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窦娥冤》课件95张
pptx
2022-05-06 19:35:06
95页
窦娥冤 语文导读 何为悲剧?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概念:戏剧,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组成要素:文学(剧本)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唱腔)美术、雕塑(布景、灯光、舞台)舞蹈(动作、姿态)表演(中心要素)文学(剧本)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唱腔)美术、雕塑(布景、灯光、舞台)舞蹈(动作、姿态)表演(中心要素)文学(剧本)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唱腔) :1、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的原则。(适合舞台演出)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人物语言和动作来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戏剧的特点 戏剧冲突:人物与人物之间,由于性格和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开的矛盾斗争。戏剧作品总是由一个冲突的提出、发展和解决而得到完成的。戏剧的矛盾冲突更集中、更简练、更尖锐的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剧本结构和形式(1)舞台说明: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独白、旁白、对白.(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幕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戏剧分类:(1)按作品的内容性质分:悲剧喜剧(讽刺喜剧、幽默喜剧、闹剧)正剧(悲喜剧) 话剧(对话、动作)歌剧(歌唱、音乐、舞蹈)舞剧(舞蹈、音乐、哑剧)歌舞剧(歌舞的结合)诗剧(诗的语言、对话)相声剧(2)按表演形式划分 3)按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4)按作品容量大小和结构:多幕剧、独幕剧5)按演出的不同:舞台剧、街头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6)按地域色彩不同:京剧、沪剧、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江西)、黄梅戏(浙江)、高甲戏 1.中国古典戏剧概述①中国古典戏剧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四种基本形式。②在世界剧坛上,中国古典戏剧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折、楔子和本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也有一本分为五折或六折的,还有用两个楔子的。通常一本就是一部戏,个别情节过长的戏,可写成多本。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演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角主唱的叫末本戏,女角主唱的叫旦本戏。折,首先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场(一个固定场景)戏,也可包含多个场次;另外又是剧曲音乐的一个单元,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式的套数构成。楔子,只唱一两支曲子,篇幅比折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放在剧本开头,对人物、故事进行简要的介绍或交待,其作用相当于引子或序幕。也有一些放在折与折之间,则是为了剧情的过渡或联络,与后来的过场戏相类。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请说明“宫调”和“曲牌名”之间的关系。明确: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第三折的“宫调”为“正宫”,由“端正好”等10个曲牌名构成。 生行,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文小生、武小生)。 老生,中老年人物,因戴胡须,又称须生。 小生,青年人物,不挂胡须,分文小生、武小生。 旦行,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可分为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正旦,主要扮演娴静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因常穿青素褶子,故又名青衣。 花旦,多扮演性格明快或活泼放荡的青年女性。表演常带喜剧色彩。 武旦,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按扮演人物的身份和技术特点,又分刀马旦和武旦两种类型。 老旦,老年妇女。 彩旦,又叫“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奸刁的女性人物。表演富于喜剧、闹剧色彩,实属女丑,故常由丑行兼扮。 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面部化装用脸谱,一般都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的男性角色。 丑行,扮演喜剧角色,由于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包括文丑、武丑。 文丑,除武夫外各种丑脚均由文丑扮演。武丑,扮演机警幽默、武艺高超的人物。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元·关汉卿《赵氏孤儿》-元·纪君《精忠旗》-明·冯梦龙《清忠谱》-清·李玉《桃花扇》-清·孔尚任《汉宫秋》-元·马致远《琵琶记》-明·高则诚《娇红记》明·孟称舜《长生殿》清·洪昇《雷峰塔》清·方成培 趣味导入新课——猜谜语都是一场戏(打一剧种)谜底:京剧陪着媳妇逛街(打一剧种)谜底:二人转更加厉害(打一剧种)谜底:越剧我看大象(打一剧种)谜底:豫剧儿童相见不相识(打一“戏曲角色”术语)谜底:小生一日之计在于晨(打一个“戏曲角色”术语)谜底:旦 走近作者晚号已斋、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7部,今存18部,最著名的是《窦娥冤》,代表作还有《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为“曲家圣人”,西方称其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关汉卿(约1220-1300) 4.作品背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来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在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时代悲剧,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窦娥冤》取材于元代的现实生活。这个时期政治黑暗,吏治腐朽。如至元三十一年,一个月仅京师一地就发现犯罪官吏300人;大德七年罢免赃污官吏1847人,审理冤狱5176件。(一)社会背景 元代奸佞横行,年青寡妇朱小兰被诬告处斩。关汉卿以朱小兰冤情为素材写下《窦娥冤》。正义之举得到元大都名歌伎朱帘秀的支持,朱帘秀毅然出演《窦娥冤》。演出引起强烈反响,激怒皇帝宠臣阿合马,阿合马强令修改剧本。关汉卿、朱帘秀明知不改戏文必招大祸,但宁死不屈,毅然拒绝。阿合马将关汉卿、朱帘秀押入死牢。社会背景(二) 预习检测 注音xiēdíyúxúnqǐnrǒngchóusǔnchóubótàhuànjiēqǐngzhànyǎohái 探究与点拨 浏览文本概括每部分的内容楔子: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第一折:赛卢医为赖债欲杀蔡婆婆,被张驴儿父子阻止,张借机要挟蔡婆媳嫁与他父子,遭窦娥坚拒,怀恨在心。 浏览文本概括每部分的内容第二折:张驴儿从赛卢医处敲来毒药,下在羊肚儿汤里欲毒死蔡婆婆,不料反害死贪嘴的父亲,遂以此要挟窦娥,并将其告上公堂。昏官县令贪财,判处窦娥死刑。 浏览文本概括每部分的内容第三折:窦娥死前发下三桩大誓,含冤赴死。第四折: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状元,路过山阳。当日深夜,他正在审阅案卷,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雪。第二天,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使冤案大白。结果,张驴儿和县令被判处死刑,赛芦医被发配充军,窦娥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 父将窦娥来抵债——蔡婆讨债赛卢医——恶人赖债害人命——张驴父子救蔡婆——父子逼人成婚配(窦娥不从)——张驴设计害蔡婆——张父食毒归西天——张驴逼婚挟窦娥(窦娥不从)——张驴诬陷告州官——昏官不察定娥罪——窦娥刑场发誓愿——三桩誓愿皆应验。阅读课文,了解窦娥的冤屈,简述故事梗概。 结构图解 窦娥一生有哪些不幸遭遇?三岁丧母父女分离丧夫打击流氓欺压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梳理分析 这折戏可分为几个场面?三个场面,押赴刑场——婆媳诀别——临刑发誓【整体把握】 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第1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第2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第3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窦娥冤押赴刑场婆媳诀别临刑发誓指斥天地鸣冤叫屈后街相见诉说冤情怨气冲天冤情昭然怨悲怒【整体把握】 1.《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2.“游魂先赴森罗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提示: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讳饰,实际是说被杀头而死。经典赏析之唱词 3.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提示:4.《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你认为是哪一句?提示:5.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提示: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运用了呼告、对比、对偶、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6.最能反映窦娥反抗精神的是哪两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妄做天! (1)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司马迁译: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处境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累、辛苦、疲倦、困惫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痛苦、凄惨、惊惧时,没有不呼父母的。理解“天”这个意象 在这里“天”隐喻的是什么?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明确:统治者。 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 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相。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当初窦娥对天地指斥,可是最后“三桩誓愿”还是靠天地实现。“斥天”与“靠天”的矛盾说明了什么? 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靠天地实现“三桩誓愿”显然是矛盾的。窦娥在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者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作者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①流氓恶棍张驴儿误把自己的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又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庸、贪赃枉法。被压迫的妇女们无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生命和财产安全等也没有保障。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鲁迅: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研究讨论到底是谁毁灭了窦娥?究竟哪些人该为窦娥的死负责任? 分析:1.张驴儿父子,他们贪财好色,厚颜无耻,是无赖、地痞、流氓。窦娥悲剧的直接责任者2.太守桃杌,他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是贪官污吏的代表。窦娥悲剧的主要责任者3.庸医赛卢医,“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他欠债不还,且要勒死蔡婆婆;张驴儿求取毒药,明知是去害人,但因有把柄在张驴儿手里,仍然把药给了张驴儿。既是造恶者,又是助恶者4.其父窦天章为追求功名不惜将女儿典押给蔡婆婆,窦娥悲剧的间接责任者 窦娥“冤”从何来?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何在?(1)高利贷的压迫,是酿成窦娥悲剧的远因。(2)流氓地痞的压迫,是造成窦娥悲剧的近因。(3)吏治的腐败,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4)元代社会的黑暗,是造成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 窦娥“冤”从何来?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何在?①封建礼教的束缚与毒害是造成窦娥悲剧的重要原因。窦娥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三岁丧母,七岁被卖作童养媳,十七岁丧夫,此后她也没有重新选择生活,而是固守“从一而终”的贞节观,成了“三从四德”的样板。她忠贞地为名义上的丈夫守节,替死去的丈夫尽孝道,为之后受侮辱、受冤屈等种种遭遇埋下伏笔。 窦娥“冤”从何来?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何在?②元代社会的黑暗现实是造成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关汉卿在作品中通过对典型环境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暗无天日的社会图景:元代法制极不公平吏治也腐朽到了极致,“豺狼”横行、黑暗势力丝连线接,窦娥所追求的正义和光明在当时根本无法实现。这极端的残害最终也会得到极端的报复。窦娥纵使冤死也要化作鬼魂来为普天下的受害者鸣冤叫屈,在被压迫者的心中播撒下抗争的火种。因此,窦娥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社会的悲剧。究其悲剧的根源,封建官吏及黑暗社会是刽子手,封建礼教是杀害窦娥的无情帮凶。 思考: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反映出当时是个什么样的社会?1.反映了当时社会以强欺弱、以恶欺善的现实。2.反映了当时吏治的腐败,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草菅人命。3.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对人心、人性的摧残。总之,这是一个清浊不辨、是非颠倒、善恶错位、真假难分的世界,生活在这样一个暗无天日的社会里,窦娥这样的弱女子只能是受人摆布,任人欺凌。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人-------社会无赖张驴儿和昏官桃杌所代表的社会黑暗势力无情的毁灭了窦娥(劳动人民)。戏剧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文中主要矛盾是什么矛盾? 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完成表格。 誓愿顺序誓愿内容所用典故誓愿实质第一桩第二桩第三桩六月飞雪飞霜六月因邹衍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亢旱三年东海曾经孝妇冤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血溅白练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希望刑场上人了解她的冤屈 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安排三桩誓愿的情节?有什么效果?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这样的艺术处理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主题思想更加深刻,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这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不能颠倒。这三桩誓愿,从时间的延续上,一桩比一桩更久长;从空间范围上,一桩比一桩更扩大。三桩誓愿依次递进的过程,也是窦娥反抗精神依次上升的过程,是她斗争的矛头更加明确的过程。 请同学们想一想,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吗?作者用的是什么创作手法?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冤深)六月飞雪(感天)亢旱三年(动地)浪漫主义手法 在现实生活中,这三桩誓愿真的能实现吗?显然不可能实现,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表达美好的愿望,是传统文学的习惯。一是从观众来说,符合中国百姓善恶有报的心理,能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二是虽然不合生活逻辑,但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再现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美好愿望。三是刻画了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四是显示窦娥的冤屈,表达作者对社会的腐败黑暗的憎恨,揭露之情。 浪漫主义手法 为时代发声,为人民发声,关注社会问题,关心民生疾苦,是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和担当,也是应有的责任和坚守。关汉卿就是如此,他身处黑暗腐朽的元王朝,目睹阶层压迫和官府黑暗,以手中的笔为武器,无情揭露社会的黑暗,刺破这非人间的帘幕,让被压迫的人得以反抗和伸冤,让丑恶和无耻得到暴露和惩罚。关汉卿是人民的喉舌,是人民的代言人,他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他的作品是不朽的,是中国戏剧的瑰宝,也是世界戏剧的瑰宝。 蔡婆婆这一人物在剧中有何意义?胆小、懦弱、善良衬托窦娥的光辉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探讨思考:窦娥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 分段阅读,请说说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窦娥形象?课堂活动:全班分组自由讨论、交流1、读“端正好”“滚绣球”段落。窦娥形象——满腹的冤屈和怨恨,能看清自己身处一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黑暗腐朽的社会,并愤怒指斥代表当时统治阶级的“天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窦娥有着不满现实、反抗现实的强烈的抗争精神。2、读“叨叨令”段落。窦娥形象——因忧心自己的婆婆看到自己被押赴法场而伤痛,所以请求走后街,足见其心思细腻、心地善良柔软。3、读“耍孩儿”“二煞”“一煞”段落。窦娥形象——满腔冤屈无处发泄,最后只得在法场上发誓愿来控诉这黑暗的非人间。窦娥的抗争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1)窦娥被父亲抵债做蔡婆婆的儿媳,却丧夫早寡,她与婆婆的关系如何?(2)窦娥为什么会被屈打成招?(3)窦娥与婆婆“诀别”的场景表现了她的什么性格?善良、孝顺、安分守己。(4)张驴儿父子逼婚,窦娥处境孤立,她表现如何?(5)张驴儿以告官要挟窦娥时,她又是怎样应对的?(6)对簿公堂时,窦娥被打得皮开肉绽,昏死三次,此时她又有什么表现?有主见、刚强。相信“天命”,严守封建戒律。 你发现窦娥有哪些美的地方?她的哪些地方震撼了你的心灵?(1)命运曲折,生活不幸。(2)正直善良,义重情深。(3)刚强自守,绝不妥协。(4)倔强刚烈,顽强反抗。 总结:窦娥,她是一个心地善良、心思细腻、孝顺纯良、为顾惜婆婆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弱小女子;同时,又是一个能看清自己所处的黑暗现实而不愿与黑暗妥协的刚强女子。可是这样有着美好品质女子偏偏被毁掉了,这不能不说是她个人也是那个时代莫大的悲剧。善良、孝顺、刚强、反抗精神 3.写法领悟(1)本色的戏曲语言。关汉卿的戏曲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如第三折临刑前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自然、生动。(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窦娥受刑前发三愿,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因而观众不仅不感到荒谬怪诞,反而更加深切同情窦娥的悲惨遭遇,深切痛恨封建法制的腐朽荒谬和昏官恶吏的滔天罪行。 (3)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这首曲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4)严谨的结构。这首曲内容丰富,剪裁精当;故事曲折,脉络清晰;情节连贯,前呼后应;字字着落,没有虚笔;结构完整而严谨,表现了很强的戏剧性。 窦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