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pptx
2022-03-03 17:26:09
32页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文言文该学些什么?1、认准字形字音字义。(自己利用工具书和注释完成)2、理解词语和句式:(1)掌握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2)了解常见的虚词(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
3、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并能翻译成现代汉语。4、能从文中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5、能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内容,并能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6、能吸收其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其写法,并从中得到启发,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1、通假字(每篇课中出现的通假字要整理到积累本上)。2、异读字(一个字保留了两个以上的读音,且音不同则义不同的字)。3、古今异义。有:词义的扩大、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轻重、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和名称说法的改变。
通假字的四种类型(基本规律)1.声、韵母都相同:系向牛头充碳直“直”同“值”2.声母相同: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同“放”3.韵母相同: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同“现”4.形近通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
5、一词多义。即一个词有多种含义。如“食”有“吃”、“吃的东西”“专指饭”等等词义,如何判断一个词究竟用哪个词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6、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4、偏义复词:即一个词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只取其中的一个语素的词义,另一个只作陪衬。
积累语文小知识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最大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词典《尔雅》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三国志》等。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
《左传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①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左传》简介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关于《左传》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经文考》
1.题解:明确: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2.题目引出了哪些问题?明确:①为什么退?②如何退?③结果怎么样?
春秋时期形势图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故事背景
无能为()也矣共()其乏困秦伯说(),与郑人盟夫()晋,何厌之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wéifÚgōngyuèfÚ佚之狐()fánzhuìquē秦军氾()南若不阙()秦夜缒()而出失其所与,不知()使杞()子、逢()孙戍()之zhìqǐpángyìshù我来读读
多音字阙quē(阙秦)què(宫阙)薄bò(薄荷)báo(薄片)bó(薄弱)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晋文公的姐姐是秦穆公的夫人,且晋文公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才返回晋国为君的;更重要的是,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形势图晋军秦军国危矣1、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成功分化伏笔。交代秦晋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提问:1.烛之武先“辞”后“许”,有什么作用?明确:一是交代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说明烛之武先委婉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又肯定了在关键时刻郑伯尚能接受规谏,勇于自责的优秀品质,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
讨论探究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郑伯作为当权者做得如何?从中要汲取怎样的教训?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他自己为什么不去说秦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教训: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烛之武的游说艺术迂回战术——不暴露游说目的烛之武闭口不谈郑国的利益得失,言谈中似乎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先讲明秦晋围郑,即使攻下郑国,秦国亦无大裨益;存郑对秦倒有好处,晓之以害,动之以利,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18
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同床异梦的矛盾,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层层逼紧,透辟分析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本性贪而负义,且欲壑难填。使秦君顿感危机所在。于是,烛之武“一心为秦”地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更利于听虽然烛之武年岁已高,但在秦穆公眼前岂敢倚老卖老,婉言以说,处处尊重对方:“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君知其难也”“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不刺激对方,创造和谐的谈话氛围。“良言一句三冬暖”,秦穆公怎能不爱听,又怎能不依计行事。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高妙的劝说艺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援古例今,审时度势洞悉对方心理,缩短彼此距离不卑不亢语言得体,语重心长你平时可曾成功地劝说过别人?谈谈你的经验。
烛之武的形象烛之武志士勇士辩士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两军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勇入秦营,知难而上。不卑不亢,机智善辩
说退秦师: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过百万雄师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进行概述。【提示】(1)伏笔与照应。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和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
(2)波澜起伏。如大兵压境,郑国危在旦夕,让人捏把汗,而烛之武的出现让事件出现了转机,但他又推辞;后来,郑伯的认错,才使事件得以解决,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话语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是略做交代,对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和百姓是如何等待消息的,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
感悟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
讨论: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郑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晋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课堂讨论如何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这则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人物呢?
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3、宰相肚里能撑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