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同步练习 单元群文阅读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同步练习 单元群文阅读

docx 2022-12-09 15:59:23 13页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单元群文阅读学习之道主题解说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家认为学习是成就道德生命的一种方式。我们应把握学习的价值、意义、原则和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来提升自我,提高修养。学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可以培养我们的理性思维,帮助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学会辨别是非、善恶和美丑。单篇研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①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是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换句话说,没有客家群体,就不会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没有客家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客家群体也不可能具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历经数百甚至上千年之久。②客家人的先民是从中原地区来到岭南地区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或为军队戍边,或为躲避战乱。初以平民为主,后有文人贵族。而历史上的客家人因各种情况,又从岭南地区继续外迁。当今客家民系分布很广,其中粤闽赣边三角地区是其主要聚居地,在国外以东南亚为主。所以,客家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移民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多方面,都突出体现了客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其精神的核心又在于团结和奋进。③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的团结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围屋、广东梅州地区的多层梅州围龙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④在永定的一些大型土楼内,有石柱雕联、石鼓承柱、雕梁画栋;有天井、花园、假山、盆景、鱼池,美不胜收。甚至还有土楼附设学堂,楼有楼名,柱有雕联,如“振成楼”“振纲立纪,成德达才”,教人遵纲纪,重德才,奋发进取。这些文化印记无不闪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精神光芒。⑤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天生天养和为贵,各自相安享太平”“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口号,表现出客家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一视同仁的朴素的民主思想。⑥在客家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十分宽容和亲善的,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同居一寺。连刘邦、项羽这对冤家也可合祀一龛接受人们的膜拜。妈祖本是沿海地区人们航行的保护神,客家人也把她请到山乡,作为山乡的保护神。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形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摘编自《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客家精神就是团结奋进,它是维系客家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B.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南方,如耕读文化和儒家文化。,C.客家人包括入迁的中原汉人、土著居民,还有迁入客家居地的其他民系。D.客家人不仅信仰妈祖,还信仰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采用了假设论证法,论述了客家群体与客家文化之间的关系。B.文章第②段按时间顺序评述了客家人的迁徙史,为下文奠定了理论基础。C.文章第⑤段引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两句口号,旨在表现客家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朴素愿望。D.文章主要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重点阐述了客家文化的特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客家群体是客家文化存在的前提条件,而长期稳定发展的客家文化又是客家群体拥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保证。B.当今的客家人分布很广。在国内,客家人主要聚居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的交界处;在国外,客家人主要聚居在东南亚地区。C.多层梅州围龙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建筑,使客家人团结奋进的精神得以存续。D.客家民系之所以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与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密切相关。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传统书院的精神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非常受重视。《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近年来,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际上就开启了一个误区: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般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德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这就是为学之方。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明确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八岁到十五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十五岁以后大学阶段的教育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道德修养,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朱熹还提出了六条读书方法,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就是为学之方,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朱熹都提到了。首先,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样做人、成为怎样的人来展开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我们经常会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但一个人连做人的道德都没学会,怎么可能会遵守职业道德呢?如果他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也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之道是根本,只有抓住“本”,“末”才能产生,用王弼的话讲就是“举本统末”,“举本”才能“统末”。,其次,书院也继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个方面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方面,不管你的资质、身份如何,都是“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不同的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再次,书院教育理念中根本的一点就是启发式教育。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然后才有“引而不发,跃如也”。因此,学子一定要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教育。传统的书院教育都是自觉自愿的,古代常见学子背着粮食跑到深山老林来求学,主动性很强,做老师的就爱收这样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才能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学生才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此外,书院坚持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自学为主,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自由讲学。这是书院非常好的传统。书院的精神是:注重学术研究,深化学理探讨。最后,书院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密切的师生关系,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们过去常讲君父、臣子,父母官、子民,这都是通过亲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达到融洽的关系。是的,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古人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推扩到国天下。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直指家国同构,不能否认家国同构确实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还有其他的维度,把地方官称作“父母官”,把官员、百姓的关系纳入“父母、子女关系”中,就绝对不好吗?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有这一层关系,恐怕比雇佣关系要好很多。所以,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简单化。当今教育非常需要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的书院传统。传统书院里所有的老师同学同学习、同探讨、同游乐,现在还有多少地方能这样做呢?(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的传统教育和西方的教育传统完全不一样,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际上就开启了一个误区。B.朱熹的六条读书方法,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都提到了,这体现了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C.一个人只要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就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D.已有的教育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新思维都会影响我们对传统书院的精神内涵的理解。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多个维度审视书院的传统精神,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传统书院的师生关系。B.文章围绕着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展开论述,并指出了中国当代教育存在的问题。C.文章以大量篇幅阐述书院教育的精神,彰显了立足于中国当代教育的立场。D.文章先指出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并交代其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接着逐层分析,最后强调了师生关系的和谐。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学子没有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启发也没有用。因此,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B.如果当代教育能够践行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就可以保证每个学生的才华都能得到施展。C.只有同窗、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实现教学相长,才有可能实现自由讲学,避免灌输。D.家国同构是很复杂的问题,密切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都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个维度。,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相对于西方文化重逻辑理性的言说,中国文化更偏重于诗性言说,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文化也有思辨性的一面。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文化史上思辨之风最为浓厚的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激荡,辩士云涌。诸子的思辨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也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诸子的思辨艺术成为后世说理性文字的源头活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和文体风格。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身处其中的有识之士对治国平天下各有构想,也各有说辞。不少人常常游说于诸侯之间,成为一群专门靠思想与口才吃饭的游说之士。他们没有权力和地位,却能影响君王的决策,甚至影响时局的走向。有的人佩印封侯,成为一国栋梁;有的人虽不为时人所重,其思想却成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性基因,持续地影响着后人。诸子思辨求真求理的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士人特别是古代文论家们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子们历来把文学当作经国之大业,有天下大事舍我其谁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们的人生目标。谦谦君子,遇人当礼让三分,原本不好与人争辩,但人生短暂,世道纷杂,为了建功立业,又不得不辩。刘勰说:“辩立有断辞之义。”思辨性的语言思路清晰、思想明确,给人一种决断之美。诸子论辩讲究逻辑推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的力量,就有这种断辞之美。刘熙载指出:“战国说士之言……如善攻者使人不能守,善守者使人不能攻也。”严密的逻辑推理,迫使对手甘拜下风,维护了自己的思想立场,就呈现出一种“断辞之美”。,诸子的思辩艺术对后世文章影响很大,比如孟子的文章对唐宋说理文章的影响就很大,刘熙载指出:“韩文出于《孟子》。”诸子对后世文论的思辨艺术的影响也很大。如刘勰主张“剖情析采”,“剖析”就是一种理性思辨。章学诚称刘勰《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就点出了《文心雕龙》思辨性的“断辞之美”。古代文论中,大量的诗话、词话、曲话,虽然以松散随性为主,但还是有一些思辨性言说。比如清代查慎行说:“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须辨毫发于疑似之间。”辨析在毫发疑似之间,可见仔细揣摩、精心把玩之用心,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思辨呢?(摘编自吴中胜《断辞之美》)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重逻辑理性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更偏重于富有诗意的表达,但是同时也有理性基因,有思辨性的一面。B.战国时期诸子中有识之士的有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虽各不相同,却都能影响君王的决策,甚至影响时局的走向。C.诸子论辩思想明确,语言思路清晰,给人一种决断之美。他们常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使对手折服,维护自己的思想立场。D.诸子对后世文论的思辨艺术影响很大,比如被章学诚评为“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就具有理性思辨色彩。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总说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的影响,然后分述其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士人的影响。B.文章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照,通过剖析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思辨性方面的不同,论证了观点。,C.文章引用刘勰、刘熙载、章学诚等人的观点或评论,充分说明了诸子的思辨对中国士人的影响。D.文章从源头及承袭角度阐述了诸子的思辨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证明中国文化不乏思辨性。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世说理性文字的源头活水是诸子的思辨艺术,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文论言说方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B.我国古代文人士子们宁可舍弃礼让三分的君子之风也要与人论辩,是因为他们渴望在短暂的人生和纷杂的世道中建功立业。C.诸子论辩注重逻辑的力量,讲究论辩方法,呈现出一种“断辞之美”,可见写思辨性文章并不需要注重辞藻。D.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注重诗性言说,对诗词曲赋进行仔细揣摩、精心把玩,作者因此不确定此类著作有思辨性。群文探究1.论述类文本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开门见山,即一入笔便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缘事入笔,即从某件事或某个形象写起,进而引出中心论点;阐述题旨,即通过对文题的诠释分析引出中心论点;背景铺垫,即先概述提出中心论点的现实背景,再提出中心论点;因事设问,即就论点所涉及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发问,进而引出中心论点。以上三篇文章分别运用了哪种方式?    , 2.恰当地运用各种论证方法,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以上三篇文章在论证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对论证方法的运用,请尝试举例分析。     3.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波及全国,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抗疫。这是最艰难的一个春节,也是最团结的一个春节。经历这场灾难之后,你觉得人类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运用三篇文章中涉及的论证方法,从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论述合理,语言准确,以理服人。     ,答案全解全析1.B A.张冠李戴。由第①段中的“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可知,“客家文化”才是维系客家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C.扩大范围。由第⑤段中的“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以及“客家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相尊重……”可知,客家人不包括“土著居民”。D.曲解文意。第⑥段中提到“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十分宽容和亲善的,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同居一寺”“妈祖……山乡的保护神”,不等于说客家人都信仰这些。2.D 文章主要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重点阐述的是“客家精神的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3.C “使客家人团结奋进的精神得以存续”于文无据,原文说的是这些建筑“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4.D A.“完全不一样”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B.以偏概全,文章开篇就提到了“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朱熹的六条读书方法只是为学之方,不包含为人之道。C.“只要……就……”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如果他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也会遵守职业道德”。5.C “彰显了立足于中国当代教育的立场”说法错误,应是“彰显了立足于中国传统教育的立场”。,6.B “就可以保证每个学生的才华都能得到施展”的说法绝对。7.B “却都能影响君王的决策,甚至影响时局的走向”表述绝对,原文是“他们……却能影响君王的决策,甚至影响时局的走向”。8.D A.概括不全面,文章先总说“诸子的思辨”和“诸子的思辨艺术”两者对后世的影响,后分述诸子的思辨对中国士人、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文章、文论的影响。B.“通过剖析”错误,文章并没有剖析,只是点出。C.“充分说明了诸子的思辨对中国士人的影响”错误,文章引用刘勰、刘熙载、章学诚等人的观点或评论,是为了阐释“断辞之美”的内涵。9.B A.“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文论言说方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于文无据,文章只是强调了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文章影响很大。C.“可见……并不需要注重辞藻”于文无据。D.“作者因此不确定此类著作有思辨性”错误,由原文“辨析在毫发疑似之间,可见仔细揣摩、精心把玩之用心,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思辨呢”可知,作者对此是持肯定态度的。【群文探究】1.提示 ①《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缘事入笔,由客家引出客家群体,指出没有客家群体,就不会有客家文化。②《传统书院的精神》开门见山,开篇便提出“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③《断辞之美》背景铺垫,先从源头及承袭角度阐释诸子的思辨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中国文化不乏思辨性。2.提示 ①《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主要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先用假设论证法提出观点,然后评述客家人的迁徙史及客家文化,指出其突出体现了客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进而指出其精神的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接着按“,首先”“其次”的逻辑顺序,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论述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形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②《传统书院的精神》从多个维度审视书院的传统精神,引用《礼记·学记》、朱熹《大学章句序》中的内容及孔子的名言等,围绕着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展开论述。按照“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的逻辑顺序,从不同方面阐述书院教育的精神,彰显了立足于中国传统教育的立场。③《断辞之美》先将东西方文化进行对照,强调中国文化偏重于诗性言说,但也有思辨性。然后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思辨精神浓厚,影响后人。接着引用刘勰、刘熙载等人的话,证明思辨性的语言呈现出“断辞之美”。最后举例论证——孟子的文章对唐宋说理文章影响很大。3.提示 可以运用“总—分”的论证结构,恰当地使用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围绕“人类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问题,从合适的角度,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阐述自己的看法,论述合理,语言准确,能以理服人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