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课堂实录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课堂实录

doc 2022-01-22 12:00:02 13页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1古诗词三首课堂实录《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 (学生交流:春夏秋冬)师:是呀!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注意“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2.读诗题,解题意。 (1)师:请同学来读诗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学生自由交流)(点拨:“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即兴”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2)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3)师:《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3.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课件出示: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南宋名臣、文学家、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认识生字,课件出示:杂稀篱蜻蜓 指名读,个人读。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 2.指导书写 “蜻、蜓、稀”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 13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课件出示: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3)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个人自由朗读。 (2)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 (学生自由交流)3.小声自读,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怎么样?(学生交流后师归纳) (归纳: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板书: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齐读)  4.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交流学法 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 生1:可以借助课文注释理解。 生2: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 生3:还可以问老师。 ……师:13 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  2.学生自学。 3.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   (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  (指点“惟有、日长”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惟有:只有;日长:天长了。) (2)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  (3)教师随机点拨,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流畅。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 (4)(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4.质疑: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五、品词赏句,想象悟情1.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课件出示: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2.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课件出示:  (1)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读诗思考: 师: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学生交流后师归纳)(归纳: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六、再读古诗,交流探究    1.师: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第四句中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以动写静。(板书:宁静 以动写静)     13 师:总结: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 2.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朗读这首诗,体会意境。 3.尝试背诵: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 七、总结交流,拓展阅读 1.师: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学生交流后师归纳)(归纳: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  2.师: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宿新市徐公店》课堂实录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师:(课件出示书中插图)大家看看图,图上都画了些什么景物? 生:我看见了蝴蝶。 师:你观察很仔细。 生:我看见了金黄的油菜花。 生:我还看见了一些格子。 师:哦,这是篱笆。一起说“篱笆”。生读。 师:是呀,多美的一幅画。看,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浓浓的树阴。黄色的蝴蝶在黄色的菜花丛中飞舞……多有趣的画面,这画面中还藏着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呢! 师:请大家翻开书P2,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老师一笔一画认真写,你们也要这样写字哟。老师边写边解诗题,诗人杨万里在新市的徐公店住宿。跟老师一起读课题:宿/新市/徐公店/。齐读课题 师:不错,想读诗吗?那可要现过生字关。(课件出示生字) 师:请大家在书上把这几个生字圈出来,自己好好读读。然后用多种形式认读这些生字。师:生字会读了,诗中的生词会读吗?(课件出示生词) 疏疏 儿童 菜花 急走 无处寻 追黄蝶 一径深 未成阴 (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词语,特别强调词语连读。) 师:真了不起,生字读准了,生词读连贯了,把他们放到句子里还能把句子读通顺吗? 生:能。13 (生自由读诗句) 师:谁来读读?(多个学生读诗,其他学生帮助纠正字音。直到把古诗读通顺为止。)师:真不错,大家把古诗读得这样通顺,了不起。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课件出示图的一部分) 师述:在那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是那样安静,这就是“篱落疏疏一径深”(课件出示诗句) 生读。 师:老师还没感觉到这条路的深远,教你们一个办法:读得慢一些。 生读:篱落/疏疏/一——径——深—— 师:好,这次我听出来了,好安静,路好长好长! (又有好几个学生读诗句,读得很好。) 师:“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读着读着,我感觉到春天正悄悄地离开我们,初夏正向我们走来,看(切换课件)树上的花已经纷纷落下来,可枝头的嫩叶才长出来,还没形成浓密的树阴。谁读读这一句?生:树头新绿未成阴。 师:哦,我好像看到了花瓣正在微风中飘下来呢!老师也想读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说说好像看到了什么? 师读“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生: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的。 生:我好像看见粉红的桃花正从树上飘落下来,雪白的梨花正随风飞扬。 生:我仿佛看见小草绿了,大树枝头长出了绿叶,嫩嫩的,柔柔的。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一起再来把这美丽的画面读读。 生多种形式读“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师:读得这样好,老师要奖励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播放“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动画。随后出示这两句诗。) 师:谁读读这两句诗? 生读。 师:老师想问问你们,捉过蝴蝶吗?当蝴蝶飞起来时,你是怎样的跑? 13 生:快跑。 师:对,诗句中的“急走”就是快跑的意思。可我没听出你在快跑呢!该怎样读这行诗? 生:速度快一些。 师:好,就你读读看。 生读 师:捉蝴蝶一定是很快乐的时,我想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你的快乐。 生读,语调很欢快。 师:可惜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说告诉我为什么蝴蝶飞入菜花看不见了? 生:因为蝴蝶是黄的,菜花也是黄的,所以蝴蝶飞到菜花中,就看不见了。 师:那你认为小朋友没捉到蝴蝶,会是什么心情? 生:有些失望。 师:哦,那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感受? 生读 师:嗯,不错。现在我们再来想想,这几个小朋友会说什么? 生:等一会,它还会出来的。 …… 师:哦,我听出了你等待的快乐,那你读读这两行! 生读 师:老师听出来了,谁再读读? 又一生读 师:了不得,我从你左右摆动的小脑袋看出了你的一些无奈。没关系,待会就有一只更美丽的蝴蝶飞过来。 又请一生读 师:同学们,这一幅美妙的捕蝶图正好被诗人看到了,杨万里看到着美丽的油菜花,看到这追蝶的孩子,看到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无奈,诗人有感而发—— 生接读: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这是一幅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的图画,怎么读才能读好? 师指导读出趣味。 13 师小结: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田园风光呀!看,幽远的小径,追黄蝶的儿童,稀疏的篱笆,长着嫩嫩树叶的大树,一切都这样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虽然小朋友们没捉到蝴蝶,可他们也体会到了捉蝴蝶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首诗,一起来感受诗里的意境美。 生有感情地读全诗。 师:看到大家读得这样有兴致,这样吧,我们来开一个吟诗会。大家比赛,看谁吟诵得最好。 学生自由准备。 学生各种形式吟诵古诗。  《清平乐·村居》课堂实录 师:(板书:居) 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什么? 生:想到房子。 生:想到家。 师:(板书:吴音)“吴音”什么意思? 生:(读书后注释)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今属江西)时写的。此地古代属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因”。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师:“破阵子”是词牌名,词牌名表示一种节奏,一种情境。词的作者是——             生齐读:辛弃疾 师引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师:放音乐。(一段描绘古战场的音乐)从音乐声中你听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生:我听到了战场上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金戈铁马。 师:是啊,气吞万里如虎的战场。下面我们再听一段音乐。放音乐。(一段舒缓的江南丝竹)谈谈你们听后的感受。 生:舒缓的音乐。 生:动听的音乐。 师:可以是哪一首的词牌呢? 13 生:卜算子 师:还可以是哪一首词牌? 生:清平乐。 师:板书:清平乐 (生齐读“清平乐” ) 师:(将题目补充完整)我们一起来读读题目。 生:读“清平乐·村居”。 师:读了“清平乐·村居”,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农村里的房子。 生:我想到了山村里的房子。生:我想到了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真好。他想到了清代诗人高鼎写的《村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我们还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了山村里低矮的草屋。 师:说具体一点。 生:我想到了山村里的草屋,矮矮的,很少的几户人家。  师:引读《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指名读《村居》,相机指导朗读。 wēnɡ ǎo   wò bāo   lián pénɡ 翁   媪   卧剥   莲   蓬 师:为什么念bāo? 生:表示把东西的皮去掉时念bāo。 师:“莲蓬”的“蓬”我们平时念轻声,这里为什么念pénɡ? ……没有人知道。 13 师:同学们,这里是诗词里和仄、押韵的需要。你们看,“小、草、好、媪;东、笼、蓬”。师: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齐读。) 师:古人颂诗时往往还会有动作,(模仿古人摇头状)我们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师生齐读。) 师:古人读诗时还会手舞足蹈,像这样(有节奏地手舞足蹈),师生齐读。 师:诗词是讲究平仄的。平声就是阴平和阳平,声音要拉长,仄声就是上声和去声,声音要短促。老师引读,用手势舞出节奏指挥学生朗读。(师生齐读)师:读了三遍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答看到的画面,教师就用视频出示画面,并要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师:把几幅画拼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再仔细看看,画中好像缺少了什么? 师:放流水声。 生:少了溪水。 师:对。小溪怎么流的呢? 生:缓缓地流着。 生:叮咚地流着。 生:潺潺地流着。 师:说得真好。绿水村边绕,这溪水把几幅画连起来,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让我们在这潺潺的溪水声中再来读地读这首词。(放音乐,师生齐读。) 师:古人用字讲究不重复,可这首词中用了三个“溪”字,重复吗?为什么? 生:不重复。因为这里的三个“溪”表示不同的意思 。 师:具体说说看。 生:第一个“溪”是说在溪岸上,第二个“溪”是说在溪东,第三个“溪”是说在溪头,就是在小溪的上游。 师:说得真好。这里的三个“溪”表示三个不同的地方,并不重复。诗人会在哪儿呢?他在干什么?他看到了什么?生:诗人会在屋外。他看到了小溪。 生:诗人会在屋里,看到了翁媪相媚好。 生:诗人会在小溪边,看到了大儿在溪东锄豆。 13 师:具体在哪儿? 生:在溪对岸。 生:诗人在溪边看到中儿在织鸡笼。 生:诗人在溪边游玩,看到了小儿在溪头剥莲蓬。 师:诗人可能是诗中的人吗?为什么? 生:诗人可能是诗中的老翁。 生:诗人可能是诗中的小儿。 师:放溪水音乐,引读。(让我们再来读读,把诗中的人、景印在心里。) 师:谁来用一个字概括一下你读后的感受? 生:美。 生:爽。 生:好。 师:最好能用诗中的一个字。 生:醉。 师:“醉”字好啊,(板书:醉)村里的景让人都醉了。沉醉不知归路。那咱们就不回去了,和这家翁媪聊聊。引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相媚好”什么意思?生:互相夸奖赞美对方的好。 师: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夸赞对方的好? 生:我来说翁夸赞媪,翁对媪说:老伴啊,你真能干,为我生了三个儿子。 生:翁对媪说,老伴啊,你真漂亮啊,这么大年纪了还是这么美。 …… 师:我们再来夸一夸翁吧。出示: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                          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也很能干,家里全靠你一个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 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真能干,三个儿子全靠你来教育,家里的生活全靠你一个人。 …… 13 师:执子之手,白头偕老。唱(《最浪漫的事》)我们来送他们一个“媚”字,一个“媚”字,让人醉了。我们再来夸夸三个儿子。先来夸夸谁? 生:我来夸大儿:你真能干,知道帮爸爸、妈妈干活了。你真勤劳! …… 师:是啊,引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师:也许什么也没说,就这么媚好,就这样让人醉了。   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小儿就在溪头莲蓬处。”小儿是怎么剥莲蓬的? 生:卧在那儿剥莲蓬。 师:“卧”什么意思? 生:趴的意思。 师:带进诗中去读一读。 生:溪头趴剥莲蓬。 师: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趴”没有“卧”好,不生动。 师:还可以用哪个字? 生:躺、睡。 师:带进去读一读,好不好?为什么? …… 师:那你是怎么理解小儿是怎么卧的?可以是趴着,可以是躺着,还可以是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怎么卧舒服就怎么卧。师:看他的小脚丫,你能让它们动起来吗?引领学生以手代脚丫自在地动,使小儿悠然自得的心情跃然纸上。 师:在看他的神情,他怎样剥的?送一个词给他,他在剥莲蓬时态度怎样? 生:聚精会神 生:全神贯注 生:目不转睛 13 生:专心致志 师:这一动一静,让人醉了。板书:醉中有最 师:那大儿、中儿他们就不喜欢吗? 生:喜欢。 师:你有调皮的时候吗?父母是怎么责备你的? 生:调皮鬼,你怎么不听话? 生:小捣蛋,…… 师:看似责备,实则喜爱。所以说他是“无赖”。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生:和睦的家庭。 生:和谐的家庭。 师:我们不是在创建和谐社会吗?这样的家庭你羡慕吗? 师:看到这情景能不羡慕吗?他更羡慕小儿,所以写了(引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酒不醉人人自醉。经历了征战二十多年沙场的作者,他会怎么想? 生:要是人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多好啊。 生:要是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多好啊。……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翁:你家这么多人就住在这茅屋里,冬天来了,你们怎么过?你们为什么还总是笑容满面呢? 生:我们虽然住得不好,但是我们一家和睦。 生:我们居住的条件虽然不好,但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快乐。 …… 师:茅屋虽小,我住觉宽。物质的富有怎抵得上精神的富有?心安茅屋稳,家贫菜根香啊。师:诗人住在这村子里,他想到了什么? 生:平安。 板书:安居乐业 师:我们再来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师生齐读 ) 13 师:征战沙场,诗人最渴望的是什么? 生:没有战争。 生:国泰民安。 …… 师:板书:居危思安 师:同是醉里,所处的地点不同,但是所想的是相同的,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醉在村居”,这才是所有人的精神家园。 师:伴着音乐《明月几时有》,唱《清平乐•村居》。下课。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