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7 猴王出世教案与反思

7 猴王出世教案与反思

docx 2022-01-24 12:44:16 3页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7*猴王出世[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2.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语句,能猜出大致意思。【语文要素】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教学重难点]能猜出文中难懂词句的大致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教学课时]1课时一、读封面,猜故事1.出示《西游记》连环画封面,学生读图猜故事。2.过渡: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呢?让我们走进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第一回《猴王出世》。二、读全文,猜大意1.猜读题目,了解内容。根据课题《猴王出世》,猜一猜课文主要讲什么。2.出示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同桌互查后全部反馈,教师相机正音。3.猜读课文,了解大意。默读课文,遇到不太理解的词句,画下来,运用我们学过的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资料袋、插图等方法猜读大致意思。(1)猜读全文。①出示资料袋。②把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来,同学互助,完成猜读。③联系上下文猜读句子。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3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2)了解大意。①围绕“课前导读提示”,借助导图,提取关键词句,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怎么称王的。②根据导图概括内容。初步感受神魔小说的“奇”。小结:在读名著的时候,由于背景不同、语言不同,我们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关键词和插图来猜读大致意思。猜读是读名著的一种好方法。三、品神奇,讲称王1.完成故事卡,讲石猴出世。(1)默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石猴出世的相关语句。(2)结合关键语句,合作完成故事卡。(3)结合故事卡,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石猴出世的经过。①出示故事卡,小组合作完成。②交流反馈,借助故事卡讲猴王出世。③想画面,讲“石猴出世”之奇。用自己的话讲石猴出世,可以抓住小说的关键情节,把故事讲完整,在完整、清楚的基础上,聚焦神奇之处,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得神奇充满魔力。2.运用故事卡,讲石猴称王。(1)默读第2-4自然段,抓住描写石猴动作、语言的关键句梳理石猴称王的主要情节。(2)结合关键句,完成故事卡。(3)借助故事卡,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石猴称王的经过。①出示石猴称王的故事卡:②勾画关键语句,提炼关键词句,自主完成石猴称王的故事卡。③抓住称王“三跳”中重复动作、语言的关键语句讲清楚石猴称王的过程。3 一跳: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míng)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二跳: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三跳: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3.感受石猴的人物形象。(1)采访学生:这是怎样的猴子?(2)小结:你看,《猴王出世》一文,猴子的形象活泼可爱、敢作敢为、勇敢无畏;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富有画面感。课文读起来趣味十足,讲起来又充满奇幻色彩。语言和石猴的性格如此合拍,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四、讲奇文,读奇书(出示《西游记》回目)读了《猴王出世》,我们知道石猴“三跳”称王,从石猴变成了美猴王。后来,菩提祖师给他起名“孙悟空”,第四回玉皇大帝给他赐官名“弼马温”,第四回他还自封“齐天大圣”,第十六回唐僧给他起名“孙行者”。这名字的变化之间到底有哪些神奇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读时记得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和图片等猜读的方法,读懂故事内容。[教学板书][教学反思]学习《猴王出世》的时候,我给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学生就很快地进入了自学状态,学习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的文言色彩相对浓厚,部分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引导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资料袋、插图等方法猜一猜意思,然后继续阅读。猜读是读名著的方法之一,这就将语文要素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本课的重难点之一是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利用“故事卡”这个支架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