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三下语文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doc
2022-03-07 10:00:04
3页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内容】教科书P42~43内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生动传神,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3.培养运用“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的能力。【教学重点】读懂课文,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的能力。【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将从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摘取一颗璀璨的明珠,欣赏她熠熠闪光的风采。这颗明珠就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将不会或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并思考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全文可分作几个部分。2.请同学交流、讨论并回答:全文可分作几个部分?(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起,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内容、距今时间、现存放地。(2)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详细介绍人物、街市、艺术特点。(3)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概括作用。三、看图感悟1.出示《清明上河图》的摹本,展卷让学生观赏。2.教师配乐解说部分精彩画面的内容。3.3
教师: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四、合作学习1.读第1自然段,分析该段内容。(1)作者:张择端。时间:距今八九百年。(2)内容: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3)保存地:北京故宫博物院。2.自由读文,找一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画面上的内容。(第2~4自然段)(1)同学们应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提示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引导学生交流经常运用的学习方法。(2)师小结学法:质疑解疑、借助资料、朗读感悟、图文对照、表演体会……(3)小组合作学习:选用学习方法,从第2~4自然段中选定最感兴趣的一个自然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4)交流感悟,学习第2~4自然段。①学习第2自然段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下了很大工夫”,画出了这幅名扬中外的画。②学习第3自然段,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并着重理解“形态各异”的意思,引导同学们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③学习第4自然段,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3.学习第5自然段。(1)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里的“古都风貌”是指哪里的“古都”?怎样的“风貌”?古都:指北宋的都城汴京,即今天的开封市。风貌:是指当时汴京百姓的生活情景。(2)教师: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详尽客观地记录了八九百年前古都汴京的生活景象,是当3
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因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画家张择端画工精湛,栩栩如生地为我们描绘了清明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因此该图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说《清明上河图》不愧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五、课堂小结1.《清明上河图》真是画中瑰宝,同学们欣赏完这样一幅技艺精湛的画,对我国文化有着怎样的感受?2.老师出示小诗,与学生共勉。历经风雨几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千姿百态众生相,尽在绵绵画中间。扬名海外震国威,惊世绝技人人赞。绝!中华文化真叫绝!六、自选作业1.对照画面向爸爸妈妈介绍《清明上河图》。2.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第2课时【板书设计】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八九百年汴京热闹的场面【教学反思】《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这篇课文离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制定目标上只要求学生了解画面内容,初步感知《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自学课文和培养学习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