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5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检测(附解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doc
2022-03-09 14:46:38
8页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基础测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可以兴 兴:激发人的感情B.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C.文胜质则史 史:虚饰,浮夸D.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答案】B 【解析】敏:勤勉。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彰明B.知止而后有定 知:知道C.定而后能静 静:心不妄动D.安而后能虑 虑:忧虑【答案】D 【解析】虑:思虑精详。3.下列有关《论语》的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D.“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答案】B 【解析】《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4.下列与《礼记》《大学》有关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成书于汉代。B.《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礼记》在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C.《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后与《春秋》《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D.《大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等八条目。【答案】C 【解析】“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不包含《春秋》。5.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8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3)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答案】(1)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2)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不移才能够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够处事合宜。(3)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涌出。6.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各学派皆有其特色鲜明的吏治主张。其中,儒家提出了“仁政”和“王道”的政治主张。对待吏治,儒家遵循着“伦理学”的思路:择贤人执政,并以德与礼来约束官员。与儒家“伦理学”的思路不同,法家从“人性自利”的观点出发,强调君主运用“法”“术”相结合的手段控制、驾驭百官。在道家观念中,只有“无为而治”,不与民争,才能“无为而无不为”,矫治天下乱象。【答案】诸子百家对吏治问题的主张不同:儒家主张遵循“伦理学”择贤执政,以德治官;法家主张君主以“法”“术”控制百官;道家主张“无为而治”。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选自《论语·里仁》)【注】①处:处在、居处。②造次:仓促之间。(1)“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答案】(1)“其道”指仁或仁道。全段表达了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离开仁的思想。(2)根据第一种解读,句意为:不是通过仁道脱离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根据第二种解读,句意为:因行仁道而陷入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参考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8
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阅读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B.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8
C.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D.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答案】C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人:看门的人。B.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C.季氏宰:季氏的家臣。宰本意是充当家奴的罪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又成为官吏的通称。春秋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的长官,也都称宰。D.冠:帽子。古代的冠是一种装饰,用来束发,带冠表示礼貌。冠由帽子又引申为形状像帽子的或在顶部的东西。【答案】A 【解析】门人:这里指孔子的学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性情粗野,刚直好勇。他曾经欺侮孔子,后来被孔子以礼诱导,最终拜孔子为师。B.子路自尊自信,不慕虚荣。孔子认为子路即使穿着破旧袍子和穿着皮衣的人站在一起,也不会感到羞愧。C子路精于政事,能力出众。孔子赞扬子路有仁德,可以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军政事务。D.子路尽忠职守,不避危险。卫国政乱时,子羔劝他不要进城,子路以“不避其难”为由拒绝了,最终玉碎当场。【答案】C 【解析】“孔子赞扬子路有仁德”错,原文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2)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答案】(1)以简练的言辞,就可以把案子断得一清二楚的,大概只有仲由吧!(2)恭敬谨慎,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正直,可以亲近民众;恭敬正直从而使社会平静,可以用来报答主上。12.孔子之前曾预言“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后闻听卫国政变,断言“嗟乎,由死矣”,而子路果真死了。你认为孔子的判断有哪些依据?请简要说明。【答案】①子路性格直率,好逞勇斗力。②子路尽忠职守,临危不避。【参考译文】仲由字子路,是卞地人。(子路)比孔子小九岁。8
子路性情粗野,喜欢逞勇斗力,为人刚直,头戴雄鸡式样的帽子,佩戴着公猪形象的饰品,曾经欺侮孔子。孔子用礼逐渐诱导子路,子路后来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求做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君子好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好勇无义,就会为盗。”子路听到了教导,还没有行动,只怕又听到新的教导。孔子说:“以简练的言辞,就可以把案子断得一清二楚的,大概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在别的方面不行。”“像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以乱麻为絮的破旧袍子和穿着用狐、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已经登上了厅堂(由浅入深),但还没有进入内室(达到更高的水平)。”季康子问(孔子):“仲由仁德吗?”孔子说:“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仲由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是否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子路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子路出任蒲的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地豪壮而勇敢的人很多,又难治理。可是我告诉你:恭敬谨慎,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正直,可以亲近民众;恭敬正直从而使社会平静,可以用来报答主上。”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南子。灵公的太子蒉聩得罪了南子,害怕被杀就逃亡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立公子郢(为国君)。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的儿子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逃亡)在外,不能够回来。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封邑的长官。蒉聩就和孔悝作乱,用计来到孔悝家中,于是和他的党徒掩袭攻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而蒉聩入宫立为国君,这就是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骑马赶回来。子路遇到从卫国城门出来的子羔,(子羔)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为他白白地遭受祸事。”子路说:“吃了人家的粮食就不能回避人家的灾难。”子羔最终离开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打开,子路就跟了进去。来到蒉聩处,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怎么能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把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来攻打子路,(他们)斩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死了,帽子也不能掉了。”于是系好帽带死了。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政乱的消息,说:“唉,仲由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子路的死讯。因此孔子说:“自从我有了仲由,再也没有听到过粗野的言语、恶毒的话。”这时,子贡正为鲁国出使齐国。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8
材料一:儒家讲教化,着眼于培养具有健全完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也就是所谓“成人”。这里的“成人”,并不是指年龄特征上发育成熟的成年人,而是从道德内涵上强调人的人格养成。子路请教老师怎样才是成人。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他先是提出了一个高标准,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孟公绰那样讲廉洁,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人文修养,就可以算得一个成人。面对世风日下的状况,孔子又感叹地说,如今的成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可得之利时首先考虑它是否符合道义、自己该不该得,遇到危险勇于承担责任,做出牺牲,经过长久的穷困也不忘自己平生的诺言,这也可以算是成人。孔子的“成人”思想,体现了他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深刻反思和觉醒。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在社会上立得住的人,仅有与生俱来的质朴本真的禀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人文的修养。只有文与质两者兼备,配合恰当与协调,才能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君子。而人文的修养离不开教化。教化,正是使人“成人”的途径和方法。“教”就是教导,“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民有质朴,不教不成。”(《白虎通·三教》)“化”就是感化,也就是在“上”者的教育和引导下,使“下”者内在的人格精神发生变化。孔子说:“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礼记·中庸》)所谓“知人”,就是要有“人”的自觉,脱离纯粹的人的自然状态,明白做人的道理,具有分辨是非和校正自己行为的能力,承担起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颜渊请教孔子“成人之行若何”,孔子说:“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孔子家语·颜回》)所谓“成人之行”,就是一个成人应当具备的德行。这段话与孔子回答子路问成人的话是一致的,都强调了仁义礼乐教化在人的人格养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仁”是人内在的品德和思想境界,“礼”是人外在的行为准则。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教化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在内心发生变化,达到“仁”的境界,从而实现对“礼”即社会规范的高度认同和自觉遵守,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摘编自《孔子论教化之内涵——成人》)材料二:8
依照荀子的观点,政治是一个综合体,它一方面在形式上表现为权力的聚合体,另一方面又必须承载“道义”的精神内涵,单纯的权力系统若失去内在“道义”的内涵与目的是无法维持的。荀子说:“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道”作为一个抽象观念,“得道”的具体实现方式就是“得民”,或者说,以“道义”精神教化民众。荀子在《王制》开篇讨论“为政”问题时指出:“请问为政?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依这里的说法,为政之要务有多端,而“诛恶”“化民”是其核心目的之一。也就是说,“为政”本身作为对民众施行教化的途径和方式,是一工具性的存在。甚而言之,这一工具性存在最终亦是要被扬弃的,从而达到“不待政而化”的状态。以“政”行“教”的枢纽环节是“礼义”。“礼义”亦是一个综合性的说法,它既指政刑法度之施设所依照的一般性、指导性的制度化设计,同时又强调这一指导性设计中内含着的道义精神。“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对于“礼”的重视自不待言,“隆礼重法”基本已成为荀子思想主旨的代称。“礼法”并称是荀子论“政”“教”的一个重要特点,“法”代表了“礼”的规范化、制度化面向及其衍生物,“礼”则代表了“法”精神化、内涵化的道义面向。二者的并称究其向上的一面而言,乃高度地强调了荀子以“政”行“教”的思想观念。(摘编自刘培功、王毅刚《〈荀子·王制〉篇的教化论特征》)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讲教化,着眼于“成人”;荀子论教化,则强调以“政”行“教”的思想观念。B.儒家所谓“成人”,不仅是指发育成熟的成年人,而且是指品格高尚的君子。C.荀子认为政治表现为权力的聚合体,又须承载“道义”,因此单纯的权力系统是不存在的。D.孔子认为一个在社会上立得住的人,与生俱来的禀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教化得来的人文修养。【答案】A 【解析】B.逻辑关系错误,原文是说“这里的‘成人’,并不是指年龄特征上发育成熟的成年人,而是从道德内涵上强调人的人格养成”,原文是并列关系,而选项是递进关系。C.“单纯的权力系统是不存在的”曲解文意,原文说“单纯的权力系统若失去内在‘道义’的内涵与目的是无法维持的”。D.曲解文意,原文是说“仅有与生俱来的质朴本真的禀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人文的修养”。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提出的成人标准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标准,近似于今天所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标准了。B.“为政”本身作为对民众实行教化的途径和方式,在当今仍值得借鉴。C.教化是使人成人的途径和方法,只要对一个人实行了“教化”,就能保证此人不会变坏了。8
D.荀子认为“礼义”很重要,人无论贵贱,都要“属于礼义”,这一思想具有进步意义。【答案】C 【解析】“只要对一个人实行了‘教化’,就能保证此人不会变坏了”,前后逻辑不成立。1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孔子“教化”观念的一项是( )A.荀子《劝学》鼓励人们学习。B.当代虎爸培养孩子成为“考霸”。C.孔子哂(笑)子路(仲由)。D.韩愈写《师说》表扬李氏子蟠。【答案】B 【解析】A、C、D项侧重于“成人”教育,而B项则侧重于“应试”教育。16.简要分析材料二第3段的行文思路。【答案】①首先提出“以‘政’行‘教’的枢纽环节是‘礼义’”的观点。②接着诠释了“礼义”的内涵。③再通过引证论述了荀子对礼的高度重视。④最后得出“荀子以‘政’行‘教’”的结论。17.实施教化的途径有哪些?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答案】①在“上”者(老师、长辈)的教育和引导下,使“下”者内在的人格精神发生变化。②通过个人的自觉,明白做人的道理,具有分辨是非和校正自己行为的能力。③通过礼乐教化来塑造健全的人格。④“为政”本身作为对民众施行教化的途径和方式,即以“政”施“教”。(任意答对3点即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