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高考历史题型十一(图文混合型材料解析题)三轮达标练习
doc
2023-07-23 04:50:01
9页
题型11 图文混合型材料解析题 <br />1.(2013·济南调研)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调整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br />材料一 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清代正式废除匠籍制度,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环境更为宽松,主要手工业产品比明代有所增长,地区性分工更加明显,形成了一些手工业品比较集中的产区。……这一时期,江南地区耕织分离(北耕南织,特别是在苏南的城市乡镇,不得不以买来的棉花作为原料)、纺织分离(城乡家庭女红与市镇染整场、坊分头进行)已经开始。 <br />——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br />材料二 下列是某中学兴趣小组进行的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中的部分 图片 <br /> <br />材料三 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br /> <br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br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的经济因素?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br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变化。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br /> <br /> <br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调整。第(1)问,仔细阅读材料,“特点”可从匠役制度、自由劳动力、产量增加、地区性分工等方面概括。第(2)问,注意要求回答的是“新的经济因素”,即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因素;“影响”从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推动中国的近代化等方面思考。第(3)问,“变化”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及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因”可从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决策等方面回答。 <br />答案 (1)废除匠役制度,自由劳动力充足;产量增加;地区性分工明显; 行业分工更细。 <br />(2)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br />影响: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为社会变 革准备了经济、阶级基础。 <br />(3)变化:1952~1956年: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 <br />1978~2006年: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r />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 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 开)。 <br />2.(2013·合肥二模)梁思成说:“建筑是历史的载体,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br /> <br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了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br /> ——[美]海伦·琼斯《建筑与民主》 <br /> <br />材料二 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 <br /> ——百度百科 <br /> <br />材料三 进入近代以后,四合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西式建筑形式成为重要的点缀。后圆恩寺胡同7—9号院位于交道口南大街西侧,曾是清末庆亲王奕劻次子所建之中西合璧四合院,坐北朝南。院内西部为中式传统四合院;中部为西式二层楼,楼前有圆形喷泉水池,周围点缀原圆明园石刻,池东南有一花岗岩棱柱西式圆亭;东部有假山有游廊。 <br />——《北京历史文物志》 <br />(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有何特点?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 别指出两种建筑风格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br />(2)依据材料三,指出 “四合院”建筑风格的新特征,据此折射出中国近代 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 <br />解析 本题以建筑为切入点,考查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