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6单元
docx
2022-02-25 09:00:04
11页
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第6单元 课 文12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丰富古诗积累。【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重点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像) 2.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讲的也是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②学习词语: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意义。 (2)小组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喜爱之情) (2)小孩是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样子。(为画面拟题目:小娃偷采白莲图) ③朗读前两句诗,思考: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的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已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一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二、按照要求进行学习 1.了解诗人生平。 2.理解题目意思。 3.学会生字词语。(课件出示“诗人介绍、全诗图文、字义词库”)
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池》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2.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吗?这首诗写了小荷花池什么季节的景色? 3.诗中有几个生字?出示“柔”字,这个字怎么读? (1)“柔”是什么结构? (2)“柔”可以组成哪些词?在诗中组的是什么词? (3)“柔”有几种意思,“晴柔”的“柔”选哪种字义比较合适? 4.再读古诗,看还有没有不懂的词。四、学习,理解诗意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出示课件) 2.诗人是怎样写泉眼的?(出示课件)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3.作者又是怎样写树荫的呢?“树阴照水”怎样理解?“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 4.小结: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周围的景物——泉眼和树荫。作者把泉眼和树荫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那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5.作者又是怎样写“小荷”和“蜻蜓”的呢? 读第三、四行诗,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此处是什么意思?“早”和“才”这两个字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在读了这两行诗后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怎样读才能表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呢? 指导朗读。 6.把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注意诗句中内容之间的联系。(自己说,互相说,当众说) 7.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个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五、体会诗人感情 1.认真听范读,注意哪些地方有停顿,哪些地方有重音。(课件出示) 2.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导读要求练读。 3.抽读评价。 4.背诵全诗。六、小结学法七、作业1.背诵、默写两首古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板书设计】古诗二首《池上》 小娃 偷采 白莲
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小池》 小荷 立 蜻蜓【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这两首古诗内容简单、易懂,比较能够激起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同时我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的形式帮助孩子们进行巩固和记忆,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这是我们民族教育的内容,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不足之处] 只是一味地看图、说诗意,再看图、读古诗、说诗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于课的后半部分,学生学得不认真。[再教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古诗、绕口令等的诵读,孩子们对于这样的活动形式还是很感兴趣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也便于他们理解,可以利用自己画的插图,这样便于观察和记忆。13 荷叶圆圆【教学目标】 1.认识“摇、珠”等生字,会写“亮、朵”等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中心句“荷叶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抓住中心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磁带、课件或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学生欣赏。 2.(画面定格在特写的荷叶上)教师引导:“这是怎样的荷叶?”学生观察得出课题“荷叶圆圆”。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独立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再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同桌相互检查,指点对方把读不好的字多读几遍。 3.集中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4.师生做“我指你说”的识字游戏:教师随机指出屏幕上不注音的词语,学生齐读。 5.把生字所在的词语,放到文章中去读,让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针对学生说不清楚的,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图片,来讲清楚词语的意思,同时读一读词语
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所在的句子。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再将课文完整地读一遍,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 4.学生评议。(评出读得好的和读得有进步的同学) 5.齐读课文。四、指导书写 1.观察对比。(出示生字“朵”“机”) 2.书空,强调笔顺和写字姿势。 3.在田字格里写一写,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作品。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扩词 上节课,我们在《荷叶圆圆》这篇课文中认识了很多生字,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 这些生字在课文中被安排在了哪些词语中呢?请你们快速读书,把这些词语找出来。(要求学生快速在书中找词语) 安排学生交流。(随着学生交流,课件出示:荷叶、小水珠、小蜻蜓、摇篮、亮晶晶、停机坪、笑嘻嘻、一朵朵)二、进行词语搭配,朗读课文,进一步读懂课文内容 1.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 学生读书后交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水珠儿、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图片。然后,教师随意拿出写有上面四种事物词语的卡片,要求学生指明应该贴在哪个图片的旁边。(结合图片,强化对要求会认、会写词语的记忆) 2.它们在荷叶的上下游玩,分别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让学生从课件给出的词语中挑出对应的词语,教师再拿出写有“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的四个卡片,让学生指出该贴在“谁”的旁边。 3.再读课文,提示思考:四个伙伴,分别在荷叶的上下怎么玩耍呢?每个段落中分别有一个字,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 交流,教师按照学生的提示,把“躺、蹲、立、游”贴在合适的位置。 4.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短文描写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的情趣。 出示第二自然段。 提示:小水珠为什么会把荷叶当成摇篮呢? 指导朗读,读出小水珠美滋滋的心情。 5.学生自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自己想象:“立在停机坪上晒翅膀”“蹲在歌台上唱歌”“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的美好情景。 指导学生朗读各个段落,读出蜻蜓的自豪、青蛙的痛快、小鱼儿的自在。三、分角色朗读,感知“叙述与引用”的不同表达方式 1.出示头饰,分别请四个同学戴上。 2.全班同学分角色练习朗读,一部分读作者的话,一部分读几个小角色说的话。
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3.拓展:想象、说话练习,还会有谁喜欢荷叶?(课件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它们会把荷叶当成什么?它们会怎么玩? 4.仿照句式练习说话。 说:“荷叶是我的 。” 四、拓展延伸 1.进一步体会词语的搭配。 教师出示问题:作者说小水珠把荷叶当摇篮,这是为什么?(要学生说出理由) 比较蜻蜓的“立”、青蛙的“蹲”,看看换一下位置行不行。(要学生说出理由) 2.字形比较:作者说小水珠躺在摇篮里,青蛙蹲在荷叶上。出示两个汉字:躺、蹲。 学生体会字旁跟字义的关系。 总结,体会汉字的趣味。 3.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记忆要求认识的其他生字。五、作业1.背熟课文。2.正确书写生字、词。【板书设计】荷叶圆圆小水珠 躺小蜻蜓 立小青蛙 蹲小鱼儿 游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荷叶圆圆》是一篇培养学生朗读及想象能力的散文诗。我制作荷叶形生字卡片,板画荷塘,在课件中展示荷叶的美丽,都是为了给孩子们创设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的预设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识字方法依然是重点,孩子们各显神通,说出的识字方法灵活多样,不仅仅局限于“加一加”“换一换”。由于这种方法易于被学生接受,学生掌握得较好。[不足之处] 1.由于时间有点仓促,在朗读指导上,特别是第三至五自然段内容的朗读,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2.对孩子们预习的指导重视不够,孩子们学得很累。3.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在一些地方尚欠火候,激励性的语言还可以多一些。 [再教设计] 1.建议改变一下教学顺序,不讲识字,专门讲一节朗读指导课。2.如果教师能重视对孩子们预习的指导,那么在课堂上除了能够很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让孩子们领悟文本的魅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14 要下雨了【教学目标】1.学会“腰、坡”等生字,理解重点词语,会写“直、边”等生字。
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教学难点】掌握生字的读音和书写,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教学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表现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要下雨了》。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培养良好的听读习惯。 2.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3)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问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的问号。 (4)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轻,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5)朗读第三自然段。 2.半扶半放,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个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己先读读第四到第六自然段,然后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①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②换词理解“往”。(可换“朝”“向”) ③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3.放手学习第七到第九自然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学习第七至第九自然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指导朗读。(板书:搬东西) “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白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 小白兔的这个消息是怎么得来的?联系前面他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理解。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集体朗读全文。二、指导识字、写字 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及熟字记字形。先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生字的,再指名说说是怎样识记某个生字的。三、词句训练 1.学生先自己口头试着把“读一读,记一记”里的词语组成句子,然后大家交流,注意每个词语可以组两个句子。 2.让学生书面完成“读一读,记一记”。四、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课上交流能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自然现象。可以分组交流,也可以全班在一起交流。【板书设计】要下雨了 小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蚂蚁 搬东西要下雨了【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突出重点词句的训练。教学时,突出了重点词句的训练。如: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忙着”和“连忙”,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连忙”和“忙着”分别说句话。辨析“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是要下雨了”与“是要下雨了吗”,“大雨下起来了”与“大雨真的下起来了”有什么不同,进行句子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2.以“读”助讲,进行阅读训练。根据课文叙述的顺序,教学中注重了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如:抓住燕子说的两句话,边读边想,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学会了理解课文的方法。
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不足之处] 阅读时,学生还不会根据标点符号,读准句子;更不会借用句子语气来理解课文内容。[再教设计] 讲读课文不仅要加强词句的训练,还要注重朗读的训练。通过朗读的语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 2.初步学习扩句,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复习标点符号,初步感知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不同用法。 3.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4.积累气象谚语。 5.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感受夏天的美好。【教学重点】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教学难点】初步学习扩句,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复习标点符号,初步感知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不同用法。【教学准备】1.带有插图的课件。2.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激趣导入 导学: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去“语文园地六”学习,老师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个园地可以讲故事,可以做游戏,还能学变魔术……你们愿意去吗?二、识字加油站 1.与字宝宝捉迷藏。 (1)激趣导学:(出示多媒体画面:画面是“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组合起来的情境图)这幅图画多么漂亮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和同桌找一找,说一说,看谁发现得多。 (2)汇报交流:随着学生汇报看到了什么,相机出示相关的词语,让学生领读。 (3)引导学生玩捉迷藏的游戏。(出示多媒体)游戏规则:小组派代表读出“识字加油站”中需要认识的字。读对了,字宝宝就会跳出来;待字宝宝重新藏好,另一组再派代表读,然后开火车把字宝宝找出来。(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正音) 2.送字宝宝回家。 (1)导学:仔细看看字宝宝的家,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和生字对应的实物) (2)学生送字宝宝回家。(假如送错了,字宝宝就不会动,教师引导同学纠正) (3)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4)拓展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用“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编故事。
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三、字词句运用 1.看小松鼠变魔术。 (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松鼠变魔术”。(小松鼠手拿一张纸,上写:“小白兔割草。”) (2)小松鼠:谁能读准“纸”上的句子?(学生读句子,教师相机强调“割”字的读音) (3)课件出示第二张纸: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导学:自由读一读,和第一张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多了地点:在山坡上) (4)课件出示第三张纸: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导学:自由读一读,和第二张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多了动作:弯着腰) (5)课件出示三张纸。(呈塔状。“在山坡上”“弯着腰”变颜色)导学:三张纸比较着读一读,你们觉得哪个更生动具体? (6)小结:像刚才这样,我们依次说清楚地点和动作,会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 2.争当魔术师。 (1)(课件出示:小鸭子游泳)导学:谁能像上面那样把这个句子变得越来越生动具体?先和同桌说说。 (2)同桌交流。 (3)汇报交流。 (4)拓展训练:你还能将“小鸡吃虫子”变一变吗? 3.争当小法官。 (1)导学:小朋友们,符号家族最近吵个不休,你们能当小法官,帮它们找到各自的位置吗?(课件出示:卡通版的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 (2)课件出示书中的句子。 (3)学生尝试填标点。 (4)随着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讲解标点的用途。 (5)抄写最后一个句子,比一比谁写得既漂亮又规范。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展示台 1.导学:汉字宝宝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们瞧! 2.这里有好多字宝宝,你们认识吗?小组内读一读,看谁认识的字宝宝最多。(课件出示各种食品的包装袋)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识记屏幕上食品包装袋上的字。 4.同桌间交流识记自己带的食品包装袋上的字。 5.除了书本和食品包装袋,你们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认识了哪些生字呢?二、日积月累 1.出示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1)指导学生朗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从而理解整句的意思。 (3)导学:这是一句有关天气的谚语,我们把它叫作“气象谚语”,它是劳动人民根据天气的变化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天气预报。(课件出示:气象谚语) 2.课件出示另外三条谚语,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3.借助图片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最后熟读成诵。 4.小结:气象谚语有很多种,有像我们今天学的关于动物的,还有观风测天、观云测天、观雷电测天的,内容广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集。三、和大人一起读 1.过渡:同学们,玩累了,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吧。(课件出示《夏夜多美》的插图) 2.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说说感受。 3.过渡:在大家看到的这幅美景中,发生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4.教师范读。 5.练习朗读: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6.学生试读。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读清楚。 7.组织学生评价: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8.学生自读,比赛读。 9.讨论交流:你喜欢睡莲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睡莲乐于助人的品质)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在旅途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还学会了很多知识。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教是为了不用教。本设计意在搭建一个活动平台,老师和学生一起“与字宝宝捉迷藏”“送字宝宝回家”“看小松鼠变魔术”“争当小法官”。这样的活动,貌似无序,但却会有很多内在的规律支持着有序的活动,学生会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不足之处] “展示台”处理得不好,学生自己带的食品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就匆匆而过。[再教设计] 开展的活动首先要考虑的是给学生带来认知的欢乐,让学生在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等活动方式中不断积累、储存知识。引导小学生交流生活体验,组织小学生展示各种食品包装袋的比赛,本身就是十分有趣而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小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是智慧,感悟的是体验、是成功、是快乐。这种沟通和超越听、说、读、写的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