)答案:B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身上有一样东西,同他水火不相容,使她永远保持现在这种样子,并且不让他闯进她的内心世界。B.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幅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但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C.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意。D.小说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小说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栉风沐雨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B.他可是学习雷锋的老模范了,几十年来,光在路边信手拈来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C.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有人甚至认为是男士的“足球”、女士的“巧克力”……我嘴上虽然没有否定,心里却不以为意。7
D.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D.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答案:C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 。 , 。 , , 。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 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②心是烦恼的根源③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④亦是快乐的根源⑤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纠缠中⑥我们无法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A.⑤②①③④⑥B.⑥①③②④⑤C.⑤②④⑥①③D.⑥②④①③⑤答案:C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苦 恼契诃夫7
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大片的雪花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车夫约纳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赶车的,到维堡区去!”约纳听见了喊声。“赶车的!”约纳猛地哆嗦一下。从沾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为了表示同意,约纳就抖动一下缰绳,于是从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来……约纳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什么?”军人问。约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约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车夫就又伸长脖子,用一种稳重的优雅姿势挥动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在赶车座位上又不动了……大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第三个却矮而驼背。“赶车的,到警察局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如今在他都是一样,只要有乘客就行……“好,走吧!”驼子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快点跑!”7
约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他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约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囔囔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约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约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影。后来他们走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袭过来……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约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约纳的胸腔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种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约纳已经回到大车店,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约纳瞧着那些睡熟的人,后悔不该这么早就回来……“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往水桶那边走去。“你是想喝水吧?”约纳问。“是啊,想喝水!”“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约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一点影响也没看见。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有条有理,详详细细地讲一讲才是……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是啊,他现在可以讲的还会少吗?听的人应当惊叫,叹息,掉泪……“去看一看马吧。”约纳想。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想起燕麦、草料、天气……关于他的儿子,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不能想的……跟别人谈一谈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样,那太可怕,他受不了……7
“你在吃草吗?”约纳问他的马说,“好,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是啊……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只要他活着就好了……”约纳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玛·姚内奇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哈气。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公约纳是一个勤劳善良、生活窘迫、孤苦伶仃、悲怆伤痛、无人同情的俄国底层劳动人民的典型,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中底层劳动人民悲惨处境的写照。B.马车夫约纳刚死了儿子,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这个微不足道的愿望竟成了无法实现的“奢望”。这和鲁迅《祝福》里的祥林嫂讲述她儿子阿毛被狼吃掉时的遭遇是一致的。C.作者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件为素材,以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主角,反映的却是重大社会问题,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D.《苦恼》就是在讲述一个悲伤的故事。悲伤的谈话意味着,不但所谓的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不能沟通,即使同为下层社会,沟通同样是不可能的。答案:B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用细描的方式来描写环境和刻画人物。雪花纷飞渲染沉重凄凉的氛围,一动不动的车夫,虽然不发一言,却足以使读者窥探到他内心的沉重负担。B.小说的第二段第三句话连续出现“伛”字,契诃夫没有直接描写约纳的内心世界,但通过身体“伛”着的样子明白无误地传达了他的悲苦心境。C.小说在写约纳等待乘客的过程中,出现了约纳和他的小马的姿势对应,意味深长。这其实为小说结尾约纳向马倾诉埋下了伏笔。D.当年轻人到达目的地后,约纳还“久久地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影”,从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得知约纳是多么孤寂,只是想有人和他说话。答案:A7
8.有人说《苦恼》这篇小说是以冷静的笔调来表现小人物在冷漠环境中生活的无声悲哀,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答案:①冷静的笔调:小说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运用现实客观的写作方法去展现马车夫有苦无处诉的遭遇,笔调客观冷静,引人深思。②表现主题深刻:作者通过描写马车夫约纳不断想向人倾诉丧子之痛,却屡屡受挫的现实,来表现底层人民的无声悲哀和社会环境的冷酷无情。9.小说的结尾,作者给约纳安排了一个倾诉苦恼的对象,于是“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答案:①与之前的遭遇进行对比。他尝试对军人、三个年轻人、大车店的青年人进行倾诉,却没有人愿意倾听,只有陪伴他的小马似乎可以让他倾吐苦恼。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的麻木冷漠,沟通的不可能。②深化主题,平平淡淡却意味深长。写出了主人公的多重苦恼,生活艰辛之苦恼,孩子去世之苦恼,以及无人倾听开解之苦恼。③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引人深思。结尾的倾诉对象——马,只能倾听不能回复,让人读来更感心酸伤感。三、语言运用10.下面两则材料都谈了个人的修身实践,请比较分析它们侧重点的不同,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认识。人之性格可长成芳草亦可长成杂莠,故须适时浇灌前者而芟除后者。——弗兰西斯·培根《说人之本性》你说:“不值得做什么努力,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完善。”但是要知道,你的使命不在于达到完善,而在于越来越近地走向完善。——列夫·托尔斯泰《生活之路》答案:不同:前者谈的是人的性格良莠不齐,对其中好的要培养,坏的要铲除;通过设喻,侧重揭示修身实践的方法。后者谈的是人们应该怎么看待个人的修身过程,只要不懈努力,必将趋于完善;通过批驳,侧重阐述修身实践应具有的态度。认识:第一则材料启示人们,应常反躬自省,辨善别恶,进而付诸行动,去恶扬善,提升自我。(或:第二则材料启示人们,应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防止消极怠惰、自暴自弃,只要积极行动,并持之以恒,就可不断接近目标,实现理想。)11.下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画面。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7
答案:示例:小男孩双手托举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与小兔子很亲昵。天真的小脸上洋溢着幸福陶醉的笑容。小兔子伸出前爪,好像在跟男孩打招呼:“嗨!咱俩是好朋友,对不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