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母鸡(教案+反思)
doc
2022-02-17 16:43:17
3页
14.母鸡[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为什么作者对母鸡的态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懂得母爱的伟大。3.对比老舍的《猫》,体会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学重难点]为什么作者对母鸡的态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母鸡。(出示母鸡图片)母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说说它给你留下过什么样的印象。在老舍笔下这又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学习课文前,老师先来检查下你们预习的情况,我们先来读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全班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2.听课文朗读录音,找出作者对母鸡两种不同的情感态度。3.学生汇报。(我一向很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4.生齐读这两句话,请你们根据这两句话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指生答)5.会学习的学生会思考,会思考的学生会提问。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三、学习感悟“讨厌母鸡”的段落1.请大家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1)学生汇报,随机出示句子,边汇报边指导朗读。(2)理解词语:没完没了、如怨如诉。2.师问:它真的是一只令所有人都感到()的母鸡?生(讨厌)(1)指生读。(指导朗读出讨厌的语气)(2)齐读。3.母鸡一开始“令人讨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四、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2.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作者后来为什么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二、研读“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的段落1.作者为什么后来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2.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在课文的第4—10自然段列举了很多具体事例,请以同桌为单位,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交流一: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负责?(1)课件提示“挺着”。引导理解:“它总是挺着脖儿”,这个样子看上去好像是在告诉所有的人什么。(2)课件提示“警戒”。①母鸡如何警戒,找出表示母鸡动作的词语。(做动作)②想象母鸡咕咕地警告什么?(教师相机指导朗读)4.汇报交流二: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慈爱?(1)想象母鸡“咕咕地紧叫”,那你觉得它在叫什么呢?(2)引导理解:它为什么要先啄一啄?为什么又放下了呢?5.汇报交流三: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勇敢?(1)根据“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指导理解:为什么大公鸡会怕它?(2)“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理解:“顶”是什么意思?它发出那么大的声音难道不怕黄鼠狼发现,首先就把它吃掉吗?6.汇报交流四:哪些句子体现了母鸡的辛苦?(1)“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理解:“多少次”到底是多少次?母鸡一天要教鸡雏这么多次,它累不累?但是它怕累吗?(2)课件出示:比较“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和“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哪句更好?为什么?(前一句更好,可以看出作者不仅仅喜爱它,还带着对它的崇敬。)7.“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是有了一群小鸡雏的母鸡所有品质的最好浓缩。你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赞美母鸡吗?他还在赞美谁?(赞美母亲)8.师总结:对呀,所有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都能无怨无悔、默默付出,你能说说你的妈妈为你做了哪些令你感动的事吗?9.让我们带着对母鸡的喜爱,和对妈妈点点滴滴爱的感受,再次齐读第7自然段。三、比较《猫》与《母鸡》的异同1.《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情感表达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明确:在情感表达上都是对小动物的喜爱,《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写《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2.除了情感表达方面,两篇文章在写法上还各有哪些特点?明确:(1)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3)表现小动物特点时,用事实说话,通过点滴小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4)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朴实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儿”,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教学板书]14.母鸡讨厌—母鸡—不敢讨厌无病呻吟勇敢、负责欺软怕硬慈爱、辛苦拼命炫耀伟大[教学反思]《母鸡》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交流读书体会,对比《猫》的写作手法。教学中,我还抓住重点句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从“讨厌”到“不敢讨厌”,再切入课文抓住重点学习,理解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然后,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让学生从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后明白为什么用“不敢”,让学生理解因为母鸡的辛苦、勇敢、慈爱、负责,所以作者敬佩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