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语文课时检测7论语十二章(附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doc
2022-03-20 19:00:02
7页
《论语》十二章一、语言基础专练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可谓好学也已B.知者不惑C.君子生非异也D.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解析:选D “已”同“矣”,句末语气词,不译;“知”同“智”,智慧;“生”同“性”,资质、禀赋。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 质:质朴,朴实B.士不可以不弘毅弘:广,大C.譬如平地平地:平整的土地D.请事斯语矣斯:这解析:选C 平地:填平洼地。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小人喻于利B.文质彬彬,然后君子C.小子何莫学夫《诗》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解析:选D 小人:古义,地位低下的人,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今义,品行不好的人。文质彬彬:古义,文采与朴实两者兼备;今义,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小子: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义,年幼的人。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A.请事斯语矣B.见贤思齐焉C.朝闻道,夕死可矣D.就有道而正焉7
解析:选C C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内:在内心。朝、夕:在早上,在晚上。A项,事:名词作动词,从事、实践。B项,贤: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D项,正:形容词作动词,匡正。5.下列句中加点的“焉”,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A.就有道而正焉B.杀鸡焉用宰牛刀C.天下归仁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解析:选B B项与例句均为代词,怎么、哪里。A项,代词,自己;C项,语气助词,不译;D项,兼词,于此。6.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仁以为己任B.止,吾止也C.可谓好学也已D.克己复礼为仁解析:选A A项为省略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B.《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及其弟子记录编纂而成。C.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D.礼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天下,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解析:选B 不是“由孔子及其弟子记录编纂”,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于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 , ?”7
(3)在《论语十二章》中,“ , ”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定义的句子是“ , ”。(7)在《论语十二章》中,“ , ”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的原因是“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 ”,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 ”。答案:(1)人而不仁 如礼何 (2)人而不仁 如乐何 (3)朝闻道 夕死可矣 (4)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5)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7)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8)任重而道远 (9)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10)吾止也 吾往也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道德修养不是万能的,__①__,很可能跌跟斗甚至堕入深渊。《论语》说,“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一部《论语》,其实就是道德人伦的行为指南。因此,__②__,同构建严格规范的法律体系一样,__③__,须臾不可离开、偏废。答:① ② ③ 7
参考答案:①但人若没有道德底线的反省精神 ②大力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 ③都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内在要求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吏,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鲁昭公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②爵之大夫起累绁③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④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注] ①量平:账目清楚,收支平衡。②羖:公羊。③累绁:用绳索捆绑。④粥:卖。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B.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C.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7
D.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解析:选C 先找出句中的名词、代词,然后依据句式、句意和语法进行排除。“三”是数词,应修饰“日”,所以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从句式的角度来看,“国虽小”和“处虽辟”的结构一致,意思贯通,前后均应有停顿,排除D项。故选C。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名、字:古代的“名”是一个人出生后不久,由父母所命;“字”一般是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男子成人礼),女子十八岁举行笄礼(女子成人礼)时所取。“名”为同辈间尊称,“字”则由长辈称呼。B.大夫: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来成为一般任官职者之称。C.鲁定公十四年: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四种,像“鲁定公十四年”即为帝王年号纪年法。D.摄:指古代官员升官,相同说法的还有“擢”“拔”“迁”“加”等;而降官则有“谪”“贬”“左迁”之说。解析:选B A项,“女子十八岁举行笄礼(女子成人礼)时所取。‘名’为同辈间尊称,‘字’则由长辈称呼”错误,女子十五周岁举行及笄之礼(女子成人礼)时取字;且“名”由长辈称呼,而“字”则为同辈间尊称。C项,“像‘鲁定公十四年’即为帝王年号纪年法”错误,此处采用的应是王公年次纪年法。D项,“摄:指古代官员升官,相同说法的还有……”错误,“摄”,既不属升官,亦不为降官,专指临时代行某职。故选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孟釐子的赞誉,孟釐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B.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热情和痴迷也得到齐国人的赞赏。C.孔子一生中做过管理仓库、牧场的小官等,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喜形于色,这说明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D.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没有受到善待。解析:选D D项,“无奈又回到鲁国,却没有受到善待”错误,7
由文章第三段“于是反鲁,鲁复善待”可知,应是得到了善待。故选D。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译文: (2)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译文: 参考答案:(1)如今孔丘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2)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就像回到了家中一样。14.孔子认为秦穆公称霸天下的原因有哪些?答: 参考答案:①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②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③信任重用人才,让他帮助治理国家。参考译文: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孟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如今孔丘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困在陈国、蔡国之间,于是返回鲁国,鲁君又善待孔子。鲁昭公二十年,这时孔子大约三十岁了。齐景公与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秦穆公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7
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秦穆公亲自拨用五张黑公羊皮赎来百里奚,授给他大夫的官爵,使他从拘禁中被起用,就与他一连谈了三天的话,随后就把执政大权交给他了。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称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小的呢。”景公听了很高兴。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变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景公。他与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就学习了起来,有三个月的时间竟尝不出肉的味道,齐国人都称赞他。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他以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的话吗?”于是就把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杀了。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羊、猪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就像回到了家中一样。孔子七十三岁的时候,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的己丑日去世。太史公说:《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