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doc
2022-01-20 11:00:06
5页
1古诗三首课堂实录《绝句》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孩子们,当我们想到最亲爱的妈妈,我们不禁会想起古诗《游子吟》(学生有感情的背诵),想到滚滚奔流的长江,又会想到古诗《浪淘沙》(学生背诵)。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古诗的魅力吧! 二、通读 1.师:这是我国唐朝伟大诗人杜甫写的诗《绝句》。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生:反复读,将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师生对读 个别读 齐读 2.整体感受诗歌 《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诗的感觉。 三、了解大意,感受春之美 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师追问: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 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 (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 (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 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到:迟日江山( ),春风花草( ) 师:诗中还有气味呢,谁闻到了? 生:香 读出来 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连小动物们也被吸引出来了? 学习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生:读以上两句 师: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读出来 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读出来 5
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读出来 喜欢这春色吗?读全诗 四、拓展 师:杜甫也因为喜欢这春色,写了不少诗来赞美: 1.略读两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 杜 甫 黄 四 娘 家 花 满 蹊 , 千 朵 万 朵 压 枝 低 。 留 连 戏 蝶 时 时 舞 , 自 在 娇 莺 恰 恰 啼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花多的特点,了解后两句的对仗写法,感受春天美好。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春雨,感受春雨润物无声的美好。 2.欣赏吟诵调《春晓》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要点:了解吟诵调,感受春天的美好。《惠崇春江晚景》精彩教学镜头课堂实录 一、师: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在画中怎样表现“春风”? 生1:用线条直接画出来。 生2:画被风吹歪了的叶子。 生3:画孩子在放风筝。 二、师:春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这些景物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比如柔柔的春风。 生1:老师我可以造一个句子吗? 师:可以。 生1:我想说的是“可爱的燕子”,造句是“5
春天来了,可爱的燕子从南方飞来了,花儿向它点头,小草向它招手,大树爷爷张开双臂拥抱它。” 师:真精彩的回答,这个句子用到了几种修辞手法? 生2:两种,分别是拟人和排比。 一、师:苏轼诗唐宋八大家之一,谁了解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生3: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 (三年级孩子能掌握唐宋八大家,不禁想点个赞!) 二、师:“竹外桃花三两枝”,试着按这样的格式再说两个句子? 生举手寥寥无几,思考状。师:“竹外”就是“竹林外”的意思,表示地点……生恍然大悟,举手者明显增多。 生1:窗外梨花千万朵。 生2:天上大雁三四群。 生3:田里禾苗千万颗。 ……三、师:《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有什么异同? 同——生1:都是写的春天。 生2:每首诗都写了两种动物。 异——生1:前者春天,后者初春。 生2:前者是杜甫亲眼所见,后者是苏轼看画所作。 生3:前者是作者用了视觉、嗅觉,后者作者用了视觉、想象。 (课堂的生成,格外有趣) 《三衢道中》课堂实录一、复习学过的两首古诗,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2.师:曾几的《三衢道中》又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呢?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三衢道中》 二、解读诗题,了解作者 1.师:读题目,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生:三衢山的道中2.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5
课件出示: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州)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著有《茶山集》。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了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三、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1.掌握生字。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纠正字音。(3)指名读,汇报生字。 师指导:溪、泛:左部都是三点水旁。与水有关。溪右边中间部分有点。 减:减法的减。 梅:左边是木字旁,右边是每天的每。 (4)指导写字。 课件演示梅、溪、泛、减的书写。这四个字,都是左窄右宽。溪:写时注意右部分,“爫幺大”,不要忽视中间的幺有点。写时要紧凑。减:右边不是成,里面是一口。 (生练习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2.标出停顿,读通读顺。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4.读古诗,提出疑问。 (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与同学交流。 (3)作者的心情怎样?5.学生交流汇报。 6.你读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7.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生1: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师: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日日晴),给人以(喜悦)之感。这句应该怎样读? 学生练读。 5
生2: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而行。尽,尽头。 生3: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师: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写了什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它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指导学生读这句诗。 师:这两句诗的意思:梅子成熟的季节,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都是晴朗的日子,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以后再走山路。 师: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那么,该怎么读这两句诗呢? 生交流读师:正当诗人走在山路上的时候,看到树上美丽的黄鹂,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下面两句。绿阴不减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绿阴:苍绿的树荫。阴,树荫。 不生2: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生3:黄鹂:黄莺。 师:这两句诗的意思:一路上绿阴并不比时看到的少,而绿阴深处又传了黄鹂的声声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师:黄莺清脆的叫声突出了山林的寂静,绿阴、黄莺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那么,该如何读这两句诗呢? 生交流读8.朗读古诗并想象画面。 9.欣赏江南景色。 10.学生配乐诵读古诗。 四、综合比较,总结全课 1.将这三首古诗连着背一遍。 2.比较异同: 同:情感同。(都是表达喜爱之情) 异:内容不同;作者朝代不同;景物地点不同。 3.布置作业。 读古诗,想象画面,为喜欢的古诗配一幅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