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高考化学专题15(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三轮冲刺试题
doc
2023-07-23 04:40:01
14页
专题15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br />考点1、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br />制备实验设计思路及一般方法 <br />列出可能的几种制备方法和途径,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选取最佳的实验方法。 <br />在制订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还应注意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其顺序是: <br /> <br />特别提醒 :制备实验方案遵循的原则:(1)条件合适,操作方便;(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产物纯净,染污物少。 <br /> <br />考点2、性质实验设计型 <br />(1)探索性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br /> 分析其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设计合理实验方案,探索可能具有的性质。 <br />(2)验证性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br />对物质具备的性质进行求证,关键是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操作简单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br />特别提醒:要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科学地加以处理;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br />考点3、定量测量设计型 <br />定量测量实验设 <br /> <br />计是为了深入了解物质和自然现象的量的特征,揭露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某些因素的数值。它能够具体的从量上来测定对象所具有的某种性质或者他们的数量关系。它得到的结果是一定质和量之间的准确函数关系。因此所有影响此函数关系准确的因素都视为干扰因素,设计实验就是确定了具体某一方案后,排除此方案中所有干扰因素,干扰因素全部排除,此方案具体的实施程序就清晰且明确了。 <br /> 例1.(2009天津卷3)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br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r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br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br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br />答案 B <br />解析 A项,乙醇不可以作为萃取剂,错; <br />B项,石蕊变蓝,则肯定为碱性,正确。 <br />C项,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 -,生成BaSO3,再加入HCl,则与溶液的NO3- 结合,相当于HNO3,则可以氧化BaSO3至BaSO4,沉淀不溶解,故错; <br />D项,加热时,FeCl3会水解,错。 <br />例2.(2009广东理科基础27)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正确的是 <br />选项 <br />污染物 <br />处理措施 <br />方法类别 <br />A <br />废酸 <br />加生石灰中和 <br />物理法 <br />B <br />Cu2+等重金属离子 <br />加硫酸盐沉降 <br />化学法 <br />C <br />含苯废水 <br />用活性炭吸附 <br />物理法 <br />D <br />含纯碱的废水 <br />加石灰水反应 <br />化学法 <br />答案 D <br />解析 废酸与碱中和属于化学法,A项错;Cu2+不可能用SO42 -沉降,B项错;活性碳无法吸收苯,C项错;Na2CO3 + Ca(OH)2 CaCO3↓+ 2NaOH,是复分解法,属于化学法,D项正确。 <br />例3.(2009北京卷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r />A.将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产生沉淀 <br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r /> <br />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溶液,沉淀消失 <br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氨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固体,速率不改变 <br />答案 C <br />例4.(2009上海卷11)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br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r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br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br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br />答案 C <br /> <br />例5.(2009全国卷Ⅱ28)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