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5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doc
2022-03-22 15:41:06
4页
囚绿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味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教学重点】1、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2、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教学难点】1、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教学过程】导入: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今天,让我们带着对绿的喜爱走近陆蠡和绿的一段故事。(板书课题、作者)解释:lí蠡测管窥,蠡:瓢;管:竹管;窥:人小孔缝隙里观看。用瓢来量大海,从竹管的小孔看天空。比喻见识片面狭窄,看不到事物的整体。lǐ人名、地名用字。如:范蠡(楚国宛人今河南南阳,后人尊称为“商圣”),陆蠡(现代著名散文家);蠡县(在河北省中部)。作者简介:原名陆考原,浙江天台人。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解题:4
本文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绿”又是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明确:“囚绿记”是指记述“囚绿”的过程。“绿”是指常春藤。“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背景简介:本文写于抗战爆发后,当时,北京沦陷,作者移居上海。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打败日本侵略者,将他们赶出中国,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作者巧妙地借爱恋绿色——这生命的象征,委婉而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对光明、自由生活的爱和对窒息我们民族生机的日本侵略者的恨。听诵读思考:1、“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找出“囚绿”的相关情节,并思考“囚绿”之前、之后又写了什么?画出关键语句,思考为什么囚绿。2、理清行文思路。4
诵读第1--4,寻绿,思考:作者是这样描述北平的公寓的:高不过一丈的小房间潮湿的地面等。这并不是一间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然而作者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原因是什么?窗外面长着,投射进来一片绿影。就是这片绿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是怎样形容当时的心情的?喜悦而又满足。诵读第5--7,赏绿,思考:终于和绿色朝夕相伴了,赏绿成了作者每天必修的功课,看着常春藤“柔软的卷须,疏开折叠着的嫩叶”等等,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欢喜、快活、留恋、急不暇择……作者如此爱绿的原因是什么?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诵读第8--11,囚绿,思考:作者并不满足于远远地观赏,为了和它更接近,更亲密,将柔条牵进了屋里,这时的“绿”在作者眼里象征着什么呢?爱、幸福、青春被囚后的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浆液丰富的柔条伸展、攀缘、舒放、长得更快,尖端总朝着窗外。失去青苍,变成柔绿、嫩黄、细瘦、较弱。赏读第10自然段。这些句子,写出了“绿友”怎样的性格特点?赋予它人的特点。引出执着、顽强、向往自由光明的象征意义。再现背景: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本文写于1938年,即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年,当时战争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被迫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开来。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于是他回顾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绿”象征着抗日军民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本文“绿”的象征意义:一般象征意义:生命、希望、慰安、快乐4
深层象征意义:爱、幸福、青春更深层象征意义:执着、顽强、向往自由光明最高象征意义:抗日军民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文章对于窗前常春藤的称呼是怎样不断变化的?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其中有何深意?绿影——绿友——绿囚对普通自然物的称呼——隐含着作者的亲密、喜爱之情——隐含着作者对常春藤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之情对常春藤称呼的变化隐含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主旨归纳: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在寻绿、赏绿、囚绿、释绿、思绿中,体现了作者对绿的热爱,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赞美了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了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