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2022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6老子四章五石之瓠检测(附解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2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6老子四章五石之瓠检测(附解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doc 2022-03-09 14:47:00 7页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五石之瓠【基础测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有道者不处    处:为,做B.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泮:同“判”,判断D.复众人之所过    复:弥补,补救【答案】C 【解析】泮:同“判”,分离。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B.C.D.【答案】D 【解析】A.都是代词,代事物。B.都是代词,它,它们。C.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却。D.都是语气词,前者用在句中,表停顿;后者用在句尾,表示判断和肯定。3.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A.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D.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答案】B 【解析】例句:状语后置句,应是“于足下始”。A.省略句,“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B.状语后置句,应是“于毫末生”。C.宾语前置句,应是“知自者明”。D.宾语前置句,应是“以是圣人欲不欲”。4.下列各项加点字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自见者不明B.其安易持C.其微易散D.不贵难得之货【答案】D 【解析】A.形容词用作动词,明察。B.形容词用作名词,安稳的时候。C.形容词用作名词,细小的时候。D.名词,货物。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7 A.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B.《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的思想。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八十岁,下寿六十岁。D.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秦代以前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秦时多用牖,而窗少见。【答案】A 【解析】应该是周朝,而不是秦朝。6.将下面几句话改写成一个单句,要求不遗漏信息,可以适当增减个别词语。①函谷关是道家文化的代表地之一。②函谷关是当年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点。③3月30日,1万名中学生齐声吟诵《道德经》。④这次活动旨在纪念道教始祖老子诞辰2581年。⑤这一活动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景区内的老子文化广场上进行。【答案】3月30日,1万名中学生为纪念道教始祖老子诞辰2581年,在河南省灵宝市当年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点及道家文化的代表地之一的函谷关景区内的老子文化广场上齐声吟诵《道德经》。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真水无香,大音希声。《道德经》中所说的“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不争之争”“知足之足”等,都告诫我们不要刻意地去获取功德,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意地去树碑立言。人生在世,岁月短暂,如果整天满脑子只想着去立大德、建伟功、撰巨言,②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总是感叹命运不济,怨天尤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刻意地去追求功名 ②而不屑于做小事 ③也许最终一事无成【阅读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7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选自《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B.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C.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D.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答案】B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藏室之史,即守藏史,就是管理国家图籍的史官。“藏室”是藏书之所。“守藏史”亦称“征藏史”。“征”是典掌的意思,与“守”同义。B.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因拴着丝绳,故能收回并再次利用。后来也泛指短箭。C.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D.太傅,为君王的辅佐大臣或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古代三公之一,位高于太师。【答案】D 【解析】古代三公是太师、太傅、太保。太傅位次于太师。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时运来了就要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隐居。B.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的品格,同时也侧面暗示了老子的见识远于孔子。7 C.老子西出函谷关时应关令尹喜之请写下《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共五千余字,这本书阐述了道德的本意,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D.世上信奉老子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人贬斥老子学说。作为严肃的史学家,司马迁对老子的学说只作客观描述,并没有尊老贬孔。【答案】B 【解析】从文中无法看出老子的见识远于孔子。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2)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答案】(1)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好像很愚钝。(2)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不求名声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就要离开。12.我们应如何看待文中“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所体现出来的老子的“无为”思想?【答案】“无为”的思想,本来就是一种“悖论”: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去“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是最大的“不自然”。道家的思想,对过去国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实应负一定的责任。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害心,脱除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保养自己的精力,不胡乱地消耗,实在可以拯救社会的弊端。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干涉,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实在是有它的重要意义。【参考译文】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好像很愚钝。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神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作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7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不求名声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就要离开。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勉为其难为我写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并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老子是一位隐居的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孝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世人信奉老子学说的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清静无为,百姓就能自己变得正直守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淳化二年,判吏部铨。尝侍曲宴,太宗目送之曰:“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真宗升储,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诏东宫待以师傅礼。真宗即位,迁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以本官平章事,监修国史,改中书侍郎。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帝颇惑之,因访于沆。沆曰:“继迁不死,灵州非朝廷有也。莫若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方众议各异,未即从沆言,未几而灵州陷,帝由是益重之。寇准与丁谓善,屡以谓才荐于沆,不用。准问之,沆曰:“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准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沆为相,接宾客,常寡言。马亮与沆同年生,又与其弟维善,语维曰:“外议以大兄为无口匏。”维乘间达亮语,沆曰:“吾非不知也。然今之朝士得升殿言事,上封论奏,了无壅蔽,多下有司,皆见之矣。自余通籍之子,坐起拜揖,尚周章失次,即席必自论功最,以希宠奖,此有何策而与之接语哉?苟屈意妄言,即世所谓笼罩。笼罩之事,仆病未能也。”公退,终日危坐,未尝跛倚。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沆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沆与诸弟友爱,尤器重维,暇日相对宴饮清言,未尝及朝政,亦未尝问家事。景德元年七月,沆疾作而薨,年五十八。(节选自《宋史·李沆传》)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7 A.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B.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C.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D.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答案】B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宴,是宋代盛行的宫廷宴会,参加的人员主要是宗室成员、外国使臣以及近密臣僚。B.太子宾客,是朝廷设置的太子东宫属官,肩负调教辅佐、侍从护卫、规劝进谏职责。C.通籍,指登记姓名、年龄、身份等在宫门外悬挂的竹制门籍上,可以进出宫门,指做官。D.拜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抱拳行礼,是古时用于恳求他人帮忙时表示恭敬的礼节。【答案】D 【解析】“是古时用于恳求他人帮忙时表示恭敬的礼节”错,拜揖是古时表示恭敬的礼节。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沆深受器重,委以重任。太宗赞赏他风度端庄稳正,称其是名副其实的显贵的人;真宗时,他升任礼部侍郎,被皇帝以师傅之礼对待,后兼修国史。B.李沆答复询问,把握时局。众人认为要保灵州,皇帝对此颇为困惑,向他询问;他对时局认识清楚,为皇帝提出解决的方法,没有被采纳,灵州陷落。C.李沆眼光独到,善于识人。寇准多次向他推荐好友丁谓,他从为人处世的角度看出丁谓不能被委以重任;后来寇准果真被丁谓排斥,印证了李沆的判断。D.李沆修身严谨,生活简朴。他办完公事后,整天正襟危坐,未曾斜靠着;在封丘门内建有住宅,大厅前只容马打转,他认为住宅传给子孙大小合适。【答案】A 【解析】“真宗时,他升任礼部侍郎,被皇帝以师傅之礼对待”错,原文是“真宗升储,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诏东宫待以师傅礼”。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莫若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2)苟屈意妄言,即世所谓笼罩。笼罩之事,仆病未能也。【答案】(1)不如派使者秘密诏令各州将领,让他们统领军队和百姓都撤出城堡而归到一处,若这样,那么关右的百姓就可得到休养生息了。7 (2)如果委屈自己的意愿乱说,就是世人所说的笼络。笼络之事,是我怨恨不能做的。17.李沆深知外议他为“无口匏”,但是他却不想为此而做改变,请结合文意分析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种做法的。【答案】李沆的做法是正确的。李沆洞察时事,懂得进退,能把握时局。针对外人议论“他是没嘴的葫芦”一事,他并不想做出改变,这表明他是一个不受舆论影响,做事有主见,能坚守原则、有底线、有操守的人。【参考译文】李沆,字太初,是洺州肥乡人。淳化二年(991年),(李沆)担任吏部铨。他曾侍奉宫中宴会,太宗用目光看着他说:“李沆风度端庄稳正,确实是显贵的人。”真宗被立为太子时,(李沆)升任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太宗)诏令太子以师傅之礼对待李沆。真宗即位,任命(李沆)为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年,李沆以本官平章事,监修国史,改任中书侍郎。当时李继迁反叛已很久,兵力日益强盛,有图谋夺取朔方的意图。朝廷难以迅速运送粮食,朝廷内外都认为灵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失去灵州,那么周围各州都不能保住。皇帝对此颇为困惑,就向李沆询问。李沆说:“李继迁不死,灵州就不能为朝廷所占有。不如派使者秘密诏令各州将领,让他们统领军队和百姓都撤出城堡而归到一处,若这样,那么关右的百姓就可得到休养生息了。”此时众人的意见各不相同,没有立即采用李沆的建议,没多久灵州就陷落了,真宗从此更加看重李沆。寇准与丁谓友好,多次以丁谓有才能向李沆推荐,(李沆)不用丁谓。寇准问李沆,李沆说:“看他为人处世,怎么可以让他职位居于别人之上呢?”寇准说:“像丁谓这样的人,宰相你一直能压抑他使他居于别人之下吗?”李沆笑着说:“(你)将来后悔,就会想起我的话。”寇准后来被丁谓排斥,才信服李沆的话。李沆任宰相,接待宾客,经常很少说话。马亮与李沆同年考中进士,又与他的弟弟李维交好,(他)对李维说:“外面议论说你大哥是没口的葫芦。”李维趁机把马亮的话告诉了哥哥,李沆说:“我不是不知道。然而现在的朝士得以入殿议事,上书讨论政事,全无遮蔽,多下发到各级部门,大家都可看见它。通过我的新进仕宦之人,他们坐起拜揖,尚且乱了典章顺序,入席必定自论功劳最多,以希求得到宠爱奖赏,如此有什么策划值得与他们交谈呢?如果委屈自己的意愿乱说,就是世人所说的笼络。笼络之事,是我怨恨不能做的。”李沆公事办完后,整天正襟危坐,未曾斜靠着。在封丘门内建有住宅,大厅前只容马打转。有人说这太狭窄,李沆笑着说:“这住宅要传给子孙,这里作为宰相官署大厅确实小了,作为太祝、奉礼官的大厅已经够宽了。”李沆与几个弟弟友爱,尤其器重李维,闲暇之日相对宴饮清谈,未曾谈及朝政,也未曾问起家事。景德元年(1004年)七月,李沆疾病发作去世,享年五十八岁。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