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检测(附解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doc
2022-03-09 14:45:55
5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基础测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清晨徜徉于林间堤岸,目之所及,尽是一派浓浓秋意。金风玉露一相逢,秋日的清凉寥廓便多了一份诗意妙趣,风儿携着草木的清香,滴滴露珠在泛黄的草尖树叶间滚动,像一群顽童在乐此不疲地捉迷藏。蝉在柳梢如“秋后的蚂蚱”,还在奋力地扯着嗓子,为最后的“绝唱”画上一个“坚韧”的句号。河堤边的一排排垂柳,如步入人生暮年的老者,做着静默沉思状,也为这清秋平添了几许深邃与凝重。冉冉晨曦中,朵朵白云似开在广袤穹宇中的花儿。它们时而一簇簇聚拢,如满园牡丹竞相绽放;时而又柔曼舒展,如仙子的裙袂飘带在碧空飘曳,瞬间就让人心间起了远意。记得多年前在家乡那个秋日,一场秋雨初霁,山川草木像被濯洗过一般醒目,白云如纱似绸,唯美曼妙地轻绕于山梁间,回眸一瞬,看到一朵硕大无朋的“蘑菇云”飘浮于山巅,奇绝诡谲,如蓬莱仙境陡显眼前,人们纷纷步出家门,望云惊赞!一群信鸽扑棱着翅膀,在云层间上下翻身,像是大自然的恩典,那一刻,唯美中多了一丝灵动祥和。正如蒋勋所言:“山水里有读不完的故事,那风景无言无语,却仿佛用静定的沉默说着领悟不完的智慧。”1.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要考北京大学化学系,李华要考上海交大:我们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B.新高考的六门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C.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D.正方王刚:我方的观点是学好语文必须注意多读、多写、多思索。【答案】C 【解析】C项和文中的冒号都是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A.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B.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D.用在辩论记录中,用于说话人名之后,以引出说话内容。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答案】①句中把滚动的露珠比作捉迷藏的顽童,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滴滴露珠和一群顽童数量上相似,露珠滚动和捉迷藏动态上相似。③滴滴露珠在草尖树叶间滚动时若隐若现,和孩子们捉迷藏时的或寻找或隐藏相似。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场秋雨刚停,山川草木格外的亮眼,白云停留在山梁间。”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5
修辞效果不同:原句使用了比喻,将白云比作纱绸,突出了白云的轻快、透明、亮丽,和原文描写的景致色调一致。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而原句则使用“初霁”等文言词语,“濯洗”“唯美曼妙”等书面词语,与文段诗意优美的风格相应。(从锤炼词语的角度切入,言之有理也可)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1982年起,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②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③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④而非英国属地⑤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A.⑤③④①② B.③⑤①④②C.③⑤④①② D.③④②⑤①【答案】B 【解析】“虽然”和“但”相互照应,应该紧连在一起。①④应该是连在一起的,且只能是①④的先后顺序。通过这些分析,使用排除法就可以解题了。5.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有关部门启动100位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请从下面候选人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推荐词。要求:符合人物身份,运用排比、比喻手法,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不超过90个字。焦裕禄 袁隆平 郎平【答案】示例一(焦裕禄):他把手伸向远方,像一艘巨轮,开拓着前进的道路;他把心交给群众,像一支蜡烛,燃烧着奉献的灵魂;他把情洒向大地,像一粒磁石,散发着独特的力量。示例二(袁隆平):他像一头黄牛,默默耕耘在田畴,让地球战胜饥饿;他像一朵白云,缓缓飘浮在天空,让名利远离自己;他像一只蝴蝶,翩翩飞舞于丛林,让梦想抵达花丛。示例三(郎平):她像一支利箭,把拼搏精神射向远方,诠释了奋斗的内蕴;她像一只蜜蜂,把无私奉献注入体内,抒写了人生的赞歌;她像一支号角,把青春追求融入乐声,唤醒了大国的梦想。【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敦煌学是目前世界上以地名学的国际显学。为何敦煌如此特殊,能形成一门以其地名而命名的学科,而且成为世界关注、举世闻名的学科?5
敦煌引人关注是由其地位决定的,敦煌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汉唐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政治重心在西北,对外交往的通道主要就是丝绸之路。不论丝绸之路分几条道路,或作为网络状不断变化,但敦煌都是唯一不变的吐纳口,故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通过敦煌,来自异域的物种和文化传到了中国,如西方的葡萄、胡桃、石榴等物产,佛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以及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中国的丝织品、钢铁,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也经敦煌传入天山南北和中亚,并经中亚远播欧洲。敦煌在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特殊地位,赋予敦煌以地名学的条件。能产生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敦煌学,则主要缘于敦煌文献的发现。1900年,道士王圆策偶然发现了藏经洞,里面有中国中古时期的各类文献6万余卷。这些文献以佛教典籍为主,还有道教、景教和摩尼教典籍。除了宗教文献,还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医学等诸多方面的资料。敦煌文献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这是因为中国的史学传统是当代人基本上不修当代史,多是后代修前代的历史,当后世修前代历史时,主要利用前代留存下来的官方实录等各种档案文献,史家对这些档案文献进行提炼、考释,并根据官方意识和史家个人的史德、史识进行取舍分析,再加上所处的位置及政治倾向的限制,还有史书体裁、体例和字数的局限等,可能大部分是提纲挈领的记述。如魏晋隋唐时的均田制,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中,都是简略的提纲,缺少具体内容,从而使史学界怀疑均田制是否实行。敦煌所发现的文献,就是未经后世加工改造的原始文献,其中有许多关于实行均田制的具体细节,如授田、退田、给田等,退田包括老退、剩退、婚退等。通过对这些文书的解读研究,我们知道均田制确实实行了。至于授田的数量与均田令的规定不一致,一方面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情况不同;另一方面是制度规定与实际执行的问题,即令文的规定是最高的限额,不是一定要达到的数额。敦煌文献包含范围非常广泛,被称为“学术的海洋”、中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敦煌文献在敦煌发现,也主要是敦煌的地域文献,但它绝对不仅仅是敦煌的地方文献,而是全国的文献,要跳出敦煌,放眼全国。还有中国以外的文献,如梵文、叙利亚文、希伯来文等,反映了中国以外的历史文化,是了解、研究世界历史文化的绝好材料。敦煌学成为以地名学的国际显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即敦煌的石窟。这是“西夏学”“徽学”“吐鲁番学”等无法可比的。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从4世纪到14世纪,人们在这里连续开窟造像,形成了南北长1700余米来的石窟群。作为中国西部的边郡敦煌,能够产生如此宏伟的石窟艺术,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从汉代开始,尤其是魏晋时期中原文化在敦煌积淀,中西文化交流趋于繁荣。作为丝路“咽喉”,敦煌最先接触到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的文化艺术,使佛教艺术与文化在敦煌落地生根。5
敦煌艺术是佛教艺术,而佛教艺术源于印度,并经中亚传入中国。所以,在敦煌石窟中必然会有许多印度、中亚艺术的痕迹。如莫高窟是建筑、壁画、雕塑结合的产物,仅就壁画的内容而言,它描绘了我国各民族、各阶层的情况,如生产劳动、风俗礼仪、民族关系等。因此,法国人将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敦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结晶,除了佛教,还有许多其他的内容,如敦煌壁画上发现的玻璃器皿,表现了萨珊波斯的艺术风格,由此可以探讨西亚地区玻璃器皿的制造工艺。虽然敦煌艺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佛教艺术的源头也在印度,但敦煌文化却有独特的地位。莫高窟的创始者乐傅是敦煌本地的,这就说明,敦煌艺术也是中华民族固有文化的反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刘进宝《敦煌学何以成为国际显学》)材料二:作为一个名词或历史概念的敦煌学,其内涵具有不确定性,每个使用者在遵守命名学原则的基础上,都可以有自己的界定,每个读者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可以见仁见智、人见人殊。一般意义上,敦煌学的内涵,当以千佛岩、榆林窟诸石窟之造型艺术与千佛洞所出诸隋唐以来的文献为主,而爰及古长城残垣、烽燧遗迹、所出简牍,及高昌一带之文物为辅。敦煌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不仅与其他相关学科部分地重叠交叉,而且各部类之间也存在着交叉重叠关系。季羡林先生在《敦煌学大辞典》的“敦煌学”词条中,主要依据敦煌学的研究对象,确定敦煌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李正宇则认为敦煌学“是包容了诸多单体学科,兼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意识形态科学的特殊学科”。按现代学科分类,敦煌学研究对象的内容不仅涉及宗教、历史、文学等文科的诸多学科,还涉及医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的一些学科。所以,多科性或多学科交叉是敦煌学的本质特征。但是,敦煌学不是其所涉及十几个学科的简单综合,更不是把它所涉及的十几个学科的全部内容统统包揽收容,变成一个多种学科的联合体,而是由各学科与敦煌有关的部分组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摘编自郝春文《关于敦煌学之命名、内涵、性质及定义的探索历程》)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史与《资治通鉴》对均田制只是简略记述,而敦煌文献则全面详细地记载了均田制实行的各项具体措施。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北方,丝绸之路是对外交往的通道,而敦煌则是其吐纳口,成了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C.敦煌学的内涵具有不确定性,对其界定更是见仁见智,如季羡林先生与李正宇有关敦煌学的定义就有所不同。D.敦煌艺术深受佛教影响,石窟艺术具有明显的印度、中亚艺术的痕迹,而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只能在壁画中见到。【答案】C 【解析】A.以偏概全,原文是说通过敦煌文献,“我们知道均田制确实实行了”。B.偷换概念,原文是说“在汉唐时期的千余年里”。D.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说“仅就壁画的内容而言”。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5
A.后世研究敦煌学时,重视其石窟造型艺术、出土文献、古长城残垣、烽燧遗迹和高昌一带的文物等,因为它们是敦煌学内涵的主体。B.敦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结晶,但在佛教这一主题之外,还有其他内容,如我们还可以通过壁画上的玻璃器皿等研究佛教之外的内容。C.中原文化的积淀、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敦煌出现了“西夏学”“徽学”“吐鲁番学”等无法可比的石窟艺术。D.很多史实在史书中只是提纲挈领地记述,这和后代修前代史时受官方意识、个人史德、史书体例以及字数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答案】A 【解析】原文是说“敦煌学的内涵,当以千佛岩、榆林窟诸石窟之造型艺术与千佛洞所出诸隋唐以来的文献为主,而爰及古长城残垣、烽燧遗迹、所出简牍,及高昌一带之文物为辅”。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敦煌文献具有不可替代学术价值的一项是( )A.敦煌文献未经后世加工改造,是原始文献。B.敦敦煌文献在研究全国文化时具有参考意义。C.敦煌在中西文化交流上具有特殊地位。D.敦煌文献范围广泛,可以了解研究世界文化。【答案】C 【解析】C项是说明敦煌的地位。9.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敦煌学下一个简要定义。【答案】敦煌学是一门以敦煌文献、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史迹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多科性或多学科交叉为本质特征的新兴交叉学科。10.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答案】①首先总写,提出敦煌学为何能成为以地名学的国际显学的问题。②然后分写,分别从地理位置、学术价值以及石窟艺术三个方面分析原因。③最后指出敦煌文化的重要意义。(言之成理即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