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20 咕咚说课稿2(部编版一下语文)

20 咕咚说课稿2(部编版一下语文)

doc 2022-05-04 10:00:14 3页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20咕咚说课稿一、说教材《咕咚》是统编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蜜民间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大家去看了才明白:“咕咚”原来是成熟的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判断。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三、说教学重难点1.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重点)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咕咚”究竟是怎么回事。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重点)3.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难点)四、说教法做到教与读结合、扶与放结合。引导学生采取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力求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让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趣导入1.激趣导入,进行猜谜语、听声音比赛。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渠道运作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设计个别声音用耳朵比较难以辨别,学生只好用眼睛揭开谜底,从而初步接触课文“眼见为实”的主旨。最后出示“咕咚”的声音,让学生猜猜这样的声音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模拟发“咕咚”声,从而引出课题。2.千万别小看这个有点奇怪的声音,它可在森林中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呢。 (二)初读感知,理顺层次 1.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文章有多少个自然段落? (2)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动物? (3)根据插图,复述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三)抠对白,制作小剧本1.引导学生自己用笔划出所有的对白,组成一个小剧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感染和示范作用。2.通过插图和创设情境,让学生把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经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表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表演,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表演等多次反复的朗读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来体会短小的剧本所表达的故事精髓。(四)分组合作学习1.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甚至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使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互动的局面,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2.有了小剧本作为主线,我就做到由“扶”到“放”,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者几句对白,找到课文出处,学习探讨整个段落中小动物的心理活动、动作反应、表达情绪的关键词、朗读的语气等等。 3.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在全班交流了学习成果。如小兔的第一句对白,出现在第二自然段,孩子们紧扣“撒腿就跑”的这个动词,抓住小兔胆小的心态。充分发挥想象,“咕咚”究竟是个如何可怕的东西。学生还能结合生活实际,形象地模拟“撒腿就跑”这个动作。其他动物的盲目跟随、慌乱紧张,狮子的好奇大胆、要一探究竟的场景都在合作学习中一一再现。 4.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情感体验之后,带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此时再次让学生整体朗读全文,进行总结,完成“总—分—总”的课文学习结构。(五)动脑动口,升华主旨1.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种动物,为什么? 2.你想和他们说些什么? 3.以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领悟到“ 凡事要动脑筋,要眼见为实,不要盲目跟随别人。”的道理,使课堂有效地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验。 (六)作业练习,课内外结合我设计了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等自主选择练习,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综合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