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谏逐客书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谏逐客书

pptx 2022-03-30 11:34:06 81页
剩余77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一、作者简介李斯(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门客,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赢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赢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李斯(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秦始皇死后,勾结内官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一、了解作者 厕鼠与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作管理文书的小官。看到公署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里,更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感叹到: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贵贱穷通,在所自处”——李斯的人生观 1.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2.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赵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3.秦统一天下后,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4.他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现存《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以前者最为著名。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鲁迅)一只才华横溢功勋卓著的仓鼠 1.引同窗好友韩非到秦国,又嫉妒其才能,将其设计害死。2.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3.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一只利欲熏心的硕鼠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10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缺。《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 1、司马迁: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3、鲁迅: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后世评价2、曾国藩: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公元前238年,地处秦国东邻的韩国,因忧患秦国吞并六国,故派水工郑国入秦,借为秦国筑渠兴修水利以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阻止秦国东征。郑国阴谋败露,秦国宗室大臣纷纷要求秦王驱逐客卿。秦始皇在公元前237年下令逐客,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就在被逐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有名的《谏逐客书》,劝阻秦王。秦王采纳了他的意见,立即派人将李斯追回,任命为廷尉(最高司法官),并下令废除逐客令。二、背景简介 指上书,同“疏”,奏疏,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谏——劝谏、劝告;逐——驱逐;客——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做官者的称呼;题意:李斯劝告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谏逐客书题解 诵读正音宛邑(yuān)蹇叔(jiǎn)丕豹(pī)鄢(yān)郢都(yǐng)成皋(gāo)功施到今(yì)穰侯(ráng)太阿(ē)灵鼍(tuó)駃騠(juétí)外厩(jiù)搏髀(bì)黔首(qián)赍盗粮(jī)yuānjiǎnpīyānyǐnggāoyìrǎngējiùjuétítuóbìqiánjī 三、梳理字词(一)读准字音缪mù蹇jiǎn施yì穰rǎng鄢yān郢yǐng皋gāo鼍tuó赍jī瓮wèng髀bì駃騠juétí 注意:1、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的翻译。2、翻译时做到字字落实。四、文章内容及论证分析(一)朗读第一段,疏通文意 窃:谦辞。私自,私下。缪公:秦穆公西、东:名词作状语,在西边、在东边由余:见③ 戎: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称呼。 百里奚:见④ 蹇(jiǎn)叔:见⑤来:动词使动用法,使……来,招致。 丕(pī)豹:见⑥ 公孙支:秦大夫。见⑥句式:西取由余于戎(状语后置,即“西于戎取由余”) 东得百里奚于宛(状语后置,即“东于宛得百里奚”) 迎蹇叔于宋(状语后置,即“于宋迎蹇叔”) 来丕豹、公孙支于晋(状语后置,即“于晋来丕豹、公孙支”)第一段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我听说官吏们在商议驱逐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过去秦穆公寻求有才干的人,在西边从戎地收用了由余,在东边从宛地聘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 思考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本文论点的提出有何特点?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论点鲜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却把“逐客”的错误归之于“吏”。这表明作者措辞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 五羊换相五羖大夫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饱读诗书,才学过人,可是家境贫困,晋国(献公)灭掉虞国,俘虏了虞国君及其大夫百里奚。秦穆公是一位胸有大志的国君,听说了百里奚是人才,就想重金赎回百里奚。秦穆公的谋臣公子絷说:"那楚成王一定是不知道百里奚的才能,才让百里奚养牛。若用重金赎他。那不就等于告诉人家百里奚是千载难遇的人才吗?"秦穆公问:"那我该怎么样才能得到百里奚?"公子絷说:"可以贵物贱买,用一个奴隶的市价,也就是五张黑公羊皮来换百里奚。因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换回来的奴隶,故世人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羖,就是黑公羊皮的意思, 蹇叔本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乐于农耕的隐士。做了高官的百里奚,深识蹇叔的才干,于是向秦穆公举荐了蹇叔。百里奚对秦穆公说:"蹇叔见识高远,胜我十倍,乃当世之贤才。请任蹇叔,臣甘当辅。如果你留恋乡村山林生活不愿出来,那么我也放弃爵禄,到鸣鹿村和你一起隐居!因友入仕古文观止中有《蹇叔哭师》这一名篇百里奚和蹇叔辅助,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 并:兼并,吞并。孝公/商鞅:见⑧ 以:因为。介词。殷盛:殷实,富裕。 获楚、魏之师:见⑪举:攻克,占领。治强:(古义:社会安定。今义:治理)句式: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状语后置,即“此五子者,不于秦产”) 并国二十(定语后置,即“并二十国”) 遂霸西戎(省略介词,应为“遂霸(于)西戎”)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省略宾语,应为“民以(之)殷盛,国以(之)富强”)百姓乐用(被动句,“用”含有被动意味,被任用)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这五个人,并不生长在秦国,但穆公重用他们,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于是称霸于西戎之地。秦孝公实行商鞅的新法,改变了秦国的民凤习俗,人民因此殷实富裕,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于为国家效力,各国诸侯都归附听命,(秦国)战胜了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占了上千里的土地,至今安定强盛。 拔:攻取。见⑮西、北:名作状。向西、向北。 南、东:名作状。向南、向东。包:吞并、囊括。见⑲九夷:见⑲ 东据成皋之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要的地方)六国之从:拆散六国结成的合纵。当时韩、魏、燕、赵、齐、楚六国联盟抗秦,称为合纵。见p86①遂散六国之从(动词使动,使……解散)从,同“纵”。使之西面事秦(名词作状语,在西边)施(yì):延续。见p86②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攻占了洛阳一带的地方,向西兼并了巴、蜀两国,向北获得了上郡,向南取得了汉中,吞并了九夷之地,控制了楚国的鄢、郢之地,向东占据了成皋这样的要隘,割取了(大量)肥沃的土地,于是解散了六国结成的合纵,使他们向西侍奉秦国,功绩延续到今天。 范雎/穰侯:见③强公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盛) 杜私门:见⑤杜,堵塞、封闭。 蚕食:(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比喻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渐吞食侵占。以:依靠,凭借。介词。向使:假使。见⑥却:这里意为拒绝内:同“纳”,接纳。是:这。指示代词。句式: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者,……”,表判断) 客何负于秦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即“客于秦负何哉”)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秦昭王任用范睢,罢免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和巩固了王室的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的势力,一步步侵占诸侯各国,使秦国成就帝王的基业。这四位国君(的大业),都是依靠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地方呢!假使这四位君王拒绝宾客而不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得不到富强之实,而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了。 思考2:提问:文中为何选择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襄王这四位君主来论证“逐客”的错误?明确:一是因为秦穆公等都是秦国历史上政绩卓著、比较贤明的君主,是正面的例子,有影响力。二是因为这四位君主的成功都有任用外来的人才这一因素。 思考3:“①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②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③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最后3句如何理解?明确:①此句承上启下,既总括前文,又开启下文的论证,由摆事实转入讲道理,由正面论证转入反面论证,充分说明了客卿的重要性。②反问句的使用表达了作者强烈而深沉的情感,作者既有对重视客卿的历代君王的赞赏之情,也有提醒秦王正视秦国当前国势强盛的由来和反省“逐客”的错误之意。③运用“向使”的假设推理,强调“客”对秦国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探究第一段(一)本文开头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语气谦和,有话直说,切合日理万机的秦王的性格。②开篇即驳斥有关官吏的观点,先破后立。 探究第一段(一)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本段大意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第二层,列举先君史实,阐明纳客之利;第三层,反面推论,阐明却客之非。这一段列举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任用客卿而成帝业的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不可磨灭的功绩。 探究第一段(一)本段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点明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分析史实:四君取士的做法与效果反面假设论证:客何负于秦哉!阐明却客之后果。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结构严谨有序 探究第一段(二)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驳斥当时的舆论?请简要说明。①例证,正面论证。列举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于秦,论证有力。②反面论证,假设论证。反问总结与反面假设结合,引人深思。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③对比论证。以正面的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与反面假设后果形成对比,说理有力。 第1段小结:以史实为据,举例说明客卿对秦国的贡献,彰显“逐客”之过。 注意:1、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的翻译。2、翻译时做到字字落实。(二)朗读第二段,疏通文意 1.思路分析:第一层:段首至“何也?”第二层:“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至“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第三层:“夫击叩”至“适观而已矣”第四层:“今取人则不然”至段尾 致:取得。随、和之宝:随侯珠和和氏璧。见⑧ 垂:垂挂。明月:宝珠名。服:佩戴。纤离:骏马名。建:树立。见⑫灵鼍:扬子鳄。见⑬说:通“悦”,喜悦,喜爱。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现在陛下获得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隋侯珠、和氏璧这样的宝物,悬挂着明月宝珠,佩带着太阿剑,骑着纤离骏马,树起以翠羽装饰的凤形旗帜,立起鳄鱼皮制作的大鼓。这几件宝贝,秦国一个都不出产,但是陛下却非常喜欢,这是为什么呢?第一层,以珠宝等为例,正面指出秦王对数件宝物的喜爱,并提出疑问:这些皆非秦所产,秦王却“说之”,为何?问而不答,为下文蓄势。 随侯珠传说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在路旁痛苦万分,随侯心生恻隐,令人给蛇敷药包扎,放归草丛。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来到随侯住处,说:"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这就是被称作"灵蛇之珠"的随侯珠。随侯珠随秦始皇殉葬,在墓室"以代膏烛"。随珠和璧(又作"随珠荆玉"):形容珍宝中的极品。随珠弹雀:比喻做事不当,得不偿失张衡《西京赋》:"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李白:"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太阿剑。这是古代十大名剑之首,出自著名制剑大师欧冶子和干将之手。其相当珍贵,曾让楚国和晋国为它爆发了战争这把剑据说是秦始皇生前最喜欢的佩剑,经常剑不离身,死后还将其作为陪葬品埋入地宫之中……………………………… 自古燕赵出美女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犀象之器:见⑭玩好:供赏玩的宝物。见⑮ 駃騠(juétí):骏马名。见⑯ 外厩(jiù):宫外的马圈。 西蜀丹青:蜀地素以出产丹青颜料。见 ⑰下陈:见 ⑱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如果必须是秦国出产的东西才能使用,那么夜光璧就不该装饰在朝堂里,犀牛角、象牙制成的器具就不能成为供玩赏的宝物,郑国、卫国的美女就不会充满后宫,駃騠骏马就不会满布在宫外的马舍,江南出产的铜锡不能用,蜀地出产的丹青颜料也不能取。用来装饰后宫,广充下陈,(使您)赏心快意,悦目娱耳的,都一定要秦国出产的才行,那么嵌有宛地出产宝珠的发簪、镶嵌着珠子的耳饰、东阿所产的细绢做的衣服、锦缎绣成的饰物,都不能奉献在您面前,娴雅变化而能随俗.娇美妖冶、窈窕美丽的赵国美女,也不会在您身旁侍立着。娱心意、说耳目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娱,使……娱乐;说,使……愉悦)宛珠:宛地出产的宝珠。见⑲傅玑之珥:见⑳ 阿缟(ēgǎo):见㉑ 随俗雅化:娴雅变化而能随俗。见㉒ 佳冶:娇美妖冶。见㉓第二层,以玩好、美女为喻,假设必须出产于秦的东西才能拥有和使用,那么秦王喜欢的玩好和美女将“不为用”“不进于前”“不立于侧”。反面论证,说明非秦国所出的宝物不可或缺,揭示“非秦则斥”的荒谬。 搏髀(bì):唱歌时拍打大腿以应和节拍。搏,击打、拍打。髀,大腿。 而歌呼呜鸣快耳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畅快)《郑》《卫》:指郑国、卫国一带的乐曲。见㉖ 《昭》《虞》《武》《象》:广泛指古乐。见㉗就:接近,靠近,趋向。若:像。是:这。句式: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判断句)《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判断句)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敲击瓦器来奏乐,弹着秦筝,拍打大腿以应和节拍,呜呜呀呀地高唱来使耳朵畅快,这才是真正的秦国音乐;郑国、卫国一带的乐曲,《韶》《虞》《武》《象》等传说中的古乐,都是别国的音乐。如今抛弃敲击瓦器奏乐,而采用郑国、卫国一带的乐曲,摒弃弹筝而采用《韶》《虞》等古乐,像这样做是为什么呢?(因为能让)当时的心情愉快,适于观听罢了。第三层,以音乐为喻,归纳了秦王“选物”的标准——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痛快于当时,满足眼前的需要),引出下文对“取人”标准的论辩。 然:这样重:形容词作动词,看重,重视。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在乎:(古义:在于今义:在意,介意<多用于否定句>)所以:(古义:表凭借,用来……的方法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句式: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判断句)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现在(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是秦国人都让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轻视的却是百姓。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第四层,把“取人”与“取物”相对比,论证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种重物轻人的做法,危害的是秦王统一天下的大业。 探究第二段1.第2段运用的论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明确:(1)文章所列举的珍宝、美色、音乐,是秦王所喜爱的,具有心理接近性。(2)对于文章所列举之物,秦王常用,对其好处已有亲身感受,易于他由物及人去认识客卿的作用。(3)按逐客之理推之,秦王当弃其已用异国之宝,这对于秦王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而弃宝之论又确从逐客之逻辑所出,这就陷秦王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从而造成秦王不得不考虑收回逐客令的心理态势。 探究第二段2.本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对比论证:重物轻人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取物原则: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用人原则: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结论:重物轻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 知识卡片一、从属性上区别:类比论证是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甲事物(指客体)具有某种属性,从而论证乙事物(指主体)也具有某种属性。类比论证是用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比较。邹忌和齐王同为统治阶级,他们具有同样的阶级属性。邹忌通过自身的经历: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故美于徐公。推出同为统治者的齐王也具有相似的属性:宫妇左右莫不四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王之蔽甚矣。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易懂的具体事物证明抽象的道理的一种论证方法。喻体和主体两个事物属性不同(即不是同类),而只是有某些相似点。譬如:《谏太宗》中,治理国家需要积累德义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本身属于不同属性的事物,只是存在相似点。这一点是基于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 二、从论证的基础不同上区别:类比论证的基础是类比推理,应从事实出发,又要回到事实,并受事实的检验。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果邹忌不是以自身经历为事实基础,那么,类比推理就没有起点。又如齐威王没有和类比的事实有相同的属性,也不能推出“王之蔽甚矣”的正确结论。由此可见,客体事物(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的事实)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齐王“蔽甚矣”)的作用。比喻论证的基础是比喻辞格,不一定是实有其事的,可以合理地想象、虚构出某种情况或形象,如寓言、神话、小说等都可以作为比喻论证的材料。如《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是在当作寓言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出现在古籍中的,它具体形象地说明革命队伍中的某些不懂装懂的人。鲁迅《拿来主义》孟子“缘木求鱼”“五十步笑百步”。 三、从论证效果上区别:类比论证着重点在说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里是通过相同的属性“妻私”、“妾畏”、“客求”和“宫妇私”、“朝臣畏”、“庶民求”的两两相比,令人信服地推论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说服了齐王纳谏。因此,类比论证是在严密的说理中使人信服地承认某个道理。比喻论证却侧重在说理的形象和具体化。譬如《谏太宗》中,文章开头的一段比喻论证的目的在于说明“积累德义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要性”,由于德义本身比较模糊,可能导致说理较抽象。所以就运用比喻论证,使得说理显得生动、形象,让人易于理解。 探究第二段2.本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①设彩绮丽。设彩既可以使用有颜色的字眼,也可以使用无颜色的字眼。这段文字兼而用之。如“建翠凤之旗”“西蜀丹青不为采”,大多数句子的设彩却不靠颜色字眼,“昆山之玉”“宛珠之簪”“阿之衣”“郑、卫之女”等是用著名产地设彩;“随、和之宝”“太阿之剑”“纤离之马”是用名牌来设彩;“灵之鼓”“犀象之器”是用质地来设彩。通过这样的多方设彩,宝物显得琳琅满目、富丽珍奇,人物显得高雅尊贵。②句子多用铺陈、排比。“致昆山之玉”以下6句,每句字数相同,结构完全一致,这组排比句,将秦王喜爱珍宝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等6句,虽不如前一组排比来神严格,但也有很强的表达效果。铺陈,即展开陈述,就是浓墨重彩地对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展开陈述,产生文句上的形式美,表达上的激情美。 既曲折多变,又严谨有序。段内几层意思差不多,可是或顺说,或倒说;或陈述,或反诘;或略换几个字,或略变一下手法,跌宕生姿,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在论说泰王对物的态度时,结构跟上段相似。行文上前后呼应一气贯通,全文不枝不蔓,紧凑缜密。3、本段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第2段小结:以生活中的现实事例为论据,表明秦王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下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注意:1、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的翻译。2、翻译时做到字字落实。(三)朗读第三段,疏通文意 思考1:这一段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驱逐客卿就是损害自己帮助敌人。 思考2:划分层次,指出层次之间的关系。明确:第一层从“臣闻地广者粟多……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故也”。第二层从“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两层之间是正反对比的关系。 让:辞让,拒绝。择:同“释”,舍弃。细流:小溪流。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却:推辞,拒绝。见④众庶:百姓。 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彰显充:丰裕,繁盛。见⑤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见⑥句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判断句)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我听说,土地广的粮食就充足,国家大的人口就众多,武器强士兵就勇敢。所以,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广;君王不拒绝民众,所以才能显示他的德行。(比喻论证:列举地广国大、兵强的常理,再以泰山、河海为喻,说明纳客之利)因此土地不分四方(东西南北),人民不分本国他国,四季就会富足美满,鬼神也会来降福,这正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正面论证:以五帝三王广纳人才无敌于天下的例子,论证纳客的重要性) 乃:竟然,却。黔首:指平民、老百姓。黔:黑。平民百姓以黑巾覆盖头。见⑦ 资:资助,供给。见⑧业:名词使动用法。使成就霸业。见⑨藉寇兵而赍(jī)盗粮:给敌人提供武器和粮食。见⑩藉:同“借”。赍:送给、付与。句式: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判断句)藉寇兵而赍(jī)盗粮(省略句,藉寇(以)兵而赍盗(以)粮)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现在陛下却抛弃老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诸侯成就霸业,使天下的贤士士都退缩而不敢向西来,止步不进入秦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给敌人提供武器和粮食”的做法啊。(反面论证,以“借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的危害“资敌国”“业诸侯”) 探究第三段1.第3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明确:①比喻论证。通过“粟多”“人众”“士勇”之常理,以泰山、河海两个比喻,启发秦王认识到“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进一步表明“纳客”的重要性,进而使秦王反思“逐客”之过。②正反对比论证正面: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正是“不却众庶”,正面论证了“纳客”为上策。反面:今秦国“逐客资敌”是“藉寇兵而盗粮”,指出“逐客”的造成危害是“资敌国”“业诸侯”“裹足不入秦”,与“纳客之利”对比。综上,本段为理论概括: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 2、名句精读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因此,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广;君王不拒绝民众,所以才能显示他的德行。 第3段小结:从理论上论证“纳客”的“利”与“逐客”的“弊”,强调驱逐客卿就是损害自己、帮助敌人。 注意:1、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的翻译。2、翻译时做到字字落实。(四)朗读第四段,疏通文意 宝:(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宝贝,珍爱,珍视) 资:资助,帮助。益:增益,增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虚弱))句式:外树怨于诸侯:(状语后置,“外于诸侯树怨”)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物品不出产于秦国,但值得珍爱的却很多;许多士人都不出生在秦国,但愿意效忠秦国的也很多。现在驱逐客卿以帮助敌国,减损本国民众来增加敌国人口,在内则削弱了自己的国家,在外则在诸侯中结怨,(这样下去)要想使秦国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 思考1:第4段得出什么结论?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结论:驱逐客卿关乎秦国危亡。作用:总结深化,呼应前文。第一,“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2段对物的取舍标准(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第二,“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第2段对人的取舍标准(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第三,“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照应第3段逐客的危害,指出逐客必然造成秦国的危亡;第四,“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最后两句与开头论点“窃以为过矣”相呼应,首尾相连,前后贯通。探究第四段 探究第四段思考2:本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明确: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对比正面:士愿忠于秦国反面:逐客国危(内自虚而外树怨)结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思考3:本文能够说服秦王的关键在什么地方?明确:关键:逐客非但不能统一天下,反而要造成秦国的危亡,这一结论切中了秦王统一天下的最大心理欲望的问题。 补充:探究思考《谏逐客书》成功地说服了秦王,李斯最后也是官复原职,文章的说服力来之于哪些方面?明确:(1)论点始终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避开逐客起因不谈,从秦国根本利益着眼,抓住秦王关注要点)(2)反复对比论证利害得失,观点鲜明(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比)。(3)正言直谏,敢于批评秦王耽于声色。(4)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5)语言铺陈排比,文章气势充沛。 第4段小结:收束全文,进一步证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 逐客,窃以为过矣第1段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开门见山孝公用商——变法治国——民盛国强事例论证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向使却客,无利无名第2段爱诸侯国物非跨海内、制诸侯之术对比论证逐诸侯国客第3段纳客——五帝三王无敌理论概括逐客——藉寇兵而贵盗粮第4段总结——逐客危害秦国三、结构分析谏逐客书 五、结构分析追溯历史:现实作法:“逐客”后果:开门见山: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四君以客,霸戎成业正面向使却客,无利无名。反面取享乐之物正面却有用之人反面重物轻士,非所制术五帝三王取客无敌正面现今却宾将业诸侯反面谏逐客书结论:不宜逐客 四、主旨归纳本文从“跨海内”“制诸侯”的战略角度,也是从“秦统一六国”这个战略问题,从维护秦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反复阐明逐客之过,理足辞雄,情词恳切,最终说服秦王,使其收回成命。文章劝角度巧妙,站位高远,其中体现的广纳人才、任人唯贤等政治主张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六、主旨归纳1.文章论证了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2.作者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反映了其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表现出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①以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有的态度。②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③用“藉寇兵而赏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的危害。(一)论点明确,论证方法多样五、写作特色(二)善于运用比喻,议论形象有力①举例论证。②正反对比论证 如文章开头采用铺陈手法,讲述了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历史事实,排比句、对偶句的使用使得文势流畅,具有音节之美。其中文章写秦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与外交上取得了成功时,就用了“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的变化,可见辞藻之丰富。又如文章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珍物一段,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比、对偶,文气充畅,音调谐美,充满了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文采。这些特点,使得本文对后世骈文的写作有着深远的影响。_(三)善用铺陈、排比、对偶的修辞,文采斐然 ①角度的变化。铺陈同类和类似事物时,要注意角度的挪移、侧重点的选择,以突出其特征。如第1段连写四位君王“以客之功”,就各取一个主要角度:穆公用客卿强调人才来自四面八方,重在广纳人才;孝公用客卿,从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全面论述,重在变法治国;惠王用客卿,以连衡打破合纵,侧重于四面扩张;昭王用客卿,“废穰侯,逐华阳”,侧重于打击豪门。其实四位君王在重用客卿、提倡耕战、富国强兵、对外扩张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里有意避同取异,显得各有千秋。角度的变化既突出了各自的主要特点,又避免了雷同。(三)善用铺陈。本文铺陈有以下特点。 ②用词的变化。如第1段写穆公八方求士,用“取”“得”“迎”“来”四个近义词,实际含义一样。由于变化就避免了重复。写惠王的四面扩张,连用“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九个动词,灵活多变。第2段写秦王获取珍宝,用“致”“有”“垂”“服”“乘”“建”“树”七个动词,分别与一定的名词搭配,贴切自然,这些都是用词的变化。③句式的变化。如第2段中,在铺陈大量珍宝时,就采取了多变的句式,写了十几种东西。“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树灵鼍之鼓。……而陛下说之,何也?”在这一段话中,前面先用七个动宾结构,极力铺陈,而且是肯定性的铺陈;接着用一个反问句“……何也?”又把前面的铺陈全面提领起来。下一句是“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西蜀丹青不为采”。在这里则是先用一个假设句总提,然后连用六个主谓句进行铺陈,而且是否定性铺陈。这两段话都是铺陈珍宝,但一个是先铺陈后反问,一个是先假设后铺陈;一个是肯定性动宾结构铺陈,一个是否定性主谓结构铺陈。对美色的铺陈也有所变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由于铺陈中同中有变,变中有同,所以使大量铺陈错综复杂又一气贯通,既恣肆又严谨,读之但觉势如奔马,而又不觉得烦琐、累赘。 对比《过秦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过秦论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讲究铺排渲染。开头写秦王的雄心,连用“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四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声势。行文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声。它的骈偶非常灵活,有时字数甚至不完全相等,如道“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些骈语是包含在散句之中,变化多端,丝毫不显得单调。 伴君如伴虎,劝谏何其难,本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的劝谏艺术。李斯既亦在逐中,若开口便直斥逐客之非,宁不适以触人主之怒,而滋之令转甚耶!妙在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作者时时处处都始终针对秦王意欲富国强兵、统一天下的心理,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全文各小段的小结,借以晨钟暮鼓般的语气,着重强调逐客之害,他会使秦“无强大之名”、“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藉寇兵而赍盗粮”、“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句句都可使秦王怦然心动。再加上举例子与讲道理,还富于文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劝谏艺术 对比烛之武退秦师、李密陈情、邹忌讽齐王1.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改变对方的观点。越是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说服力就越强。亡郑,秦有百害而无一利;舍郑,秦有百利而无一害。秦伯越是聪明,越会听从烛之武的劝说,果然,秦国不仅退了兵,而且还留下了三员大将帮助郑守国,对自己有利的事,谁不乐意做呢?2.申明利害,晓之以理,迫使对方做出抉择。劝说前,要了解对方的心理,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李密应朝廷之命做官,则祖母无人供养,孝心难尽;辞不就职,又遭朝廷责备,甚至有性命之忧。他通过“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也。”分析自己的两难处境,晓之以理,申明利害,稍有头脑的人自会做出明确选择,而李密供养老人颐养天年的目的自然得到满足,因此高超的语言艺术往往左右对方的最终选择。3.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语言委婉,用语得体。 六、现实意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发展经济和科技关键靠人才。《谏逐客书》在人才观方面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1.确立人才资源意识。人才也是一种资源,并且是第一资源,要广纳贤才。2.要克服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才是最重要的无形资本,把发现、培养、吸引、稳定人才作为人才管理的核心理念。 文言知识积累1.通假字遂散六国之从(从,同“纵”,合纵)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内,同“纳”,接纳)而陛下说之(说,同“悦”,喜悦,高兴)河海不择细流(择,同“释”,舍弃)藉寇兵而赍盗粮(“藉”同“借”,借给) 2.古今异义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古义:社会安定。今义:治理)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古义:在于。今义:在意;介意(多用于否定式))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古义:介词,表凭借,用来……的方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西取由余于戎(名词作状语,在西边)东得百里奚于宛(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名词作状语,北,向北;南,向南)使之西面事秦(名词作状语,在西边)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宝贝,珍爱,珍视)却宾客以业诸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就霸业) (2)形容词的活用强公室,杜私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盛娱心意、说耳目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娱乐;使……愉悦)而歌呼呜鸣快耳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畅快)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虚弱)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形容词作动词,看重;重视)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形容词作动词,轻视)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故能明其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显)东据成皋之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3)动词的活用遂散六国之从(动词使动,使……解散)来丕豹、公孙支于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 4.句式积累(1)倒装句西取由余于戎(状语后置,即“西于戎取由余”)东得百里奚于宛(状语后置,即“东于宛得百里奚”)迎蹇叔于宋(状语后置,即“于宋迎蹇叔”)来丕豹、公孙支于晋(状语后置,即“于晋来还豹、公孙支”)外树怨于诸侯(状语后置,即“外于诸侯树怨”)此五子者,不产于秦(状语后置,即“此五子者,不于秦产”)东据成皋之险(定语后置,即“东据险之成皋”)客何负于秦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即“客于秦负何哉”)并国二十(定语后置,即“并二十国”)百姓乐用(被动句,“用”含有被动意味,被任用) (2)省略句遂霸西戎(省略介词,应为“遂霸(于)西戎”)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省略宾语,应为“民以(之)殷盛,国以(之)富强”)藉寇兵而赍盗粮(省略介词,应为“藉寇(以)兵而赍盗(以)粮”)(3)判断句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者,……”,表判断)《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者,……也”,表判断)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也”,表判断)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也”,表判断)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者也”,表判断) 下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