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版高考历史专练三中外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与中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三轮达标练习
doc
2023-07-22 23:45:02
7页
专练三 中外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与中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br />一、选择题 <br />1.(2013·肇庆模拟)春秋战国是个大变革的时代,其中政治体制的“变”体现在 ( )。 <br />①从禅让到世袭 ②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③从井田制到私有制 ④从 宗 法制到官僚制 <br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r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结合所学知识,②④符合题意;①在夏朝时出现,③不属于政治变革,故选D。 <br />答案 D <br />2.(2013·湖北联考)学者裴钰认为中国近代文明应该从19世纪开启,并强调:“我 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 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 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 近代文明转型。”“这场战争”指的是( )。 <br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br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br />解析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转型。从材料信息“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可知,该战争使清王朝被迫卷入到世界之中,中国被迫开放,被动地步入近代世界。故该战争是中国新的社会转型的开端。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题意。 <br />答案 A <br />3.(2013·福州质检)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 132年的历史打了一 个 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 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这里的“分界线”突出表现在( )。 <br />A.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 <br />B.颁布《临时约法》,实行政党政治 <br />C.鼓励发展工商,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br />D.断发易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r />解析 题干描述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即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故A项正确;B、C、D三项虽然都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但都不符合题干“分界线”的含义,均排除。 <br />答案 A <br />4.(2013·佛山质检)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br />A.从农耕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 <br /> <br />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 <br />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 <br />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 <br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A项是在鸦片战争以后;C项表述错误;D项对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表述也错误。明清时期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故选B。 <br />答案 B <br />5.(2013·德州联考)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 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向近代化转变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 <br />A.深受外部的影响 B.有继承地发展 <br />C.艰巨曲折地发展 D.在沉沦中上升 <br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时期的历史发展特点。由材料中“不是在 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向近代化转变 的”可知,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深受外部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 <br />答案 A <br />6.(2013·云南三市联考)中国在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 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将原国务院体改办和国家经贸委部分职 能并入,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一机构名称的变化反映出中 国( )。 <br />A.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br />B.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br />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br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r />解析 市场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计划,A项错误;B、D两项材料无从体现;从“国家计划委员会”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变化,反映出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C项正确。 <br />答案 C <br />7.(2013·黄冈模拟)1984年,中共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把增 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