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26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2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doc
2022-03-23 09:09:04
5页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诗文意思,把握诗文情感,背诵全文 2、积累优美词语、句式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结合课文注释,把握全文意思,理解全文情感 2、合作学习:将《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金谷诗序》与本文对比,体会文中的情感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吸收古代散文优美文学特质的基础上,体会李白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和纵笔挥洒的才气,体会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2、积累体会文中的优美词语与句式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积极昂扬的情感特质 【教学突破】将《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金谷诗序》与本文对比,体会文中的情感特征 【练笔】时光的沙漏【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 回顾复习《兰亭集序》、《滕王阁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言】古代文人雅士喜好曲觞饮酒,吟诗作赋,呼朋引伴举行集会,共同游乐,乃人生乐事。“竹林七贤,江南四才子,东林学士,扬州八怪”,他们都是活得纯粹活得自我的文人雅士,快意人生,牢骚埋怨”在一觞,一咏中唱畅叙幽情。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感受文人的酒赋诗情,诗意人生。二、解题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5
三、文体常识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兰亭集序》)。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四、熟读成诵,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学过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的词语和句子来概括文人雅士喜好的活动 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群贤毕至、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请同学们熟读文章,整体感知诗文(问:同学们能否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本文的几个典故的运用。五、研读诗文本文用典颇多,分析文中典故的运用,意在帮助沉重了解一些常见典故的来源以及其中的含义,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谢灵运5
(385-433),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这几句是李白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各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乾,罚酒三斗。”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三斗。六、探讨作者性格与文风古人作的宴集序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开始写乐,继而写悲,成了一个套子。李白同样写游宴,却完全摆脱了“即喜而复悲”的陈套,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全文充满着春天的生机,洋溢着健康的欢乐,意境高雅,格调明朗,虽有“浮生若梦”一句,但不会因这一句而生出消极情绪。李白性格豪放不羁,他的思想驳杂而矛盾。在儒家“达则兼济”的思想影响下,李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抱负;在道家思想影响下,他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有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的鲜明的印记。入世和出世、积极和消极的矛盾都统一在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之中,他希望辅时济世,建功立业,然后啸傲山林,浪迹五湖,全身远祸。在本文中,作者一上来先行议论,从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如梦起笔,说出夜宴的第一条缘由。可是接下来并不是沿着这人调子去进一步抒发悲观、低沉的情绪,而是笔锋一转,说自己想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欢乐。“秉烛夜游”的典故有两个出处:一是《古诗十九首》中“昼夜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句子。二是曹丕的《与吴质书》中所说:“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的文章显然是援用了曹丕的话,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是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这从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写春天风光之美丽诱人,从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园的另一个缘由,并极自然地过渡到记叙与从弟共叙“天伦之乐事”。可见开头的一番笔墨及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诸多内容。当然,这由感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转而去记“乐事”抒“雅怀”的变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诗歌相同,反映着他那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七、对比探究 5
通过课文的解读,我们看到李白和他的弟弟们在他们的筵席上,没有轻歌曼舞,没有繁管急弦,而只是观花赏月,吟诗论文,说理谈玄,所以这是一场纯属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运用诗一样的语言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齐读文章,感受直观的诗文情意。) 【提问】同学们在完成课文的解读以及诵读之后,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之归入什么性质的。(积极还是消沉的?) 【明确】总体感受是积极昂扬的,同学们尝试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兰亭集序》这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既喜而后悲”,所以历来写宴饮的文章似乎都脱不了悲凉的情调: 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王勃《滕王阁序》: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石崇《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孙绰《三月三日兰亭诗序》:乐与时去,悲亦系之。 陶渊明《游斜川诗序》: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 而李白写游宴,却完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陈套,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与古人的同类作品相比,它别开生面,自是锦心绣口之文。 【合作探究】请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提示】可以从时代背景、作者个人情况等方面入手 【交流成果】小组之间交流成果,与老师交流体会 【教师总结】提出最关键的一点,二者反映的情感特征不同,与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东晋,当时政治迫害严重,世人普遍存在消极感伤的特点,所以他在感慨时过境迁之后,感悟到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短暂,必然“终期于尽”。因此才有“岂不痛哉”“悲夫”的感慨。而李白所处的是时代是盛唐,那是封建主义达到鼎盛的时期,国力最强,民族自信最强,积极乐观的情怀充满着整个时期。而李白又是一个骨子里充满的是盛唐士人绝对的自信和自豪之5
情,他乐观、豁达,他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光阴,“秉烛夜游”。他认为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召唤(引导同学们用原文回答)和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歌咏,高谈,观月饮酒,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所以,王的《兰》虽清幽却低沉,李的《春》则是高亢与明朗相随左右。 【另一角度的对比】对比王勃的《滕王阁序》,同是唐人,为何情感也不相同。(由学生自主思考,下次课提问) 八、拓展练习罗大佑的歌曲《光阴的故事》常常让我们陷入对时光和岁月的迷思,请以“时光的沙漏”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字数300左右,抒发你对时光的理解和感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