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1 秋天教案
doc
2022-12-02 14:06:57
10页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编排了《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4篇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有散文、古诗和儿歌。课文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能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45个生字、9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16个字和6个笔画。◎借助“大小、上下”等词语,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学会制作自己的姓名卡片,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的名字。语言积累◎仿照“弯弯的”“小小的”,积累和拓展带叠词的“的”字短语。◎拓展积累与四季有关的词语,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初步懂得要珍惜时间。◎背诵《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阅读理解◎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认识自然段。◎结合插图,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了解花生的果实长在地下这一生活常识。,口头表达◎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能向他人做自我介绍,并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对方交流,增强主动交往的意识。◎知道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种基本的交际原则和交际礼仪。,1秋天【教学目标】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教学重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2.初步认识自然段。【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秋、气”等6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2个偏旁;会写“了、子”2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2.初步认识自然段,正确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教学过程】板块一 引导发现,初识课文1.认识课文。(1)借助“字、词、句、文排排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课文”。(2)课件出示:秋、树、黄——秋天、树叶、变黄——秋天的时候,许多树叶变黄了。(3)引导发现:一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词语,一个个词语有顺序地排起来组成一个句子。(4)小结:把一个个句子有顺序地排队,就组成了一篇课文。2.认识课文题目。,(1)出示课题“秋天”。(2)认识课文题目: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第一次和小朋友见面,它害羞了,蒙住了脸,只露出了一双眼睛。我们把这双眼睛叫作课文的题目。(3)读课题。每篇课文都有一个题目,谁来读读这篇课文的题目?3.认识课文内容。(1)导入:看到小朋友们这么热情,“课文”终于揭下面纱,和大家见面了。嗨!同学们好!快来看一看:我长什么样子啊?跟前面你们学习的词语、句子一样吗?(2)交流发现。预设:①课文里有很多个句子排起来,有的一句话单独在一边。②有的两句话或更多的句子排在一起。(3)小结:原来课文里有很多个句子排起来,有的一句话单独在一边,有的两句话或更多的句子排在一起。【设计意图】《秋天》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课文,首次呈现的方式要有仪式感,用一个“排排队”的活动,两个富有神秘色彩的见面场景,使学生快乐、轻松地初识课文。板块二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猜谜语,揭题识字。(1)猜一猜:不识字,把字排;秋天去,春天来。(大雁)(2)引导:当我们看到大雁南飞时,会想到什么季节到了呢?(板书课题)2.学习“秋”字。(1)指名拼读。(2)引导: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秋”字的。(加一加)(3)猜谜语: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打一个字)(4)“秋”字组词。引导:秋天的风就是秋风。那么秋天的雨呢?(秋雨)秋天的月亮呢?(秋月)秋天的夜晚呢?(秋夜)3.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猜谜语导入课题,相机指导学生识记生字。“秋”字的学习是多角度的,既能让学生通过猜谜语弄明白这个字的意思,又能帮助学生记住这个字的结构,同时也为学生介绍了一种积累词语的方法。,板块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2.认识自然段。(1)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三部分有什么特点吗?(课件出示三种不同颜色的三个段落)(2)点拨:每个自然段开头要空两格。空两格就表示一个自然段的开始。请数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3)学习标段:现在老师在第一个自然段前面标上“①”,表示这是第1自然段。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标一标第2、3自然段吗?3.指名分段朗读。教师相机正音。【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自然段的引出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其特点,并学习标注自然段的方法。板块四 整体知秋,随文识字1.朗读课文,随文识字。(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秋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一:天气凉了。①读词卡“天气”,用“气”字组词。②识记“了”: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子”少一横)③全班齐读:天气凉了。预设二:树叶黄了。①读词卡“树叶”。②认识“树”字:介绍“树”的字理。(提示“树”的左边是木字旁)③认识木字旁:(出示木字旁)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偏旁,跟老师一起读:木字旁。④画大树的简笔画:又粗又直的部分是——树干;树干上一根一根细细的是——树枝;一片一片黄色的就是——树叶;再往下看,泥土里一根一根细细长长的就是——树根。⑤贴词语卡片,认读词语:将“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的词语卡片贴在简笔画的相应位置上,全班齐读词语。,预设三: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①组词识记“叶”字。②读词卡“一片片”。引导发现“一片”与“一片片”的区别:(课件出示一片落叶和一片片落叶)你们发现“一片”和“一片片”有什么不同了吗?预设:“一片”表示单个,“一片片”表示很多。(2)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准字音。2.指导读好长句子: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1)一片片叶子怎么样了呀?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2)一片片叶子从哪里落下来?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3)什么从树上落下来?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4)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相机引导学生随文识字,理解词语。以提问的方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中的停顿。板块五 指导背诵,积累运用1.配乐朗读。课件出示: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1)指名读。(2)师生合作读。2.指导背诵。(1)填空背诵。引导:一片两片三片树叶落下来,把一些字宝宝遮住了,你还会读吗?课件出示:天气( )了,树叶( )了,( )叶子从树上( )下来。(2)看插图背诵。一片片树叶落了下来,把字宝宝全遮住了,这下你能不能看插图背一背呢?(出示课本第55页的插图)3.看图说话,实践运用。课件出示: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了。,秋天到了,一(片片)枫叶(红)了。秋天到了,一(朵朵)菊花(开)了。秋天到了,一( )( )( )了。 【设计意图】通过树叶遮挡课文中的生字这样的形式,由读到背过渡更加自然,学生也更加感兴趣,符合低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看图说话则是在理解积累的基础上迁移运用,是让语言实践得以“落地生根”的训练。板块六 复习字词,指导书写1.出示田字格中的“了、子”,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了”多加一横变成“子”。2.引导学生书空笔顺,认识新笔画横撇。3.引导学生观察“了、子”的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4.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了:横撇的撇不宜长,弯钩沿着竖中线写,稍弯。子:最后一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稍长。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提示书写姿势。6.投影展示指导,学生再书写。【设计意图】对于书写的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比较发现,在发现中试着把字写工整、漂亮。第2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大、飞”等4个生字和人字头1个偏旁;会写“人、大”2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朗读并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教学过程】板块一 回忆旧知,温故知新1.借助拼音复习汉字,巩固字音。2.开火车比赛认读词语,巩固字形。,3.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4.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第2课时的教学,并且在导入时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完成学习目标作好准备。板块二 朗读课文,读好“一”字1.朗读课文,体会发现。(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你看到了什么?(2)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数一数第2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3)指名读:天空那么蓝,那么高。①引导:这句话写的是什么?②对比朗读,体会“那么”的意思。课件出示:◎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天空很蓝,天空很高。(4)指名读: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①读词卡“大雁”。a.识记“大”: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人”加一横)b.全班齐读: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②识记“飞”字。a.借助动作识记“飞”字。(做张开双臂飞翔的动作)b.组词识记:飞机、飞跑、飞快。③引导:结合插图说一说大雁是怎样飞行的。④学习“一会儿”。a.指导读好“一会儿”:示范读——练读——指名读。b.观察比较,认识“会”和“个”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加一加)c.认识人字头:(出示人字头)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偏旁,跟老师一起读——人字头。⑤比较朗读,注意“一”的读音。引导:课文中还有一组会变魔术的词语朋友。(逐个出示并读准),a.出示词语,引导发现: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片片叶子 一群大雁 排成个“一”字 一会儿点拨指导:“一”在不同的词语里,变成了不同的读音。b.读好带“一”的句子:你能读好这个带有“一”字的句子吗?课件出示: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c.引导发现“一”的变调:读着读着,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预设:为什么“一”要这样变调?d.教师小结:如果“一”不变调,那会是怎样的?听老师读这句话(范读),你有什么感觉?2.创设情境朗读课文:小朋友抬头仰望天空,他发现了大雁是这样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开火车读——齐读)3.指导读好第3自然段中的两个感叹句,感受喜悦。4.课件呈现秋天美景图,创设情境朗读全文。5.指导背诵。(指导学生背——小组互背)【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学生发现“一”在不同语境中声调不同,再经过老师示范比较读,引导学生明白“一”变调后读起来更好听,更有节奏感。板块三 自主识记,快乐书写1.出示汉字“人、大”,比较发现。2.交流发现。预设:“人”多加一横变成“大”。3.引导学生观察“人、大”的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4.教师范写,提示要点。人:撇从竖中线起笔;捺在撇的中上部起笔,捺脚与撇尖持平。大:撇要写成竖撇;捺在横中线下起笔,捺脚比撇尖略低。5.投影展示指导,学生书写。【设计意图】因为“人”和“大”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安排在一起教学,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大”和“人”的撇不同,且撇和捺起笔位置和收笔位置都不同。,【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1.从词语入手,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树”字的教学先介绍“树”的字理,再认识新偏旁木字旁,最后画大树的简笔画,并粘贴相应部分的词语卡片。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落实了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2.把握学段要求,读准“一”的变调。一年级上册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正确”除了朗读时要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颠倒顺序外,教材还有以下几个训练点:读准“一”的变调,读准轻声,读准儿化音等,而“一”的变调首次就出现在《秋天》一课中。本课中“一”有yí、yì、yī三种调值,课后练习第一题是“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准字音,重点读好‘一’的不同读音”。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时,“一”的变调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突破教学重点,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步:第一步出示词语(一片片叶子、一群大雁、排成个“一”字、一会儿),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比较发现“一”在不同的词语里,变成了不同的声调;第二步指导学生读好带“一”的句子;第三步引导学生发现“一”的变调。特别强调的是,教学时在反复范读中让学生感受变调带来的音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