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pptx
2022-05-27 14:58:47
23页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把握烈士的高大形象,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2.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语句来理清思路。3.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析文章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难点】领会文章的写作主旨:哀悼死难者,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教学目标《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在风雨如磐的漫漫长夜,鲁迅用充满血泪的道义文字寄托对烈士牺牲的深切哀痛,表达对正义力量的信心。《记念刘和珍君》赞扬以刘和珍为代表的“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为了忘却的记念》感叹白莽、柔石等人的牺牲使“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景仰之情以及对反动势力的痛恨之意。一、导入1.民族之魂——鲁迅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与《新青年》杂志的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民众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杨德群等都是在当时遇害的,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几天后,几个“学者文人”发表文章,说是共产党和少数民众领袖置青年于死地,说遇害的爱国学生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是“受人利用”。大屠杀的惨象和卑劣的流言,使鲁迅先生忍无可忍,“出离愤怒了”。惨案发生两周后,他写下了这篇悲愤警世的名作。2.杂文杂文,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件,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抨击的文艺性论文。它介于“论说”和“文学”之间,其特点是:现实性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语言犀利,论证有力,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此,人们称它为“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又称为“匕首”“投枪”。杂文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日常生活、文化动态及政治事件等的杂感、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3.题目解说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今天的“纪念”。“君”是对人的尊称。刘和珍,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遇害时年仅22岁。“记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死难的革命青年的沉痛悼念,赞扬其英勇的壮举;二是对反动派的无比痛恨,揭露反动派虚伪、残酷的本性。“记念刘和珍君”的目的是以“记念刘和珍”为切入点,对“三一八”惨案做总结评述。本文共分为七节:第一节:介绍写作缘由,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控诉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节:表达自己的无限愤慨,再一次说明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第三节:回忆自己与刘和珍的交往,表达自己对刘和珍的由衷敬意。第四节:写听到噩耗时的愤慨之情,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凶残和流言家的卑鄙。第五节:记叙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第六节:阐述刘和珍等人死难的经验教训。第七节:阐述刘和珍等人遇难的意义,表现她们为国捐躯的崇高伟大。二、初读1.读完第一、二节后,思考本部分写作的缘由,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1)文中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2)作用: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三、精读2.如何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段文字?①“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②“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这种黑暗现实。③因此,第一句话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种黑暗的现实的。④这两句话的含义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战士,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3.第三段中,“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这里,为什么无话可说呢?“无话可说”是因为“所住的并非人间”,这“并非人间”说明黑暗的社会现实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连呼吸都有困难,又怎能说出话?这里,暗含了鲁迅对段执政府的愤怒与控诉,只能在“痛定之后”,以写文章来代替哭泣。4.“我平素想,……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这三句话中,指出了刘和珍“不为势利所屈”,并猜想她“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是,鲁迅用“总该”一词,强调出乎意料。“她却常常微笑、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里两次写到“微笑”与“态度温和”,这样,到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①深入刻画刘和珍的性格和形象,与反动派的阴险毒辣形成强烈的对比,造成强烈反差,突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②再次指出刘和珍人物形象:她是一个不为势利所屈,勇于反抗和斗争。“微笑”和“态度温和”则透出了她的善良与纯真,她的“虑及”说明她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里阐明出刘和珍的形象之后与反动派的险毒构成艺术上的反差,是对反动派的强烈批判。5.第四节第5段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其中,“无话可说”是因为什么呢?这里的“无话可说”和第一部分中的“无话可说”与“还能有什么言语?”形成了什么关系?表达效果是否相同?“缘由”一词又作何解?(1)这里的“无话可说”是因为对敌人的暴力和无耻谰言使人震惊,愤怒得说不出话。(2)这与前文中的“无话可说”与“还能有什么言语”形成对应,递进的关系。前文中的“无话可说是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和所住的并非人间”使鲁迅“艰于呼吸视听”,找不到锋利的言语来控诉段政府的罪行却只能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以此来哀悼死难者。所以,“无话可说”。同样都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情感。(3)“缘由”一词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①反动派的残酷镇压。②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这里暗含了既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最后,号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由此,鲁迅发出沉重的呐喊。6.如何理解“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话的深刻含义?第五节第二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一是表现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二是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第二段思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①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方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表现互相救助,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概括了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友爱,确实令人震撼。②接下来又从执政府一面说“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罚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③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反语。7.如何理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①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②“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8.理解“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是全文思路的收束。①“此”的内容: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②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1.请概括本文中心思想。本文以痛斥反动派、悼念烈士的悲愤感情为线索,赞扬了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英勇斗争的精神,揭露了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的阴险无耻,总结了“三一八”惨案的教训,鼓励革命者继续战斗。同时告诫爱国青年们要总结血的教训,改变斗争方式,并号召人们起来战斗,不做庸人。四、探究2.本文有哪些写作特点?①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如课文第四节,开头先叙述听到噩耗,接着夹叙夹议,指出噩耗出人意料,然后又以死者的留有棍棒伤痕的尸骸作证,揭露当局者和流言家制造的谎言,最后作者又以极大的愤慨,抒发了自已对段祺瑞执政府的愤恨和对死难者的无比悲痛的感情。②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反语、对比等修辞手法。如作者在表达对徒手请愿的看法时以煤的形成为喻。第五节中用“伟绩”“武功”等词,以反语的修辞手法揭露并讽刺中外反动派的罪恶行径。第二节“真的猛士”与“庸人”对比,批判了“庸人”的容易忘却,赞颂了真正的革命志士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③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揭露真相。如对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的描写,表现她的善良、有责任感。“从背部入,斜穿心肺......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如特写镜头,记录下反动派的暴行,是揭露谣言,更是控诉罪行!【总结】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实际上是以此为切入点,重点评述“三一八”惨案。在文中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非常鲜明。一方面他愤怒地控诉了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了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另一方面又无比沉痛地悼念了刘和珍等遇害青年,表达了对烈士的悲哀与尊敬,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鼓励人们要“愤然前行”努力创造一个新世界。学习本文就应透过作者的语言,深入领悟其“悲”“愤”之情。1.鲁迅的杂文杂文(也被鲁迅称为“杂感”或“短评”),在中国是古已有之的,而现代杂文的兴起、发展和繁荣,是和鲁迅的名字分不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具有一种自由摹写世相、叙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启迪思想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进入了“高尚的文学楼台”。四、拓展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杂文集。在这些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不同阶层的不同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文采斐然,形式多样,变化多端。这些杂文彻底打破了中国散文“温柔敦厚”的美学风格的束缚,更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的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2.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沉痛纪念的刘和珍、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又何尝不是中国的脊梁呢?假如他们其中的一位要参与“中国的脊梁”评选活动,你会选谁?请为他(她)写一段推荐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