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20课六国论1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doc
2022-03-23 10:00:09
4页
《六国论》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2、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2、诵读法;3、质疑与讨论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宋代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其自比于贾谊,欧阳修称赞他的文章“精辩雄伟”,以为“贾谊、刘向不能过”。他的文风雄辩,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为“三苏”。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苏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散文园地独放的一枝奇葩《六国论》。二、解读课题、作者及有关背景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2、简介作者:苏洵(1009--1066),北宋著名散文家,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县)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3、简介时代背景: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4
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写下了这篇醒世之文。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4、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听读,圈点重要字词句。5、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暴秦之欲无厌(满足)强弱胜负已判矣(分)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革灭殆尽之际(几乎)以事秦之心(侍奉)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6、作业: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三、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段。1、让学生找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2、问题讨论:(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得”与“亡”的对比;“难”与“易”的对比;“有限”与“无限”的对比。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3)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2、3段。1、让学生找出围绕中心论点的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4
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作者运用例证法,分析了“不赂者”齐、燕、赵亡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读本段课文,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本段的“不赂者”指哪三国?由此可知,上段的“赂者”指的是哪些诸侯国。(2)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可否?(3)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表性的词句加以体味,说说作者对齐的态度是什么?对燕赵的态度又是什么?然后朗读课文,力求把这两种不同情感色彩表达出来。思考提要:“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韩、魏三国合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段,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因此作者把两者分述,以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所以作者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作者用了褒义词)。他们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注意“惜”字);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作者用了“且”强调外因,“诚”表示理解),值得同情和理解。我们朗读时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再现作者的情感色彩。本段最后一层,用假设举例法总括2、3小段,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也为下文的结论提出在客观上作了铺垫。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4
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三、分析课文第三部分:4、5两段。1、明确段意: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2、提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3、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四、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明确:借古讽今,切中时弊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生动,气势充沛五、课堂小结作者写此文,用意在最后一段中,通过对比,巧妙得出结论。作者认为,以北宋之大,如果一味屈辱苟安,无疑置自己于六国之下,极为可耻,所以借古讽今,旨在说明屈辱求和,势在必亡;用兵抗争,犹可幸存,以使北宋统治者作出抉择。作者在文章开头看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赂秦者和不赂秦者两个方面,运用丰富的史料,反复对比,论证了“弊在赂秦”。再匆此基础上由古及今,借古讽今。六、让学生做可后习题,然后讲解七、布置作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