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6 陶罐和铁罐导学案

6 陶罐和铁罐导学案

doc 2022-01-20 11:00:09 5页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6《陶罐和铁罐》导学案课题陶罐和铁罐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认“陶、罐”等11个生字,会写“骄、傲”11个字,能正确读写“国王、骄傲”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课前准备1.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出示实物,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教师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实物,说一说陶罐与铁罐各自的特点,谈话引入新课。  1.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它们的名字。 2.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教师板书后,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教师如果没有条件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实物,也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图片。二、学会生字新词,理清文章大意(用时:25分钟)1.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1)师生共同交流识字方法,理解词语。 (2)课件出示生字,组织学生认读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2.引导学生读文,巩固生字,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采用朗读和自由读的形式,熟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相应的序号。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在小组内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交流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1)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鼓励学生边读书边做批注。 2.教师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多种渠道理解词语的意思。 5 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陶、骄、傲”;运用巧记来辅助记忆“虚、懦、弱”;运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忆“捧、价”;也可利用强化记忆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自由读、领读、开火车读生字。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生字。 2.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声音要洪亮。(1)对学生的识记方法进行概括,或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2)本课的生字结构较复杂,教师要针对字的笔画或者结构进行指导。如:“谦”的右侧是两竖。三、熟读课文,理清层次(用时:7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铁罐奚落陶罐的,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陶罐和铁罐的结局。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针对自然段。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找到的自然段,说一说这样安排的理由,并在小组内自由地读一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分段的理由,帮助孩子了解文章结构。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1.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教师布置作业: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语句。    1.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抄写语句。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评比,评选出最佳的“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1.教师听写词语,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1.学生写词语。  2.学生回顾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述的故事。    5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用时:3分钟)2.引导学生回忆: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教师可找识字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进行板演,以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指导。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用时:18分钟)(一)引导学生学习第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组织学生朗读第1~9自然段。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奚落”的意思。 3.引导学生读文思考,出示问题: (1)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来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4.课件出示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各自的态度。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 (二)引导学生学习第10~17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一)1.学生自由朗读第1~9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几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2.学生读文理解“奚落”的意思,(讥讽嘲笑)并用它说一句话。 3.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读文,并画出相关的句子。       4.学生自读自学这些句子,体会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铁罐:傲慢、狂妄;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5.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  (二)学生快速默读第10~17自然段,小组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一)1.指读第1自然段,围绕“铁罐看不起陶罐”引导学生探究“看不起”的原因。  2.联系铁罐的语言及神态体会“奚落”的含义,并强调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3.为孩子规定研究时间,画出相关的句子时要注意区别符号或者标注问题的题号。 4.结合学习卡进行小组内学习,体会陶罐与铁罐的态度。  5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的?铁罐是什么样的?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要注意指导陶罐的话语气要不卑不亢。语言平和、理直气壮。 (二)1.由于课文较长,这部分内容可相应略讲。引导学生理解第14自然段对陶罐的描写,体会陶罐的特点。  2.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来理解陶罐的价值及铁罐消失的原因。三、联系实际,感悟道理(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一说从这则童话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这则寓言将(     )和(     )拟人化,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告诉人们(               )。1.学生再读课文,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童话中蕴含的道理。  2.学生完成练习。在引导学生谈收获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然后再让学生谈收获。1.教师总结:1.学生根据教师的总结,对课文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理解。    2.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练笔。    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伊索寓言》等文章,再请学生模仿练笔效果会更好。5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用时:9分钟)其实,陶罐、铁罐和我们人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在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要更多地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尊重别人。2.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像陶罐和铁罐这样的例子。布置练笔:课后,请同学们模仿本课,编一篇具有深刻道理的童话故事。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