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昆虫备忘录导学案
doc
2022-01-20 11:00:06
4页
4*《昆虫备忘录》导学案课题昆虫备忘录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认“录、凡”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3.在朗读与交流中,了解昆虫的知识,对昆虫、对自然产生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等昆虫的特点。课前准备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查找关于昆虫的资料。(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用时:4分钟)1.课件出示谜语,组织学生展开猜谜活动:像架飞机停树梢,专吃蚊虫本领高。它若是在低空飞,即将下雨它报告。 2.课件出示蜻蜓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名字或查阅的资料交流对蜻蜓的认识。 3.出示课文中其他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以及对它们的了解。4.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交流由文题想到的内容。 5.教师以“备忘录里记录了什么”引领学生进入新课。1.学生读谜语,根据谜面猜出谜底:蜻蜓。 2.学生看图片,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蜻蜓。 3.学生积极交流。 4.学生读课题,在积极的思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5.学生做好读书准备。1.猜谜是学生喜欢的方式,以轻松的形式开始新课的学习。 2.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对昆虫的了解,为了解课文中的内容做准备。3.在表达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清楚表达、有序表达。4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用时:16分钟)1.引导学生展开自主识字活动: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并圈画生字及不理解的词句,再借助工具书等解决这些问题。 (2)教师引导小组长展开难字、难词整理活动。 2.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小组长整理的难字表,组织学生共同商议解决方法。教师相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指导: (1)形近字对比识字: 膜—摸 凡—几 距—拒 绸—稠约—钓 斑—班(2)去部件识字:绿-纟=录 (3)拆部件识字:膜=月+莫 款=士+示+欠 瞎=目+害 (4)识记多音字“蚂”,可用扩词法对比不同字音组成的词语。 (5)易错处区分:“益”的上部分不是“兴”。 3.教师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巩固每一个字音。 1.学生展开识字学词活动:(1)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一查字典,也可以问一问同学。(2)学生将自己不能解决的生词或读不准的生字提供给小组长,记录下来。 2.学生根据屏幕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1)学生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字的字形,找到它们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2)学生添减部件区分识字。 (3)学生用部件组合识字。 (4)小组交流识记多音字“蚂”。 (5)学生找到易错处识字。 3.学生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4.学生大声朗读投影仪中的词语,并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1)学生可以想一想在哪里遇到过这个词,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词义,遇到困难时可以查找字典。 1.识记生字仍是学习的重点,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 2.识字方法是多元的,还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识字,例如,“瞎”,眼睛坏掉了就是“瞎”。去银行存的钱就是“存款”,就有“款”这个字。3.出声朗读课文既是检验对生字的掌握,也是为下步的学文做准备。4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小组长整理的生词表,组织学生交流生词的意思。 (1)学生根据提出的生词,说出自己的理解。 (2)教师组织学生到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大声朗读。(2)学生大声朗读句子,一边读一边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三、再读课文,感知理解(用时:17分钟)1.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复眼”部分。 (1)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学生思考:“复眼”是什么?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捉蜻蜓或苍蝇时,它们的反应速度。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会是什么样子? (4)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蜻蜓”的知识。 2.引导学生交流学习“花大姐”部分。 (1)教师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花大姐的漂亮?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 (2)课件出示学生圈画的句子,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膜翅、硬翅”。 1.学生朗读并交流: (1)学生朗读,交流复眼的知识。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噌”理解,拥有复眼的昆虫视觉灵敏。 (3)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学生默读课文,并展开交流。 (1)学生朗读后交流: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2)学生结合图片了解“膜翅、硬翅”。 (3)学生结合语句了解“小圆点”。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对益虫与害虫的看法。 1.教师要努力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对新的知识能较快地接受。 2.阅读方法是多元的,教师要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认真读文,边读文边思考,边做标注,阅读中抓住重点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4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瓢虫身上的小圆点。 (4)引导学生围绕“益虫与害虫”,发表自己的意见。 (5)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瓢虫的原因,并为瓢虫画像或做档案。 3.引导学生默读“独角仙、蚂蚱”部分,了解这两种昆虫。(1)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其中的一部分,画一画相关的语句。 (3)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5)学生朗读课文,阐明观点。动手为瓢虫画像或做档案。 3.学生自主学习后两部分。(1)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梳理方法。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学习,圈画语句,提出问题,画像,做档案等。 (3)对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同时认真倾听,对他人的发言进行肯定或补充。教师组织学生为昆虫画像或做档案,一方面是对相关知识的整理,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也激励学生有效地开展下一步的学习。4.在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及时总结学习方法,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与意识,用方法指导实践,提高学习能力。四、学会思考,拓展提升(用时:3分钟)1.读了课文,你对昆虫有了怎样的认识?有什么想法?先在小组讨论交流,再集中汇报交流。 2.布置作业:选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与同学进行交流。 1.学生组内交流,发表见解,再进行全班交流。 2.学生完成作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阅读,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可以是昆虫的具体知识,也可以是根据某一点而展开的想象或发明构想等。教师要给予肯定、鼓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