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导学案社会史观
doc
2023-07-23 10:40:01
8页
三轮冲刺导学案---社会史观 <br />考点剖析 <br />(1)基本内涵 <br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社会问题,关注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关注社会的进步。 <br />(2)主要着眼点 <br />社会史观的研究大多以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习俗、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为载体,从中折射出“社会巨变”。社会史观认为,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小人物”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本质上体现了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 <br />(3)启示借鉴 <br />运用社会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应采取与传统史学不同的历史视角,以社会性眼光,审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人的日常生活。在社会史观视野中,研究社会变迁、习俗更新,应以“社会史”为切入口,围绕社会生活、交通通讯、婚姻习俗、社会保障、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等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br />教材衔接 <br />1.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br /> <br />(1)自耕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使农民勉强自给。 <br />(2)宋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扩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br />(3)明代后期,棉布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隋唐时期,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br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br />鸦片战争后,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电报、电话、报刊、电影也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后,人民的衣食住行有了根本改观,社会风尚与民俗风情发生着变化。 <br />3.西方的社会生活 <br />(1)工业革命后,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气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r />(2)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br />(3)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br />典例精析 <br />1、 <br /> <br />在历史学习中强调史论结合,但常常因为对概念理解有偏差,导致结论错误,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br /> <br />史实 <br />结论 <br />A <br />王安石实行市易法,政府设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br />表明北宋一度放弃了抑商政策 <br />B <br />古希腊梭伦改革把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 <br />为近代代议制民主奠定了基础 <br />C <br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r />意味着两极格局被打破 <br />D <br />20世纪80年代中国逐渐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r />标志着农业经营和分配方式的重大变革 <br />【答案】D <br />【解析】A项中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是加强对市场的管理,而不是放弃抑制商业的措施;古希腊民主属于直接民主,B项错误;两极格局被打破是在苏联解体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在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没有改变国际关系格局,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D项正确。 <br />2、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br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br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br />答案:B <br /> <br />解析: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的目的是因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这具有号召推翻清朝统治的作用;其次是分析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也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故选B项。A、C项与太平天国运动不相符;D项与辛亥革命不相符,均排除。 <br />对点训练 <br />1、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